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学年第2学期《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2022年学年第2学期《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2022年学年第2学期《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22B2022 2022 学年 第 2 学期石油与自然气地质学课程考试试卷(B 卷)留意:1、本试卷共 2 页;2、考试时间: 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3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阅卷人阅卷人得分一、名词解释324凝析气:门限深度:相对渗透率:构造油气藏:油气二次运移:成烃坳陷:二级构造单元TTI二、填空题0.5101石油的元素组成主要以、为主,同时还有多种微量元素,它构成了石油中的。2自然气按成因可分为、。生成油气的物质主要来源于生物的四大原始生物化学组成,它们是、和。评价烃源岩的地化指标包括:、。盖层能封闭油气的机理是:、。含油气盆地中一级构造单元主要

2、有、。三、问答题40油气生成必需具备哪些条件?说明有利生油的岩相古地理环境。10 分画图表示如何用压汞曲线评价储集层孔隙构造?10 分背斜圈闭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说明各类型特征。10 分试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主要有哪些?10 分四、论述题26试从源岩条件、储盖层发育特征、油气运移条件、圈闭发育特征等方面论述三角洲沉积体系油气富集的主要缘由。13论述油气生成理论的中心内容和在勘探中的指导意义。13 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324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凝析气。门限深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到达肯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头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深度

3、界限称门限深度。相对渗透率:对每一相流体局部饱和时的有效渗透率与全部饱和时确实定渗透率之比值,称为该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构造油气藏:主要是由于褶皱、断层引起或者其它构造力使储集层发生了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中聚拢了油气,称为构造油气藏。油气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生油岩后,在孔隙度、渗透率较大的储集层中或大的移。成烃坳陷:是指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宽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生殖和保存的封闭或业价值的油气聚拢。二级构造单元:盆地中由一系列相像的单一构造所组成的构造带称为盆地中的二级构造单元。TTI 值: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受温度和时间的把握,因此,依据温度和时间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方法称TTITTI二、填空

4、题0.510碳氢灰分组成;无机成因气生物化学成因气油型气煤系气;脂类化合物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纤维素木质素;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孔隙小、渗透性差无或少开启裂缝具有较高的排替压力;隆起区 斜坡区 坳陷区。三、问答题40油气生成必需具备哪些条件?说明有利生油的岩相古地理环境。10 分答题要点晚期生油理论认为油气生成必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有机质并能保存下来;一是要有足够的热量保证有机质转化为油气。3分有利生油的岩相古地理环境:主要有海相和陆相,海相中浅海大陆架、三角洲区以及海湾、 集合大量的有机质,沉积快,复原环境,有利于生油;浅湖、沼泽区以高等植物为主,可形成型干酪根,是生气的主要区域。

5、 7画图表示如何用压汞曲线评价储集层孔隙构造?10 分答题要点:评价参数:排驱压力Pd:是指压汞试验中汞开头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表示非润湿相开头注入岩样中最大连通喉道的毛细管压力。排驱压力越小,说明大孔喉越多,孔隙构造越好。 2 分 度和分选性,孔喉粗,分选好,其孔隙构造好。毛细管压力曲线上,曲线平坦段位置越低, 说明集中的孔喉越粗;平坦段越长,说明孔喉的百分含量越大。 2分饱和度中值压力:是指非润湿相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细管压力。Pc50%越低,则孔隙构造好。2分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分数Smin%:当注入汞的压力到达仪器的最高压力时,仍没有被汞侵入的孔隙体积百分数。束缚孔隙含量愈大,储

6、集层渗透性能越差。2 分画图:2分背斜圈闭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说明各类型特征。10 分答题要点:褶皱作用形成的背斜油气藏主要在侧压力挤压作用下而形成背斜轴向一般与区域构造 线平行;两翼倾角较大,不对称,靠近褶皱山一侧较另一侧缓;闭合高度较大,且伴生有断层。2分角缓,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 2与同生断层有关的逆牵引背斜圈闭及油气藏:这种背斜圈闭都位于同生断层的下降 2与塑性流淌物质有关的背斜圈闭及油气藏由于地下塑性地层受不均衡压力作用向着压力降低的上方流淌使上覆地层变曲形成的背斜圈闭。闭合高度低,面积大常被断层所切割。2分;在成因上很难与基底隆起有关的背斜区分开。 2试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

7、素主要有哪些?10答题要点: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有:压实作用:3分热力作用:2分烃类及非烃气体生成的作用:2分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2分集中作用:1分四、论述题26试从源岩条件、储盖层发育特征、油气运移条件、圈闭发育特征等方面论述三角洲沉积体系油气富集的主要缘由。13答题要点:油源条件:三角洲体系能形成巨大体系的母岩。具大量有机质:具排烃条件:4分储集条件:三角洲区分布多种良好的储集砂体和有利生储盖组合。砂体类型多,储集条件好:具互层、指状穿插等有利生储盖组合:4分圈闭条件:具多种类型的有效圈闭岩性油气藏发育:也可形成构造油气藏:有效性好:4分1 分论述油气生成理论的中心内容和在勘探中的指导意义。

8、13 分答题要点:有机质向烃类转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成岩作用阶段未成熟阶段该阶段以低温低压和微生物生物化学为主要特点主要形成的烃是生物甲烷气生成的正烷烃多具明显的奇偶优势成岩作用阶段后期也可形成一些非生物成因的降解自然气以及未熟油该阶段Ro小于0.5%。2.5分深成作用阶段成熟阶段:依据干酪根的成熟度和成烃产物划分为两个带。生油主带:Ro0.51.3和环数削减。凝析油和湿气带:Ro为1.32.0%,又叫高成熟阶段,在较高的温度作用下剩余的干酪根和已经形成的重烃连续热裂解形成轻烃,在地层温度和压力超过烃类相态转变的临界值时, 发生逆蒸发,形成凝析气和更富含气态烃的湿气。5分准变质作用阶段过成熟阶段:该阶段埋深大温度高,Ro2.0%。已经形成的轻质液态 烃在高温下连续裂解形成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