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报告_第1页
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报告_第2页
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报告_第3页
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报告_第4页
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报告摘要:本文阐述了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分析了福建省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进展,中央非常重视地 质灾害防治,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平台,同时为地质灾害防治学科的研究、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福建省地质灾 害“点多、面广、危害大”,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机制,明确政府、部门、单位和公民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是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摘要本文阐述了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分析了福建省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的主要进展。针对科学发展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要求,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的战 略对策。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战略对策1前言

2、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 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 和缓变性地质灾害。福建省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地面塌陷、地裂缝; 缓变性地质灾害有地面沉降等。滑坡是依附于其内在软弱结构面 (带)的地表斜坡岩土体,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作用下, 失去原有平衡条件而产生以水平位移为主的、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类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并 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一定损失的整体岩土体移动的地质灾害现象。按滑坡主滑面成因可分为: 堆积面滑坡、层面滑坡、构造面滑坡和同生面滑坡。崩塌是高陡边坡

3、(含人工边坡)上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割的块体完全脱离母体后,以滚动、跳 动、坠落、倾倒等为主的移动地质现象与过程。按起始运动可分为倾倒式崩塌、滑移式崩塌、 错断式崩塌、拉裂式崩塌、鼓胀 (塑流)崩塌、陷落挤出式崩塌。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暂时性特殊洪流。 它是水土流失过程中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泥沙失稳集中搬运的一种突发性极强、破坏性 极大的地质灾害现象。按组成物质可分为泥流、泥石流、水石流。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及赋存其中的水、气所组成的综合体系,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 产生各种破坏其稳定平衡状态的力学效应,导致岩土体覆盖层向下陷落,并在地

4、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有的塌陷作用隐蔽于地下,尚未达到地表,称为地下塌陷。按形成机 理可分为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地裂缝是指岩体或土体中直达地表的线状开裂。岩、土体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 力的作用与积累超过岩土层内部的结合力时,岩土层发生破裂,其连续性遭到破坏,形成裂隙; 当裂隙延续到地表后其围压作用力减小,形成较宽的裂缝,即地裂缝。地裂缝按形成因素可分 为以过量抽取地下流体地面不均匀沉降地裂缝、采空区塌陷地裂缝、新构造活动地裂缝。地面沉降是指地表在自然营力作用下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大面积以至区域性的连续缓慢的总体下降运动。按地质条件可分为内陆盆地型地面沉降、冲积洪积平原

5、型地面沉降、滨海平原 型地面沉降。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现状福建省地质灾害主要特点福建省处于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中山和低山约占全省面积的 75% ,丘陵占 15% ,平原仅占10%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汛期和台风期间降雨量大。福建省突发性地质灾害以降雨诱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省内中北部地区主要为古老变 质岩系地层,构造作用及风化作用较为强烈,残坡积粘性土体厚度大,结构松散;东南地区主 要为侵入岩和火山岩,风化作用强烈,残坡积层广泛分布,为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另外,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削坡建房、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矿山和水库 等建设活动更加提

6、高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福建省地面塌陷灾害主要包括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区塌陷。岩溶塌陷主要分布于闽西南龙岩、永安、长汀等地,该地区上覆第四系厚度小,覆盖型岩溶发育。采空区塌陷主要分布于龙岩、 泉州、南平的煤、铁矿和其它金属矿床采空区。福建省地面沉降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平原地区,该地区第四系厚度大,且广泛分布高压缩 性淤泥土,在上部建筑物荷载以及过量抽取地下水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福建省地质灾害以人类工程活动和台风降雨诱发的土质滑坡、崩塌、泥石流为特点,在中国南 方湿润的中低山、丘陵区具有代表性,以此有别于西南、西北和北方地区。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开展的主要工作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及

7、法规建设 为加强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福建省人民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的通知(闽政 200124 号),福建省地质灾害临灾预报奖励办法、福建省地质 灾害防治规划( 2001-2015 年)、福建省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建设方案( 2001-2006 年)、福建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闽政 200664 号),福建省汛期地质灾害防 御群众转移避让工作规定(闽政办 200762 号)等法规文件。福建省国土资源厅颁布了 福建省地质灾害危险点居民搬迁及旧宅基地复垦资金补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闽国土资综 2006257 号)、福建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建设指导意见(闽国土资综 20076

8、号)等规 范性文件。地质灾害防治“三个两”工程福建省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实施了地质灾害防治“三个两”工程,初步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体 系。夯实两“基础”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1990 年以来,福建省完成了区域性 1 :20 万九龙江流域、晋江流域、漳州幅、福安幅以及全 省 1: 50 万环境地质调查; 2001 年后全面开展全省 85 个县(市、区) 1:10 万地质灾害调查 与区划以及省级和 9 个设区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构建两“网络”群测群防网络、专业监测网络根据福建省地质灾害的特点,在全省 85 个县(市、区)全面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体系,根据福建省地质灾害群

9、测群防建设指导意见对群测群防网络进行了规范和建设。从 2007 年开始在闽东南开展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试点试验区建设工作。建设两“系统”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系统在完善全省地质灾害信息网与各县、市地质灾害信息网及部分地(市)地质灾害信息网的同时, 建成集地质灾害监测、气象监测等为一体的全省地质灾害气象监测信息系统。根据“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建立 包括信息速报、分析评估、远程会商、应急处置等内容的应急响应保障体系,提高应急反应能 力,建成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专业队伍。地质灾害防治“一百千万”工程 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提出

10、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建立与 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经济社会发展 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出发, 2005 年,福建省开始实施了以“一百千万”工程为核心内 容的“福建省十一五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规划”。“一”就是建立和完善全省地质灾害信息和预警系统。建立集成果数据共享、指挥视频会商、 预报预警分析、防灾信息互联的全省地质灾害信息和预警系统。“百”就是利用 3 年时间,治理 100 个重大地质灾害危险点。对部分特别危险的、威胁人口 多、造成经济损失大且不宜搬迁确需治理的项目,要加强监督、限期治理。“千”就是

11、完成 1000 处受地质灾害危险点威胁的居民点整体搬迁任务。我省地质灾害点小而 散,搬迁是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有效办法,既使居住在条件恶劣地方的村民免受地质灾害 威胁,又新增耕地、促进村庄改造整理。“万”就是力争全省 10000 个村庄实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做到灾点情况、防灾措施明了; 防灾责任人、监测人明确;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到位;值班网络、预警网络健全等。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成就福建省根据自身地质灾害发育特点,近年来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系 统搬迁、工程治理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地质灾害预防在全面完成地质灾害普查的基础上,开始实施详细调查,并组织实施

12、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建 设。建立起以地质环境敏感性、降雨诱发因素分析为主、专家经验为辅的“系统分析法”区域 地质灾害自动化预报预警系统;并依据福建省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工作规定有 序转移群众避让。根据地质灾害点危险性、危害性的特点,按轻重缓急原则,逐步实施不宜搬迁确需治理的地质 灾害点的治理和小而散地质灾害点的搬迁工程。近年来,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全省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 6837 处,发 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121 期,转移群众 198760 人,成功预报 3356 次,避免 27689 人伤亡; 由省国土资源厅补助治理地质灾害点 71 处,搬迁地质灾害点 2485

13、 处,共 21234 户。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趋势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主要目的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使 人民有个安居乐业的环境空间,因此要着眼于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经济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 最终目的是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的近期目标是逐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和体制,加强地质灾害预测预警 和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公众防御地质灾害意识,逐步增强社会对地质灾害的抗损能力和自救能 力。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的中长期目标是构建良性互动的防灾减灾体系,实现地质环境全面、协调 和可持续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学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地质灾害

14、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防治学科研究的对象因其控制因素的复杂 性、发育过程的隐蔽性、发生结果的突然性而具有蝴蝶效应的不可预见性,如何最大程度地避 免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对地质灾害防治学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学 科发展的机遇。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将涉及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为确保建设项目的 安全性和区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对地质灾害防治学科提出严峻挑 战。据气象、地震部门预测,本世纪前期,气候变化和地震均趋于活跃期,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增 多,地震活动频繁,强降雨过程和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将加剧,

15、对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处置提出严峻挑战。气象学、遥感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兴学科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开拓了地质灾害防治学科的研 究领域。 1998 年,国家正式把地质灾害防治列为国土资源部的重要行政管理职能。中央非常 重视地质灾害防治,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平台,同时为地质灾害防治学科的研究、发展迎 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地质灾害防治学科的发展趋势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 本”,这要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加强工程建设项

16、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科学选址,避免由于选址不当造成新的地质灾害 隐患点,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口前移的关键。福建省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危害大”,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机制,明确政府、 部门、单位和公民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建设。依靠科技,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利 用先进技术,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和地质灾害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效率。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分散的居民点,特别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贫困山区、丘陵 区居民点实行搬迁,实现避灾、脱贫和改善生态环境三结合;对威胁人员众多、潜在经济损失 很大的地

17、质灾害点进行工程治理,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的战略对策发展途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研究,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方法和手段,增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高地质灾害的综合勘查、评价和评估、监测预报 水平;提升灾害信息采集与快速处理能力及抗灾应急能力。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与高等院校的技 术力量,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科技攻关,切实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加强 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外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和技术方法。地质灾害调查野外识别技术方法研究 基于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通过大中比例尺的野外地质环境调查与对当

18、地 地质灾害历史情况分析,开发典型区域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早期识别技术,研究建立地质灾害 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理论与区划方法。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2007 年,福建省开始实施“闽东南台风暴雨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项目研究,监 测诱发滑坡泥石流的降雨量、斜坡岩土体含水量(渗透压)和斜坡岩土体变形位移,在技术上, 实现监测数据的采集自动化和处理自动化;研究滑坡泥石流气象预警区划理论与方法,建立区 域降雨型滑坡泥石流预警的统计学模型;研究松散岩土体对不同降雨强度和降雨过程的入渗机 理,建立基于降水渗流斜坡位移破坏物力机制的水文力学耦合的动力学预警模型;通 过监测技术和预警理论方法研究,基于GIS,开发研制预警分析与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地质灾害数据管理、预警分析、预警产品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发布、防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