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_第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_第2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_第3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_第4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选择题(每题1分).儿童用心理特质来描述他人,如“乐乐很大方”,这是儿童社会认制疑的哪个A.行为比较阶段B.行为建构阶段C .心理建构阶段D .心理比较阶段.婴儿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但还不能明确区分自己身体的各种器官和别人身体的器 TOC o 1-5 h z 官是在什么年龄左右。()A . 3个月B. 6个月C. 1岁D . 2岁.儿童大约在几岁之后开始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他们开始知道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 ()A. 2岁 B. 3岁C. 4岁D. 5岁.谁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A.科尔伯格B .皮亚杰C.马斯洛D

2、.罗杰斯.年幼儿童注重事情的结果,而不关注行为的动机,这种现象称为()A.道德结果论B.道德假说论C.道德发现论D.道德实在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 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 O3对群体、群体生活及对我群关系的感受()A.3B.OC边D. d7.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社会性发展水平社会要求G3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A.3B.Q)CJ3D.8,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评价和()A.独立性 B.选择性C,满足性D,需求性.哪种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A,模仿B.同化C,强化D.体验.下列哪项不是学前

3、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A榜样示范法B同伴学习法C情景体验法D自由选择法.以下哪项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种中介。()A 社会交往B需要C社会环境.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A 家庭教育B社会交往C社会教育.友谊发展的关键期是()A中班B小班C大班.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意义包括D共同利益D学校教育D幼儿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思维和语言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使儿童具有安全感、集体归属感(ABCD.谁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o ()A陶行知 B蔡元培C陈鹤琴D叶圣陶.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中不包括()A.对群体规则的理解和接受能

4、力B对社会情景的判断能力C.对事物的注意能力D.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下列哪位心理学家认为,使用自己的名字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A.皮亚杰B.科尔伯格C.维果茨基 D.安南耶夫.个体认同所在群体并感觉自己也被群体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一种隶属于这个群体、与这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觉,指的是()A.幸福感B.归属感C.自尊感D.团结感.经过适宜的社会性教育后,下列哪类学生开始能主动把许多小朋友变成自己在班里的好朋友,并乐于一起游戏、讲故事和互相交谈。()A.小学生B.大班幼儿C.中班幼儿D.小班幼儿.社会适应的一般典型表现,不包括()A.明显的亲社会行为B.积极的情绪反应C.被动的寻

5、求社会支持D.良好的社会交往.谁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A .科尔伯格B .皮亚杰C.马斯洛D.罗杰斯.年幼儿童注重事情的结果,而不关注行为的动机,这种现象称为()A 道德结果论B道德假说论C道德发现论D道德实在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 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 O3对群体、群体生活及对我群关系的感受A. C;B.3C.C2D.?.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C社会性发展水平C社会要求C3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A Q B C1 C2C. C2 C3D. C1 C2 C3.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概念、自

6、我形象、自我评价和()A.独立性B.选择性C.满足性D.需求性.哪种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A.模仿B.同化C.强化D.体验A榜样示范法B同伴学习法C情景体验法D自由选择法.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儿童价值观的建立是通过儿童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内心体验主动建构价值的过程,但它忽视了外部教育影响。这是哪个理论强调的()A价值移情理论B道德发展理论C价值澄清理论D认知水平发展理论.根据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判断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结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是哪个阶段()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幼儿可以听进去成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可以

7、接受成人给的一些任务,这大约是哪类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典型表现。()A.小班B .中班C.大班D10岁以上.幼儿与教师之间应该形成怎样的师生关系。()A专制型C民主、平等型D权威型B放任型.在社会交往中,哪类儿童表现出害羞、攻击少、不敢自我表现、单独活动等特点。()A.受忽略儿童B.受排斥儿童C.受欢迎儿童D.中间型或一般型儿童.谁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A.维果斯基B.赫尔巴特C.苏霍姆林斯基D.夸美纽斯.受欢迎儿童在社会交往时的行为特征有()外表吸引人 缺乏攻击性 逃避双向交往 极度活跃A.B.C.D.社会适应能力

8、是一种综合能力,其中不包括()A对群体规则的理解和接受能力B对社会情景的判断能力C对事物的注意能力力D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能.个体社会适应能力与智力发展的比例关系是()A反比B不完全反比C正比D不完全正比.学前儿童的兴趣特点不包括()A兴趣比较广泛B直接兴趣比较少C兴趣有不良倾向D兴趣比较肤浅. 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指的是()A气质B性格C个性D能力.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会教育的形式()A.课堂教育B.移情训练C.游戏活动D.社会实践.社会性教育的分类目标包括社会环境及行为规范、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A.民族文化B.社会适应能力C.爱国情感

9、D.民族意识.根据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判断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结 果,而不考虑行 为动机,是哪个阶段()A.自律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前道德阶段D.后习俗阶段.按照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分类,以工具性目的为取向,是处于哪个水平()A.前习俗道德水B .习俗道德水平C.后习俗道德水平D.超习俗道德水平.以下哪些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方法()移情训练C2榜样示范G3利用归因原理04表扬奖励A.C3)B.OC.OD.oO.幼儿开始意识到与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这大约是哪个阶段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A.小班B.中班C.大班D. 10岁以上

10、.社会情感主要包括哪些()1道德感 2理智感3美感4安全依恋A.B.C.D.随着年龄的增长,几岁的儿童不仅能意识到他人在性情上的异同点,而且还认为外部情境(如生病或家庭冲突)能使一个人偏离本来的性格特征(A. 7-.幼93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感,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是()A.安全感B.需要C.依恋D.满足感.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情感教育的意义()A.促进人们对情感发展及教育的重视B.发挥社会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C.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D.促进儿童情感教育的评价体系更加完善.为了增强家园合作的实效性,教师在工作中有哪些注意点()家园互动的重心由访

11、问转向探究 家园互动的方式由单一转向交互 家园互动的空间由封闭转向开放 家园互动的媒介由单一的语言转向多种媒介D.?D.加德纳)协商能力人际联系能力分C.D.A. (3)B.3C.3.谁提出多元智能理论()A.皮亚杰B.斯皮尔曼C.斯滕伯格.丹尼尔?戈尔曼认为人际技能的四大要素指( 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判断能力析能力A.B.儿童从几岁左右开始,出现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1岁2 岁 C. 3 岁D. 4岁.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是哪个阶段幼儿社会交往的目标()A.小班B.中班C.大班D.儿童.幼儿与教师之间应该形成怎样的师生关系()A.专制型B.放任型C.民主、平等

12、型D.权威型.在社会交往中,哪种儿童表现出害羞、攻击少、不敢自我表现、单独活动等特点()A.受忽略儿童B.受排斥儿童C.受欢迎儿童D.中间型或一般型儿童.谁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 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A.维果斯基B.赫尔巴特C.苏霍姆林斯基D.夸美纽斯.社会适应的一般典型表现,不包括()A.明显的亲社会行为B.积极的情绪反应C.被动的寻求社会支持D.良好的社会交往.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主要是哪个方面的适应()A.身体B .情绪C .认知D.心理.儿童哪个阶段开始愿意为集体做事,并为集体成绩而感到高兴()A.小班幼儿B.中班幼儿C .大

13、班幼儿D.小学生. 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指的是()A.气质B .性格C .个性.能力1.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 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 O3群关系的感受A.3 32 33A.目的性原则B.主观性原则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评价原则(从内容上看,目我意识大致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对群体、群体生活及对我全面性原则D.发展31生理自我32社会自我33心理自我34道德自我A. 31 32B 31 32C. 32 3331 32 33性原则列哪项不是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典型表现(

14、A.能说出一些自己会做的事B.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C.能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及家长的话D.做事情时有自己的想法5.按照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分类,以“好孩子”为取向,是处于哪个水平()A.前习俗道德水平B.习俗道德水平C.后习俗道德水平D.超习俗道德水.幼儿常用自己的想法感受去代替别人的想法。例如,幼儿喜欢蓝色的杯子,他认为别人也一样会喜欢蓝色的杯子。这大约是哪类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典型表现。()A.小班B.中班C.大班D. 10岁以上.在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趋势中,儿童在心理学维度上比较他人,如“贝贝比佳 佳聪明”。是属于哪个阶段()A.行为比较阶段(6-8岁)B.心理建构阶段(8-1

15、0岁)C.心理比较阶段(11-12岁)D.行为建构阶段(12-14岁) TOC o 1-5 h z .以下哪种不是依恋的类型()A回避型 B安全型C反抗型D满足型9友谊发展的关键期是().A中班B小班C大班D幼儿.谁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A陶行知B蔡元培C陈鹤琴D叶圣陶.受欢迎儿童在社会交往时的行为特征有()外表吸引人 缺乏攻击性逃避双向交往极度活跃ABCD.陈鹤琴关于幼儿群体知识和交往能力的教育理论包括()坚持环境教育原则坚持主体发展原则坚持激励性原则坚持快速发展原则坚持 目的性原则A.B .C.D.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中不包括()A.对群体规则的理解和接受能

16、力B .对社会情景的判断能力C.对事物的注意能力D.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能力.教室里应创设尊重儿童个性的可供自主选择的兴趣角,包括(厨房区 阅读区 休息区 艺术班创作区 游戏玩具区A.B.C.D.儿童与同伴的主要交往形式是()A .阅读B.唱歌C.画画D.游戏.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发展的个性化活动主要包括()教育活动自由活动艺术活动游戏活动A.B.C.D.A文化冲突B文化融合C文化差异D后喻.异质文化在交流中出现的相互排斥的倾向和状态是指()文化.在多元文化教育上,我们的核心教育理念是()A文化自觉B文化自信C文化自尊D文化自豪. 一个人最初的社会性发展就是()A亲子之情B安全感C培

17、养幼儿良好习惯极情感.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A整体一系统性B社会制约性能动C统一性D1.婴儿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但还不能明确区分自己身体的各种器官和别人身体的器官是在多大年龄左右。()A 3个月B 6个月C 1岁D 2岁2.从形式上看,以下哪种不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A.社会规则B .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调节.猴子用木块换糖,换到最后,木块换完了,猴子就用自己的尾巴来换。这说明()A.猴子不能把主体和客体分开 B.猴子具有自我意识C.先天素质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前提D.自我意识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分界线.下面哪位心理学家把儿童使用自己的名字的技能看成是自我意识发展

18、的巨大飞跃。()A.罗杰斯B.安南耶夫C.科尔伯格D.马斯洛.下列哪项不是中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典型表现()A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B能说出父母的工作和主要爱好C能说出自己家所在的村名或街道名D遇到困难时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轻易求人.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考虑问题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对行为作出道德判断属于哪个阶段()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D后习俗道德阶段.幼儿的自我意识是从对自己的哪个方面认知开始的。()A生理特征B社会角色C行为特点D心理活动.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趋势中,下列哪个阶段的学生通常用行为术语来描述人,如“浩浩是我们班级画画最好的”)。(A行为比较阶段(6-8岁

19、)B心理建构阶段(8-10岁)C心理比较阶段(11-12岁)D行为建构阶段(12-14岁).个体社会适应能力与智力发展的比例关系是()A.反比B.不完全反比C.正比D.不完全正比.个体认同所在群体并感觉自己也被群体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一种隶属于这个群体、与这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觉,指的是()。A.幸福感B .归属感C.自尊感D.团结感.经过适宜的社会性教育后,下列哪类儿童开始能主动把许多小朋友变成自己在班里的好朋友,并乐于一起游戏、讲故事和互相交谈。()A.小学生B .大班幼儿C.中班幼儿D.小班幼儿.下列哪位美国教育家认为,行为的变化不是由个人内在因素单独决定的,而是由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来决

20、定的。()A .杜威B.班杜拉C.华生D.布鲁姆.下列哪项属于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A自我调节B自我体验C自我认识D自我控制.学前教育专家谁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帮助儿童理解、欣赏、尊敬其他种族、性别、社会经济、语言和文化背景,使儿童能够在一个不同文化的世界中生活、学习和交往,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A斯特派克B莫里森C施维因哈特D乔治伯格.引导幼儿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成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属于哪类能力的培养A社会认知B移情训练C社会情感D社会()交往. “镜中自我”是指自我概念的形成受到下列哪类因素的影响()A.社会比较经验B.社会适应能力C.自我感觉D.他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

21、儿社会性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A.幼儿园工作规程B.幼儿园指导纲要C.幼儿的兴趣D.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最早在()A. 19世纪20年代B. 20世纪20年代C. 19世纪30年代D. 20世纪30年代.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D.A.(3)B.OC边社会性发展水平社会要求&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A独立性B选择性C满足性D需求.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评价和()性回答“我是谁” “我怎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儿童社会教育中什么内容(A社会情感B社会交往C社会适应D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的自我意识不断地发展变化,主要呈现丝布发展趋势,

22、最后一步是()A自我认知的内容从有明确参照系统的特点向与其相反的方向发展B儿童自我的结构从简单结构发展到分化的多重的结构C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D儿童自我功能的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有一个阶段,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开始意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除了看行为结果D第四阶段C第三阶段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外还要看动机,是哪个阶段()哪个水平()社会认知发展的典能在他人的帮助下按照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分类。以“社会观念”为取向,以价值观念为取向,是处于A前习俗道德水平B习俗道德水平C后习俗道德水平D超习俗道德水平以下哪种不是亲社会行为教育的训练方法()

23、A移情训练法B情景展示法C榜样示范法D利用归因原理幼儿可以听进去成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可以接受成人给的一些任务,这大约是()幼儿型表现。A小班B中班C大班D10岁以上()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A社会交往B需要C社会环境D共同利益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A家庭教育B社会交往C社会教育D学校教育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意义包括()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促进思维和语言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使儿童具有安全感、集体归属感ABa.哪个阶段儿童社会交往的年龄目标表现为对大家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和平解决。()A大班B小班C中班

24、D小学.在教室中发生纠纷时,教师采取的步骤不包括()A寻求解决方案B弄清问题所在C.积极帮助D.就某种解决方案取得一致意见并实施.幼儿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中做客,体会待客之道,这个过程称为()A学习B.习惯化C.模仿D.社会化.哪个教授的“新教育实验”的基本观点就是“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A朱永新B刘新成C顾明远D钱梦龙.个性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2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芬。()岁是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A 3 6岁B 11 12岁C 7 10岁D 12岁以上.学前儿童的兴趣特点不包括()。A兴趣比较广泛B直接兴趣比较少C兴趣有不良倾向D兴趣比较肤浅,容易变化重要地位。.能力是保证活动顺利

25、进行并能取得成就的心理特征。在婴幼儿能力的发展中,()和()居于运动能力语言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ABa口.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想不包括()。A主体性B独特性C个别化D系统化.文化的形态有多种多样,()和()形态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最为密切。艺术形态组织形态社会形态生活形态ABa.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象征;文化存在的基本方式是()oA文化的特殊性B文化的多样性a文化的普遍性D文化的融合性.幼儿社会性是在()的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A生物特征B气质特征C人与人交往D心理特征.儿童大约在几岁之后开始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

26、开始知道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D. 5岁D.罗A. 2岁B. 3岁C. 4岁A.科尔伯格 B .皮亚杰 C.马斯洛.谁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A.(3)3.年幼儿童注重事情的结果,而不关注行为的动机,这种现象称为(A.道德结果论B .道德假说论实在论.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社会性发展水平社会要求G3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 B .3.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评价和()A.独立性B.选择性C.满足性.哪种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A .模仿B.同化C.强化.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A榜样示范法B同伴学习法C情景体验

27、法D自由选择法.儿童价值观的建立是通过儿童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内心体验主动建构的过程,但它忽视外部教育影响。这是下列哪个理论强调的()A价值移情理论B道德发展理论C价值澄清理论D认知水平发展理论.幼儿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例如,游戏结束后要把玩具整A小班B中班C大班D 10岁以上理好放回原处、上课发言要举手等。这是哪个班级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典型表现。.社会情感发展的基础是()C.道德发现论D.道德c 3D. D.需求性D.体验A.道德感B .理智感C.美感D.安全依恋.儿童在对一个陌生同伴有足够信息的情况下,不仅能对陌生人作出心理上的推断,也能依靠推断来预测其将来行为

28、,大约是在几岁()A. 2岁B. 3岁C. 5岁D. 8岁.个体社会适应能力与智力的发展的比例关系是()A.反比B.不完全反比C .正比D.不完全正比.个体认同所在群体并感觉自己也被群体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一种隶属于这个群体、与这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觉,指的是()A幸福感B归属感C自尊感D团结感.经过适宜的社会性教育后,什么班级学生开始能主动把许多小朋友变成自己在班里的好朋友,并乐于一起游戏、讲故事和互相交谈A.小学生B.大班幼儿C.中班幼儿D.小班幼儿15.社会适应的一般典型表现,不包括(A.明显的亲社会行为B.积极的情绪反应C.攻击性D.良好的社会交往16.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主要是下列哪项适应

29、。A身体B情绪C认知D心理.儿童哪个阶段开始愿意为集体做事,并为集体成绩而感到高兴()A小班幼儿生B中班幼儿C大班幼儿D小学.教室里应创设尊重儿童个性的可供自主选择的兴趣角,包括()厨房区 阅读区 休息区 艺术班创作区 游戏玩具区ABCD.判断是否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A.教学效果B.学生互动C.教室环境D.教室20.美国哪位教育家认为,行为的变化不是由个人内在因素单独决定的,而是由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来决定的。()D.布鲁姆,这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哪个D.心理比较阶段A.杜威B.班杜拉C.华生.儿童用心理特质来描述他人,如“乐乐很大方”阶段()A行为比较阶段B.行为建构阶段C

30、.心理建构阶段.儿童几岁时开始趋向于与善良的儿童一起玩,而不把拥有吸引力的玩具作为最重要的特质。()A. 3岁B. 5岁C. 7岁D. 9岁.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理论,儿童道德判断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结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属于哪个阶段()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D榜样示范阶段.几岁的儿童就能更好地运用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策略,他们思考感情问题的方式也会变得更加理性。()A 3-4 岁B 5-6 岁C 7-8 岁D 9-10 岁.在教室中发生纠纷时,教师采取的步骤不包括()A寻求解决方案B.弄清问题所在C.积极帮助D.就某种解决方案取得一致意见并实施.幼儿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中做客,

31、体会待容之道,这个过程称为()A.学习B.习惯化C.模仿D.社会化.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属于()A.自我体验B .自我调节C.自我认识D.自我控制. 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是指()A性格B.能力C.个性D.气质.个性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几岁是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A. 3 6 岁B. 11 12 岁C. 7 10 岁D. 12 岁以上.学前儿童的兴趣特点不包括()A兴趣比较广泛B直接兴趣比较少C兴趣有不良倾向D兴趣比较肤浅,容易变化. 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指的是()A气质B性格C个性

32、D能力.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会教育的形式()A课堂教育B移情训练C游戏活动D社会实践.社会性教育的分类目标包括社会环境和行为规范、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A民族文化B社会适应能力C爱国情感D民族意识.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A幼儿园工作规程B幼儿园指导纲要C幼儿的兴趣D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个人最初的社会性发展就是()A亲子之情B安全感C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D积极情感.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最早在()A 19世纪20年代B 20世纪20年代C. 19世纪30年代D. 20世纪30年代.幼儿社会性是在什么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A生物特征

33、B.气质特征C.人与人交往D.心理特征.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A整体一系统性B ?社会制约性C.统一性D.能动性.下列哪位心理学家认为,使用自己的名字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A.皮亚杰B .科尔伯格C.维果茨基D.安南耶夫社会性发展水平社会要求&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1分,.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D. O共5分)A ,籍误弊在题下空处进行改21.“孔融让梨”、“黄香扇枕”、“孟母三迁”、“雷锋的故事”等都属于教育方法中 的同伴学习法。().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性需要,如饮食、运动、睡眠等;还有一类是社会性需要,如劳动、交往、认知等

34、。在这两类需要 中,可以缺失社会性需要,因为它不是必须的。().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情绪情感教育是改善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帮助患儿认识自己的情绪体验,是游戏治疗时常用的一种方法.社会适应是人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小与智力的发展完全成正比, TOC o 1-5 h z 智力发展得好,社会适应能力就强。().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模仿来学习别人的经验和行为习惯。().多元文化并存就是指世界文化一体化。()情感教育也,这说明.陈鹤琴先生曾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

35、需要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自我意识包括四种形式,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判断教室气氛是否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孩子与教师的互动方式。().任性、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同伴之间抢玩具,缺少同情心和团体概念等。都是中班幼儿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典型表现。().班杜拉认为,行为的变化不是有个人内在因素单独决定的,而是由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来决定的。().社会认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经验的认知过程本身,即观察、 记忆、 注意、推理、想象等过程;另一方面是经过认知过程获得的社会认知经验。().做事情有自己的想法,与同伴或成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表明自己

36、的意见并说出理由。是中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典型表现。(). 7岁以前的儿童已经形成了对他人生理特征的非常具体的印象,但他们并不能了解他人的心理特征。().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有好坏之分。.社会交往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社会认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经验的认知过程本身,即观察、记忆、 TOC o 1-5 h z 注意、推理、想象等过程; 另一方面是经过认知过程获得的社会认知经验。().做事情有自己的想法,与同伴或成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表明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是中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典型表现。(). 7岁以前的儿童已经形成了

37、对他人生理特征的非常具体的印象,但他们并不能了解他人的心理特征。().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有好坏之分。().社会交往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原则是指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能凭借个人主观感情臆断,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多角度、多层面评价。().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实质就是促进儿童的社会化,使其习得社会群体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最终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丹尼尔?戈尔曼的人际技能理论认为人际技能的四大要素是领导能力、组织能 力、判断能力、 分析能力。().自我是指关于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力、社

38、会角色、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或政治 倾向及一些显 着的个人特征的知识。().儿童游戏的认知复杂性不能够预测儿童今后的同伴交往能力。().儿童与成人交往并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成人指导,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找、选择和 组织成人及周 围环境所提供的条件。().教师拿幼儿的弱项与其他幼儿的强项比较,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可以起到激励 幼儿成长的作用。(). 2岁左右的幼儿自我意识在不断的发展,儿童的想法经常以自己为中心,较少考虑别人的感受,在与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以自己想法代替别人的想法。().大班是“友谊”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渴望友谊,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缺乏适宜的交往策略,经常导致不愉快的交往事件和冲突。.学

39、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原则是指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能凭借个人主观感情臆断,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多角度、多层面评价。 ().社会认知是人们面对社会事物时产生的态度体验和感受,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幼儿的社会化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这就是说,幼儿的交往合作等社会技能主要是幼 TOC o 1-5 h z 儿在活动中自己建构的,而不是被迫接受的。().幼儿的社会学习可以是抽象的,使幼儿在参与性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以此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主要是心理上的适应,在心理上能够接受新环境,能够接受社会规则,能

40、够接受新的交往对象。().对学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儿童个体对群体的适应;其次才是在儿童进入社会时,社会要尊重儿童主体,接纳儿童,为儿童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通过后天的教养获得的。().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主要是心理上的适应,在心理上能够接受新环境,能够接受社会规则,能够接受新的交往对象。().多元文化并存就是指世界文化一体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原则是指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能凭借个人主观感情臆断,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多角度、多层面评价。().自我意识包括四种形式,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 7

41、岁以前的儿童已经形成了对他人生理特征的非常具体的印象,但他们并不能了解他人的心理特征。().社会适应是人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小与智力的发展完全成正比,智力发展得好,社会适应能力就强。().判断教室气氛是否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孩子与教师的互动方式。().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原则是指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能凭借个人主观感情臆断,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多角度、多层面评价。().自我意识包括四种形式,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 7岁以前的儿童已经形成了对他人生理特征的非常具体的印象,但他们并不能了解他人的心理特征。().社会

42、适应是人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小与智力的发展完全成正比,智力发展得好,社会适应能力就强。().判断教室气氛是否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孩子与教师的互动方式。()三、名词解释.社会认知31.同化.榜样示范法.自我价值感.性格41.亲社会行为42.个性品质43.同化.情境体验法.社会自我.能力.文化差异.同化44. 一贯性原则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自我体验.道德认知26.依恋.社会认知.情境体验法.正面教育原则.体验.价值澄清理论.社会交往.社会化28.自我价值感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29.性格30.文化融合得分27.自我意识动态评价自我体验榜样示范法社会情感同化社会交往技能归属感个性社会情感个性能力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49.得分:、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得分3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26.简述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的内容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