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植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9848b41a6c376d2c5ebf77e87168d6/359848b41a6c376d2c5ebf77e87168d61.gif)
![高中地理 植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9848b41a6c376d2c5ebf77e87168d6/359848b41a6c376d2c5ebf77e87168d62.gif)
![高中地理 植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9848b41a6c376d2c5ebf77e87168d6/359848b41a6c376d2c5ebf77e87168d63.gif)
![高中地理 植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9848b41a6c376d2c5ebf77e87168d6/359848b41a6c376d2c5ebf77e87168d6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植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1.课标内容: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课标解读:“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是行为条件,也指教学的方法。对于当地的地带性植被可以采用野外观察、视频、图像等多种方法进行学习,而对其他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应主要采用视频、图像的方式进行教学。本条标准共有两个要求:“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识别主要植被”中“植被”是一个地区各种植物群落的总称,指的是天然植被。 其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所介绍的植被应重点关注地带性植被。其二,主要植被类似于举例,即教材编写选择一些
2、典型的植被作为案例,而不是系统介绍所有植被。其三,识别的重点在区别,即对比不同植被的生态特征,从而区分它们的类型。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其一,关注植被整体与环境的关系,而非具体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其二在环境各要素中,对植被影响较大的是热量和水分,因此,可从热量、水分条件的差异讲述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其三,植被的特点,如垂直结构、生态特征,是植被适应环境而形成的,可作为植被与环境关系的具体表现。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教材内容,按照从外及内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认知次序,教材将植被安排在大气、水、地貌三个要素之后呈现,这既突出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特殊意义,大气、水、
3、地貌等自然环境要素属于无机界,植被属于有机界,又通过植被与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相互关系的介绍,引导学生较为综合地认识自然环境,初步形成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观念。三、学情分析日常生活中植被随处可见,学生对于植被已有一定生活感知,但学生局限于感性认识,难以区分植物和植被等地理概念,且见到的大多是人工植被,对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规律认识比较模糊。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给予辅助和引导,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活动探究能力的训练,启发学生自主完成新知的建构。四、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植被概念和分类,了解植被的演化过程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环境对植被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的影响3.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植被对环境的影响4.体会珍惜爱
4、护天然植被,因地制宜营造人工植被的重要性,培养人地协调观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植被生态特征对环境的适应性六、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实验探究法等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展示图片】请同学们欣赏两幅景观图:深秋时节的北京钓鱼台附近的银杏大道和深圳的莲花山公园,思考:这两幅图主要体现了哪个自然要素的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什么是植被?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植被与环境。通过图片感知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生
5、活中的地理景观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植被的概念、分类、形成1.植被的概念在地球表面,除了极端干旱、寒冷的地方,几乎都有植被生长。数量不等的不同种的植物,共同生长在一定的地方。我们把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植被概念的三个要点一定的地方;成群共同生长; 各种植物的整体。【概念辨析】植物与植被请同学们思考:植被与植物有何区别呢?植被是覆盖地表植物的总体,一棵树、一株草等都是植物的概念,而不是植被。2.植被的类型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特别提醒】我们所说的植被一般指天然植被,某一地区地带性植
6、被。3.植被的形成:在新形成的裸地上,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 形成稳定的天然植被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长时光,因此我们要保护好天然植被。观看景观图片,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合作讨论植被的概念和类型。通过裸地到稳定植被的过程分析归纳植被的形成。通过“植物与植被概念的辨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植被的概念,培养辩证思维,结合“稳定植被的形成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强调保护天然植被的重要性,渗透人地协调观的教育。二、环境对植被的影响【承上启下】植被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土壤、大气为植
7、物的生长提供着帮助,它必须依赖环境,适应环境,以维持其生长。影响植被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水热组合等)、地形、水文、土壤等。决定某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是该地区的水分和热量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不同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影响区域的水热状况从而对植被产生影响。【探究一】植被的垂直结构【展示图片】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请同学们思考:1.该地植被自上而下分几层?2.图中森林生态系统中光照强度变化有什么规律?3.各层植被高度和光照强度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归纳总结】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承上启下】不同地区的植被垂
8、直结构是否相同?【展示图片】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图 热带雨林垂直结构图 亚寒带针叶林垂直结构图观察并回答: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谁的垂直结构更复杂?为什么?【归纳总结】 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大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承上启下】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观看图片,小组探究,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运用各种图文资料,突破课堂的限制,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光照对植被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究二】植被的水平分布【展示图片】深秋时节的北京钓鱼台附近的银杏大道和
9、深圳的莲花山公园,中国气候分布图1.从深圳的常绿阔叶林到北京的落叶阔叶林,主要是哪种气候因素在发生变化?解释温带落叶阔叶林秋冬季节落叶的原因,2.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东西横跨经度29,从东向西植被类型是如何变化的?并说明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归纳总结】植被的水平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特别是其中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两者的组合状况。观看图片,识别图片上典型植被类型及植被特点,并说出影响植被的自然环境因素。 通过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直观感受不同地区植被类型及特点,在空间上感知植被的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探究三】环境对植被生态特征的影响【展示图片】骆驼刺和莲的图片1.从植被与自然环境
10、关系的角度,说明两类植被叶的特征及成因。2.从植被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角度,说明两类植被根的特征及成因。【承上启下】 植被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它依赖环境,适应环境,同时植物也在生长的过程中改变着其生长的土壤、水分、大气等环境条件。观看景观图片,观察两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的不同通过景观图片对比,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环境对植被生态特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树立因地制宜植树造林的思想三、植被对环境的影响【探究四】 植被对环境的影响植被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土壤、大气为植物的生长提供着帮助,它必须依赖环境,适应环境,以维持其生长。同时植物也在生长的过程中改变着其生长的土壤、水分、大气等环境条件。2.植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仙人掌的肉质茎可以储存水分,叶子退化成短小刺,减少水分蒸发干旱的环境旗形树的分布指示该地常年盛行的强风风向3.植被破坏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现在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视频中的实验现象,完成表格,并思考植被破坏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观察内容有植被无植被地表径流多少土壤侵蚀强弱地貌变化大小总结:地表失去植被,拦截降水的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银行专业初级《法律法规》模考试卷1
- DB61T-“两增一稳”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 初级公司信贷-银行专业初级《公司信贷》名师预测试卷3
- 申请国家赔偿申请书
- 安徽电大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 DB2201-T 51-2023 菜豆品种 长农菜豆7号
- 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题库【夺冠系列】
- 精装公寓租赁协议(2篇)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解析版)
- 晋升组长自荐申请书
- 物理学家伽利略课件
- 2024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招聘2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气排球》教学大纲
- 市政道路监理大纲34368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课件
- 珠海市政工程竣工档案验收指南(试行上)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英语试卷附答案
- 2024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 DL∕T 1610-2016 变电站机器人巡检系统通 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