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策划方案研讨_第1页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策划方案研讨_第2页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策划方案研讨_第3页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策划方案研讨_第4页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策划方案研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国际比较刘士谦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的两大要紧派系及其进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际成熟的公司治理水平尤其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协议关于银行公司治理框架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提出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相应措施。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银行监管 文章编号:()5804中图分类号:832.33文献标识码: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wo main schools and their development t

2、rend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current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focuses on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gap between our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mature corporate governance (especially the requ

3、irements relating to bank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framework of Basle Banking Regulation Accord). 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proper measures for perfecting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China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Key word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corporate governance; banking regulation

4、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在20世纪90年代往常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词,90年代后才被广泛讨论并应用,是随着现代企业的进展壮大而产生和进展的。公司治理结构思想始于90年代美国学者对美国公司缺乏竞争力的研究,当时美国大型公司的持续重组、董事会的改组以及经理酬劳收入的大幅增长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他们需要寻求一种新颖的治理制度,从而使公司治理结构成为热门话题,将公司治理的研究推向了前沿。一、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的银行治理结构比较 从全球范围看,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有两种典型的模式。一种是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型法人治理结构和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型法人治理结构。一

5、些学者将英、美模式称为“保持距离型”(arms-length)融资模式,或市场型的治理结构;而将德、日模式称为“操纵导向型”(control-oriented)融资模式或治理型的治理结构。不同治理结构的形成有其不同的历史的、法律的甚至是哲学上的背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公司财产所有者与法人所有者之间的权力分立与制衡机制。大体上讲,这两种公司治理结构的差不多区不在于:1.要紧由于英国美国的股市比较发达,企业资产结构中股市的地位举足轻重,因而英美法系的公司治理更多地依靠于公司外部市场的力量,更强调股市的流淌性(liquidity),而且由于公司拥有众多的小投资者,但小股东们对经理层的阻碍力较弱。

6、因此,这种模式比较强调爱护少数股东的利益,要求公司财务数据充分公开,增强透明度,禁止内部人交易,用股票市场监督经理。兼并、收购等公司操纵市场(corporate-control market)在这种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日本和德国等大陆法系的公司治理则由于企业资本要紧来自于占据支配地位的银行和财团,因而更多地依靠债务约束和经营者的“团队精神”以及法人股东在公司非正常状态下的操纵力。投资者(要紧是银行,或与公司有商业关系的其他持股公司)持有大比例的股份,他们与经理层保持长期关系,并对经理实施直接监督。由于股权集中于几个大股东手中,他们有足够的动力,也有足够的能力对经理层实施监督和操纵。英、美

7、模式和德、日模式是在不同的法律制度环境下,和对金融管制上的差异等因素下分不形成的,能够讲是各有特点,其与各国的宏观环境(包括法律体系、金融结构、文化传统等)相适应,专门难简单地区分孰优孰劣。从国际经济界的动向看,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经济界对日、德体制比较推崇,认为这种银行和企业集团控股方式有利于鼓舞企业着眼于长期进展;而英美以股市为主的资本市场则容易导致经理层因为关注短期的市场压力而采取短期行为,可能为了眼前的投资回报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对日、德经济相对优势地位的上升,认为美国体制更优越的观点慢慢占了上风,其重要看法是英美体制更强调爱护投资者,股市发育比较

8、完全,融资成本低,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之间的重组,从而推动经济进展。 客观地讲,上述两种治理结构在不同国家、不同的环境下均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各自国家经济的快速进展。从全球范围看,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往往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专门多时候常常表现为治理结构之间的竞争。假如讲在原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高的条件下,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能够并行存在并各自发挥效果的话,那么,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两种模式的不断互动,这两种模式开始不断融合,要紧表现为这两种模式开始汲取其他模式的优点,以进一步提高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如英美模式中,机构投资者开始成为主导性的投资者,同时更为积极地参与公司事

9、务(activism),监督公司治理层。事实上,过去几十年来,美国资本市场的结构发生全然性的变化,各种机构投资者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机构投资者在美国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差不多从1950年的6.1%上升到1996年的48.8% 。同时,德、日模式中来自外部的监督也在增强,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稳步进展,交叉持股尽管可不能迅速减少,但信息披露在不断增强;特不是90年代初日本和德国的经济衰退,促使人们反思交叉持股等治理结构的弱点,着力弥补德日模式的关键性缺陷缺乏可竞争性(contestability),许多大型公司也开始公开上市,小股东也开始要求更多的权利。 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定义的良

10、好银行机构公司治理结构 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的融合,显示出企业界差不多开始认同一些有效的治理结构的差不多特征。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银行业务、银行机构、银行治理和银行风险也开始逐步国际化,国际组织为规避银行监管风险,对银行治理结构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制定通过了一些有广泛阻碍的关于银行治理结构内容的文件。1999年经济合作及开发组织(OECD)理事会通过OECD公司治理原则,规定了公司治理机制框架,并对维护股东权利、利益相关者合法权利,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信息,确保董事会的指导监督权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同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健全银行的公司治理专门文件。公布这一文件的目的是强调公司治理对银行

11、的重要性,并提请银行和监管当局对公司治理的一些新问题予以关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做出如下定义:银行公司治理涉及董事会和高级治理层对银行经营和治理方式的治理来阻碍银行经营目标的制定,日常业务的运作、相关人利益的考虑、经营的稳健性与合规性及存款人利益的维护等。目的是在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通过对治理层作为监督来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此外,该文件还提出银行应吸取公司治理方面的经验,防范公司治理问题的发生,建立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应涵盖以下7个内容:1.设立贯彻全行的战略和银行目标及银行价值至上的公司理念。2.界定全行各岗位的职责并保证其得以实施。3.确保董事

12、会成员称职,清晰理解自身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同时能不受治理层或外界的阻碍。4.确保董事会对高级治理层及高级治理层对其属下的充分监督权。5.充分认识并有效发挥内部和外部审计人员的作用。6.确保薪酬制度与银行的道德观念、经营目标、战略决策及治理环境相一致。7.增强银行公司治理状况的透明度。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 在分析国际良好治理结构后,我们能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更清晰地看到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健全银行的公司治理作为世界各国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际实

13、践表明良好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是树立市场信心、 保证业务稳健进展、抵御风险的重要保证,是猎取更加稳定的长期银行效益的重要保证。由于公司治理结构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同时也受到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阻碍,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对公司治理结构内涵与实质的界定存在许多差异,具体到银行业来讲采取的公司治理模式也不尽相同。从公司治理的进展实践来看,公司治理模式是与一定经济和金融体制、法律制度、文化背景以及进展历史相适应的,同时是一个动态进展的过程。我国在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我国经济条件、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

14、的阻碍,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我国为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落后状况,从改变产权制度入手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包括银行在内的公司组织科学治理、高效运作的原动力在于内部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和激励约束机制,而良好的公司治理正是确保银行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股东、高管层、存款人、职员、银行监管者等)利益均衡的制度安排,它是银行良好运作和科学治理的根源和基础,是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制度保障。 四、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是指为解决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托付代理问题而设定的制度安排,具体

15、要紧指公司“三会”及高级治理层等组织机构设立和运作的机制制度。 首先,严格设定内设组织机构的职责边界和议决事议程。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是我国具体国情的专门要求。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一个重要目的是确保在投资主体分散化的条件下实现银行的专业化治理。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能够通过制度约束和监督机制将政府的权力限制在“规范行使所有权”的范围内,解决在国有控股条件下银行专业化治理的问题。从那个角度讲,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关键在于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治理层等组织机构制定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议决事议程,特不是要规范股东所有权的行使。股东只能通过对银行重大事项的表决权和一定

16、程度的建议和质询权来体现自身意图,不能直接干预银行的正常经营,更不能与银行进行关联交易。 其次,要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在银行的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银行董事会要重点做好制定银行进展战略、确保银行依法审慎经营、提高银行的透明度、监督银行高管诚信经营等方面的工作。董事会内部要建立起效率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董事要重点履行好受托职责 (Fiduciary duty)和看管职责(Duty of care),并应以个人身份为银行所承担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 目前,中银股份和建银股份两家股份银行董事会均设立了提名与薪酬委员会、风险政策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战略进展委员会、关联交易操纵委员会五个专业委员

17、会(两行在具体名称上有些差异)。董事会将充分利用各专业委员会对银行实现有效治理和科学治理。比如,董事会要依照审计委员会的汇报对银行经营治理的合规性、合法性、审慎性进行评估,审计委员会则既能够通过外聘审计师了解银行的财务及经营状况,也能够直接通过银行内部的稽核部门猎取信息。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在运作中要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充分利用独立董事体现小股东和存款人的利益。特不是审计委员会,一定要由独立董事担任主席。 再次,提高经营治理层的专业化治理水平。建立一个精干、专业化的经营治理层队伍特不重要。今后,必须要将高管人员治理工作制度化,不仅要建立符合现代银行治理制度要求的高级治理人员选聘机制,在选拔工作

18、中要突出道德素养、专业水平以及治理能力等方面要求;还要建立相应的问责制、业绩评估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最后,要加强监事会的职能。从国际上看,围绕银行监督权的实施,银行治理有两种模式,一是英美模式,要紧通过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和外部审计师对银行进行监督;二是德日模式,要紧通过设立监事会行使银行监督职责。目前两家股份银行采纳的是双重监督的治理模式。鉴于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内设在董事会之下,其要紧是对银行经营状况进行监督;监事会是与董事会并列的监督机构,其监督对象不仅要包括银行的具体治理活动,更重要的是对董事会和高级治理层进行监督。 (二)规范引进战略投资者 战略投资者是指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

19、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机构投资者。 与一般的财务投资者不同,战略投资者在公司进展初期进入公司,在公司还比较困难的时期与公司大股东共同努力,协助公司改善治理状况,提供先进的治理技术和经验。它谋求的应当是长期战略利益,通过公司长期的进展和成长猎取直接或间接收益。 近年来,我国许多国有企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成功实现了改制和转型,一些银行在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协助下也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效果。然而也应当看到,部分引入海外投资者的中国企业缺乏长远战略目标,短期趋利性较强。两家试点银行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时坚持:1.长期持股原则,战略投资者持股一般在银行上市23年后才可抛售;2.优化治理原则,战略投资者应带来先进的

20、公司治理经验,从长期看有利于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3.业务合作原则,战略投资者能够促进业务的高效合作,引进银行急需的治理经验和技术,解决银行进展的薄弱环节;4.竞争回避原则,鉴于业务合作难免会涉及部分商业机密,因此战略投资者在相关领域与银行不存在直接竞争。 (三)充分发挥一般职员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英国法学家戈沃(Gower,1979)所指:“现代企业内部真正与治理机构相关的权益主体是企业的职工,而不是股东,尽管从法律上看股东是公司资产的终极所有者,然而职工为企业工作并在企业度过他们的大半生时刻”。关于银行业,其提供产品的质量直接决定于银行职员特不是一般职员的服务态度,银行职员特不是一般职员

21、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更是重要。OECD在2004年新推出的公司治理准则修正版中着重突出了公司职员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强调职员持股打算和职员福利补偿打算对公司可持续进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均进行了薪酬改革打算。在实践中,部分地区在薪酬、用工制度改革方面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治理层和职员的收入差距水平远远超过了合理水平;在改革方案的设计中忽视基层职员的意见等。因此,在以后改革纵深推进过程中要重视解决这些问题。 (四)加强内部治理和风险操纵建设 借鉴现代银行治理经验,建立和完善风险操纵治理体系。在规范进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基础上探究更严格的风险识不和拨备提取制度;实行经济资本治理,强化

22、资本对风险和效益约束,实现稳健经营,防止盲目扩张。 加快推进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治理。通过设立区域性总部,提升局部区域性服务跟踪和市场联动的整体能力;以业务垂直治理为方向进行业务流程改造,建立战略业务单元组织架构,实现核心业务的垂直化治理。 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治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全取消机关化的行政级不和干部治理制度;建立择优任用、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按需设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按照市场化原则引进稀缺人才,重视关键岗位合格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解决人员结构性矛盾。 实施审慎的财务和会计政策,严格信息披露制度。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和上市银行的标准,实行符合国际准则的会计

23、制度。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各部门、各机构及个人的业绩评价和治理;加强财务治理,创建以全面预算治理为手段、以全面成本治理为要紧内容的财务运行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工作,提高信息透明度,发挥市场对经营治理的监督约束作用。 (五)股份制改革是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传统经济中,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单一产权产生必定的垄断地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问题的根源是国家独资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而这种分开的重要意义在于:要由所有者去约束经营者,让经营者维护所有者的利益,并防范经营者发生损害所有者的行为。对此,要建立各种约束机制,其中特不是防止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的权力失控的局面出现,即“内部人操纵”现象。这是与公司治理机制不相容的。公司治理机制不同于传统企业制度的标志之一,就在于企业不仅要受政府的法律约束,而且要受到出资人即所有者、客户、中介组织、社会公众、新闻媒介的监督。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包括:明晰的产权制度;有限的责任制度;科学的治理制度;有效的社会监督制度等,即“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治理科学”。以公司治理机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一般采纳“公司制”的形式。股份制是公司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