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右侧面神经麻痹病例3 某男性青年,因夜间乘火车,右侧头面部靠近车窗,睡着后受凉。一天后感到右侧颊部无力,右眼闭不紧,口内干燥,进食无味而就诊。神经系统检查:右侧额纹消失,右侧眼闭合不全,右侧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歪向左侧,右侧舌前2/3味觉障碍。诊断:右侧面神经麻痹。右侧面神经麻痹病例3 某男性青年,因夜间乘火车,右侧头面部 1.面神经的纤维成份,走行和分布 运动纤维支配面肌、镫骨肌、茎突舌骨肌。味觉纤维管理舌前2/3的味觉。副交感纤维管理泪腺、舌下腺的分泌。面神经自桥延沟离脑干后进入内耳门,穿内耳道底入面神经管而后经茎乳孔出颅,至腮腺内形成腮腺丛,自腺的前缘呈辐射状分支,支配面肌。在面神经管
2、内的分支有:(1)镫骨肌神经,至镫骨肌。(2)鼓索呈锐角加入舌神经。 1.面神经的纤维成份,走行和分布 运动纤维支配面肌、镫神经系统疾病解剖课件 2.根据该患者的症状,病变应定位在面神经 管内,鼓索和镫骨肌神经之间。为什么?面神经损伤时,各段表现的症状不同。根据该患者的症状,右侧表情肌麻痹,舌前2/3 味觉丧失、涎腺分泌障碍,应定位在面神经管内,鼓索和镫骨肌神经之间。损伤部位若在脑桥小脑角处,除面神经受损的症状外,还可伴有第、IX和第X对脑神经受损的症状。损伤若在内耳道处,可伴有第对脑神经的症状。若在面神经管内镫骨肌神经和膝神经节之间受损时,由于镫骨肌的麻痹,则伴有听觉过敏,若在茎乳孔以外处损
3、伤,则仅有患侧面肌瘫的症状。 2.根据该患者的症状,病变应定位在面神经 端脑疾病病例1 某患者,女性,67岁,突然晕倒后急诊入院,不省人事达36小时。六周后复查,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伸舌偏左,肌肉无萎缩;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右侧,双侧视野左侧半偏盲。诊断:右侧内囊出血端脑疾病病例1 某患者,女性,67岁,突然晕倒后急诊入院 1.内囊的位置、构成、通过的纤维束 ? 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纤维。分为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和内囊膝三部分。内囊前肢: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头之间,内囊后肢:位于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 内囊膝:位于前、后肢之间的汇合处, 1.内囊的位
4、置、构成、通过的纤维束 ? 内囊前肢 丘脑前辐射 额桥束内囊膝 皮质核束内囊后肢 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 听辐射 皮质脊髓束 皮质红核束 顶枕颞桥束内囊前肢 丘脑前辐射 额 2.大脑的基底核位置、形态、功能? 大脑半球基底部白质内灰质的团块称基底核, 包括豆状核、尾状核、杏仁体、屏状核等。豆状核又被白质分成内侧的苍白球和外侧的壳两部分。豆状核和尾状核合称纹状体,其中苍白球称旧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称新纹状体。纹状体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能力,协调随意运动。 2.大脑的基底核位置、形态、功能? 3.内囊膝、后肢的血供?内囊后脚主要由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和脉络膜前动脉供应。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供应内囊后脚前上3
5、/5,脉络膜前动脉供应其后下2/5。3.内囊膝、后肢的血供? 4.患者左半身偏瘫和偏麻,是因为此患者损伤在右侧内囊后脚前2/3。此部由前向后通过皮质脊髓束 (上肢的纤维居前,其次是躯干、下肢的纤维)及丘脑皮质束。此部受损,引起对侧半身瘫痪及对侧半身感觉障碍。 4.患者左半身偏瘫和偏麻,是因为此患者损伤在右侧神经系统疾病解剖课件神经系统疾病解剖课件5.左侧睑裂以下面瘫以及伸舌偏向左侧,是因为 此患者损伤在右侧内囊膝部,此部有皮质核束通过。左侧睑裂以下面肌瘫,说明是面神经核上瘫;舌偏向左侧,是舌下神经核上瘫。因为,脑神经运动核除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支配下部面肌的核群主要受对侧皮质核束的纤维支配外,
6、其余脑神经运动核均受双侧皮质核束的支配。故一侧内囊膝部受损时,无明显症状。5.左侧睑裂以下面瘫以及伸舌偏向左侧,是因为 此患者损伤在右6.左侧视野同向偏盲 是因为此患者由于病情的发展,出血压迫到内囊后脚的视辐射,由于一侧视辐射的冲动来自同侧视网膜的颞侧部,对侧视网膜的鼻侧部,故产生左侧同向偏盲。6.左侧视野同向偏盲 硬膜外血肿 病例二:某患者,男性,28岁,建筑工人,头部砸伤,昏迷不醒急诊来院。查体发现左侧颞区骨折,伴有硬膜外血肿形成。硬膜外血肿的形成,是由于脑膜中动脉破裂所致。硬膜外血肿 病例二:某患者,男性,28岁,建筑工人,头部 1.脑膜中动脉的起始、行程,最易损伤的部位 脑膜中动脉自上
7、颌动脉发出后,经棘孔入颅中窝,行于硬脑膜与颅骨之间,在颞鳞前部内面分为前、后两支。前支较大,行于蝶骨大翼内面的沟或骨管内。外力作用于颞区所造成的骨折,最易伤及在管内走行的这一段。 1.脑膜中动脉的起始、行程,最易损伤的部位 2.硬脑膜的结构特点是 硬脑膜由两层纤维膜融合而成,硬脑膜与颅盖各骨结合疏松,当颅顶骨骨折引 起血管破裂出血时,易形成硬膜外血肿。硬脑膜与颅底骨结合紧密,当颅底骨折时,往往将硬脑膜与蛛网膜同时撕裂造成脑脊液外漏。2.硬脑膜的结构特点是 硬脑膜由两层纤维膜融合而成,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上矢状窦岩下窦岩上窦海面窦硬脑膜窦内血液流向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
8、上矢状窦岩下窦岩上窦海面窦3.此患者清醒后,再度出现昏迷,并出现左侧瞳孔散大,右侧肢体运动障碍,提示有左侧钩回疝形成,即部分脑组织嵌入小脑幕切迹,需立即手术,进行抢救。 3.此患者清醒后,再度出现昏迷,并出现左侧瞳孔散大,右侧肢体3.1小脑幕的形态结构 小脑幕横位于大脑半球枕叶基底面与小脑之间,由硬脑膜构成,后缘和两侧附于枕骨和颞骨以至蝶骨的后床突上,前缘游离,呈弧形缺口,称小脑幕切迹,正好围绕中脑。小脑幕把颅腔分隔成上大、下小的两部分。间脑、端脑位于上方。当颅内压增高时,从上方把间脑和部分颞叶挤入幕切迹,从下方可把脑桥和部分小脑挤入幕切迹,形成脑疝。3.1小脑幕的形态结构 小脑幕横位于大脑半球枕叶基 3.2此患者瞳孔散大是由于压迫了动眼神经,为什么? 动眼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起于动眼神经核;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动眼神经副核。此神经经脚间窝出脑,向前穿海绵窦的外侧壁,再经眶上 入眶,入眶后,立即分为上、下两支。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其它眼球外肌。内脏运动纤维在视神经外侧,离下斜肌支,入睫状神经节,换元后,其节后纤维构成睫状短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3.2此患者瞳孔散大是由于压迫了动眼神经,3.3出现右侧肢体运动障碍是由于患者右侧肢体不全瘫痪,是左侧皮质脊髓束受损。由于有颞叶钩回疝形成,将部分脑组织挤入幕切迹而压迫中脑的大脑脚底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ESD静电防护知识课件
- 国学智慧与传统文化汇报模板
- 38900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吉林省长春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监测(二)(二模)地理 含解析
- 人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广角鸽巢问题习题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同步练习含答案
- 人教版数学【基础+提升】小学六下1.1认识负数同步练习含答案
- 2025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重点名校初三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4-2025学年小升初模拟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山东省宁津县市级名校初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个人信息保护法》解读
- GB∕T 3216-2016 回转动力泵 水力性能验收试验 1级、2级和3级
- 电子电气评估规范-最新
- 新疆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季节性施工方案
- 新版(七步法案例)PFMEA
- 六、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ppt课件
- 黑布林绘本 Dad-for-Sale 出售爸爸课件
- 请给我结果ppt课件
-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实用课件)
- 烟道废气监测孔和操作平台要求
- 三菱M70数控系统以太网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