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联系人联系电话大学附属医院 年月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审意如下核技术应用项目须填报本表:PET用放射性药物;销售I类、II类、III类放射源和非密封放II染;拥有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利用收集到的建设项目周围现状资料(如没有时,应安排必要的测试),合分析,做出结论;随表附送建设项目的地理位置及总平面图各一份,环境本底监测1单位名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地址南通市西寺路20号法人代表/226001联系人联系电话项目名称PETCT及CT诊断项目项目地点项目用途放射性诊断项目依据-总投资(万元)-术项核技术项目环保投资(万元)220应用类型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密封源射线装置其它-CT-核技术应用目的和任务: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现有许可的核技术项目包括:1处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包含3类射线装置。医院已许可的核技术项目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单独提供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核技术项目情况说明。医院获得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编号为苏环辐证[00215],有效期至2017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医院拟在医疗服务综合楼1楼内新增PET/CT中心,开展PET/CT诊断项目,同时在医疗服务综合楼1楼放射科内新增1台CT,用于X射线诊断。医院本次核技术利用项目基本情况见下表:2非密封源序号工作场所等级核素等效最大操作量(Bq)工作场所名称活动种类环评及审批时间许可情况验收11.11×108PET/CT中心使用本次环评未许可未验收射线装置序号射线装置名称数量kVmA射线装置类别工作场所名称类环评及审批时间可验收11Ⅲ放射科使用本次环评许可验收2PET/CT1ⅢPET/CT使用本次环评许可验收3核素名称工作场所名称物理、化学性状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操作式贮存方式与地点PET/CT中心液态试剂1.85×1012简单操作医院不贮存///////注:1.密封源要注明并说明源强(Bq);栏2中放射性活度是指核素年使用量(Bq/a)。2.密封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GB18871-2002)。4放射性废物)废弃物名称状态排放口浓度年排放总量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沾有18F的注射器、手套、擦拭废纸等<1×104Bq/kg18F废物贮存在间中自然衰放射性废物贮期并且满足排放标准后作为关部门统一处理含有18F放射性核素的废水及用药患者的排泄物和冲洗水等液态总β<10Bq/L<40m3衰变池废水贮期并且满足排放标准后,排放至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年排放总量分别用Bq和kg。5(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加速粒子能量(MeV)流强(A)用途备注/废物类型/数量总活度(Bq)主要感生放射性核素废物去向废靶/个///放射性废物年产生量/m3///液态m/3m////kg///(二)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生产厂家电压(kV)靶流(A)中子强度(n/s)用途备注/氚靶情况(含废弃的)含放射性废弃物年产量(含感生的和含3H的废泵油)活度(Bq)保管方式备注数量/气m3液m3固kg(三)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含X射线CT诊断)、分析仪器等数量(kV)(mA)用途1新增PET/CT1新增------6表5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1.正常工况主要放射性污染物:(1)射线辐射污染18F放射性药物及放射性废物产生的γ射线对工作人员及公众造成的外照射;PET/CT及CT工作时产生X射线对机房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污染途径均为外照射(2)放射性废水放射性废水主要为18F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沾有放射性核素的医疗器械、器皿的洗涤用水、辐射工作人员的洗涤用水以及注射药物的病人排泄物及其冲洗水等废液。放射性废水污染途径为渗入周围的水环境产生环境污染。(3)放射性固体废物18F放射性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沾有微量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固废,如:注射器、擦拭废纸、手套等。污染途径为放射性废物在产生、收集及贮存过程中对医务人员产生的外照射。2、事故工况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1)辐射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或误操作,造成意外照射和辐射污染。(2)由于保管或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放射性药物丢失、被盗等情况对公众造成的外(3)人员滞留在PET/CT、CT机房内而受到意外辐照;事故工况下污染途径与正常工况下的污染途径基本相同。7(1)定期(不少于1次/年)请有资质的单位对核素诊断场所和CT机房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核素诊断场所表面沾污等项目进行监测。(2)辐射工作人员佩带个人剂量计,定期送有资质部门进行个人累积剂量测量(三个月送检一次),医院建立个人剂量档案。(3)每天工作结束后拟对各场所内易受到核素污染区域的工作台、地面进行表面污染水平监测,发现污染及时去污。2.污染防治措施:(1)新增PET/CT诊断项目污染防治措施①辐射防护措施医院拟对PET/CT诊断项目进行分区管理,包括控制区、监督区。控制区主要包括注射后候诊室、VIP候诊室、注射室、PET/CT机房、卫生间、高活室、观察室及废物间等;监督区主要包括操作室及注射前候诊室。控制区各房间均通过红砖墙、混凝土及铅进行防护。②放射性废物处理措施放射性废水:医院在PET/中心东侧拟建一座放射性废水衰变池,PET/CT诊断项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病人专用洗手间冲洗水等均由专用管道统一排入放射性废水衰变池中,贮存10个半衰期并且满足排放标准后排入医院污水管网。放射性固废:在PET/CT诊断项目正常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场所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固废暂存于场所中的铅废物桶中,在每天结束工作后,用专用收集袋收集并贴上符合规定的标签,放置于废物间内,贮存10个半衰期并且满足排放标准后按普通医疗废物处理。放射性废气:本项目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气体,但核素在操作过程中会有少量核素挥发产生放射性气溶胶。本项目中放射性药物等操作均在通风橱内操作,通风橱内拟设专用通风管道,通风口设于楼顶,并拟设置活性碳过滤装置和雨帽,通风口高于本建筑物屋脊,符合放射性工作场所相关要求。③辐射安全措施PET/CT扫描机房防护门上均拟设置照射信号指示器,并拟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8及中文警示说明;PET/CT诊断项目控制区入口、出口处及控制区内各房间门上均拟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中文警示说明。(2)新增CT诊断项目污染防治措施①辐射防护措施医院拟新增的CT通过红砖墙、混凝土及铅进行防护。②辐射安全措施医院拟在CT机房防护门上设置符合规范的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防止无关人员逗留和误入。(3)其它辐射防治措施①所有辐射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和辐射安全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辐射安全管理制度,避免发生事故。②医院为各机房配备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和个人剂量报警仪,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等监测设备。③医院制定并落实相关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制度,确保工作的安全。9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于1911年,是一所省属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1994年被卫生部审定为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被卫生部确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医院占地近130亩,建筑面积8.8万余平方米,现有职工1700余名,其中正高级专家110余名,副高级专家180余名,有31个临床科室,20个医技科室,17个研究室、实验室。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现有许可的核技术项目包括:1处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包含3种非密封放射性核素),使用1台直线加速器、2台DSA,使用CT、X光机等共22台III类射线装置。医院已许可的核技术项目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单独提供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核技术项目情况说明。医院获得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编号为苏环辐证[00215],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医院拟在医疗服务综合楼1楼内新增PET/CT中心,开展PET/CT诊断项目。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本次拟开展PET/CT诊断项目为乙级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为保护环境和公众利益,防止辐射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受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委托,江苏省辐射环境保护咨询中心(国环评证乙字第1916号)承担了该医院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中心通过资料调研、项目工程分析,并在结合现场勘察和现场监测(委托江苏省苏核辐射科技有限责任医院监测)等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依据2.1环境保护法规、条例、规章;⑹《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62号,2010年1月⑼《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事故分级处理报告制度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2015年6月1日起施行;⑾《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环境保护部令第⑿《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11号,2010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8号,2011年5月1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42号,2008年1月1日起⒂《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0年第6号,⒃《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苏环委[1998]1号文,1998年1月4号起施行。2.2技术规范、导则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⑵《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1995)JT2.3与本项目有关的文件(1)项目委托书(附件1)(2)放射性核素及射线装置使用承诺书(附件2);(3)新增PET/CT及CT诊断项目环境现状检测报告(附件3);(4)辐射安全许可证复印件(附件4);(5)2014年对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检测报告(附件5);(6)技术咨询合同(附件6)。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3-1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剂量限值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工作人员所接受的职业照射水平不应超过下述限值:①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Sv②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①年有效剂量,1mSv;②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本项目管理目标取国家标准的3/10作为剂量约束值,即: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不超过6mSv,公众年有效剂量不超过0.3mSv。表3-2表面污染控制水平单位:Bq/cm2表面类型物质β放射性物质极毒性其他工作台、设备、墙壁、地面44×10监督区×10-144工作服手套、工作鞋控制区、监督区×10-1×10-14手、皮肤、内衣、工作袜4×10-24×10-21)该区内的高污染子区除外。表3-3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级别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甲>4×109乙2×107~、4×109丙豁免活度值以上~2×107(2)《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3)《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GB11930-2010);(4)《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5)《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GBZ133-2009);(6)《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期(7)《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期(8)《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2004)(9)参考资料:①《江苏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辐射防护,1993年3月第13卷第2。江苏省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结果(单位:nGy/h)室外剂量率室内剂量率73.3-81.8108.9~123.6均值79.57.0(均值+3s)79.5±21.0115.1±48.9③《辐射防护手册第三分册-辐射安全》,李德平、潘自强主编。析4.1工程概况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拟在医疗服务综合楼1楼内新增PET/CT中心,在PET/CT中心内开展PET/CT诊断项目。同时在医疗服务综合楼1楼放射科内新增1台CT,用于X射线诊断。医疗服务综合楼1楼平面布局图见附图3。医院PET/CT诊断项目使用放射性核素为18F,项目投入运行后,预计PET/CT诊断项目病例每天最多30例,预计每名患者用药活度不超过3.7×108Bq。医院拟配备的PET/CT诊断装置的管电压不超过150kV,管电流不超过1000mA。医院拟对PET/CT诊断项目进行分区管理,包括控制区及监督区。控制区主要包括注射后候诊室、VIP候诊室、注射室、PET/CT机房、卫生间、高活室、观察室及废物间等;监督区主要包括操作室及注射前候诊室。控制区各房间均通过红砖墙、混凝土及铅进行防护,具体屏蔽设计见表4-1:4-1PET/CT诊断项目控制区各房间屏蔽设计参数控制区各场所屏蔽墙厚度顶部及底部厚度防护门厚度其他控制区入口/出口--8mmPb-注射后候诊室、卫24cm红砖+6mmPb顶部:12cm混凝土+6mmPb;底部:20cm混凝土+4mmPb8mmPb-PET/CT机房24cm红砖+6mmPb顶部:12cm混凝土+6mmPb;底部:20cm混凝土+4mmPb8mmPb8mmPb废物间、高活室、注射室及观察室24cm红砖+6mmPb顶部:12cm混凝土+6mmPb;底部:20cm混凝土+4mmPb8mmPb-通风柜、注射窗50mmPb注:表中红砖密度为1.9t/m3,混凝土密度为2.35t/m3。医院拟新增CT的管电压不超过150kV,管电流不超过1600mA,主要通过红砖墙、混凝土及铅进行屏蔽防护,具体屏蔽设计见表4-2:表4-2CT辐射防护屏蔽设计参数机房名称四周屏蔽墙厚度顶部、底部厚度防护门厚度观察窗铅当量CT机房①24cm红砖+2mmPb顶部:12cm混凝土+2mmPb;底部:20cm混凝土+1mmPb3mmPb3mmPb注:表中红砖密度为1.9t/m3,混凝土密度为2.35t/m3。4.2新增PET/CT诊断项目4.2.1工作原理介绍(1)PET/CT成像的物理基础1)正电子衰变:PET检查的物理基础是正电子核素药物,目前该药物是通过医用回旋加速器制备正电子核素,并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标记到相关的化学物质上而得。正电子在富含电子的组织内存在的时间很短,会通过非弹性碰撞迅速的失去它的动能,在组织内移行的距离很短,依据能量的不同一般在10-1cm到10-2cm的范围内。2)湮灭反应:正电子在自然界中不能长时间独立存在,便很快与原子中的轨道电子结合发生湮灭反应,同时释放出两个方向相反互为180度的光子。PET/CT正是利用探测器来探测这两个光子来实现图像的重构的,如图4-1所示。发生如下核反应:β++β-->γ+γ+Q(能量)3)符合探测(coincidencedetect):PET事件的检测依靠的是电子准直器,如图4-2所示,只有在规定的时间窗内同时被互为180度的晶体捕获的两个光子才能成为一个符合事件(coincidenceevent)。符合事件又包含三种情况:①真符合:即晶体捕获的是一对从一个正电子发生湮灭而同时产生光子,这两个湮灭光子没有与周围的原子发生明显的作用,在规定的时间窗内同时被晶体所捕获;②随机符合:在时间窗或者分辩时间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电子发生湮灭,这样会产生四个以上的光子,分属于不同湮灭产生的两个光子同时被检测到,系统同样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符合事件;但是这与示踪剂的空间分布会严重不复。③散射符合:光子在飞行期间还会发生康普顿散射,γ光子与吸收物质的一个作用电子,改变了电子动能的同时使γ光子改变了运动方向,这样就有可能与其他飞行的γ光子同时进入两个相对的探测器,并发生符合探测。4-2符合探测技术(2)PET/CT的显像原理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仪)显像的原理是把微量正电子示踪剂注射到人体内,利用PET探测这些正电子核素在体内的分布情况,经计算机重建成断层图像,从而反映组织器官的生理代谢情况和早期病理变化。但PET显像空间分辨率较差,难以精确定位;CT通过X线断层成像获得精确的躯体解剖图像,其分辨率高、定位准确,但只有当疾病发生到“形态改变”这一阶段才能被发现,因此不能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PET/CT将PET与CT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同一个检查床和同一个图像处理工作站。PET/CT将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同时具有PET和CT的功能,在清晰地显示机体生物代谢过程的同时,对病灶精确定位,集PET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及CT的分辨率高、解剖清晰之优点,可以同时反映病灶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形态结构,明显提高PETCT在临床中,当由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所标记的示踪剂(显像剂)注入血流后,到达全身,聚集在特定的器官或某一部位,通过环形排列的多排探头,采用符合探测技术,探测并记录正电子湮灭释放出的光子对的时间、位置数量及方向。信息经计算机贮存,再通过影像重建原理获得人体各部位横断、冠状断面和矢状断面影像。PET/CT集PET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及CT的分辨率高、解剖清晰之优点,是功能影像学和解剖影像学的完美结合,代表了当今医学影像仪器发展的最高水平。CT扫描探测架PETCT扫描探测架PET扫描探测架床体床基CT位PET位图4-3PET/CT结构示意图PET/CT一般选用放射性2-18F-2-D-脱氧葡萄糖作为示踪剂,这种类型的葡萄糖与普通葡萄糖化学性质相似,可在人体中产生有标记的代谢物,并且在人体中存留时间较长,便于测量。正常脑组织、心肌组织、肾脏及膀胱组织由于高糖代谢的需要因而对葡萄糖摄取较多。其它一些组织如肝脏、肌肉和肠壁由于其糖代谢水平低,则摄取量较少,显示出的葡萄糖活性水平也较低。其它用于PET研究的示踪剂如[15O]H2O可用来测量局部脑组织、心脏或肾脏的血流量,18F-DOPA、18F-UDR可用于评价受体的部位、密度及活平等。4.2.2工作流程PET/CT诊断项目整体工艺及操作程序见图4-4。1、医院根据患者预约情况,确定当天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及其剂量;2、医院向专业医药公司订药,医药公司按照医院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药物送到医院;3、医药公司将18F药物(注射器外有铅套屏蔽)由专用药物运输通道送至1楼高活室内。医护人员为患者注射药物,注射后患者在候诊室停留一定时间后,进入机房进行扫描诊断。患者扫描后若如无异常情况,患者即可离开医院。药品订购、回收 天预定,当天用完)药品订购、回收 天预定,当天用完)时送药销售商回收使用完毕的注射器候诊给病人注射候诊药物注射摆位放射性废水(γ辐放射性固物(γ射线)放射性水(γ射线)扫描诊断报告病人预约门诊核算放射性药物量ETCTPET/CT诊断部分图4-4PET/CT诊断项目整体工艺及操作程序示意图PET/CT诊断部分具体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4-5。1、购置的18F药品经专用药物运输通道送至1楼高活室;病人注射药物;3、病人在注射后候诊室静坐约40~60分钟;4、到PET/CT检查床开始扫描(10~20分钟不等);注射后候诊室等候放射性固放射性固废X射线XX射线图4-5PET/CT诊断部分具体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4.2.3污染因素分析18F核素自然衰变过程为纯β辐射在空气及人体组织中射程均较短,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外照射辐射污染。但β+粒子发生湮灭反应后产生的γ光子(0.511MeV)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外照射影响。核素特性表见表4-3。此外,PET/CT在诊断过程中CT运行产生X射线,会产生X射线外照射。表4-318F核素特性一览表核素名称半衰期衰变类型及分支比(%)主要α、β辐射能量(keV)与绝对强度(%)主要γ、X射线能量(keV)与绝对强度(%)109.77minEC(3.27)β+(96.73)633.5(96.73)XK:0.52(0.01795)γ±:511(≤193.46)本项目放射性固体废物主要为注射过程中产生的沾有微量放射性核素的注射器、手套等医疗固体废弃物,暂存于各房间内的专用废物桶中,每天工作结束后,用专用袋子包装并贴上符合规范的标签,由专人送至储存室暂存。放射性废物贮存10个半衰期并且满足排放标准后作为普通医疗废物,由医院相关部门统一处理。本项目放射性废水主要为核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沾有放射性核素的医疗器械、器皿的洗涤用水、辐射工作人员的洗涤用水以及注射药物的病人排泄物及其冲洗水等,经专用管道收集后排入新建的废水槽贮存,经暂存10个半衰期后排放至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此外,本项目无生产性放射性气体产生,核素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微量的含18F核素的放射性气溶胶,可能会通过呼吸道吸入体内产生内照射。4.3新增CT诊断项目4.3.1工作原理CT即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机的简称,主要包括X线体层扫描装置和计算机系统两部分。前者主要由产生X线束的发生器和球管,以及接收和检测X线的探测器组成;后者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系统、中央处理系统、磁带机、操作台等。此外,CT机还应包括图像显示器、多幅照相机等辅助设备。主要由X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CT是用X线束对人体的某一部分按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当X线射向人体组织时,部分射线被组织吸收,部分射线穿过人体被检测器接收,产生信号。因为人体各种组织的疏密程度不同,X线的穿透能力不同,所以检测器接收到的射线就有了差异。将所接收的这种有差异的射线信号,转变为数字信息后由计算机进行处理,输出到显示的荧光屏上显示出图像,这种图像被称为横断面图像。CT实物示意图如图4-6所示。20图4-6CT实物示意图4.3.2污染因素分析CT装置在非诊断状态下不产生射线,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才会发出X射线。因此,在开机诊断期间,X射线成为影响辐射环境的主要因素。21侧5侧5.1项目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选址合理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位南通市西寺路20号(医院地理位置见附图1),其东侧为南大街,南侧和西侧均为濠河,北侧为西寺路和健康路,医院平面布局及周围环境见附图2。本项目均位于医疗服务综合楼内。其中拟建PET/CT中心位于1楼,其东侧依次为医院内道路、围墙及南大街(距离本项目约10m);南侧依次为医院内道路、围墙及崇川大厦(距离本项目约47m);西侧为医院内道路、食堂等;北侧依次为医院内道路、围墙及信普大厦(距离本项目约25m)。PET/CT中心顶部为通风机房、配电机房等;底部为停车场。PET/CT中心拟建场址周围环境现状见图5-1。本项目50m范围内除南侧的崇川大厦及北侧的信普大厦外无其他环境敏感目标,项目选址基本合理。西西侧图5-1PET/CT中心拟建场址周围环境现状图5.2辐射环境现状调查根据HJ/T61-200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有关布点原则,确定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PET/CT中心拟建场址周围环境进行布点,天然贯穿辐射监测点位4个,测量环22境γ辐射剂量率。监测布点见图5-2。监测单位:江苏省苏核辐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校准有效期:2015.1.8~2016.1.7。评价方法:参照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结果,评价项目周围的辐射环境现状。监测表5-1环境贯穿辐射剂量率测量结果监测点位测点位置描述测量结果(nSv/h)1PET/CT中心拟建场址东侧走廊2PET/CT中心拟建场址南侧控制室3PET/CT中心拟建场址西侧注射前候诊室4PET/CT中心拟建场址北侧过道90从现场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场址周围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在(83~90)nSv/h范围内,处于江苏省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范围内。4432N1图5-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增PET/CT及CT诊断项目环境Χ-辐射剂量率检测点位图5.3环境保护目标和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运行的主要环境问题是18F放射性药物操作过程中、PET/CT及CT工作过程中的外照射影响及放射性固废及废水的安全处置问题。本项目建成后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PET/CT中心50m内周围现状及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见表5-2。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做好防止外照射的防护措施,并加强对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确保项目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能够满足本项目管理目标的剂量约束值要求 (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不超过6mSv,公众有效剂量不超过0.3mSv)。表5-2PET/CT中心50m内周围现状及敏感目标分布情况一览表现状敏感目标距离(m)PET/CT中心东侧依次为医院内道路、围墙及南大街//PET/CT中心南侧依次为医院内道路、围墙及崇川大厦崇川大厦工作人员47PET/CT中心西侧依次为医院内道路、食堂等//PET/CT中心北侧依次为医院内道路、围墙及信普大厦信普大厦工作人员25236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6.1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是位于医疗服务综合楼内,对医疗服务综合楼内已有房子进行改造,因此工程量较小,工期较短,影响主要为施工废水、施工废气、施工噪声及施工固体废弃物影响。施工期对环境会产生如下影响:大气:本项目在施工期需进行的装修作业,将在施工区域产生地面扬尘,由于项目尚未完成的工程量不大,涉及的施工作业面较小,因此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即可很大程度降低施工期的废气污染。噪声:施工机械在运行中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施工时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标准,尽量使用噪声低的先进设备,同时严禁夜间进行强噪声作业。固体废物:整个施工过程产生的少量以建筑装修垃圾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并做好清运工作中的装载工作,防止建筑装修垃圾在运输途中散落。废水:施工期间,有一定量含有泥浆的建筑装修废水产生,应对这些废水进行集中收集妥善处理,由于量较少,建议在采取简单的沉淀处理后排入已有的排污管道。医院在本项目施工阶段计划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将施工期的影响控制在所内局部区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6.2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6.2.1PET/CT诊断项目6.2.1.1辐射环境影响分析(1)项目工作场所布局合理性分析医院为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拟对PET/CT诊断项目进行分区管理,包括控制区、监督区。控制区主要包括注射后候诊室、注射室、废物间、高活室、观察室、PET/CT机房及卫生间;监督区主要包括控制室、读片室及注射前候诊室。PET/CT中心布局能够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辐射工作场所的分区规定。本项目投入运行后,PET/CT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两区”划分及医/患行走路线示意图见附图4。图中红色框为PET/CT诊断项目控制区边界,黑色框为PET/CT诊断项目监督区边界。黑色箭头为医生路线;红色箭头为病人注射前路线,蓝色箭头为病人注射后进入候诊室路线,紫色箭头为病人扫描路线,绿色箭头为病人出院路线,本项目工作24场所的布局能够保证工作程序沿着相关房间单向开展,有助于实施工作程序;注射后候诊室内设置有专用厕所等,能够满足《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中关于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对于布局的要求。(2)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分级PET/CT诊断项目拟使用的18F放射性核素,其日等效操作量计算结果见表6-1。表6-1PET/CT中心放射性核素使用情况一览表核素名称毒性因子操作方式修正因子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0.01简单操作11.11×10101.11×108从表6-1可知,PET/CT诊断项目拟使用的18F放射性核素的日最大等效操作量为1.11×108Bq,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规定,PET/CT中心所为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3)辐射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使用的18F等放射性药物从专业医药医院订购。由医药医院将分装好的18F针筒等药物送至医院。在进行辐射环境影响预测时,将药物针筒及已注射药物的病人简化成点源,并采用下列空气比释动能率估算公式进行预测:0=ГAη/r2……….(1)A——核素(点源)活度,Bq;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辐射影响主要包括药物注射、摆位和病人扫描3个过程,对PET/CT诊断项目工作人员及室外公众产生外照射辐射影响,根据公式(1)可估算出项目周围各参考点处的辐射水平,各参考点位置图6-1,预测结果见表6-2和表6-3。25bb1lh2g3fmncea图6-1PET/CT诊断项目参考点选取示意图表6-2PET/CT诊断项目工作人员工作场所参考位置辐射水平估算结果工作岗位参考点屏蔽措施透射(m)②估算结果(μGy/h)药物注射1医生注射位置50mmPb0.0033.7×108Bq0.3摆位2医生摆位处0.5mmPb0.942.53×108Bq0.5PET/CT操作3医生操作位处24cm红砖+6mmPb0.0662.53×108Bq3.240.22注:①药物注射时刻活度为3.7×108Bq,病人注射药物后,等候约1h去扫描机房进行扫描,此时药物活度衰减到2.53×108Bq。②参考点1:r=0.3m(医生给病人注射时距离病人约0.3m);2:r=1m(医生距离扫描床约1m)。参考点3:r=3.24m(病人距离南墙约2.7m,屏蔽墙厚0.24m,参考点距离南墙外0.3m);26表6-3PET/CT诊断项目工作场所周围公众参考位置辐射水平估算结果参考点屏蔽措施透射(m)①估算结果(μGy/h)注射室a北墙表面30cm24cm红砖+6mmPb0.0663.7×108VIP注射候诊室b北墙表面30cm24cm红砖+6mmPb0.066次最多12.040.85PET/CT机房c病人出口防护门表面30cm24cm红砖+8mmPb0.0523.7×1084.540.13e东墙表面30cm24cm红砖+6mmPb0.0663.7×1084.540.17注射后候诊室f南侧读片室工作台24cm红砖+8mmPb0.0666.240.14g问诊工作台24cm红砖+6mmPb0.0668.740.07h西墙表面30cm24cm红砖+6mmPb0.0663.340.31l病人进口防护门表面30cm24cm红砖+8mmPb0.0526.040.15m底部20cm混凝土+4mmPb0.0783.70.59n顶部土+4mmPb0.143.62注:①参考点a:r=1.54m(病人距离墙约1m,屏蔽墙厚0.24m,参考点距离墙外0.3m);参考点b:r=2.04m(病人距离墙约1.5m,屏蔽墙厚0.24m,参考点距离墙外0.3m);参考点c和e:r=4.54m(病人距离扫描时距离东墙和出口防护门取4m,蔽墙厚0.24m参考点距离防护门外0.3m);参考点f:r=6.24m(两个病人候诊时等中心店距离南墙约4m,屏蔽墙厚0.24m,工作台参考点g:r=8.74m(两个病人候诊时等中心店距离西墙约5.5m,屏蔽墙厚0.24m,工作参考点h和l:r=6.04m(两个病人候诊时等中心店距离西墙约5.5m,屏蔽墙厚0.24m,参考点距离墙外0.3m);参考点m:r=3.7m(病人候诊床距离地面约1m,负1楼净高约3.5m,底部屏蔽厚度约0.2m,参考点距离地面1m);参考点m:r=3.7m(病人候诊床距离地面约1m,注射后候诊室净高约3.5m,底部屏蔽厚度约0.12m,参考点距离地面1m);27从表6-2中的理论估算结果可以看出,注射完药物的病人对在扫描前指导其摆位的医护人员有较强的外照射影响,其他参考点处空气比释动能率均小于2.5μGy/h。6.2.1.2放射性废物处理措施(1)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措施PET/CT诊断项目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主要有废弃的注射针筒、手套、擦拭纸等。PET/CT诊断项目的注射室、注射后候诊室等房间均拟设置1~2个放射性废物箱,将含18F的固体废物收集、标记后送废物间贮存自然衰变,贮存约1天(18F的10个半衰期约为20个小时)并达到清洁解控水平后按普通医疗废物处理。(2)放射性废水处理措施PET/CT诊断项目产生的液态放射性废物主要为洗涤水以及病人的排泄物等。医院拟在医疗服务综合楼东侧建设一个衰变池,包括三个衰变单池(见图6-2),单池的尺寸诊断项目最大门诊量约为30人/天,注射后候诊室内采用容积为5升的节水马桶,注射候诊期间人均入厕次数1次,则日产生含18F放射性核素的废水量最大为0.15m3/d,因此本项目投入运行后,衰变池能够满足10个半衰期的放射性废水容量。衰变池平面图衰变池平面图衰变池二衰变池三衰变池立面图衰变池一图6-2新建衰变池设计示意图28(3)放射性废气处理措施PET/CT项目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气体,但18F在操作过程中会有少量核素挥发产生放射性气溶胶。本项目中放射性药物等操作均在通风橱内操作,通风橱内拟设专用通风管道,通风口设于楼顶,并拟设置活性碳过滤装置和雨帽,通风口高于本建筑物屋脊,符合放射性工作场所相关要求。6.2.1.3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剂量估算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年有效剂量由公式(2)式进行估算:t:年工作时间,单位h;T:居留因子;(1)辐射工作人员剂量估算PET/CT诊断项目工作人员主要受照射环节为药物注射过程、摆位过程及病人扫描诊断过程,其中18F药物注射过程约1分钟,摆位过程约1分钟,扫描检查时间约15分钟。根据医院预测,项目运行后预计年门诊量约为5000人,根据表6-2估算结果,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见表6-4。表6-4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工作人员剂量率(μSv/h)居留因子年工作时年有效剂量(mSv)药物注射医生10.15摆位医生1PET/CT操作医生0.2210.28PETCT配置14名辐射工作人员,其中12工作人员为医院核医学科现有工作人员,2名工作人员为新增人员。其中药物注射工作由陈烨负责,PET/CT操作及指导病人摆位工作由邹戬、施陆凯和孙佳丽负责。根据医院2014年对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检测报告(附件5)可知,刘烨年有效剂量约为0.60mSv/a,累加本项目年有剂量后,其所受年有效剂量约为0.75mSv/a;医院对PET/CT操作及指导病人摆位工作实行轮班制,则单人年有效剂量约为3.75mSv/a。由于邹戬和施陆凯2014年均有一个季度未有个人剂量检测报告,在两人已有的个人剂量检测报告中,邹戬2014年第一季度个人剂量最大。因此,保守取邹戬2014年第一季度个人剂量为参考值,累加本项目年有剂量后,则其所受年有效剂量约为4.5mSv/a,能够满足本项目目标管理值要求(职业29人员年有效剂量不超过6mSv)。本项目工作人员在进行核素诊断中还受其它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还负责核医学科工作,工作人员的受照射情况复杂多变,难以准确估算其年有效剂量。上述估算结果只能基本反映出工作人员受照射程度,医院应根据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及时对工作人员工作岗位进行调整,确保其年有效剂量满足GB18871-2002中对职业人员受照剂量限值要求以及本项目的目标管理值要求。(2)公众剂量估算本项目公众为VIP注射后候诊室北侧过道行人、PET/CT机房东侧过道行人、注射后候诊室南侧读片室工作人员、西侧登记台工作人员及底部停车场行人。PET/CT诊断项目公众主要受照射环节为注射后病人等候过程及病人扫描诊断过程,其中注射后病人等候过程约60分钟,扫描诊断过程时间约15分钟。根据医院预测,项目运行后预计年门诊量约为5000人,根据表6-2估算结果,公众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见表6-4。表6-4公众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众剂量率(μSv/h)居留年工作时间(h)年有效剂量(mSv)备注VIP注射后候诊室北侧过道行人6人/天×250天/年×1h=1500h0.06VIP注射后候诊室单次诊,普通注射后候诊室人同时候PET/CT机房东侧过道行人0.1720人/天×250天/年×0.25h=1250h0.01注射后候诊室南侧读片室工作人员0.14112人/天×250天/年×1h/2=1500h0.21西侧登记台工作人员0.07112人/天×250天/年×1h/2=1500h0.11底部停车场行人0.5912人/天×250天/年×1h/2=1500h0.06根据表6-4估算结果可知,公众年有效剂量能够满足本项目目标管理值要求(公众有效剂量不超过0.3mSv)。6.2.1.4辐射安全措施评价(1)PET/CT机房防护门上方均拟设置照射信号指示器并于机房防护门能有效联动,并拟设置“当心电离辐射”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中文警示说明;PET/CT诊断项目控制区入口、出口处及控制区内各房间门上均拟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中文警示说明。(2)注射药物时工作人员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3)在控制区和监督区内不得进食、饮水、吸烟,也不得进行无关工作及存放无关物30件。工作人员操作后离开工作室前洗手和作表面污染监测,如其污染水平超过规定限值,采取去污措施。从控制区取出任何物件都应进行表面污染水平监测,以保证超过规定限值的物件不携出控制区。(4)PET/CT诊断项目拟配备表面沾污监测仪和辐射监测仪,拟配备辐射防护装置及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注射窗、铅衣等防护设备。6.2.1.5技术能力评价(1)人员能力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计划为PET/CT诊断项目配置14名辐射工作人员,其中12工作人员为医院核医学科现有工作人员,2名工作人员为新增人员,工作人员基本信息见表6-5。表6-5PET/CT诊断项目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序号姓名性别职称原科室苏环辐培训证书证书编号首次培训时间/复训时间1谭忠华男博士副主任医师核医学科12490842012-5-32葛呈春男本科主治医师核医学科苏环辐07530582015-4-293毛小英女本科主治医师核医学科2012-4-294季丹丹女本科住院医师核医学科2013-5-25孙春锋男本科副主任医师核医学科6樊冀伟男大专主任医师核医学科2008-5-207邹戬男大专副主任技师核医学科2012-5-38施陆凯男本科技师核医学科2012-5-39张松男本科助理工程师核医学科2013-5-2包善磊男本科助理工程师核医学科成康民男博士化学师核医学科宋文博男本科助理工程师新增//孙佳丽女本科技师新增//女本科主管护师核医学科2012-5-3从表6-5可知,医院为PET/CT诊断项目配备的工作人员中,配备了1名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及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因此,该院所配备的工作人员具备从事PET/CT诊断项目的技术能力。(2)设备能力3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拟引进的PET/CT大型诊疗设备由国外专业医疗设备企业生产制造,用于开展PET/CT影像诊断,能够满足日常工作的需求。PET/CT诊断项目拟配置注射窗、放射性废物箱等辐射用品,并拟配置多套铅服等个人防护用品,能够满足PET/CT工作的要求。该医院PET/CT诊断项目设备及防护用品配齐后将具体开展PET/CT诊断的能力。6.2.1.6事故风险分析本项目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主要包括:(1)辐射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或误操作,造成意外照射和辐射污染。(2)由于保管或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放射性药物丢失、被盗等情况对公众造成的外(3)人员滞留在PET/CT机房内而受到意外辐照;辐射事故可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针对以上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制定辐射事故应急方案,依照《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号文)中的有关要求。当发生事故时,医院应当立即启动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及时制止事故的恶化,并在1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发生人员超剂量事故的还应向卫生部门报告。6.2.2新增CT诊断项目6.2.2.1辐射防护效果预测与评价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拟在医疗服务综合楼1楼放射科内新增1台CT,用于X射线诊断。新增CT诊断项目由CT机房、控制室等组成,CT装置工作场所布局见附图3,CT机房有效使用面积、单边长度及屏蔽设计见表6-6。表6-6CT机房有效使用面积、单边长度及屏蔽设计机房类型机房有效使机房内最小屏蔽设计CT机房36.94.5四周墙壁:24cm红砖+2mmPb;顶部:12cm混凝土+2mmPb;底部:20cm混凝土+1mmPb防护门和观察窗铅当量:3mm由表6-5可知,本项目CT机房的有效使用面积、单边长度及屏蔽设计均能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5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的要求。326.2.2.2辐射安全措施评价为保证辐射安全,保障CT装置安全运行,医院拟采取相应的辐射安全装置和保护措施主要有:医院拟在CT机房控制台处设置观察窗,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观察机房内患者状态;拟在CT机房内设置独立的新风送风和机械排风装置,使机房保持良好的通风;拟在CT机房入口处设置符合规范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且工作状态指示灯与机房相通的门设置联锁装置;拟在CT机房门设闭门装置。6.2.2.3技术能力评价(1)人员能力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计划为CT项目配备2名工作人员,拟配备的辐射工作人员为放射影像技师或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到位后将具备从事放射诊断的技术能力。(2)设备能力等设备安装完成后将具备从事X射线诊断的技术能力。6.2.2.4事故风险分析本项目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事故工况:(1)辐射工作人员违反放射操作规程或误操作,造成意外照射;(2)操作时其他无关人员滞留CT机房内,受到照射;(3)CT装置维修调试过程中,因维修人员误操作导致设备出束,可能发生误照射;辐射事故可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针对以上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制定辐射事故应急方案,依照《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号文)中的有关要求。当发生事故时,医院应当立即启动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及时制止事故的恶化,并在1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发生人员超剂量事故的还应向卫生部门报告。6.3监测仪器和防护设备根据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和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要求,使33用非密封源、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应“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测量报警、固定式和便携式辐射监测和表面污染监测等设备”,“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已配备1台环境辐射巡测仪,计划为PET/CT诊断项目配备1台表面沾污仪及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计划为CT诊断项目配备1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医院计划为本项目配备16名辐射工作人员,其中12名工作人员已配备个人剂量计,已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并建立了完整的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防护档案。医院计划为新增的4名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并建立完整的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防护档案。落实以上措施后,医院安全措施能够满足辐射安全的要求。34357.1人员能力评价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及III类X射线装置的单位应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辐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按规定已成立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并以文件形式明确各成员管理职责。医院计划为本项目配备16名辐射工作人员,其中12名工作人员已取得辐射防护培训合格证书,医院拟安排其余4名辐射工作人员参加辐射安全和防护培训,在确保其均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辐射工作。7.2管理制度评价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台帐管理制度和监测方案等。目前医院已制订一系列辐射安全管理制度,但由于PET/CT诊断项目属于新增项目,原有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需完善,本报告对其建立和拟建的各项制度修订和制订提出以下建议:操作规程:应制定PET/CT放射诊断及X射线诊断的操作规程,明确操作人员的权限以及操作时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明确工作中的控制措施以及操作程序等;应制定相关科室的放射诊断设备的操作规程中应急措施,明确操作人员的权限以及操作时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岗位职责:明确本项目各部门的管理人员、辐射工作人员、维修人员、台帐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并落实到个人,使每一个相关的工作人员明确自己所在岗位具体责任,层层落实。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重点是:①定期检查相关的辐射安全装置及检测仪器,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②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个人剂量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重点是:工作状态指示灯、环境辐射剂量监测仪和表面沾污仪必须保持良好工作状态。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明确监控设备以及监测仪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维护保养以及发生故障时采取的措施,剂量报警仪和监测仪器必须保持良好工作状态。36放射性核素台帐和使用登记制度:PET/CT诊断项目应建立放射性核素台帐和使用登记制度,规范放射性核素台帐和核素使用登记记录,对购入的放射性核素的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和跟踪记录。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医院应结合各科室情况制定环境监测方案,并配置相应的辐射监测仪器,定期对PET/CT工作场所的环境辐射水平监测,对场所放射性物质污染水平监测,对CT装置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定期上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人员培训计划:明确培训人员、培训周期、培训形式、培训内容、频次等,培训记录建立档案,做到有据可查。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内容应包括辐射事故的报告程序、事故状态下工作人员的撤离、发生事故后的环境污染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确定、受照人员的救治等。当发生辐射事故时,医院应当立即启动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有效的事故处理措施,防止事故恶化,并在1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时,还应同时报告当地卫生主管部门。37措施表8-1“三同时”措施一览表预计投资(万元)机构设立辐射安全管理机构或指派辐射管理专职人员按规定已成立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并以文件形式明确各成员管理职责。/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屏蔽措施1、PET/CT诊断项目控制区各房间均通过红砖墙、混凝土及铅进行防护。注射后候诊室、卫生间、PET/CT机房、废物间、高活室、注射室机观察室四周墙壁均为24cm红砖+6mmPb,顶部均为12cm混凝+4mmPb,防护门均为8mmPb,通风橱和注射窗均为50mmPb,观察窗铅当量为8mmPb。2、CT诊断项目主要通过红砖墙、混凝土及铅进行防护。CT机房四周墙壁均为24cm红砖+2mmPb,顶部为12cm混凝土+2mmPb,底部为20cm混凝土+1mmPb,m200安全措施(联锁装置、警示标志、工作指示灯等)1、PET/CT扫描机房防护门上均拟设置照射信号指示器,并拟设置“当心电离辐射”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中文警示说明;PET/CT诊断项目控制区入口处、清洗间门口、注射室门口、注射候诊室门口均拟设置“当心电离辐射”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中文警示说明。2、CT装置机房防护门外均拟设置符合规范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5个人防护措施拟配备铅衣、铅手套等防护设备。3放射性废物处理PET/CT诊断项目拟设放射性废物箱及废物间,放射性固体废物经收集并贮存10个半衰期并且满足排放标准后作为普通医疗废物处理。医院拟设废水衰变池,PET/CT诊断项目设专用卫生间和专用排水管道,放射性废水经专用管道进入废水衰变池,院污水管网。本项目中放射性药物等操作均在通风橱内操作,通风橱内拟设专用通风管道,通风口设于楼顶,并拟设置活性838碳过碳过滤装置和雨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务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捉浪花课件教学课件
- 游览路线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版权交换合同标的及交换条件
- 2024年品牌授权经销合同
- 2024年度xyz公司人工智能技术授权合同
- 2024年度BIM技术在建筑可视化与展示中的应用合同
- 2024年度培训费用协议书
- 2024年度0KV电力线路施工绿化配套合同
- 2024年北京影视特效技术服务协议
- 回收PET塑料资源化利用及产业化进展研究
- 英语-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2024年11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试题和答案
- 劳动技术教案
-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试卷(含答案)
- 大学美育(同济大学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劳动法律学习试题
- 过敏性休克完整版本
- 应急第一响应人理论考试试卷(含答案)
- DZ∕T 021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石灰岩、水泥配料类(正式版)
- 2024年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软件工程师专业人物访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