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导论3_第1页
绿色建筑设计导论3_第2页
绿色建筑设计导论3_第3页
绿色建筑设计导论3_第4页
绿色建筑设计导论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绿色建筑设计导论Introduction to Green Building Design 苏州科技学院 建筑与城规学院 赵书杰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相关的内容,未涵盖通常建筑物应有的功能、性能要求,如结构安全,防火安全等,因此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条文)是参与绿色建筑评价的前提条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住宅是面大量广的建筑,约占我国总建筑面积的2/3,又是人类占用时间最长的空间,涉及男女老少,最能体现政府对人的关怀,是本标准的重点研究

2、对象。全国公共建筑面积约45亿,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大约是普通居住建筑的10倍左右,其中采用中央空调的大型商厦、办公楼、宾馆为56亿,堪称耗能大户,故本标准暂时仅对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进行评价。适用范围编制目的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原则是: 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 2.重点突出“四节”与环保要求。 3.体现过程控制。 4.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5.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指标体系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根据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项数可能会减少,对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这就为各个地方应用带来了较大的灵活性。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指标体系住宅建筑76项公共建筑83项控制项27项26项一般项40项43项优先项9项14项划

4、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分项设置 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为全部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中控制项要求。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对住宅建筑,原则上以住区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住宅为对象进行评价。对公共建筑,以单体建筑为对象进行评价。对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指标体系一般项数(共40项) 等级 节地与 室外环境 (共8项) 节地与 能源利用 (共6项) 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 (共6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共7项) 室内 环境质量 (共6项) 运营管理 (共7项) 优选项数 (共

5、9项)* 4 2 3 3 2 4* * 5 3 4 4 3 5 3* * * 6 4 5 5 4 6 5一般项数(共43项)等级节地与室外环境(共8项)节地与能源利用(共10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6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8项)室内环境质量(共6项)运营管理 (共7项)优选项数(共14项)*323524*4646456*58575610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建筑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8项,一般项8项(*4,*5,*6),优先项2项。其中:环保减污6项,绿化3项,节地施

6、工、热岛效应、风环境、透水地面各1项,其他4项。 (1)关于节地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 m2、多层不高于28 m2、中高层不高于24m2、高层不高于15m2。 目前常出现居住用地人均用地指标突破国家相关标准的问题,与节地要求相悖。国外偏于用户均指标来评价,在此用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是要与其他规范一致。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节地与室外环境 (2)关于施工 施工现场是典型的污染源。施工常会引起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等影响,是过程控制中的重要环节。要求施工单位提交环境保护计划书、实施记录文件、自评报告

7、及当地环保局或建委等部门对环境影响因子如扬尘、噪声、污水排放评价的达标证明。虽偏重于理念,但列入控制项,突显重要性。 中国的施工企业正在开展绿色施工标准的实施2011.10.1。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

8、B/T 503782006) 节地与室外环境(3)热岛效应(限于住宅建筑的一般项)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由于受规划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空调排热、交通排热及炊事排热等因素的影响,住区室外也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以1.5作为控制值,是基于多年来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夏季气温状况的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可通过热岛模拟预测分析或运行后的现场测试取得数据。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节

9、地与室外环境(4)风环境 自然通风是亚热带地区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由于建筑单体设计和群体布局不当而导致行人举步维艰或强风卷刮物体撞碎玻璃等的事例很多。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处风速V5m/s是不影响人们正常室外活动的基本要求。因此对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均提此要求,鼓励用软件对室外的风环境作模拟预测分析。(5)透水地面 透水地面是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透水地面具有土地涵养、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洪峰、调节环境温度、降低热岛效应等效益。透水地面包括自然裸露地面、公共绿地、绿化地面等地面。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节能与能

10、源利用 控制项3项。一般项6项(*2,*3,*4), 优选项2项。其中:强调执行标准规范5项,计量1项,合理设计1项,照明节能1项,再生能源2项,能量回收1项。 (1)节能设计标准 我国960万km2领土被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5个不同的建筑气候区,除温和地区外,建设部已经颁布实施了分别针对各个建筑气候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同时还颁布实施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本节对其有关内容再次强调。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节能与能源利用(2)计量收费 城镇供热体制和供热方式改革是节能工作中的一个方面。用户能自主调节室温

11、是必须的,因此应该设置室温可由用户自主调节的装置;然而,收费与用户使用的热(冷)量多少有关联,作为收费的一个主要依据,计量用户用热(冷)量的相关测量装置和制定费用分摊的计算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这项工作尚未启动,列入控制项仅是为了设计上率先考虑,安上管路与设备,有待今后此项工作的开展。(3)节能设计 建筑体形、朝向、楼距、窗墙面积以及遮阳均是节能设计的基本要素,而且还影响住宅的通风及采光。有悖于绿色建筑的设计时有发生,在此作为一般项再次强调,提倡建筑师充分利用场地的有利条件,尽量避免不利因素,在这些方面进行精心设计。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

12、82006)节能与能源利用(4)再生能源 太阳能、地热能是建筑上最易获得的再生能源,即应用太阳能热水器供生活热水暖等;以及应用地热能直接采暖,或者应用地源热泵系统进行采暖和空调:条文中提出的5%可用以下指标判断:1)如果小区中有25%以上的住户采用太阳能热水器2)小区中有25%的住户采用地源热泵系统;3)小区中50%的住户采用地热水槽接采暖: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控制项5项,一般项6项(*3,*4,*5)优先项1项。其中:非传统水源5项,绿化用水2项,管网漏损1项,节水用具1项,景观用水1项,规划管理1项。

13、(1)规划管理 中国是个缺水国家,包括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 对住宅建筑,除涉及室内水资源利用、给水排水系统外,还与室外雨污水排放、再生水利用以及绿化、景观用水等有关。因此,在控制项中就强调要制定水系统规划,包括用水定额、水量平衡及用水量的确定,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经济状况、用水习惯和区域水专项规划等,综合考虑节水措施。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2)管网漏损中国的管网漏损达21%,远高于发达国家。为此;1)管材、管件必须符合产品行业标准要求;2)选用高性能的阀门;3)合理设计供水压力;4)选用高灵敏度计量水表;5

14、)加强施工管理,做好管道基础处理和覆土.控制管道埋深。(3)雨水利用 对年平均降雨量在800mm以上的多雨但缺水地区。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住区地形、地貌等特点,除增加雨水渗透量外,还应建立完整的雨水收集、处理、储存和利用等配套设施。雨水处理方案及技术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单独处理宜采用渗水槽系统;南方气候适宜地区可选用氧化塘、人工湿地等自然净化系统: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非传统水源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指的是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市政自来水或地下水供给景观、绿化、冲厕等杂用的水量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

15、: 住区周围有集中再生水厂的,优先采用市政再生水:没有再生水厂的,要综合考虑是否建造再生水处理设施,并依次考虑优质杂排水、杂排水、生活排水等的再生利用。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控制项2项,一般项7项(*3,*4,*5),优选项2项。其中:循环利用4项,钢筋混凝土2项,装修到位1项,设计合理l项,强调执行标准规范1项,本土材料1项,新结构体系1项。 (1)材料安全性 中国的装修材料发展迅猛。装饰装修材料主要包括石材、人造板及制品、建筑涂料、胶粘剂、壁纸、聚氯乙烯卷材地板、地毯、木制家具等: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是指甲

16、醛、挥发性有机物(VOC)、苯、甲苯和二甲苯以及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及放射性核素等。作为绿色建筑,绝不允许有损人体健康的现象出现,列入控制项是理听当然的。建设部已编制多本国标对此进行限定。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节约材料 建筑业中的浪费材料的两大特点是: 1)业主自行装修,拆除原有厨卫的墙、地瓷砖,既大量浪费材料,又造成噪声和建筑垃圾; 2)为片面追求奇、特、怪,设计了不必要的曲面、飘板、构架等异型物件,不符合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对此,分别在一般项与控制项中列入有关条文: (3)循环利用 1)首先在设计

17、选材时考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性能,包括金属材料、玻璃、铝合金型材、石膏制品、木材等; 2)拆除旧建筑时的可再利用材料(不改变物质形态),包括砌块、砖石、管道、板材、木地板、木制品(门窗)等; 3)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包括建筑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室内环境质量 控制项5项,一般项6项(*2,*3,*4),优选项1项。其中日照和采光2项,自然通风与换气3项,声环境,空气质量、视线干扰、结露、温控、遮阳、功能材料各1项。 (1)声环境 住宅建筑的声环境已成为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内容。条文中所提出

18、的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相当于现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CDJ 11888)中较高的水平。楼板、分户墙、外窗和户门的声学性能要求均是为满足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要求所必要的水平。绿色建筑既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又要考虑节约资源,不可片面地追求高性能。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室内环境质量 (2)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既提高居住者的舒适感,有利于室内空气排污,更有助于缩短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间,降低空调能耗。绿色建筑应特别强调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与通风开口面积大小密切相关,本条文针对不同地区分别规定通风开口面积与地板最小面积比为5%和8%。此外,还与通风开口的相对位置密切相关,避免室内出现通风死角。与住区风环境模拟分析结合考虑自然通风是发展中必然要考虑的工作。 (3)结露 绿色住宅应满足围护结构内表面不结露的要求。导致结露除空气过分潮湿外,表面温度过低是直接的原因。结露大都出现在金属窗框、窗玻璃表面、墙角、墙面上可能出现的热桥附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核算可能结露部位的内表面温度是否高于露点温度,采取措施防止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产生结露现象。指标体系和评分原则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建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室内环境质量 (4)遮阳 遮阳能取得较好的节能效益,同时能避免夏季阳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