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疼痛问诊概诉课件_第1页
中医疼痛问诊概诉课件_第2页
中医疼痛问诊概诉课件_第3页
中医疼痛问诊概诉课件_第4页
中医疼痛问诊概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疼痛问诊概诉中医疼痛问诊概诉问诊问诊,是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问诊问诊,是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问疼痛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为有利于问辨结合,正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应首先熟悉导致疼痛的病因病机。LOREM问疼痛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为有利于问辨结合,正“不通则痛”:感受风寒湿热,或气滞血瘀,或痰浊凝滞,或食滞、虫积等,阻滞脏腑、经络,闭塞气机,使气血运行不畅LOREM1“不荣则痛”:气血不足,或阴精亏损,使脏腑经络失养,属因虚而致痛。 LOREM2

2、疼痛的病因病机:“不通则痛”:感受风寒湿热,或气滞血瘀,或痰浊凝滞,或食滞、 问疼痛的一般方法1、问性质,以别疼痛的病因病机。问部位,以别病变所在脏腑经络。问喜恶、缓急,以别病机之虚实。 问疼痛注意将疼痛部位和疼痛性质结合起来的总结,掌握规律后可以举一反三。 问疼痛的一般方法1、问性质,以别疼痛的病因病机。问部位(一)问疼痛的性质 就疼痛而言,一般认为“痛”是指难以忍受的苦楚,“疼”是带有酸感之痛,二者常合称为“疼痛”。 疼痛的性质,大致可表现为以下十二种情况:(一)问疼痛的性质 就疼痛而言,一般认为“痛”是指难以忍受的疼痛而胀,多为 气滞。头目胀痛,多为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胀痛走窜痛固定痛痛

3、如针刺,多为血瘀痛处游走不定,多为气滞或风湿痹痛。 痛处固定不移,多为血瘀或寒湿痹病。 刺痛疼痛而胀,多为 气滞。头目胀痛,多为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胀痛灼痛6痛有热感而喜冷恶热。多属热证 。冷痛5痛有冷感而喜暖,多为寒凝或阳虚所致掣(che)痛8抽掣牵扯而痛,多为经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致,因肝主筋,故掣痛多与肝病有关重痛7痛有沉重感,多属湿盛表现灼痛6痛有热感而喜冷恶热。多属热证 。冷痛5痛有冷感而喜暖,疼痛兼有酸软感,多属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剧痛如刀绞,多为有形实邪阻闭或寒邪凝滞所致。空痛10痛有空虚之感,多属气血精髓亏虚的表现。有形之精血不充。绞痛9酸痛12隐痛11疼痛可忍,

4、但绵绵不休。多属虚证。疼痛兼有酸软感,多属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剧痛新病暴痛,痛势较剧,持续不解,痛而拒按者多属实证。久病痛缓,痛势较轻,时痛时止,痛而喜按者多属虚证。 此外当掌握疼痛虚、实证鉴别要点。新病暴痛,痛势较剧,持续不解,痛而拒按者多属实证。久病痛(二)问疼痛的部位没有准确的定位,就没有正确的诊断,足见其确定病位的必要性,比如:1头痛头痛连项病属太阳经。两侧头痛病属少阳经。前额连眉棱骨痛病属阳明经。巅顶痛病属厥阴经。(二)问疼痛的部位没有准确的定位,就没有正确的诊断,足见其确2022/9/9中医诊断学2022/9/4中医诊断学2胸痛:多心肺病变。 病位在心:“虚里”作痛

5、,痛彻臂内者。 病位在肺:胸膺作痛,兼咳嗽者。胁肋胀痛,太息易怒肝气郁结,情志不畅所致。胁肋灼痛,面红目赤肝胆火盛,火灼脉络所致。胁肋胀痛,身目发黄肝胆湿热蕴结所致。胁部刺痛,固定不移为跌仆闪挫,瘀血阻滞所致。胁部饱满,咳唾引痛为“悬饮病”,饮邪停于胸胁。3胁痛2胸痛:多心肺病变。胁肋胀痛,太息易怒肝气郁结,情志不(1)肺:灼痛肺实热:壮热、烦渴、面赤、苔黄,外感风热之邪犯肺肺失清肃。肺阴虚:潮热、盗汗、咳痰带血,阴虚 生热,热伤肺络。肺痈:身热、咳吐脓血痰、味腥臭热毒蕴肺、气血瘀结、肉腐成脓。(1)肺:刺痛:瘀血外伤瘀血阻滞胸部脉络。闷痛:咳喘、痰白量多痰湿犯肺脾虚生痰湿犯肺肺失肃降。胀痛窜

6、痛:太息、易怒,气滞胸中,气机不利。 中医疼痛问诊概诉(2)心:胸痹:心憋闷疼痛,痛引肩臂,病机为 瘀血,痰浊 阻滞心脉运行不畅,寒凝,气滞真心痛:彻痛剧烈(胸背)(主要为胸背彻痛),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病机 同胸痹,只是程度重,心脉急骤闭塞不通(2)心:疑难点:胸腹疼痛时,如何进行诊断?1.首先辨明疼痛的部位。其次,应重点辨别疼痛的寒热虚实:虚证疼痛为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时痛时止,痛而喜按。实证疼痛多为新病疼痛,痛势较剧,持续不解,痛而拒按。寒性疼痛多喜温喜按,遇寒加剧。热性疼痛则喜凉,得温痛不减。中医疼痛问诊概诉3胁痛(1)胁肋胀痛,太息易怒肝气郁结,情志不畅所致。(2)胁肋灼痛,面红目赤

7、肝胆火盛,火灼脉络所致。(3)胁肋胀痛,身目发黄肝胆湿热蕴结所致。(4)胁部刺痛,固定不移为跌仆闪挫,瘀血阻滞所致。(5)胁部饱满,咳唾引痛为“悬饮病”,饮邪停于胸胁。3胁痛4、胃脘痛 实痛食后痛剧,多因寒、热、气滞、瘀血所致。 虚痛食后痛减,多因胃阳虚或胃阴不足,胃失所养所致。4、胃脘痛 (1)胃脘冷痛,得热痛减寒邪犯胃。(2)胃脘灼痛,消谷善饥,口臭便秘胃火炽盛。(3)胃脘灼痛嘈杂,饥不欲食,舌红少苔胃阴虚。中医疼痛问诊概诉5、腹痛定病位:明确部位定病因、病性:分析疼痛性质、兼症定病机:分清喜恶大腹小腹少腹少腹脾胃肝肾、膀胱、大小肠5、腹痛定病位:明确部位大腹小腹少腹少腹脾胃肝肾、膀胱、大

8、小疼痛部位 疼痛性质 伴随症 主病病机 大腹 隐痛 喜温喜按,腹泻 脾胃虚寒 胀痛 小便不利癃闭 膀胱气化不利 小腹 刺痛 小便自利蓄血 瘀血阻于胞宫 牵引阴部寒凝肝脉 肝脉拘急收引 少腹 冷痛 绕脐疼有包块, 按之可移 虫积 疼痛部位 疼痛性质 伴随症 6、背痛 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三阳经有关。(1)脊痛不可俯仰:寒湿阻滞或督脉损伤。 (2)背痛连项:风寒客于太阳经腧。(3)肩背痛:寒湿阻滞,经脉不利。6、背痛 7、腰痛 腰为肾之府,带脉环绕腰腹,故与肾和带脉关系密切。(1)肾虚:腰酸软而痛。(2)寒湿:腰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3)结石:腰剧痛向少腹放射,尿血。(4)带脉损伤:腰痛连腹

9、,绕如带状。 此外,骨结核、外伤亦可致腰痛,应根据病史及疼痛性质进行诊断。 7、腰痛8、四肢痛(1)气血运行阻滞:风寒湿侵袭,风湿郁而化火,痰瘀,瘀热。(2)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不能布达四肢。(3)肾虚:单独足跟痛或胫膝酸痛。8、四肢痛9、周身疼痛新病骤起,持续不减,按之不舒 外邪袭表(风寒为主)久病渐至,时轻时重,按之则舒 气血久亏9、周身疼痛新病骤起,持续不减,按之不舒 外邪袭表10目痛剧痛多实(肝火上炎,外感风热);微痛多虚(阴虚火旺)。10.2目眩 实:兼头痛、头胀、头重者属风火上扰,痰湿上蒙。 虚:兼神疲、头晕、耳鸣者属中气下陷,肝肾精血不足。10目痛11 小便涩痛 小便频数涩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称为淋证。 小便排出砂石者,为石淋; 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者,为膏淋; 尿血而痛者,为血淋; 小腹胀满较重,小便艰涩疼痛,尿有余沥者,为气淋; 小便灼热刺痛者,为热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