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作基础知识_第1页
信息化工作基础知识_第2页
信息化工作基础知识_第3页
信息化工作基础知识_第4页
信息化工作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信息化工作基基础知识(干干部教材)PAGE 243PAGE 424编 委 会 组组 成 主 编编 :陈大信信 王培培民 付 主 编 :高鹰忠 陈松根根 刘长长恩 特 约 顾 问 :邓国强 吕毅强 沈陇声声 沈广尧 谭荣尧 曾浩明明 郭金华 吴新梅 吴文云云 编委会成成员 :张张 森 蔡小富 王光明明 张国煊 吴朝晖 董金祥祥 郑纪蛟 陈新忠 陈光磊 吴君青 费玉莲 张大兴兴 黄 强 郑增威威 胡蓓蓓姿 应振海 茹惠素 责 任 编 审 :张 森 序起始于十八世纪纪后期的工业业革命,将人人类社会从农农业文明推进进到工业文明明;起始于二二十世纪后期期的信息革命命,又正带领领人类

2、迈向更更高的信息文文明发展新阶阶段。信息化化是当今世界界经济和社会会发展的大趋趋势,代表着着先进生产力力的发展方向向,构造着二二十一世纪人人类经济和文文化活动的新新平台。大力力发展信息技技术和信息产产业,加快国国民经济和社社会信息化,已已成为世界各各国综合国力力较量的制高高点。改革开放以来,浙浙江省充分发发挥了市场配配置资源和政政府灵活调控控的优势,以以体制创新和和技术创新为为动力,经济济进入快速持持续增长的轨轨道。二十年年来,浙江经经济综合实力力迅速增长,人人民群众的物物质生活和文文化生活水平平大幅度提高高,取得了有有目共睹的巨巨大成就,并并正在向提前前基本实现现现代化的目标标奋勇前进。浙浙

3、江省委、省省政府提出的的“信息化、工工业化、城市市化、市场化化”的战略目标标和“以信息化带带动工业化,提提升城市化、促促进市场化”的战略思想想,就是要抓抓住人类文明明进程中难得得的历史机遇遇,在推进工工业化的同时时全面建设经经济与社会的的信息化,发发挥后发优势势,实现社会会生产力的跨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是覆盖现现代化建设全全局的战略方方针,是推进进经济结构优优化调整的关关键举措,是是实现二十一一世纪现代化化发展目标的的必由之路。信信息化工作既既是一项十分分复杂的社会会系统工程,是是远远超出技技术层面的、涉涉及经济、文文化、社会、政政治、军事的的全方位的变变革与创新,也也是我们必须须面对的一场场新

4、的巨大挑挑战。要搞好好信息化建设设,首先要学学习信息化,研研究信息化;对此,各级级领导干部尤尤其要带头学学好、用好。要要大力提倡学学习信息技术术,了解信息息化的深刻内内涵和主要内内容,研究信信息化工作的的规律,掌握握本地区本单单位的发展现现状,将信息息化工作与本本地区单位的的实际情况结结合起来,积积极、踏实、创创造性地推进进信息化建设设。本书正是是在这一指导导思想下编写写而成的,相相信它的出版版,将为普及及和提高广大大干部和群众众对信息化的的认识,更好好地开展信息息化建设做出出十分有益的的贡献。 吕祖善善 20033年9月目录TOC h z t 书章标题,1,书小节标题,2,书小小节标题,3

5、HYPERLINK l _Toc525090385 第一章 迎迎接信息社会会的挑战 PAGEREF _Toc525090385 h 1 HYPERLINK l _Toc525090386 第一节 基本本概念 PAGEREF _Toc525090386 h 1 HYPERLINK l _Toc525090387 一、信息 PAGEREF _Toc525090387 h 1 HYPERLINK l _Toc525090388 二、信息技术 PAGEREF _Toc525090388 h 2 HYPERLINK l _Toc525090389 三、信息产业 PAGEREF _Toc525090389

6、 h 2 HYPERLINK l _Toc525090390 四、信息化 PAGEREF _Toc525090390 h 22 HYPERLINK l _Toc525090391 第二节 信息息技术对经济济和社会发展展的作用 PAGEREF _Toc525090391 h 3 HYPERLINK l _Toc525090392 一、信息技术的的主要发展趋趋势 PAGEREF _Toc525090392 h 4 HYPERLINK l _Toc525090393 二、信息产业成成为带动经济济增长的引擎擎 PAGEREF _Toc525090393 h 5 HYPERLINK l _Toc5250

7、90394 三、信息技术推推动传统产业业的技术升级级 PAGEREF _Toc525090394 h 6 HYPERLINK l _Toc525090395 四、劳动力结构构正出现巨变变 PAGEREF _Toc525090395 h 6 HYPERLINK l _Toc525090396 五、信息技术促促进人类文明明的进步 PAGEREF _Toc525090396 h 7 HYPERLINK l _Toc525090397 第三节 信息息化是当今世世界的发展趋趋势 PAGEREF _Toc525090397 h 8 HYPERLINK l _Toc525090398 一、世界经济的的两大发

8、展趋趋势信息化和和经济全球化化 PAGEREF _Toc525090398 h 8 HYPERLINK l _Toc525090399 二、信息经济不同于工工业经济的新新经济形态 PAGEREF _Toc525090399 h 8 HYPERLINK l _Toc525090400 三、信息化世界各国的的共同选择 PAGEREF _Toc525090400 h 10 HYPERLINK l _Toc525090401 第四节 我国的的信息化建设设 PAGEREF _Toc525090401 h 11 HYPERLINK l _Toc525090402 一、我国经济建建设的巨大成成就和面临的的挑

9、战 PAGEREF _Toc525090402 h 11 HYPERLINK l _Toc525090403 二、信息化带动动工业化是我我国现代化建建设的战略决决策 PAGEREF _Toc525090403 h 14 HYPERLINK l _Toc525090404 第五节 浙江省省十五信息化化工作的总体体目标和主要要任务 PAGEREF _Toc525090404 h 16 HYPERLINK l _Toc525090405 一、浙江省信息息化基本现状状 PAGEREF _Toc525090405 h 16 HYPERLINK l _Toc525090406 二、浙江省信息息建设“十五”

10、发展思路和和发展重点 PAGEREF _Toc525090406 h 18 HYPERLINK l _Toc525090407 第二章 信息产产业 PAGEREF _Toc525090407 h 20 HYPERLINK l _Toc525090408 第一节 信息产产品制造业 PAGEREF _Toc525090408 h 20 HYPERLINK l _Toc525090409 一、通信与网络络产品制造业业 PAGEREF _Toc525090409 h 22 HYPERLINK l _Toc525090410 二、计算机制造造业 PAGEREF _Toc525090410 h 24 HY

11、PERLINK l _Toc525090411 三、光电子产品品制造业 PAGEREF _Toc525090411 h 26 HYPERLINK l _Toc525090412 四、消费类电子子产品制造业业 PAGEREF _Toc525090412 h 28 HYPERLINK l _Toc525090413 五、集成电路产产业 PAGEREF _Toc525090413 h 30 HYPERLINK l _Toc525090414 六、基础电子元元器件与信息息材料制造业业 PAGEREF _Toc525090414 h 32 HYPERLINK l _Toc525090415 第二节 软件

12、产产业 PAGEREF _Toc525090415 h 35 HYPERLINK l _Toc525090416 一、软件产业的的重要性 PAGEREF _Toc525090416 h 36 HYPERLINK l _Toc525090417 二、软件产业的的特点 PAGEREF _Toc525090417 h 3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18 三、世界软件产产业发展概况况 PAGEREF _Toc525090418 h 38 HYPERLINK l _Toc525090419 四、我国和我省省的软件产业业 PAGEREF _Toc525090419 h 40 HYPE

13、RLINK l _Toc525090420 五、抓住关键环环节,加快软软件产业化步步伐 PAGEREF _Toc525090420 h 41 HYPERLINK l _Toc525090421 第三节 信息息服务业 PAGEREF _Toc525090421 h 42 HYPERLINK l _Toc525090422 一、 网络信息息服务业 PAGEREF _Toc525090422 h 43 HYPERLINK l _Toc525090423 二、系统集成 PAGEREF _Toc525090423 h 44 HYPERLINK l _Toc525090424 第三章 信息化化带动工业化化

14、 加快传统产产业改造 PAGEREF _Toc525090424 h 44 HYPERLINK l _Toc525090425 第一节 信息技技术与产品创创新 PAGEREF _Toc525090425 h 45 HYPERLINK l _Toc525090426 一、数字化、网网络化、智能能化产品发展展的新趋势 PAGEREF _Toc525090426 h 45 HYPERLINK l _Toc525090427 二、信息技术改改造提升传统统产业 PAGEREF _Toc525090427 h 46 HYPERLINK l _Toc525090428 三、信息技术推推动产品创新新 PAGE

15、REF _Toc525090428 h 46 HYPERLINK l _Toc525090429 第二节 企业内内部资源的整整合提升 PAGEREF _Toc525090429 h 46 HYPERLINK l _Toc525090430 一、计算机辅助助设计与制造造技术应用 PAGEREF _Toc525090430 h 4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31 二、产品数据管管理技术应用用 PAGEREF _Toc525090431 h 48 HYPERLINK l _Toc525090432 三、生产过程控控制 PAGEREF _Toc525090432 h 50 HYP

16、ERLINK l _Toc525090433 四、计算机集成成制造系统技技术应用 PAGEREF _Toc525090433 h 53 HYPERLINK l _Toc525090434 第三节 企业外外部资源的整整合提升 PAGEREF _Toc525090434 h 5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35 一、客户关系管管理 PAGEREF _Toc525090435 h 58 HYPERLINK l _Toc525090436 二、供应链管理理 PAGEREF _Toc525090436 h 59 HYPERLINK l _Toc525090437 第四节 企业经经营模

17、式与组组织形式的变变化 PAGEREF _Toc525090437 h 62 HYPERLINK l _Toc525090438 一、信息时代企企业经营思路路的变化 PAGEREF _Toc525090438 h 62 HYPERLINK l _Toc525090439 二、虚拟企业与与虚拟制造 PAGEREF _Toc525090439 h 65 HYPERLINK l _Toc525090440 三、企业过程重重组 PAGEREF _Toc525090440 h 6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41 第五节 信息化化带动农业现现代化 PAGEREF _Toc525090

18、441 h 73 HYPERLINK l _Toc525090442 一、农业信息技技术的内涵 PAGEREF _Toc525090442 h 73 HYPERLINK l _Toc525090443 二、信息技术与与农业现代化化的关系 PAGEREF _Toc525090443 h 73 HYPERLINK l _Toc525090444 三、信息化带动动农业现代化化的案例衢州农技1110 PAGEREF _Toc525090444 h 76 HYPERLINK l _Toc525090445 第四章建设“数字浙江”,以信息化化提升城市化化 PAGEREF _Toc525090445 h 7

19、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46 第一节 “数字字地球”概论 PAGEREF _Toc525090446 h 7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47 第二节 中国关关注“数字地球” PAGEREF _Toc525090447 h 81 HYPERLINK l _Toc525090448 第三节实施“数字浙江”工程,大力力推动城市信信息化 PAGEREF _Toc525090448 h 83 HYPERLINK l _Toc525090449 第四节发展基基于GIS的城市市信息系统,提提高城市规划划水平 PAGEREF _Toc525090449 h 84

20、 HYPERLINK l _Toc525090450 一、环境信息系系统 PAGEREF _Toc525090450 h 85 HYPERLINK l _Toc525090451 二、城市环境地地理信息网络络发布系统 PAGEREF _Toc525090451 h 86 HYPERLINK l _Toc525090452 三、土地规划系系统 PAGEREF _Toc525090452 h 86 HYPERLINK l _Toc525090453 四、供配电GIIS PAGEREF _Toc525090453 h 8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54 五、决策支持系系统(DS

21、SS) PAGEREF _Toc525090454 h 8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55 第五节 加大交交通信息化建建设力度,提提高交通管理理服务水平 PAGEREF _Toc525090455 h 8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56 第六节加强“金盾工程”建设,提高高城市综合治治安管理水平平 PAGEREF _Toc525090456 h 89 HYPERLINK l _Toc525090457 第七节推动智智能小区发展展,提高人们们生活质量 PAGEREF _Toc525090457 h 91 HYPERLINK l _Toc525090458

22、 第八节 利用先先进信息技术术,大力提升升现代城市功功能 PAGEREF _Toc525090458 h 93 HYPERLINK l _Toc525090459 一、以信息化推推动政府行政政管理职能的的转变,提升升城市作为政政治中心的功功能 PAGEREF _Toc525090459 h 93 HYPERLINK l _Toc525090460 二、以信息化促促进远程教育育、远程医学学、数字图书书馆发展,提提高城市作为为文化中心的的作用 PAGEREF _Toc525090460 h 94 HYPERLINK l _Toc525090461 三、以信息化推推动传统经贸贸模式的转变变,提高城市

23、市作为经贸中中心的地位 PAGEREF _Toc525090461 h 96 HYPERLINK l _Toc525090462 四、以信息化促促进银行、证证券业发展,提提高城市作为为金融中心的的职能 PAGEREF _Toc525090462 h 9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63 五、以信息化促促进旅游业发发展,提高城城市作为旅游游中心的作用用 PAGEREF _Toc525090463 h 99 HYPERLINK l _Toc525090464 第五章 信息化化推进市场化化,充分发挥挥市场对资源源配置的基础础作用 PAGEREF _Toc525090464 h 1

24、00 HYPERLINK l _Toc525090465 第一节 信息息化带动市场场化 PAGEREF _Toc525090465 h 100 HYPERLINK l _Toc525090466 一、市场和市场场化的概念 PAGEREF _Toc525090466 h 100 HYPERLINK l _Toc525090467 二、信息化对市市场化的作用用 PAGEREF _Toc525090467 h 101 HYPERLINK l _Toc525090468 第二节 电子商商务 PAGEREF _Toc525090468 h 102 HYPERLINK l _Toc525090469 一、

25、电子商务基基本概念 PAGEREF _Toc525090469 h 102 HYPERLINK l _Toc525090470 二、电子商务的的主要模式 PAGEREF _Toc525090470 h 105 HYPERLINK l _Toc525090471 第三节 浙江江省专业市场场信息化建设设 PAGEREF _Toc525090471 h 11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72 一、浙江专业市市场发展的情情况 PAGEREF _Toc525090472 h 11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73 二、浙江专业市市场信息化建建设的现状和和必要性 P

26、AGEREF _Toc525090473 h 119 HYPERLINK l _Toc525090474 第四节 专业业市场信息化化建设 PAGEREF _Toc525090474 h 122 HYPERLINK l _Toc525090475 一、专业市场信信息化建设的的总体目标 PAGEREF _Toc525090475 h 122 HYPERLINK l _Toc525090476 二、专业市场信信息系统的主主要功能 PAGEREF _Toc525090476 h 123 HYPERLINK l _Toc525090477 第六章 政府信信息化 PAGEREF _Toc525090477

27、 h 12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78 第一节 政府信信息化概况 PAGEREF _Toc525090478 h 12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79 一、政府信息化化概念 PAGEREF _Toc525090479 h 128 HYPERLINK l _Toc525090480 二、国外政府信信息化发展趋趋势 PAGEREF _Toc525090480 h 128 HYPERLINK l _Toc525090481 三、中国政府的的现行管理体体制和信息化化的特点 PAGEREF _Toc525090481 h 131 HYPERLINK l _

28、Toc525090482 第二节 中国国政府信息化化的基本框架架结构 PAGEREF _Toc525090482 h 133 HYPERLINK l _Toc525090483 一、“三网一库库”的内容 PAGEREF _Toc525090483 h 134 HYPERLINK l _Toc525090484 二、政府网络安安全问题 PAGEREF _Toc525090484 h 136 HYPERLINK l _Toc525090485 第三节 政府信信息化的应用用 PAGEREF _Toc525090485 h 13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86 一、办公业务系系统

29、 PAGEREF _Toc525090486 h 137 HYPERLINK l _Toc525090487 二、电子化辅助助政府决策 PAGEREF _Toc525090487 h 141 HYPERLINK l _Toc525090488 三、电子政务 PAGEREF _Toc525090488 h 143 HYPERLINK l _Toc525090489 第四节 政府府在信息化建建设中的作用用 PAGEREF _Toc525090489 h 148 HYPERLINK l _Toc525090490 一、服务者角色色 PAGEREF _Toc525090490 h 148 HYPERL

30、INK l _Toc525090491 二、管理者角色色 PAGEREF _Toc525090491 h 149 HYPERLINK l _Toc525090492 第七章 信息网网络 PAGEREF _Toc525090492 h 150 HYPERLINK l _Toc525090493 第一节 计算算机网络 PAGEREF _Toc525090493 h 151 HYPERLINK l _Toc525090494 一、发展简史 PAGEREF _Toc525090494 h 151 HYPERLINK l _Toc525090495 二、网络分类 PAGEREF _Toc52509049

31、5 h 152 HYPERLINK l _Toc525090496 三、工作原理 PAGEREF _Toc525090496 h 154 HYPERLINK l _Toc525090497 第二节 计算机机网络系统的的组成和应用用 PAGEREF _Toc525090497 h 154 HYPERLINK l _Toc525090498 一、拓扑结构 PAGEREF _Toc525090498 h 154 HYPERLINK l _Toc525090499 二、组成结构 PAGEREF _Toc525090499 h 155 HYPERLINK l _Toc525090500 三、应用 PAG

32、EREF _Toc525090500 h 1556 HYPERLINK l _Toc525090501 第三节 与网网络有关的几几个概念 PAGEREF _Toc525090501 h 161 HYPERLINK l _Toc525090502 一、数字信道的的速率和信息息量 PAGEREF _Toc525090502 h 161 HYPERLINK l _Toc525090503 二、网络协议的的概念 PAGEREF _Toc525090503 h 161 HYPERLINK l _Toc525090504 三、网络的标准准体系 PAGEREF _Toc525090504 h 162 HYP

33、ERLINK l _Toc525090505 四、主/从的概概念: PAGEREF _Toc525090505 h 163 HYPERLINK l _Toc525090506 五、客户机/服服务器 PAGEREF _Toc525090506 h 163 HYPERLINK l _Toc525090507 六、套接字接口口 PAGEREF _Toc525090507 h 164 HYPERLINK l _Toc525090508 七、域名系统 PAGEREF _Toc525090508 h 164 HYPERLINK l _Toc525090509 八、电子邮件 PAGEREF _Toc5250

34、90509 h 166 HYPERLINK l _Toc525090510 九、文件传输 PAGEREF _Toc525090510 h 167 HYPERLINK l _Toc525090511 十、WWW PAGEREF _Toc525090511 h 1167 HYPERLINK l _Toc525090512 十一、网络管理理 PAGEREF _Toc525090512 h 167 HYPERLINK l _Toc525090513 十二、视频会议议 PAGEREF _Toc525090513 h 168 HYPERLINK l _Toc525090514 第四节 计算机机网络的新进进

35、展 PAGEREF _Toc525090514 h 169 HYPERLINK l _Toc525090515 一、通信技术的的进步 PAGEREF _Toc525090515 h 169 HYPERLINK l _Toc525090516 二、多媒体技术术的进步 PAGEREF _Toc525090516 h 171 HYPERLINK l _Toc525090517 三、网上应用的的进步 PAGEREF _Toc525090517 h 171 HYPERLINK l _Toc525090518 第五节 网络建建设 PAGEREF _Toc525090518 h 174 HYPERLINK

36、l _Toc525090519 一、网络基础设设施的组成 PAGEREF _Toc525090519 h 174 HYPERLINK l _Toc525090520 二、网络建设的的整体规划 PAGEREF _Toc525090520 h 178 HYPERLINK l _Toc525090521 第六节 三网合合一 PAGEREF _Toc525090521 h 179 HYPERLINK l _Toc525090522 一、电信网 PAGEREF _Toc525090522 h 1179 HYPERLINK l _Toc525090523 二、广电网 PAGEREF _Toc5250905

37、23 h 1180 HYPERLINK l _Toc525090524 三、三网融合及及对策 PAGEREF _Toc525090524 h 181 HYPERLINK l _Toc525090525 第八章 网络信信息安全 PAGEREF _Toc525090525 h 184 HYPERLINK l _Toc525090526 第一节 信息安安全概述 PAGEREF _Toc525090526 h 184 HYPERLINK l _Toc525090527 一、若干安全问问题回顾 PAGEREF _Toc525090527 h 184 HYPERLINK l _Toc525090528 二

38、、信息安全的的完整含义 PAGEREF _Toc525090528 h 185 HYPERLINK l _Toc525090529 三、安全威胁 PAGEREF _Toc525090529 h 187 HYPERLINK l _Toc525090530 四、我国信息安安全的现状和和面临的问题题 PAGEREF _Toc525090530 h 188 HYPERLINK l _Toc525090531 第二节 系统安安全 PAGEREF _Toc525090531 h 190 HYPERLINK l _Toc525090532 一、物理安全 PAGEREF _Toc525090532 h 191

39、 HYPERLINK l _Toc525090533 二、系统软件安安全 PAGEREF _Toc525090533 h 192 HYPERLINK l _Toc525090534 三、应用系统的的安全 PAGEREF _Toc525090534 h 195 HYPERLINK l _Toc525090535 四、外围安全 PAGEREF _Toc525090535 h 195 HYPERLINK l _Toc525090536 第三节 安全技技术与安全协协议 PAGEREF _Toc525090536 h 196 HYPERLINK l _Toc525090537 一、信息安全技技术 PAG

40、EREF _Toc525090537 h 196 HYPERLINK l _Toc525090538 二、安全协议 PAGEREF _Toc525090538 h 202 HYPERLINK l _Toc525090539 第四节 黑客手手段及其防范范 PAGEREF _Toc525090539 h 203 HYPERLINK l _Toc525090540 一、特洛伊木马马 PAGEREF _Toc525090540 h 204 HYPERLINK l _Toc525090541 二、拒绝服务 PAGEREF _Toc525090541 h 205 HYPERLINK l _Toc52509

41、0542 三、网络嗅探器器 PAGEREF _Toc525090542 h 206 HYPERLINK l _Toc525090543 四、扫描程序 PAGEREF _Toc525090543 h 207 HYPERLINK l _Toc525090544 五、字典攻击 PAGEREF _Toc525090544 h 208 HYPERLINK l _Toc525090545 第五节 计算机机病毒与防治治 PAGEREF _Toc525090545 h 208 HYPERLINK l _Toc525090546 一、计算机病毒毒的特点 PAGEREF _Toc525090546 h 209 H

42、YPERLINK l _Toc525090547 二、计算机病毒毒的危害 PAGEREF _Toc525090547 h 209 HYPERLINK l _Toc525090548 三、计算机病毒毒的防治 PAGEREF _Toc525090548 h 210 HYPERLINK l _Toc525090549 四、计算机病毒毒的现状 PAGEREF _Toc525090549 h 211 HYPERLINK l _Toc525090550 第六节 信息息安全实务 PAGEREF _Toc525090550 h 212 HYPERLINK l _Toc525090551 一、信息系统建建设 P

43、AGEREF _Toc525090551 h 212 HYPERLINK l _Toc525090552 二、口令 PAGEREF _Toc525090552 h 2112 HYPERLINK l _Toc525090553 三、加密 PAGEREF _Toc525090553 h 2113 HYPERLINK l _Toc525090554 四、备份 PAGEREF _Toc525090554 h 2113 HYPERLINK l _Toc525090555 五、互联网安全全 PAGEREF _Toc525090555 h 213 HYPERLINK l _Toc525090556 六、管理

44、 PAGEREF _Toc525090556 h 2114 HYPERLINK l _Toc525090557 七、测试与评估估 PAGEREF _Toc525090557 h 216 HYPERLINK l _Toc525090558 八、法律 PAGEREF _Toc525090558 h 2116 HYPERLINK l _Toc525090559 信息化名词解释释总汇 PAGEREF _Toc525090559 h 219第一章 迎迎接信息社会会的挑战 从20世纪后后期起,人类类社会开始进进入信息社会会。在信息社社会里,经济发展的的关键因素是是信息和知识识,谁拥有了信信息,谁就能占据据

45、优势和取得得主动。 从历史的发展展长河中,人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几千年年的农业经济济阶段和几百百年的工业经经济阶段。在在农业经济阶阶段人类认识识到物质资源源的重要性;在工业经济济阶段,人类类学会了大规规模开发和利利用能量。现现在随着计算算机的普及和和互联网的兴兴起,人类又又开始学会大大规模地处理理和利用信息息,信息作为为物质与能量量之外的人类类赖以生存发发展的第三种种战略性资源源,受到了高高度的重视。这这种发展,对对世界经济、科科技和社会文文明产生了巨巨大的影响,促促使人类社会会正从工业社社会向信息社社会过渡。第一节 基本本概念一、信息马克思主义认为为,客观世界中中的任何事物物都处在运动动和变化

46、中,信信息是客观事事物的特征和和变化的反映映,是客观事事物相互作用用和联系的表表征和经过传传递后的再现现。信息是经经加工、处理理后且有用的的数据。人们们接收和利用用信息就是认认识世界和改改造世界的过过程。信息是是人类社会进进行沟通和交交流的纽带,是是文明进步的的基石,人类类正是通过对对不断积累起起来的信息进进行归纳、总总结、分析、推推论、创造着着新的文明,从从而推动社会会的发展。文字、数据、声声音、图像均均是信息的具具体表现形式式;纸、磁盘盘、光盘是现现代记录信息息的主要载体体;知识是特特殊的信息,是是人类对信息息的提炼而形形成的客观规规律的总结,是是最有价值的的信息。 信息具有与物物质、能量

47、不不同的特征。其其主要特征有有:传递性:信息总总是处在传递递过程中,没没有传递就没没有信息。互互联网的出现现和广泛使用用,形成了跨跨越国界的信信息流通通道道,加速了信信息的传递。 时效性:信息息随时间而变变化,只有掌掌握最新信息息并及时有效效应用,才能能实现价值,创创造财富。累积性:信息是是事物存在与与发展的反映映,随着时间间推移,信息息会不断积累累和增长。共享性:与物资资、能源的独独占性相反,信信息可以为众众多使用者共共享,而且会会因为使用中中的交流呈现现信息内容的的增多。互联联网为全人类类共享信息提提供了技术手手段。无限性:与物资资、能源的有有限性相反,信信息资源不断断扩张,没有有限度,永

48、远远不会耗尽。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对信信息进行采集集、存储、处处理、检索、传传递、分析与与显示的高技技术群。软件件技术、微电电子技术是信信息技术的核核心,计算机机和网络是信信息技术的代代表,新型元元器件技术和和功能材料技技术是信息技技术的基础。当当前信息技术术发展的总趋趋势是数字化化、网络化与与智能化,并并以互联网技技术及其应用用技术为中心心。信息技术是当代代高技术群中中发展速度最最快,对国民民经济和社会会生活渗透力力最强,影响响最大的技术术,信息技术术的广泛应用用不仅会对经经济建设起到到“倍增”作用,而且且正促使人类类进入新的发发展阶段,是是当代先进生生产力的代表表。三、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是

49、以现现代信息技术术为手段,以以开发和利用用信息资源为为中心内容,提提供信息产品品和信息服务务的产业部门门。一般认为为信息产业包包括信息产品品制造业、软软件与信息服服务业、通信信业,是世界界范围内发展展速度最快的的新兴产业,并并已超过汽车车制造业而成成为第一大产产业部门。四、信息化所谓信息化,是是指社会经济济的发展从以以物质与能量量为经济结构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与知识为经济济结构的重心心转变的过程程。在这个过过程中,不断地采用用现代信息技技术装备国民民经济各部门门和社会各领领域,从而极大地地提高社会劳劳动生产力。信息化是一个内内涵深刻、外外延广泛的概概念。其内涵涵包括两个层层次,即信息的利利用非

50、常广泛泛,信息产业及及信息咨询服服务业高度发发达和完善。其其外延是指一一个国家或地地区的信息环环境。信息化化是一个相对对的概念,它所对应的的是社会整体体及各个领域域的信息获取取、处理、传传递、存储、利利用的能力和和水平。信息息化是一个渐渐进的过程。信息化当前的主主要任务,是是在国家统一一规划下,在在农业、工业业、科学技术术、国防及社社会生活各个个方面,广泛泛推广应用现现代信息技术术,深入开发发利用信息资资源,加速实实现农业、工工业、科学技技术和国防的的现代化进程程。五、信息经济信息经济是相对对于农业经济济和工业经济济而言的一种种新经济形态态。农业经济济和工业经济济都是以非再再生性资源物资和能能

51、源为经济结结构的重心,而而信息经济是是以信息与知知识为经济结结构的重心。信信息经济的突突出标志是:信息产业高高度发达并且且在产业结构构中占据优势势;信息技术术高度发展并并且在社会与与经济中广泛泛应用;信息息资源充分开开发利用并且且成为经济增增长的基本资资源;信息从从业人员占全全社会就业人人员比例较大大;信息网络络成为重要的的社会基础设设施,并改变变了生产与交交换的方式。第二节 信息息技术对经济济和社会发展展的作用二十世纪人类取取得了一系列列科学技术的的辉煌成就。并并形成了电子子信息、生物物技术、新材材料技术、航航天航空、原原子能等高技技术领域和高高技术产业,其其中对经济和和社会影响面面最广、影

52、响响力最大,影影响持续时间间最长的是电电子信息技术术。四十多年年中,在微电电子技术和数数字技术的双双轮推动下,电电子信息设备备一方面通过过极其迅速的的更新换代,使使性能高速提提高,体积能能耗不断减小小,另一方面面以惊人的速速度降低价格格,为信息技技术的广泛应应用创造了良良好的技术条条件和经济可可能性。随着着二十世纪八八、九十年代代互联网在全全世界的迅猛猛兴起,对经经济活动和人人类生活方式式产生了深刻刻的影响。到到2000年年底,互联网网将世界各地地100多万万个网络、11亿台主机和和5亿用户连连接起来,形形成了一个覆覆盖全球的开开发和使用信信息资源的信信息大通道,进进入了人类社社会生活的方方方

53、面面,对对政治、经济济、军事、科科技、文化、社社会等领域都都产生了重大大影响,从而而揭开信息经经济时代的序序幕。 一、信息技术术的主要发展展趋势 信息技术推广广应用的显著著成效,促使使世界各国致致力于信息化化,而信息化化的巨大需求求又驱使信息息技术高速发发展。当前信信息技术发展展的总趋势是是以互联网技技术的发展和和应用为中心心,从典型的的技术驱动发发展模式向技技术驱动与应应用驱动相结结合的模式转转变。 微电子技术和和软件技术是是信息技术的的核心。集成成电路的集成成度和运算能能力、性能价价格比继续按按每18个月月翻一番的速速度呈几何级级数增长,支支持信息技术术达到前所未未有的水平。现现在每个芯片

54、片上包含上亿亿个元件,构构成了“单片上的系系统”(SOC),模模糊了整机与与元器件的界界限,极大地地提高了信息息设备的功能能,并促使整整机向轻、小小、薄和低功功耗方向发展展。软件技术术已经从以计计算机为中心心向以网络为为中心转变。软软件与集成电电路设计的相相互渗透使得得芯片变成“固化的软件件”,进一步巩巩固了软件的的核心地位。软软件技术的快快速发展使得得越来越多的的功能通过软软件来实现,“硬件软化”成为趋势,出现了“软件无线电”“软交换”等技术领域。嵌入式软件的发展使软件走出了传统的计算机领域,促使多种工业产品和民用产品的智能化。软件技术已成为推进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三网融合和宽带带化是网络技技

55、术发展的大大方向。电话话网、有线电电视网和计算算机网的三网网融合是指它它们都在数字字化的基础上上在网络技术术上走向一致致,在业务内内容上相互覆覆盖。电话网网和电视网在在技术上都要要向互联网技技术看齐,其其基本特征是是采用IP协协议和分组交交换技术;在在业务上要从从现在的话音音为主或单向向传输发展成成交互式的多多媒体数据业业务为主。三三网融合不能能简单地理解解为把三个网网合成一个网网,但它的确确打破了原有有的行业界限限,将引起产产业的重组与与政策的调整整。随着互联联网上数据流流量的迅猛增增加,特别是是多媒体信息息的增加,对对网络带宽的的要求日益提提高。增大带带宽,是相当当长时期内网网络技术发展展

56、的主题。在在广域网和城城域网上,以以密集波分复复用技术(DDWDM)为为代表的全光光网络技术引引人注目,带带动了光信息息技术的发展展。宽带接入入网技术多种种方案展开了了激烈的竞争争,鹿死谁手手尚难见分晓晓。无线宽带带接入技术和和建立在第三三代移动通信信技术之上的的移动互联网网技术,正向向信息个人化化的目标前进进。互联网的应用开开发也是一个个持续的热点点。一方面电电视机、手机机、个人数字字助理(PDDA)等家用用电器和个人人信息设备都都向网络终端端设备的方向向发展,形成成了网络终端端设备的多样样性和个性化化,打破了计计算机上网一一统天下的局局面;另一方方面,电子商商务、电子政政务、远程教教育、电

57、子媒媒体、网上娱娱乐技术日趋趋成熟,不断断降低对使用用者的专业知知识要求和经经济投入要求求;互联网数数据中心(IIDC),网网门服务等技技术的提出和和服务体系的的形成,构成成了对使用互互联网日益完完善的社会化化服务体系,使使信息技术日日益广泛地进进入社会生产产、生活各个个领域,从而而促进了网络络经济的形成成。二、信息产业成成为带动经济济增长的引擎擎 随着着信息化在全全球的快速进进展,世界对对信息的需求求快速增长,信信息产品和信信息服务对于于各个国家、地地区、企业、单单位、家庭、个个人都不可缺缺少。信息技技术已成为支支撑当今经济济活动和社会会生活的基石石。在这种情情况下,信息息产业成为世世界各国

58、,特特别是发达国国家竞相投资资、重点发展展的战略性产产业部门。在在过去的100年中,全世世界信息设备备制造业和服服务业的增长长率是相应的的国民生产总总值(GNPP)增长率的的两倍,成为为带动经济增增长的关键产产业。其中美美国经济在近近10年的持持续快速增长长中,年均GGDP增长336%,而而电子信息产产业对GDPP增长的贡献献为14个个百分点。可可以毫不夸张张地说美国经经济的持续增增长得益于信信息技术的支支撑和信息产产业的带动是是不为过的。信信息产业本身身经过多年的的高速增长,已已成为全球最最大的产业之之一。在二十十世纪九十年年代中期,一一些发达国家家信息经济领领域的增长超超过了GNPP的50

59、%,美美国则超过了了75%,22000年全全球信息产品品制造业产值值高达150000亿美元元,成为世界界经济的重要要支柱产业。“九五”期间,我我国的信息产产业以三倍于于国民经济的的速度发展,主主要产品销量量迅速增加,结结构调整初见见成效,部份份关键技术有有所突破,产产业规模已居居世界第四位位。20000年底信息产产品制造业总总产值达100000亿元元,销售收入入5800亿亿元,成为国国民经济第一一支柱产业。信信息产业的增增加值占全国国GDP的44%,电子产产品出口额约约占全国出口口总额的1/5,信息产产业对国民经经济的贡献率率显著提高。三、信息技术推推动传统产业业的技术升级级信息技术代表着着当

60、今先进生生产力的发展展方向,信息息技术的广泛泛应用使信息息的重要生产产要素和战略略资源的作用用得以发挥,使使人们能更高高效地进行资资源优化配置置,从而推动动传统产业不不断升级,提提高社会劳动动生产率和社社会运行效率率。就传统的的工业企业而而言,信息技技术在以下几几个层面推动动着企业升级级:1、将信信息技术嵌入入到传统的机机械、仪表产产品中,促进进产品”智能化”、“网络化”,是实现产产品升级换代代的重要方向向。这项工作作往往被称为为“机电一体化化”。2、计算算机辅助设计计技术、网络络设计技术可可显著提高企企业的技术创创新能力;33、利用计算算机辅助制造造技术或工业业过程控制技技术实现对产产品制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