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上海财经大学茶艺社星级社团申报材料_第1页
2016-2017上海财经大学茶艺社星级社团申报材料_第2页
2016-2017上海财经大学茶艺社星级社团申报材料_第3页
2016-2017上海财经大学茶艺社星级社团申报材料_第4页
2016-2017上海财经大学茶艺社星级社团申报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财经大学2016-2017 年星级社团申报材料社团名称 上财茶艺社 社团类别 文 艺 类 社团负责人 徐 呈 则 指导教师 王 彩 华 卷首语 灵山惟岳,奇产所钟。瞻彼卷阿,实曰夕阳。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杜育荈赋 HYPERLINK /item/%E8%8C%B6%E8%80%85 t _blank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茶之美,初品其香,再赏其醇,

2、终究会归于以茶为乐,了解茶背后悠久而历史文化,以及采茶制茶赏茶品茶乐茶时的那份禅意与心境。上财茶艺社,凝聚了一群爱茶之人,半缕茶香迎佳客,一盏清茗酬知音。社团概况上财茶艺社成立于2008年,是经上海财经大学校团委批准的,由财大在校大学生联合发起、建立并管理的文艺类群众性学生社团。在财大这样一所专业性极强的院校,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社团无疑为其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颜色。茶艺社致力于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为财大校园增加更多的人文气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为同学们提供一处可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细品香茗的地方,也是与茶文化爱好者、与志趣相投者共同探讨茶文化,交流心情的平台。社团宗旨上财茶艺社以继

3、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同时注重丰富同学学校园生活,努力提高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兴趣,为财大增添人文气息。社团发展近况成立至今,茶艺社的活动已相对成熟,有对社员开放常规活动,选取不同茶类,进行系统性的讲解,增加社员对茶文化的知识。有面对全校开放的专项活动,在保证专业的前提下,增强趣味性,或结合中国古典名著,或结合当下热点,提高同学们对中国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茶艺社拓宽视野,将活动的范围扩充至古风茶歌会、茶之美等,在不同茶文化的碰撞中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社 团 组 织 架 构 各个部门职能如下:财务部负责社团所有活动的预算和报账;传媒部负责活动的宣传,

4、包括海报制作、微信平台等,线上、线下的宣传;组织部负责策划并组织社团的大型活动。表演队负责社团所有的演出,以及常规活动中茶艺表演的教学部分;副社长负责社团物品的管理,举办社团内部的活动以活跃社团内部的气氛。茶艺社文化推广 1,组织开展面向社员的常规活动,给社员提供系统性的茶文化知识教学和茶艺教学;2,开展多种面向全校的、将茶文化与传统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活动;3,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增强对茶叶知识与传统文化的介绍和宣传,扩大受众范围; 4,走出校园,带着茶文化走进其他高校,在展示社团文化的同时传播中国茶文化,弘扬茶艺精神。茶艺社曾获奖项2012年获“三星级社团”称号2013年获“五星级社团”称号20

5、14年获“五星级社团”称号2014年 “茶文化系列讲座”活动获风格活动“最行家里手”称号。2015年获“五星级社团”称号2016年获“四星级社团”称号2016年“红楼茶话会”获风格活动“皮影憧憧奖”一、常规活动:2016.10.9 茶艺与茶叶鉴赏课程社团综述2016.10.25茶艺与茶叶鉴赏课程绿茶2016.11.4 茶艺与茶叶鉴赏课程黄茶2016.11.19茶艺与茶叶鉴赏课程白茶2016.12.9 茶艺与茶叶鉴赏课程青茶2017.3.2 茶艺与茶叶鉴赏课程黑茶2017.3.8 茶艺与茶叶鉴赏课程红茶2017.3.31 茶艺与茶叶鉴赏课程抹茶2017.4.27 茶艺与茶叶鉴赏课程茶与水2017

6、.5.24 茶艺与茶叶鉴赏课程茶与诗(待办)二、专项及非常规活动:2016.11.12校庆游园会2016.11.20棋茶馆(与围棋社合办)2016.11.22茶之美2016.11.24茶叶鉴赏2016.12.1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与戏曲协会、围棋社等五个传统文化类社团合办)2017.3.21 茶艺社九周年庆2017.3.24 拾花酿春品花茶2017.4.2 杭州茶园探访2017.4.16 古风茶歌会2017.5.5 立夏品茶会(待办)2017.5.11 古风灯会(与武术协会、书画社、书友会等七个传统文化类社团合办,待办)三、对外交流活动:2016.6.29中国茶艺书法文化国际之旅2016.9.

7、28留学生迎新晚会祁门红茶茶艺表演2016.11.6复旦社团文化节社团交流2016.11.8空谷笛社“玉笛秋韵”专项活动茶艺表演 2017.3.14国际文化论坛2017.3.25牵手社地球一小时嘉宾社团2017.3.26同济樱花节铁观音功夫茶茶艺表演2017.3.28 ECC英语角专项活动嘉宾2017.53 AIESEC global village嘉宾2017.5.18上海市茶博会志愿者(待参加)四、内部培训:2016.1023茶艺表演课程茶具和绿茶2016.1030茶艺表演课程玻璃杯和洗杯2016.116茶艺表演课程铁观音2016.117表演队特训桂花龙井玻璃杯泡法2016.1110表演队

8、特训绿茶盖碗泡法2016.1113茶艺表演课程花茶与盖碗2016.1120表演队特训多种茶艺复习2016.1127茶艺表演课程祁门红茶2017. 324表演队特训铁观音泡法叁、上财茶艺社活动介绍一、常规活动1、常规活动概况茶艺社的常规活动向全体社员开放,每周或两周开展一次(有专项活动的周除外),地点主要为第二教学楼教室或大学生活动中心室,每次活动时间约一个小时。活动主要分为茶艺与茶叶鉴赏课程、茶艺表演课程。茶艺与茶叶鉴赏课程主要向社员系统性介绍茶的分类并以此为线索分别讲述六大茶类和其他茶的基本知识;茶艺表演课程则教授各种茶艺,如:玻璃杯泡法、盖碗泡法、紫砂壶泡法等。另外,我们还讲解茶艺的其他相

9、关知识,如:泡茶之水、茶历史和茶道礼仪等。2、常规活动内容与形式茶叶的分类:当代以发酵程度为依据,将茶分为六大品类。运用ppt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茶叶的主要分类方法,并以此为框架展开后面的活动。茶叶基本知识介绍:“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运用PPT以及实物分别向社员介绍六大茶类的历史、特点、功效及泡制方法等。茶具基本知识介绍:“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以实物为主,借助PPT介绍各种茶艺所需要配置的茶具及使用方法。茶艺表演:“静奉香茗,只为佳客。” 由主讲人表演茶艺并讲解,将茶水分给社员品赏并邀请社员参与互动,现场学习茶艺技巧。茶艺学习:由主讲人指导表演队队

10、员学习,掌握技巧的同时培养品茶的心境,领悟茶艺的精髓。中国茶文化扩展:介绍茶艺的相关文化,如:泡茶之水、茶的历史、茶道礼仪、茶席礼仪等,纵向挖掘茶文化,在细节中感悟茶的魅力,开拓见闻,深化社员对茶的感知。常规活动之基本知识介绍常规活动之茶艺表演及互动常规活动之表演队训练二、专项活动专项活动以“茶艺”为中心,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衍生。每学年至少十场,不定期举行,茶之美(2016.11.22)1、活动背景唐代 HYPERLINK /subview/29370/20021340.htm 陆羽 HYPERLINK /view/69079.htm 茶经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

11、往往是将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据说,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因而判断它是一种药。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也同时证明了茶叶的药用价值。此外,在那个遥远的年代,由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好奇,人们常常幻想出许多神话故事,神鬼妖魔便成为了这些故事的主角。通过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神话结合,我们希望带领大家走进玄幻的世界,感受那回荡在唇齿之间、弥留着纯朴情谊的涩涩茶香,让茶的原理不仅止于一般所言的审美主义,而且与宗教、伦理合而为一,展现东方美

12、学思想的真实内蕴。茶之美值得我们深切体会,并且从中有所悟、有所得。2、活动意义茶之美包括多个方面,她真切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精髓。乏味的解说和冗长的文字说明总是让人望而却步,因此“茶之美”将茶艺与玄幻结合,以玄幻剧为引,向观众展示茶艺的观赏价值以及茶叶的药用价值,通过茶艺展示与对茶叶功效的说明来提升互动的专业性,让观众在这一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引起对神话传说的回忆和共鸣。3、活动小记茶之美以音乐作为开幕以一个小型玄幻话剧为引,分别为同学展示了普洱、龙井和铁观音的冲泡方法。在游戏环节,现场观众亲身体验了如何泡茶,并用5道常见的茶艺知识的小问答题来结束本次的专项活动,积极参与的同学都获得了小礼

13、品古风的装订本和小茶杯。最后所有的工作人员现场合影留念,并打扫现场,活动圆满结束。4、活动反馈在活动现场,主讲人和表演人员都身着汉服,工作人员用香炉燃起了檀香,在古筝曲的背景音乐下,营造了淡雅静美的古典主义氛围。活动开始时工作人员的配乐朗读将同学们逐渐引入茶的氛围,活动视频准备充足、有趣,同学们都能看得津津有味。主讲人主持稿准备较为充分,对视频中的茶具、表演人员的一些动作等都能做出很好的讲解。表演人员很好地复原了我国古代茶的饮法,各个步骤都进行得十分到位,茶叶也上佳,非常适合同学们饮用。茶叶鉴赏(2016.11.24)1、活动背景一学期一共七次的常规带给大家关于中国茶的概览和六大茶类的基本知识

14、,每次的茶艺表演也带给大家关于茶的美的感官体验,但究竟各类茶叶存放时形态是怎样的、选购的时候会有什么注意要点、冲泡的方法是什么,平时的常规活动讲解因为人数的关系可能没有办法给一个非常直观的体验。2、活动意义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中华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一支。作为华夏子民,承并弘扬中华茶文化是我们的责任,而当今懂得茶艺、茶道、茶叶品鉴等知识之人寥寥无几。小规模的茶叶鉴赏活动,能让大家近距离、直观地看到各个品类的多种茶叶,嗅其香气,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深入的了解。3、活动小记11月24日晚上,大学生活动中心休闲大厅里,一个个小盘子装着的十余种茶叶沿着桌沿整齐地排列,活动即将开始。散装的茶置于桌子中心

15、,方便同学们观赏辨认;一部分小茶点散发给同学们,一部分放在桌子中间,供随意取用;另有两套茶具、三个泡茶用的器皿放在其中一边的桌沿。我们通过茶类小知识问答进行互动开始,现场氛围变得轻松融洽,而后正式开始“茶叶鉴赏”。首先总的介绍茶类与泡法,而后逐次介绍桌上摆放的每一种茶类。对于每一种茶,我们主要从该茶叶的产地、茶叶形态、冲泡方法和茶汤滋味进行介绍。在介绍茶叶形态的时候,他们可以互相传阅该茶叶,通过实际的观、闻、摸,来最直观地体会到我们用语言描述的茶叶形态;在介绍泡法的时候,会让茶艺表演队队长为大家进行冲泡展示,并在泡完后,每人分得一小杯茶,可以真切地来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与此同时也会随意穿插

16、几道简单的选择题,巩固大家对学过茶种的记忆。活动最后,我们为参与的同学都准备了精美的小礼品,同时传达了本次活动的初衷:让同学们在一块能像座谈会一样近距离地交流,近距离地接触茶、认识茶、品尝茶。希望来参加的同学能够对茶产生兴趣,在生活中可以尝试自己多泡茶品茶,那便是我们最大的荣幸。4、活动反馈 在活动现场,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去接触茶认识茶,观看茶艺表演,品尝茶汤,活动的体验度和参与度很好。 我们限定了较少的参与活动的人数,保证每一个参与同学的活动体验最大化。同学们一有问题就可以提出一起交流回答,活动的氛围十分的轻松活跃,也广受好评。此次活动是专项活动的一次创新,有参与者表示期待多举办这类小型精品活

17、动,整体来看活动很成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2016.12.1)1、活动背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财富。优秀传统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琴棋书画礼乐茶道,早已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是大家的兴趣所在,而茶文化,更是经过演变和发展,与人们的日常息息相关。作为一名财大学子,我们在增长专业学术知识的同时,也不忘对于人文情操的熏陶,做到校训所期望的“厚德博学,经济匡时”。2、活动意义中华传统文知识竞赛的举办,旨在加深上财学子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情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本学期茶艺社合办的大型活动,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添更多趣味性的同时,也有助于传统文化社团

18、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为校园注入更多人文气息而共同努力。3、活动小记比赛分为初赛、预赛和决赛。其中复赛和决赛均在12,月1日晚上。12月1日下午六点三十五,在团委梁毓琪老师致辞之后,比赛正式开始。进入复赛的选手共11组,首先是轮流答题,题目均与六个传统文化类社团相关。大家都相对更为熟悉书友会与书画社的题目,但也有选手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戏曲社、茶艺社、围棋社的题目中如鱼得水,分数满载而归。第一轮结束后有三个队遥遥领先直接晋级,三个队分数较低无缘四强,剩余五个队分数相同进入加时赛。决赛环节,按复赛分数的高低进行选择,分数高的队伍可以优先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作答,但题目难度也比复赛提升了一个梯度,并

19、增加了简答题。然而大家并没有被完全难住,红楼梦的片段将得栩栩如生,牡丹亭的片段也能说上几句,棋局难懂也能看出个所以然,茶艺、汉服虽然接触不多却也是凭借脑洞有所突破。但最终茶叶蛋队还是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巨大的脑洞夺得桂冠,前三甲终于诞生。比赛结束后,我们为获奖选手送上了汝窑茶具套装、刻有上财“厚德博学”或“经济匡时”校训字样的石刻印章以及书签,抽取幸运观众送上奖品,并全体人员合影留念。4、活动反馈 这次活动的前期宣传周期较长,初赛报名者较多。复赛和决赛中,比赛设计的层层深入,两位主持人的口才与能力让整个比赛过程连贯而气氛活跃。比赛过程中现场秩序很好,有任何问题场控也能及时解决,活动效果达到

20、了预期。由六个文艺类社团倾力合办,我们的活动凸显传统文化的同时为校园增添了一丝人文气息,整体来看活动很成功。但也有反馈认为加时赛环节的赛制设置得稍有欠缺,可能无法完全让选手们展示自己的能力。这是我们存在的一个失误,但也让我们对赛制设计有了更多地了解,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活动已经结束,六个社团始终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继续为在校园内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努力。从总体上看,参与者反响不错,活动目的基本达成。拾花酿春品花茶(2017.3.24)1、活动背景茶,是国饮,是中华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一支。作为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王国

21、维的笔下,春来无端,春去无处,只有春花匿不住。三月芳菲,春花烂漫,花一直是为人称道的美好存在,而春意正浓,也是制作花茶的好时节。花茶作为茶叶中的一个分支,地位虽不及六大茶类,却也是不可忽视的品类。以花茶会友,依花茶行令,不枉负潋滟春光。2、活动意义一朝春尽红颜来,花落人亡两不知。人们爱花,赏花,却少有知道如何品花用花。以花入茶,经发酵干燥成为香片,既让茶的品种日益丰满,也更好地将花保存下来。花茶专项活动通过品鉴、教学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希望能让参与活动者能多的了解茶文化,也让茶能更贴近月令,赋予其美的意境。同时将花茶和红楼梦中的花令相结合,希望能在丰富同学们校园生活,也加深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了

22、解,为财大校园带来一份诗情画意。3、活动小记下午六点三十五,所有报名的同学来到现场,大家在教室中间围坐着,工作人员一一奉茶之后活动正式开始。首先从花茶与花果茶的区别引入主题,通过ppt展示与现场陈列品赏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到二者的区别。随后注重讲解窖制花茶中最为出名的茉莉花茶,并分别采用玻璃杯、盖碗和干泡碗三种不同的茶器泡制茉莉毛尖,茉莉龙珠和茉莉银毫并同时介绍三种泡法的区别和要点,让同学们看干茶、观汤色、闻香茗、品茶汤并对比茶底,详细了解三种茉莉花茶的异同点。之后也让同学们传看了西湖龙井和桂花龙井的干茶,进一步加深对于绿茶和窖制花茶的区别。随后介绍花果茶。活动中我们准备了玫瑰花、金银花、金盏花、

23、柠檬草、苦丁茶、杭白菊等九种不同花茶,一边讲解每种花茶的功效、泡法和选购时的注意事项,一遍由表演队长采用玻璃杯分别泡制给大家欣赏和品尝。茶过三旬,我们开始依照红楼梦中第六十三回众姐妹占花签的形式玩花签游戏。此时工作人员一边泡茶一边参与其中,骰子点数对应的同学摇花签,每支花签代表一种花并由相应的判词、诗句和需要做的事件,大家以茶代酒,轮流抽取花签,配之相应的茶点,笑声不断。在游戏中既可以品尝不同种类的茶,也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最后,将我们此次活动带来的花茶根据大家抽到的花签所对应的的花一一送给幸运者。八点十分,活动结束。4、活动反馈这次活动属于小范围活动,目的就在于能让每个参与者都能近

24、距离观赏对比并品尝到不同的花茶。活动现场,大家围坐一圈,但茶艺是一门安静的艺术,因此在观赏泡制的时候大家也能保持安静认真地观赏并聆听解说。游戏环节大家的参与度很高,不乏欢笑。整个游戏过程茶文化贯穿其中,让大家很好地了解到茶也认识了更多的花与传统诗词,充满春日的浪漫气息。加之大家的努力与配合,活动效果达到了预期。活动开始前的准备很充足,但因为物资过多,即使提前四十分钟开始布置也让活动开始时间延迟了五分钟,下次办类似的活动会注意控制好时间做好更充足的准备。茶艺社九周年庆(2017.3.21)1、活动背景茶是万木之心。品茶犹如是在品味一种人生,感受一种心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中华文化中熠熠

25、生辉的一支。冬去春来,正是饮茶好时节,茶艺社希望借此活动能引起更多财大人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关注茶文化,将“茶”带到更多人的生活中,同时也庆祝茶艺社成立九周年。2、活动意义中国古典茶文化一直代表着中国古时期的一种文明的传承,从唐朝的兴起到宋朝的发展与转型,茶叶,一直是作为一种对外来使节宣扬中国文明的必备之物。茶艺社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的茶叶历史以及茶叶在中国现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同时更希望能够借助此次活动,使在忙碌的学习中的同学们身心能得到放松,情操能得到陶冶。正值茶艺社第九周年,我们希望将茶艺介绍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在有趣的活动中了解茶、喜爱茶,也加深对于茶艺社的关

26、注和了解。3、活动小记为庆祝茶艺社成立九周年,我社于2017年3月21日在绿叶步行街摆摊举行专项活动,本次周年庆不仅和大家分享了茶艺社的喜悦,也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宣传茶艺社并向大家介绍有关茶叶及茶艺的相关知识,同时科普中国传统文化知识。11:30,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同学们陆续来到绿叶步行街。九品香茗环节,原定大家通过闻茶香判断该茶叶属于哪九种香型,将“茶”与“九”相结合,以此喻指茶艺社九周年。但由于闻香型较困难,我们降低了难度,改为闻香判断茶叶名称即可。传统知识问答环节,同学们都展现出自己的文学功底,甚至有些同学十分博学,为答题错误的同学讲解相关知识,我们十分荣幸地听到同学们称此环节增长了他们

27、的见识。猜茶迷环节,比知识问答环节更具诗意,通过故事以及俏皮的歇后语,带动了活动氛围,使之十分活跃。茶具识别环节,我们拿出了茶道六君子,不仅仅让同学们识别,还向他们讲解了茶具的名称及作用。同学们在闯关环节表现得十分出色,奖品分发得很快,我们还赠送每位同学自己定制的茶艺社九周年主题书签。下午13:30,活动圆满结束。4、活动反馈通过前期的各项宣传工作以及现场的海报宣传,来参加活动的同学们络绎不绝。这次活动体现了茶艺社一直以来坚持的活动氛围:轻松愉悦,又不失优雅。准备活动充分,我们提前安排好人手,分配好工作,活动所需物品也在前一天分放在提前到的工作人员宿舍。现场活动气氛热烈,同学们参加活动十分积极

28、。有些同学饶有兴致的参加游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茶文化,有些同学在饭后品一小杯茶,放松身心。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清理场地,捡拾垃圾,收拾活动所需物品,并及时将桌椅送回社团联,负责相应网络平台的人员也及时发出活动报道,宣传此次活动。本次活动进行十分顺利,反响也很好。同学们的好评就是我们最大的鼓励,我们将继续开展高质量的活动,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杭州茶园探访(2017.4.2)1、活动背景西湖龙井属 HYPERLINK /subview/12/6132765.htm t _blank 绿茶, HYPERLINK /view/5512.htm t _blank 中国十大名

29、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具有1200多年历史。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龙井茶的采摘讲究以早为贵,据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曾有“烹煎黄芽茶,不取谷雨后”之句,清明前后所采的茶是制特、高级茶的原料,恰逢清明假期,深入茶园了解龙井茶的采摘与制作过程,是加深对茶品了解的重要途径。2、活动意义茶艺社以继承和弘扬茶文化为宗旨。正值清明,亲自前往杭州探访龙井茶园,切身观摩、体验西湖龙井的采摘、制作过程,可让同学们对龙井的加工过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对龙井的品鉴有更深入的体会。大家杂丰富自己茶类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能开阔

30、眼界,增强动手能力,也促进社团向更加专业、学术和实践的方向发展。3、活动小记“烹煎黄芽茶,不取谷雨后”。4月2日,上财茶艺社一行人探访了位于杭州大清谷社区的龙井茶茶园。观赏制茶工艺,品味当地饮食,亲手采一芽两叶的雀舌极品龙井茶茶叶,边听茶园姐姐讲茶边细品佳茗,回味无穷。从采青到杀青到挥簸再到再一次的杀青(炒青),这些我们平日里书上网上看到的名词就这样出现在了面前。现在除最后一步的杀青都已有自动化的器械来完成。站在一旁凑近去闻,可以感受到飘出的阵阵香气。午饭过后,我们带上草帽,拎起箩筐,向茶山出发。茶园位于丘陵地区,四周也都是高高低低的小山坡,坡上都是类似的茶园,采茶人们正在茶忙。一芽两叶的雀舌

31、形是好的,我们便迎着暖暖阳光开始了找寻雀舌的旅程。从茶园返回后开始品味龙井。新茶浓浓的豆香是我们平时在社里放久了的龙井茶中从未闻见过的,茶园的姐姐又为我们讲述了一些龙井茶的故事和知识,了解到一些常规活动上讲解的欠缺。 茶文化之深远,今日偶入一隅,不胜欢喜,尽兴而归。4、活动反馈继承和弘扬茶文化是茶艺社的宗旨。我们平日里更多的是“纸上谈兵”,而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对龙井的加工过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对龙井的品鉴有更深入的体会。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丰富了自己的茶类相关知识,开阔眼界,增强动手能力,也为茶艺社添置极品好茶,促进社团向更加专业、学术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增进了社团内部的融洽和亲密度。古风茶歌会(2

32、017.4.16)1、活动背景古风音乐由于其歌词的优柔华美逐渐被大家所喜爱,其中或荡气回肠,或清丽婉转的曲调令人陶醉。通过一些歌词的描述,古风歌曲同时也在传承着中华古国独有的文化意义,今天通过对网络中一些著名古风歌曲的赏析,与大家一起来在游戏与欢乐中了解古风,爱上古风歌曲,并同时宣扬中国传统茶文化,加深大家对中华古文化的认识。2、活动意义古风音乐受众面相比较而言比较小,且未经过系统的推广,一直散落在网络的烟波浩海中。然而,古风音乐正在为越来越多人所喜爱,我们也希望有机会、有平台进一步向更多的人介绍古风音乐。听古风音乐,就像品茶。品茶可以论茶名、闻茶香、观茶形、品茶味。听古风音乐,也可以从各个角

33、度切入旋律,褪去了嚣杂喧哗,宛如清朗流水;歌词,精雕细琢,就像一阙阙唐诗宋词;意境,深长悠远,让人浮想联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古风歌会,不仅能让喜爱古风音乐的同学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也同时起到一定的传播推广作用,丰富财大同学的校园文化生活。3、活动小记2017年4月16日晚,大活一楼休闲大厅一曲曲清歌婉转,一阵阵掌声回荡,随着暖场游戏“古风问答”的进行,茶艺社古风歌会拉开序幕。 一曲采参商作为开场,婉转清透,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紧接着,汉服社嘉宾带来棠梨煎雪,友情深深,不逊情爱之意,演绎了歌曲背后的故事。之后进入看词猜曲环节,观众们果然都对古风音乐爱得深沉,没有任何一题难住了大家,气氛逐渐

34、高涨。笛社嘉宾带来一曲姑苏行,更是让人沉浸其中,恍惚间走进了烟雨空蒙的江南。紧接着又进入答题环节,国风知识婉婉道来,渊博知识是兴趣给予大家的馈赠。一曲终了一曲唱,接下啦戏曲协会嘉宾用纤细的戏腔演绎一曲牵丝戏,已不知谁是戏中人?谁是当下影。婉转过后是悠扬,茶艺社成员带来了一曲巴乌独奏渔歌,带领大家走出江南的婀娜,体会西南的风光。茶艺社以茶始,以茶终,西湖龙井玻璃杯茶艺表演缓慢和优雅,慢慢讲述着茶的芬芳。最后在茶艺社管理层合唱泼茶香,所有表演类节目结束。接下来是互动环节,现场观众们都跃跃欲试,上台演唱自己所热爱的古风歌曲,整个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最终是抽奖环节,三名幸运观众领取了神秘礼物,本次古风歌会也完美落幕。整个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为现场观众送上香茶,烘托气氛,增添古典韵味。4、活动反馈本次活动准备充分,在开学初就确定了节目,各方开始排练。在活动开始前一周,再次确定节目,之前也多次开会讨论细节。4月16日,下午五点,工作人员便进入场地,开始布置。活动预期基本达到。听古风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