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辽宁舰学习目标1.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2.思考作者是怎样获取、组织各种新闻事实的,理解新闻采访的作用和价值。3.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学习速览基础积累阅读鉴赏课堂练习基础积累通讯表现手段: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分类: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新闻体裁消息特写通讯时效性篇幅报道对象表达方式参考教材第9页的补白、第16页的表格,整理三种新闻体裁的相关知识,并填入下表。新闻体裁消息特写通讯时效性强较强稍弱篇幅短较长长报道对象新闻事件

2、整体新闻事件的某一片段(瞬间、场景)新闻事件整体及细节表达方式以记叙、说明为主以记叙、描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浩瀚 娴熟 咆哮 镌刻 一丝不苟 殚精竭虑 hnxinxiojungudn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娴熟:熟练。镌刻:雕刻。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探究一: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完成下面的任务:1概括本则通讯报道的主要内容。2.围绕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本文依次记叙了什么内容?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什么环节?阅读鉴赏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本则通讯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

3、。【交流点拨】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2围绕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本文依次记叙了什么内容?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什么环节?【交流点拨】依次记叙了工作人员就位,安全观察员检查阻拦索、这次飞行的意义及艰难、塔台广播、着舰指挥员引导,战斗机稳稳着舰、人们庆祝着舰成功的欢快场景及着舰成功的意义。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这些环节。在着舰过程中的状态,将着舰的前后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1.文章前四段描写海上环境、舰载机着舰的意义和风险有什么作用?

4、描写海风之大、海浪之汹涌,为下文舰载机着舰设置了整体环境。第三、四段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揭示了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并交代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危险性的难题;从结构上看,这两段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探究二:精读课文 深入探究 2.阅读5-19段,着舰过程、着舰成功后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作品感染力。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1.绕舰一转弯,二转弯

5、,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运用比喻,把舰载机比作“凌波海燕”,写出了舰载机飞行的轻巧灵活,表现了飞行员高超的飞行技术。探究三: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2读课文“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试着赏析本段文字。“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生

6、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3.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航母之小,再加上起伏颠簸,生动形象第写出了飞机着舰之难。4.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揪”字写出人们凝神屏息,心随指针一起跳动,既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氛围,又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

7、和感染力。5.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从容”表现了指挥员的沉着冷静,内心的底气;运用比喻手法,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既表现了着舰的难度与风险,又表现了海军技术的成熟,大国海军的风范。思考问题 1.新闻作品主要靠事实打动读者,作者是如何获取和组织事实的?作者以观察所得的事实(舰载机着舰的全过程)构成主干框架,以记录所得的事实(主要是文中人物说的话)作为精彩的细节,以搜集来的材料(与航母舰载机着舰相关的材料,掌握了“非现场”的事实)作为现场采访所得内容的延伸拓展,突出所报道事件的意义与价值。2本文作者能将重大题材的新闻

8、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你觉得作品的成功之处在哪儿?很有价值感,舰载战斗机着舰就是能够反映时代主题具有宏大意义的重大事件,此稿作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的文字记录,在历史的坐标中地位自然非同凡响,新闻价值不言而喻;很有层次感。叙事完整,铺排有序。b重点突出,主次分明。c文风平实,脉络直观;很有现场感,标题“一着”和“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强烈的画面感跃然纸上。b开头“海风呼啸”“斩浪前行”“军旗迎风招展”等句子、词语一下子把整体布好了局。c飞行员与着舰指挥员的对话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现场。d“咆哮声”“一转 变”“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等一系列紧凑的动作描写,把读者的眼睛死死地吸引在着舰

9、过程中;很有美觉感,动态美,对海天环境的全景描写,具有宏观上的壮美;对着舰细微动作的描写具备了微观的细节之美。b情感美,“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字里行间,展现出了官兵的家国情怀。c语言美。文中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等形象生动,富有感 染力。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过报道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15舰载机着舰的全过程,歌颂了中国海军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表现初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主题归纳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呼啸(xio) 桅杆(wi) 舰艉(wi) 澎湃(png pi)B湛蓝(zhn) 关健(jin) 绽放(zhn) 浩瀚(ho hn)C默契(qi) 紧绷(bng) 承载(zi) 咆哮(po xio)D娴熟(xin) 镌刻(jun) 凌波(lng) 凛洌(ln li)【答案】A【解析】 B关键 C默契(q) D镌刻(jun) 凛冽课堂练习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凛洌 默契 一丝不苟 白手起家B关键 姿态 振耳欲聋 梦想成真C绽放 咆哮 殚精竭虑 无怨无悔D风采 承载 惊心动魄 玩强攻关【答案】C【解析】A凛洌凛冽;B振耳欲聋震耳欲聋;C正确。D玩强攻关顽强攻关。3.下面句子中红色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B阻拦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