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寡人之于国也一.导语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二,孟子生平及思想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 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人民作一 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 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 社会状况不符
2、,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 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 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背景: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 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乱。权势与 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
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 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盂子 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 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 目的。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三.朗读课文正音王好(ho)战弃甲曳(ye)兵不可胜(shEng)食数(cu)罟(gu)不入湾(wu)池衣帛(bo)鸡
4、豚(tun) 狗彘(zhl)之畜(xU)谨庠(xiang)序之教孝悌(tl)之义然而不王(wang)者涂有饿草(piAo) 四.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师生共同纠错。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勾划重点注释):河内凶,那么移其民于河东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贝!I:表示假设,如果就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死:形容词作名词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卜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王:名词作动词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岁:年成五.内
5、容讨论:(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背后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梁惠王自认为治国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其目的在于增加兵员, 强化战备。“河内凶,那么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两句话值得我们思考:河内闹饥荒,把民移到 “河东”,为什么还要把一些粮食移到“河内”呢?这说明河内还有一局部人需要粮食吃,他们会是哪一局部人呢?朱 熹说:“移民以就食,移栗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心中装的只是适合作战的“民”,他保的也 只是适合行军的壮“民(2)孟子为什么不直接说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言论,了解到梁惠王的困惑与顾虑,
6、明白了梁惠王的政治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梁惠王尽心于 民的目的无外乎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在这一点上,他与其他各国君主是一样的。孟子同时又意识到在当时战乱频 繁的时代,每个诸侯国都逃不出争砺角逐的格局。战争是当时君王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孟子自然也不能离开战争 这个话题而言其他。拿战争打比方说事再妥当不过了,能激发梁惠王的兴趣。这是其一。其二,“战喻”可以直抵问 题的实质。(3) “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两段内容有何异同?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包括“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个方面。王道之始,主要解决了生和死的问题,即“养生丧死无憾也”。“饮食宫室所以养生,祭祀棺椁所以送死,皆民 所急而不可
7、无者。今皆有以资之,那么人无所恨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生的物质基础是吃和住。死更是大事情, “死生也大矣”,解决好死的最基本条件是能够入土为安,入土需要棺椁。颜回死后没有棺椁,其父亲希望孔子把车 卖了给颜回购置棺椁。可见死有棺椁,对那时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王道之成,不但解决了生死问题,还使民有教,使百姓懂得孝悌,老人可以过上比拟好的生活一一衣帛食肉。 孟子这里尤其强调年龄问题一一五十者、七十者、颁白者。可见“王道之成”更强调老年人的“老有所养二要“老 有所养”,物质是基础,但更需“申之以孝悌”,“申二是反复叮咛的意思,可见孝悌才是重中之重。这与儒家思想 对孝悌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孝
8、悌是“仁之本”,孝悌而“好犯上,未之有”,不犯上,自然安定了。另外,民 老有所养,没有后顾之忧,这是令人向往的。就是现今社会,我们也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开展一一我们现在仍不断建 立和完善养老、医疗等各种保障制度就是这样的追求。就是现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工作单位总是令人向往的,比方 我们渴望退休后有退休金,生病了有医疗费等。自然,没有后顾之忧的国家,谁不愿意去呢?所以,孟子的“王道 之成”,外表上强调的是“孝悌”,使老人享受到好处,实际上它恰恰有利于“民加多这与孔子的“修文德以来之” 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总之,“王道之始”的三条措施分别是“农、渔、林”,主要强调“不扰民”;“王道之成”四条措施分别是“纺
9、、 落、农、教”,既强调“不扰民”,又强调“制民产”,还强调“兴教育,治礼仪”。因此,前者是王道的初步措施, 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王道的根本措施,是前者的深化。(4)孟子在最后一自然段中旨在说明什么?用了什么说理方法?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5)孟子的思想有何现实意义A、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开展,实现“双赢二 B、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C、开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10、六.拓展延伸。.探讨孟子的“仁政”思想(见幻灯)。由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仁政”“仁政”思想的内核(1)民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民主: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人皆可以为尧舜”(3)民反:“君之视臣如手足,那么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那么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那么臣 视君如寇仇。”“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二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4)民意:“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5)民生:“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1、 “庖有肥 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总结孟子的思想光辉。人性本善一“凡人均可成尧舜,国君都可做圣王”民本思想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修齐治平一“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养气长生“吾善养吾浩然之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 乐也。”.孟子中的名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口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比较 探究《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8节 气体实验定律(Ⅱ)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3-3
- 七年级地理下册 8.3 俄罗斯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1《学习伴我成长》 第2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Module 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三年级下册
- 2 树之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单元导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海上施工安全培训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4.3《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说课稿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诗韵节气探心灵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动脉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与实战(第二版)》课件 第5、6章 网络操作系统及基本应用;与世界相连
- 河南省汝州市实验中学2025届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解析
- 地质勘查项目中的地质勘探野外工作安全规程考核试卷
- 烟叶质量评价体系-洞察分析
- 商业广场步行街改造合同
- 心力衰竭的饮食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