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讲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大气的热力状况_第1页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讲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大气的热力状况_第2页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讲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大气的热力状况_第3页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讲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大气的热力状况_第4页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讲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大气的热力状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考纲下载1大气的组成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3大气的受热过程4.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大气的热力状况2考情上线 1以等温线或气温日变化、年变化曲线为背景 材料,综合考查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2以大气中某种自然现象为背景考查大气的垂直 分层、气温垂直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4生命活动一、大气的组成1干洁空气(1)氧:维持 的必需物质。(2)氮: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与氧合占干洁 空气体积分数的 %。(3)二氧化碳:绿色植物 的基本原料,对 地面起保温作用。(4)臭氧:“地球 ”。99光合作用生命的保护伞5成云致雨雨雪2水汽和杂质(1)水汽:水的相变产

2、生云、 、雾、 等天气 现象。(2)杂质: 的必要条件。6二、大气的垂直分布1依据:人们依据大气自下而上的温度、密度和 状况,将大气划分为A 、B 、 C 。大气运动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72各层特点递减增高对流平流高空飞行电离8三、大气的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紫外线红外线云层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 对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的很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 和较大颗粒的尘埃反射作用明显散射作用(有选择性)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波长较短的 、 色光最易被散射蓝紫92大气的温室效应原理:绝大部分 能透过大 气,大气可截留大部分 ,并通过 将

3、热量还给地面。3大气热力作用的影响:减小了气温 ,形成适宜人 类生存的温度环境。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日较差10四、全球的热量平衡1表现: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收入的热量 和支出的热量是 。2现状:人类活动使大气中 等气体增多,大气的温室 效应增强,导致全球 。五、全球气温时空分布规律1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 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相等的气候变暖CO2午后两小时日出前后11(2)气温的年变化17282气温水平分布:受太阳辐射影响,全球气温从低纬向 高纬地区 。递减12131大气的垂直分布 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

4、依 次划分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14层次特点原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高度每上升气温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厚度因纬度和季节而异:低纬厚,高纬薄;夏季厚,冬季薄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上冷下热;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显著15层次特点原因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高,在22处形成臭氧层;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吸收紫外线;上热下冷;水汽杂质少高层大气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162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1)逆温含义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5、升高的现象(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减小的幅度低于垂直递减率),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如右图所示)17(2)逆温的类型及成因类型成因特点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大陆上常年均可出现,尤以冬季最强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而发生的冷接触作用愈近地表,降温愈快锋面逆温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出现于锋面附近地形逆温冷空气沿斜坡向低谷和盆地流动出现于山谷或盆地18(3)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19(4)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出现多雾和 晴干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

6、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果位于盆地内,将会更加严重。20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会给飞机起降带来麻烦。而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高空,却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211(2011武汉模拟)读右图,回答(1)(2)题。 (1)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 大气层是()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对流层 D低纬度的平流层22(2)该层大气()A随

7、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C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而呈电离状态23解析:第(1)题,该层大气距地面1250 km,且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故为平流层。从图中可知该层下面的对流层厚度为12千米,故为中纬度地区。第(2)题,该层上暖下冷,空气运动以平流为主,利于飞机高空飞行;位于该层顶部的臭氧层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线短波辐射。答案: (1)B(2)C24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252大气的保温作用物理过程具体内容热量来源太阳暖大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

8、长较长的红外线。而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得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26物理过程具体内容热量来源大地暖大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也不断向外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大气还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线长波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大地,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272. 右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 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据此回答(1

9、)(2)题。28(1)世界各国交通规则都是“红灯停,绿灯行”,其原因 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有关 ()ABC D(2)“月夜酷寒”其原因与图中哪个因素有关()A BC D29解析:第(1)题,红光和绿光波长较长,大气对它的散射作用较弱,即大气对这两种光的削弱作用较弱。第(2)题,“月夜”说明天气晴朗,“月夜酷寒”说明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散失的热量较多。答案: (1)A(2)C301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在对流层中,正常情况下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在平流层中,整体 上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312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地区等温线特点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

10、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北半球等温线较弯曲,1月(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向北(高纬)凸出;7月则相反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气温比海洋低,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高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2地区等温线特点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异小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区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高原、山地气温较低,平原气温较高;寒流经过,气温较低,暖流经过,气温较高地形、地势、洋流33地区等温线特点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重合冬季南北温差大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夏季等温线稀疏夏

11、季全国普遍高温太阳辐射34特别提醒全球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极端值均出现在大陆上。7月世界最热的地方位于北纬2030的大陆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为全球炎热中心;1月北半球寒冷中心位于西伯利亚。世界极端最低温值出现在南极大陆上。353气温的时间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是地 方时12点,地温最高时为13时左右,气温最高出 现在14时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的大小能反映气温日变化的程度。气 温日较差的规律是:一般情况下,平原山地, 山谷山顶,晴天阴天,大陆性气候海洋性 气候。36(2)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之内气温的高低变化,称为 气温的年变化。(以北半球为例)下垫面太阳

12、辐射最强月份气温最高月份太阳辐射最弱月份气温最低月份年较差大陆6月7月12月1月大海洋6月8月12月2月小37气温年较差可以反映出气温年变化的幅度。其一般规律是:高纬度 低纬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因此,气温年较差最小值出现在赤道地带的海洋上。38图解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气温的分布受纬度、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等温线分布因此也存在差异,具体图文分析如下(注:m、n为纬度,mn,t1t2t3t4):39403下图为北京和海口两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1)(2)题。41(1)根据图中信息,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A夏季普遍高温,温差小B冬季普遍寒冷,温差小C

13、年较差从低纬向高纬减小D日较差从低纬向高纬减小(2)两地气温年变化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天气状况 D地形状况42解析: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较多,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白昼时间短,南方则相反,造成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虽然没有南方大,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因此南北方都能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小。答案: (1)A(2)B4344例1(2010江苏高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45(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 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

14、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双 选) () A B C D(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 因是(双选) ()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46解析第(1)题,考查有关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大气保温作用是指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还给地面,这分别对应图中的和。第(2)题,考查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全球气候的变化,首先使气温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同时,它还会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从而使得降水的时空分布发生变化,旱涝灾害增

15、多,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答案 (1)AC(2)AB47 本类示意图的判读要学会利用图中的符号(箭头指向等),来分析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顺序关系、因果关系等),并与基本原理结合,分析其内在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如例1中图,该图是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图中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三种辐射类型,包括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根据大气热力作用原理,我们对该示意图做出如下分析:4849例2(2010北京高考)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下图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50(1)在美国、俄

16、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 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 响。51解析第(1)题,图片反映了两个量,一个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一个是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2)题,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使大气吸收红外线的能力增强,从而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大气的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更加显著。答案 (1)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与中国接近。(四选一)(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

17、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5253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1)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南半球;若增 大,则为北半球。(2)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反之, 为南半球。2判断季节、海陆位置(1)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 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2)夏季相反。等温线图的判读543判断影响因素(1)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或 纬度因素。(2)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影响因素:海陆分布或海 洋影响程度不同。55(3)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影响因素:地

18、 形、地势。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 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 温低的地区。56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1)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 弯曲。(2)暖流情况相反。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陆地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 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 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 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576判断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 差较小(1)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 差较夏季大。(2)温带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

19、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 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3)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 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 温差大于海洋。58 下图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限。读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59(1)30W经线上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_;试分析形成的原因。(2)图中A到C处气温年较差变化很快,原因可能有哪些?(3)B点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试从气候的角 度分析这里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60解析:第(1)题,首先要找到30W经线,然后观察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从图中看出,沿该经线气温年较差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20、,主要原因是受单一因素影响,即位于海洋之中,下垫面均匀,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仅仅为纬度因素。第(2)题,从图中经纬度来看从A到C,位于美国西部海陆交界位置且位于40N以北的大陆西岸。由于受高大的落基山脉影响,使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沿海地区,温差小,而山脉东部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第(3)题,水稻生长需要较多的热量和水分,而B点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满足了水稻生长的要求。61答案:(1)大致从赤道向两极不断增大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增大,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2)这里是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并且有落基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水汽,使北美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很小,气

21、候大陆性显著。(3)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有利于水稻的种植。6263一、选择题 湿空气和干空气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湿空气的气温垂直递减率要小一些,因为湿空气上升时水汽会产生凝结,而水分凝结是释放热量的过程,抵消了部分因上升所引起的降温。读右图回答12题。641若d点气温为26,a点气温为30,d、c两点高度相 同,b点的温度为10,c点温度为30,则背风坡与 a点相同高度的点气温为多少 () A35 B30 C25 D3465解析:先要根据已经知道的温度变化,算出温度垂直递减率,或者利用高度相同来列出两个等式,再进行相除,去掉温度

22、的垂直递减率,算出温度变化的数值,再利用c点温度相加就可以了。答案: A662根据材料的叙述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坡为迎风坡 Bbc坡为迎风坡 C两个坡均有可能为迎风坡 D无法判断67解析:对前面的材料弄清前提下,两个坡中温度变化小的那个为迎风坡,所以就容易多了。答案: A68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请回答35题。 3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 在阳光下,一小时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最可 能是 () A25 B12 C10 D8694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 B C D5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 B C D70解析:图甲中没有放在玻璃瓶中的温度计显示的气温为10,则考虑温室效应作用,放在玻璃瓶中的温度计温度要稍高于10。全球变暖主要是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即图乙中的(大气逆辐射)增强。地球变暗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的结果,即增强。答案:3.B4.D5.B716(2011唐山测试)如下图所示,该地当天的地理环境最 可能出现 ()A白天多云,夜间晴朗 B大气逆辐射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