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964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料》相比《GB 19641-2005 植物油料卫生标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
标准名称变更:新标准将名称从“植物油料卫生标准”调整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料”,这一变化体现了标准定位的升级,从卫生层面扩展到更全面的食品安全范畴。
-
适用范围调整:新标准对食用植物油料的定义和适用范围进行了细化和明确,确保了标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强。
-
指标增加与更新:2015版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一些检测项目,如增加了对某些农药残留、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₁)、重金属(如铅、镉)等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这些变化反映了对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加强以及对公众健康保护的提升。
-
限量值修订:对于一些已有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限量,新标准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风险评估结果,对其限量值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当前的食品安全需求。
-
检验方法改进:随着技术进步,新标准引入了更为先进、准确的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
标准结构优化:2015版标准在格式和内容编排上进行了优化,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执行,增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
-
法规引用更新:新标准依据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修订,确保了与其他现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5-11-13 颁布
- 2016-11-13 实施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64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料
2015-11-13发布2016-11-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19641—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植物油料卫生标准
GB19641—2005《》。
本标准与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GB19641—2005,: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料
———“”;
修改了感官要求
———;
修改了理化指标
———;
增加了附录
———。
Ⅰ
GB1964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料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制取食用植物油的油料
。
2术语和定义
21霉变粒
.
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或胚乳或子叶无食用价值的颗粒
、。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
1。
表1感官要求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色泽气味具有正常油料的色泽气味
、、GB/T5492
霉变粒按中不完善粒检验的规
/%GB/T5494
大豆定挑拣出霉变粒进行称重计算
≤1.0,,、
其他含量
≤2.0
32有毒有害菌类及植物种子限量
.、
有毒有害菌类及植物种子限量应符合表的规定
、2。
表2有毒有害菌类及植物种子限量
、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曼陀罗属及其他有毒植物的种子a粒
/(/kg)附录
大豆油菜籽A
、≤1
麦角
/%
油菜籽附录
≤0.05B
其他不得检出
a猪屎豆属Crotalaria麦仙翁Agrostemmagithago蓖麻籽Ricinuscommunis和其他公认的对
(sp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普通带扣熔丝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方管雨伞架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数显电热培养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丙酸行业市场运营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生物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习题课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今世界复习教案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测试卷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led驱动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DNA测序公司技术改造及扩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等长双头螺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化学品MRSL培训教材
- 2023年华为H35-462(5G中级)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循证护理个案
- T-CRHA 028-2023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技术
- 冬季车辆安全驾驶培训课件
- 健康指南腰椎管狭窄如何诊断腰椎管狭窄
- 沐足楼面服务员礼貌礼节培训
- 远动设备故障处理措施
- 药浴婴幼儿计划书
- 静态热机械分析及动态热机械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