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_第1页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问题设计过细、过碎,牵引的痕迹还是很明显。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小而详细,是依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但细细思索还是觉得所设计的问题过细、过碎,有老师领着走之感,学生的思索空间较小,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有效建构。 在上面相识毫米这一环节中,不到1厘米,究竟是多少?要想精确地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方法吗?只用厘米这个单位还能不能精确地表示出它的长度?那怎么办?比厘米小的单位是什么呢?有知道的吗?毫米藏在哪儿?这把尺子上怎么没见到?假如想把毫米从这每个厘米间表示出来,你想用什么方法?你能不能按你的想法在尺子上01之间把毫米给表示出来?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吗?通

2、过刚才我们真正地接触这1毫米,你有什么感受?课后我思索是否可以把上面的这些问题适当整合一下,拓宽学生的思索活动空间,课堂上可能会有更多的生生互动,学生可能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也可能会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和数学实力的提高。 2.张弛有度,注意学习方法训练,为学生供应创建的空间,帮学生养成创新的习惯。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学习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节课的新知,而是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并为他们供应探究的空间,激发他们探究欲望,培育他们获得新知的实力,这样就为学生创新意识的称张供应了一个无比宽阔的空间,我觉得这对于学生来说才是最珍贵的。 在教学毫米的学习时,结构清晰

3、,先产生毫米的需求,再通过找1毫米,相识1毫米,再找生活中的1毫米,然后再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深化好摸的相识,整个层次是显明的。在分米的设计过程上也和毫米是类似的,我思索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时调整:在毫米的相识学习以后,老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我们是如何学习毫米,说出刚才我们学习毫米使我们都运用了哪些策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学习的。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再放手由学生自己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进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分米的学习,这样可能能更好的体现学生学的主动,这样达到的学习效果或许会更好。 毫米的相识教学反思3 本节课使学生在已经相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

4、课前已经要求学生回家预习并做好相应学具的打算,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多数学生已经建立了1毫米的长度的概念。 在课堂上,我从学生的回答问题中发觉,学生在课前所做的预习时,已经知道了“毫米”这个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但还没有建立1毫米的长度的概念,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的概念。 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让他们“做数学”,让学生通过视察,估计,沟通,测量等活动,突破教学难点。 本节课,我认为上得最精彩的地方是学生在初步相识了1毫米的长度时,能够从身边找出很多适合用毫米作单位的物体。如:作业本的厚度、橡皮擦的长度、直尺的厚度、液晶电脑显示器的厚度、课桌面的厚度、某

5、地区的降水量学生由自己熟识的学习用品到身边较熟识的物品的举例,充分说明学生已经建立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概念。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学生的测量还不够精确, 毫米的相识教学反思4 毫米、分米的相识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学问目标:建立毫米、分米的长度观念。 技能目标:能测量四周的事物,提高估计物体长度的实力。 能在详细的情境中合适地运用长度单位。 情感目标:体会到身边的数学学问,会用毫米,分米刻画日常生活重的事物,从而更加喜爱数学。 教学重点:建立毫米、分米的长度观念。学会单位之间的转化。 教学打算:课件,学具。 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

6、测量过自己的身高,今日森林里的动物也测量身高。可是马虎的狐狸大姐没写长度单位,你能帮他填上吗? 动物身高或身长 长颈鹿5 鸽子20 斑马150 熊猫85 狼6 蚂蚁5 蜜蜂10 生填长度单位。 师:谁情愿说说你的答案? 生1:长颈鹿5米,鸽子20厘米,斑马150厘米,熊猫85厘米,狼6米,蚂蚁5厘米,蜜蜂10厘米。 师:有不同看法吗? 生:狼不行能是6米,比长颈鹿还长,但也不是6厘米,太短了。 师:大家说有道理吗? 生:是的。 师: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合适了,应当用新的单位去表示它。 生:用分米。 师:分米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本上看的。 师:看来这题是有争议的,那么蚂蚁和蜜蜂

7、的单位你们同意吗? 生:5厘米的蚂蚁太大了,不行能的。 师:那么这三题都是有疑问的。(在表格上打上问号) 师:我们看前面已经确定的答案,5米,20厘米,150厘米,85厘米,分别是多高呢?用手势比划一下。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米比较大,厘米比较小。 板书:1米=101厘米 揭题:对于一些动物的身高,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表示,须要学习新的长度单位。 板书:相识毫米与分米 二、毫米教学 师:那么1毫米原委有多长? 师出示电话磁卡,指出磁卡的厚度就是1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磁卡,左手两个手指轻轻捏住,右手抽去磁卡,手指的缝隙就是1毫米长。在尺子上找

8、出1毫米,你能找到吗?得出尺子上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生:尺子上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活动:和四周的同学把卡叠在一起,可以2张,5张,8张等,量一量是几毫米。这个环节在上课的时候遗漏了。)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请大家想一想身边或者四周哪些物体的长度或者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米。 师:他说米粒大约长1毫米,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 生:不止的。(师拿尺子给学生比了比1毫米的米粒) 生:一张纸的厚度。 师:其他同学听到了吗?你们怎么看? 生:我觉得一张纸的厚度没有1毫米,可能3张。 师:拿我们的数学课原来验证一下,叠起来几页才是一毫米。 生叠好了以后汇报:4张,8张,12张,

9、7张. 师:看来1毫米不只一张纸或3张纸的厚度,在7张左右。 师:1毫米比较难找啊,大家能找找5毫米的吗? 生1:手指头的宽度。(师拿5毫米比) 生2:铅笔的宽度。 师:刚才我们举了5毫米的例子,现在你能把5毫米画下来吗? 生画5毫米的线段。 师:再画10毫米的线段。想一想,你发觉了什么? 生:10毫米就是厘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师:再请你画出20毫米,看谁画得快,你是怎么画的? 生:20毫米就是2厘米。 师:相识了毫米以后,我们来相识分米。 三、分米教学 师:大家猜想一下1分米有多长? 生1:是1毫米的一半。 生2:1分米是10厘米。 师:敢于大胆地猜想是很好的。 师:(拿出1分米长

10、的吸管),象毫米一样拿在手上感受一下1分米。 学生感受1分米的长度,并在尺子上比一比,得出1分米=10毫米。 师:找一找身边或四周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宽度、厚度是1分米? 生:铅笔头,信封的宽, 师:用分米可以测量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1:手臂的长度。 生2:铅笔盒的宽度。 生3:桌子的宽度,长度。 测量活动。 学生汇报:手臂长5分米左右,桌子宽3分米,长9分米。 师:我们已经相识了长度单位里面的“四兄弟”,你能把他们根据肯定的秩序排队吗? 师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他们还有自己的英文名字呢!师介绍简写方式。M dm cm mm 师:我们还知道了他们的关系,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

11、=101厘米,那么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10个10是101。 师:你的意思是10个10厘米是101厘米,所以10个1分米是1米。 用米尺验证。得出1米=10分米。 师:现在我们来确定最终三个单位应当填什么,狼高6分米,比划一下大约多高。蚂蚁和蜜蜂的身长呢? 四、练习 1、小狐狸为了感谢我们,请我们去他家做客,路上还会遇到许多问题。 课件出示:汽车门宽8(),汽车玻璃厚5(),大树高3() 进入屋子:电冰箱高160(),床宽2(),电视机长6(),字典厚25(),书柜高1(),橡皮宽20() 2、小狐狸看我们学的那么好,还给我们介绍了小学问: (1)三星SGH-E568手机

12、,拥有864326.3毫米的三围,重量仅有85克,这样的尺寸和重量更能显示出女性用户的审美感。 (2)20 xx年8月29日,洛玻集团公司胜利生产出0.7mm超薄玻璃,填补了我国玻璃工业的一项空白。 (3)“卡努”是今年以来对嵊州市影响最大的一次台风。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9月11日全市平均降雨量为119.86毫米,最大雨量点崇仁镇民胜水库达196毫米。 师结合示意图介绍降雨量的测量方法。 2、学生做课本上的练习。 毫米的相识教学反思5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好玩、好玩、新颖”的事物。因此,课堂的呈现及学习活动的支配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趣味性。本节课让学生经验测量常见物

13、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让学生感受到驾驭毫米是日常测量的须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学问的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视察、操作、揣测,相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培育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实力,结合详细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育学生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通过创设冲突的情境,让同学们用直尺测量实物详细有多长、多厚,从解决身边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爱好:探寻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剧烈愿望。教学中,我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数、画,学生对1毫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

14、1毫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的直观的相识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轻松和欢乐,然后在生活中找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体。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通过练习培育和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育学生实际测量实力。在相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后,进行小组分工,学生爱好盎然,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测量自己喜爱的物品,或者是身体的某一部分,细心地做记录,在测量中体会了不同的长度。对学问有了深化的了解,从模糊到清楚,实现了人 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在大量的实践中获得了新知,体会了测量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

15、的单位。通过学生用手比划、数、画、量物体的长度,加深对毫米的相识。测量活动,既培育了学生的合作实力,又培育了他们的测量实力。 毫米的相识教学反思6 在毫米和分米的相识这堂课中,我创设了比铅笔长短的嬉戏情境,用直观简易的教具,让学生先看、再猜,引起争议,最终动手操作比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再让学生通过用尺测量,使学生发觉原有的长度单位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引起认知上的冲突。于是试图找到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使毫米概念的引入显得燃眉之急,让学生充分相识到学习毫米的意义;同时激起了学生学习新学问的内在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地渴求,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引进“分米”这个概念时,我

16、让学生先测量自己的铅笔,然后由我来估计这支铅笔的长短。由学生来检查老师估得准不准。由于对于估测许多学生把握的得不太好,所以学生觉得很有挑战性,学生爱好高涨。在这个嬉戏活动中,我意识地以10厘米为标准作手势去进行估测,并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意识地用到有关的语句:大约几厘米、几厘米左右。所以在嬉戏中,不知不觉地驾驭了估测的基本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这又为引入分米作了铺垫,由于人们常常要以10厘米作标准去估计、度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所以把10厘米变成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分米,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米产生的过程和必要性。 这节课我支配了多次视察、测量身边物体的实践活动,给学生留下了充分

17、的参加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主动参加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沟通中,学生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培育参加意识,也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调整自己的相识,这样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究和思索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学生在丰富好玩的实践活动中丰富了自己对1分米、1毫米长度的感性相识,为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积累实践阅历。但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对这些进率混淆了,看来要多练习了,终归学生刚学习了这些进率。 毫米的相识教学反思7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老师应依据学生的详细状

18、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建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为了给学生供应充分自由的思索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育创建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建性地支配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激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1毫米有多长。首先,我先由学生拿出数学书出来,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精确。结果,通过学生动手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时,发觉数学书的宽、厚不是整厘米时,我就引出测量较短物体长的长度单位“毫米”,从而引出“1毫米”的概念,这样我让学生比划1毫米的长短。相识了“1毫米”之后,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觉身边“1毫米”长的东西

19、。孩子参加活动的热忱特殊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化地思索问题。在学习完长度单位“毫米”之后,我让学生把事先布置带来的1角钱硬笔、公交车充值卡进行测量它们的长、宽、厚,并分别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以加深长度单位“毫米”的相识。 通过今日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经验、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学问的学习重要得多。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的活动中主动参加学习全过程,学生的兴致很浓。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相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

20、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为学习千米做打算。被借壳的教学我认为比较胜利的就是:敏捷地去处理教材,创建性地运用了教材,并合理地支配教学层次,设计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爱好 课前通过简洁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为学习心得长度单位做好铺垫,在用这些长度单位过程中是学生感受到认知上的冲突,用厘米作单位不能量出数学书的厚度,使学生产生学习更小的长度单位的须要和必要性。这样引入新学问的教学,不是为给学生学问而教,而是把学问建立在他们须要的基础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吸引学生的留意力。 二、细心设计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估测也是和课件观念 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与学生自主建构学

21、问和情感体验的时空,解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新知的学习干脆导入新的长度单位分米。然后通过测量、在学生尺上只1分米、画1分米长的线段、用手势比划、闭眼想1分米长的、折1分米长的纸条、进而找生活中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里坚固的长度观念,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相识1分米以后,构建新旧学问,使学生明确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然后回应刀客是提出的问题,估计课桌的高让学生在此找到答案。再如,体验1毫米的长,伸出你的手,比划1毫米,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说太小了,只有一张电话卡那么厚这些感觉就说明白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1毫米的初步感受,同事,也体验到毫米的作用,在测量很短小的物体的

22、长度、还当不是整厘米时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另外,被借壳我还为孩子们供应大量动手操作,组织探究的机会。学生动手亮数学课本方面的长和宽,还有厚度,亮所带纸条和毛线的长度,以及动手画1分米、几毫米的线段,目的都是让孩子们经验了相识分米和毫米的过程。 三、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增加运用应用意识 在练习设计中、我注意新旧学问的练习和发展,设计了将所学长度单位在楼梯上排队的练习,在南郊、整理中强化对长度单位的相识,也增加了长度单位之间的练习。在驾驭新知的基础上,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让学生结合生活阅历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有培育了学生的感恩情怀。 回想本节课,学生参加的主动性比较高,效果也还不错。但也有不尽人意

23、的地方如:由于是星期一,孩子们的纪律意识比较弱,虽然有客人老师在听课,又是须要大量动手的课,孩子们活跃的个个想一试身手,收也收不住。由此可见我的课堂组织和调控方法上还需不断努力学习。另外,这是一节概念课,内容比较抽象,假如能把多媒体课件用上,直观形象的演示会让这节课更别样了! 毫米的相识教学反思8 4月11日,我在二(1)班进行了公开课铅笔有多长相识分米、毫米。讲后感觉有点收获,也有缺憾;有反思,也有进步。 我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和“四环三查”教学模式设计导学案。本节课有四个目标:1.相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感受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阅历,初步发展空间观念。通过找寻生活中的1分米、1毫米的事物,感

24、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驾驭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3能进行简洁的单位换算。4.能依据详细情景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对测量学习的新奇心和参加测量的主动性。 依据目标进行达标测试和拓展,设计的练习虽然没有做完,但学生已经是基本驾驭。过程和方法方面,通过好玩的师生合作、同伴合作,在轻松开心中学会学问。情感看法价值观方面,能运用新媒体动画来调动学习主动性,化简学问难度;用身上的测量工具形象感知重点学问,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初步运用白板进行教学,不很娴熟,还需多用来巩固。但是没有敢尝试展台的切换,生怕操作失误,有点畏手畏脚。

25、注意了小组合作,但仍旧没有多关注后进生。小组展示时间也不够充分,没有暴露出驾驭学问的缺漏之处,其实是真实存在着的。 总之,细心奇妙的设计,加上耐性合理地实践,才会真正使学生学会、会学,才能上成常态而高效的课。 毫米的相识教学反思9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已经有初步相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相识毫米和分米。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阅历和已有的学问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让学生真实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从学生的已有学问阅历动身,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供应充分参加数学活动的机

26、会,来培育学生视察、操作、推理、获得新学问的实力和估测的实力,建立起正确的长度观念,以达到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目标。 1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阅历。 义务教化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的阅历”作为一个基本理念提了出来,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的基础之上”。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标准用“动身”和“基础”来表述“阅历”的作用,强调学生的“阅历”是其数学学习的起点。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需“关注学生已有的阅历”,引导学生展示其已有的阅历认知水平,然后把“阅历”作为其认知发展

27、的起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认知再发展。在教学1毫米的相识时,因学生已有对厘米和米的相识基础,于是我设计了猜一猜的环节:“那1毫米有多长呢?你来猜一猜”。 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相识基础,用手比划出了自己的不同的相识。有的认为这么长,有的认为那么长,学生的想法不同,自己认为的1毫米的长度也不同。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阅历,再进行1毫米长度的相识,学生就便于接受。在后面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里面有这样一个题目:兔子尾巴长约7(),这时学生出现的答案不同,有的说厘米,有的说毫米。究竟哪个单位合适呢?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已有阅历用手比划出长度,在比划中

28、感受哪个单位最合适。 2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 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这种体验能赐予学生自主建构学问和情感体验的空间,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体验性学习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供应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因为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所以当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来谛视客观世界,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一个展示丰富特性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相识学生的过程。 毫米是学生现在所能相识到的最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有肯定的难度,但他们每人的直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对于毫米的相识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说有了一些基本的感性相识。我就在学生揣测1毫

29、米有多长后,干脆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直尺进行测量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视察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是1厘米,视察1厘米里面有什么发觉,借助多媒体把直尺放大,使学生能清楚地视察到:1厘米被平均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是1毫米。这时虽然学生知道了一毫米有多长,但印象不深。如何使学生在脑中建立1毫米的表象,除了用眼视察,还须要用手画一画、比一比,通过学生动手,加深学生对毫米的印象。经过上面的视察与操作,学生脑中1毫米的表象是否已经正确建立了呢?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借助课前打算地一些物品,如一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进行实际视察,并用尺子量一量,进行确认。我让学生用会员卡当

30、小助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再轻轻地、轻轻地抽出来,现在两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在详细活动中充分地感知1毫米的长度。在相识1分米有多长时,我借助学具中的金箍棒,让学生猜一猜、量一量、比一比。通过动手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触摸,体验和感受1分米的长度。接下来设计的找物体的环节,就是让学生依据所体验、感受到的1分米在生活中的运用,把课本学问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更干脆的体验1分米有多长。在巩固练习的部分,学生对分米和毫米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建立了肯定的表象,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一些问题,如:填写单位名称、简洁的长度单位换算、物体的估计和测量等。

31、概念教学的课堂,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学问,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激发求知欲。 毫米的相识教学反思10 “毫米的相识”是20 xx年教化部审定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继二年级米和厘米的学习后引入的另一长度单位,它是以后学生学习更多长度单位的过渡,因此,学好本节课对今后的学习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上周我上了“毫米的相识”这一节的公开教学,现作如下的反思。 一、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实力。 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实力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培育目标之一

32、。而估测是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估计的一种,它是对物体或图形的某种属性(长短、大小、轻重等)量的估计。在实际生活中,对一个量的估计经常比精确计算它的大小更重要,同时,估测教学有助于儿童理解测量的特征和过程,并获得对度量单位大小的相识。估测实力的培育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什么是估测?按我个人理解,估测就是个体依据学问阅历,实行肯定的策略,获得物体或图形某方面的属性量的近似值的过程。在教学毫米的相识这一课时,我主要留意以下几点。 1、重视操作,建立测量单位的表象奠定估测基础。 测量单位和实际测量是测量的两个基本要素,其中测量单位作为大家认可的公度是测量的基础,当然也应当是估测的基础

33、。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以帮助他们建立测量单位的概念,形成测量单位的表象,从而正确理解和感受测量单位的实际意义,为估测奠定扎实的基础。比如,在要求学生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前,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学生很快地说出有米和厘米。可是当让学生比划一下,1米与1厘米分别有多长时,大部分学生都是乱比划。此时我引导学生拿出自己的尺子,找出1厘米的长度来,然后用自己的食指指甲放到1厘米处比一比,发觉自己的食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接着让学生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左手食指指甲,再渐渐地把左手食指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厘米。同

34、样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自己的身高比1米高了,这时老师告知同学们,我们两手张开的长度正好是我们的身高,因此,比划1米有多长时应当把手腕折回来一些。当学生在直尺上相识了1毫米有多长后,也让学生先量出两张纸牌的厚度约是1毫米,再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两张纸牌的厚度,再用左手渐渐地把两张纸牌的厚度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这样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在操作中发觉、探究、体验,建立测量单位的表象奠定估测基础。 2、联系生活,充溢测量单位的表象丰富估测参照。 对一个量的估测,不能依靠随意的揣测与臆断,而应依据相关的参照物进行合理的估计与推想。参照物越丰富,参照系越完善

35、,估测的手段越多,估测的实力也就越强。教学时,老师亲密联系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阅历,丰富学生的测量体验,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估测实力,同时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比如:本节课我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时,我便有意地让学生先来估测一下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厘米时?有些学生说用自己1厘米宽的食指去估,有学生提出用自己的食指去估太奢侈时间了,数学书这么长,可以用自己的“一拃”长去估。这时我问,你怎么想的,我知道这样的一拃长大约是10厘米,数学书的长比我的两拃长长一些,因此我把数学书的长估成约25厘米。还有学生说可以用自己20厘米长的直尺去比一比,数学书的长比20厘米的直尺长一些

36、,所以我把数学书的长估成约23厘米。“食指指甲的宽”、“一拃长”、“20厘米长的直尺”这些长度成为学生估测的参照物,学生借助这些身边实物的相关数据进行估测,能有效避开学生估测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提高估测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当然,在支配学生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时要坚持先估后测的原则,让学生在估计中提高估测实力,在测量中修正估计精度,在估测中积累阅历。 二、备课中应注意备学生。 备课是老师取得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所谓备课,事实上指老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打算工作,即老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详细状况,对教材内容做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

37、动。备好一节课,不仅须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环节,更要以人为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表现在备课中就是必需更多地探讨学生。在备课的详细工作中,备学生是核心环节,备学生的工作效果对于备课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现实状况是教学的基本动身点,在备课活动中,备学生主要围绕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学问现状、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征等内容绽开的。在详细的一节课的备课时,老师首先要了解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已学过的学问的状况。分析出哪些是学生已驾驭的,哪些是学生初步驾驭了的,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可以驾驭的,哪些是老师非讲不行的。这样做有利于老师在授课中做到该讲则讲,不用讲则少讲

38、,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复习完旧知后,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分别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备课时我还以为学生几分钟就可以估出来,结果我发觉许多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估?还有的学生因为有预习的习惯,知道了毫米的概念,结果干脆用厘米与毫米作单位测量出了数学书的宽与厚。后来通过师生探讨沟通,得出可以用“食指指甲的宽”、“一拃长”、“20厘米长的直尺”这些参照物去估测,结果还是花了较多的时间估测出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厘米。还有,估测完后,我便问:同学们估得精确吗?用尺子量量看!备课时我本以为也花不了多久就可以完成此环节,结果还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用尺子测量数学书的长、

39、宽、厚。特殊是测量数学书的厚时,也不知道怎样把直尺放上去测量。另外还有一部份学生不能用0刻度对准书的一端,而是用直尺的顶端对准了书的一端,这样测量出的长度很不精确,误差大。所以我又立刻在展示台上教学生一步步来测量书的长、宽、厚。一节课上下来,我感觉自己包办得较多,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够。其实我觉得当个别学生提出可以用“食指指甲的宽”、“一拃长”、“20厘米长的直尺”这些长度作为估测的参照物时,应让学生亲自体验估一估,可我却没有好好地利用。另外,由于课前口算及估测与测量耗时较多,到后面就没时间相识“几毫米”了,学生简单把5毫米这一刻度线当成厘米刻度线,还有个别学生对1毫米的小格数的不够精确,加上学

40、生的尺子五花八门,出自不同的厂家,质量也不同,学生测量的方法不一样,也导致部分测量的数据略有误差。这些都是我课前没有预料到的。因此,老师的备课不只是备教材上的学问,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备学生可能出现的各方面问题。老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敬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备课,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的高质量。 毫米的相识教学反思11 毫米、分米的相识,在本课的教学上,做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充分参加数学活动和沟通的机会,培育学生视察、操作、推理、获得新学问的实力和估测的实力。 1、关注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

41、系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我选择学生熟识的身边的事物硬币、硬卡和手机。让学生在用手夹或捏的动手操作中,感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从而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 本课中,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中,借助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大量活动,感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老师只是起到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让学生测量自己喜爱的物体长度,学生特别情愿去做,学习主动性很高,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感到数学并不是遥不行及的,其实数学就在身边。 3、“动中学

42、,乐中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这堂课在教学过程设计上以活动为主线把“学数学”变成了“做数学”。从学生量身高产生的不同单位的实际应用引出新知,到学生用厘米单位量课桌的长以及用分米单位量各种学习用具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主动获得学问,知道了1分米=10厘米的实际含义。老师在课堂中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在这堂课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深厚的爱好,成为了课堂的真正主子。 4、重视学生估测实力的培育 估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在本课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在测量每一

43、个物体的长度时,都是先估计,然后测量。学生在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毫米的相识教学反思12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老师应依据学生的详细状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建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为了给学生供应充分自由的思索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育创建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建性地支配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激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1毫米有多长, 首先,我先由学生拿出数学书出来,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精确。结果,通过学生动手测量

44、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时,发觉数学书的宽、厚不是整厘米时,我就引出测量较短物体长的长度单位“毫米”,从而引出“1毫米”的概念,这样我让学生比划1毫米的长短。相识了“1毫米”之后,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觉身边“1毫米”长的东西。孩子参加活动的热忱特殊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化地思索问题。在学习完长度单位“毫米”之后,我让学生把事先布置带来的1角钱硬笔、公交车充值卡进行测量它们的长、宽、厚,并分别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以加深长度单位“毫米”的相识。 整节课中,我觉得胜利之处就是学生对整节课所讲的学问点驾驭得还比较好,最终能把自己的收获说出来! 存在的问题: 1.本节课

45、我觉得最大的不足就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不是很好,导致部分同学的操作不是很好; 2.学生在用手势表示1米、1厘米、1毫米时觉得部分同学表示的不是太精确,应当还要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体验一下。 3.在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书和物品时部分学生表现的不主动,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进行更好的诱导! 4.学生的合作时间限制的不是太好,使得课堂显得前松后紧。 以上便是我对本节课的一点粗浅的想法,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们赐予指责,指正,能为我提出珍贵看法! 通过今日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经验、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学问的学习重要得多。自始至终,学生

46、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的活动中主动参加学习全过程,学生的兴致很浓。 毫米的相识教学反思13 孔子告知我们:吾日三省吾身。由此可见,常常反思我们自己对自己是特别有好处的,坚持反思自己的教学,对今后的教学很有帮助。相识分米和毫米这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是这个单元的第一个课时。相识分米和毫米这节内容的学习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因此,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设计了复习米和厘米这些长度单位。如门的高度大约是2米,也可以说是200厘米,让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并引导学生说出1米=101厘米,除了米和厘米这些长度单位之外,今日我们将学习一些新的长度单位,教学分米这个长

47、度单位时,引导学生量一量自己手中的文具盒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同学们通过测量,量出自己的文具盒的长和宽,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量的结果,和同学们进行沟通。老师的文具盒通过测量,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长大约是20厘米,然后通过谈话告知学生10厘米可以用一分米来表示,从而得出1分米=10厘米,引导学生通过用手比划以及在草稿纸上画一画充分感知1分米的实际长度,培育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动手操作的实力。教学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测量自己数学书的厚度不足1厘米,从而引入用毫米作单位的学习。 毫米的相识教学反思14 “相识分米和毫米”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实际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分

48、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估测实力;在动手操作、合作沟通中提高参加学习的意识和实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在课堂中,我力求能体现以下几点: 1、让学生感受到毫米和分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教学长度单位时首先要引出单位。我就从我们已经相识的两个长度单位入手,先让学生回顾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新旧学问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新知的驾驭。然后提出假如要量一枚硬币的厚度,还能用这两个长度单位么?在学生原有认知背景和新的认知冲突中引出毫米,使学生产生比较清楚、深刻的第一印象,既激发了学生剧烈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初步感受毫米与已相识的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发觉不到1厘米,那就须要学习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通过以旧引新,激活了学生的学问储备,激发学生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 2、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正确的概念。 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一个长度单位的建立,不行能一蹴而就。而是须要老师细心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感受,逐步地强化。通过让学生认一认、找一找、量一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