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读书报告_第1页
绿色建筑读书报告_第2页
绿色建筑读书报告_第3页
绿色建筑读书报告_第4页
绿色建筑读书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议绿色建筑读书报告近期我读了一篇名为浅议绿色建筑的论文,现就这篇论文作如下的读书报告。此论文的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存环境恶化,人类住区渐为灰色所吞噬”的现状,结合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并总结推广前人有关绿色建筑的先进经验,使“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应用”系统化,理论化。描述性研究法作者将有关“绿色建筑”已有的规律、现象、理论和历史发展如“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绿色建筑的产生、涵义、发展概况”等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了简洁的叙述并通俗的解释出来。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了现代建筑未能很好地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问题。文献研

2、究法作者根据“绿色建筑”的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了生态与可持续建筑、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刍议等文献来获得了绿色建筑的产生、涵义以及其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概括并在文中进行了简要的阐释。研究内容以绿色建筑为主题,对绿色建筑的产生及涵义进行了简单阐述,就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概况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作了总结,简要阐述了关于中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其他几点认识,总结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自己有关的观点和认识,最后结合前文所阐述了一系列要点综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点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可持续发张思想的绿

3、色建筑的根本理念,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研究结论这篇论文浅议绿色建筑,仔细研究了有关“绿色建筑”某些问题,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设计应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居住区正渐被灰色吞噬问题的必然结果。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理论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求建筑工作者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更好的切合绿色建筑的新的发展需求。对文章的评价这篇论文以绿色建筑为主题,对绿色建筑的产生及涵义进行了简单阐述,就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概况作了总结,最后综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

4、的和谐共生。论文研究方法较为丰富,研究的中心突出,围绕研究中心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文字叙述通俗易懂。但这篇论文的研究深度还较浅,很多地方只是引出了某些概念并没有举实际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心得体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正如论文的作者所说“绿色建筑的产生是建筑设计应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居住区正渐被灰色吞噬问题的必然结果”。而“绿色建筑”是建筑设计师和建筑施工方面秉着可持续发展和最自然环境的核心思想理念在建筑设计和具体施工过程中修建的充分尊重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随着现如今的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尊重自然期望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愿望也日益迫切,“绿色建筑”已然成为了建筑发

5、展不可避免的追求目和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从绿色建筑到绿色社区,最后再到绿色城市,最终达到建筑与人、城市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不难看出绿色建筑是这一系列发展的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在进入后工业时期对“绿色建筑”的追求更为迫切。它们较早的在这方面投入人力资源和资金,现今也有初步的发展结果,可以说是在“绿色建筑”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在经济发展作为全国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随之日益严重。资源严重浪费,在进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肆意破坏环境,建筑设计过程中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超短暂的建筑寿命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缰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

6、国对“绿色发展”的需求更为迫切。这使得我国的城市化必然走以绿色为基础的新型化城市道路,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兼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也成为必然。(2)浅谈“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我国极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的发展目标下,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外的许多建筑师也都来到我国,希望带来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但是有的时候却是事与愿违,笔者认为这些建筑师没有能很好的结合我国的建筑现状未意识到国外与国内的审美差距所造成的。也正是因为种种原因使得这些国外建筑师和海归建筑师以及他们的绿色建筑在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其结果就是钱花了,付出了很大的努

7、力,但是效果却不好。从我国绿色建筑的境况来说,适应自然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技术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长期的摸索而得出来的,前人所总结的经验技术本来是应该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但是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却没能很好的在现代建筑中继承下来。究其原因,一方面正如文章所说的那样“可能是在传统建筑的实践中,环境观只是一种模糊、自发的观念,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和完整的理论”。而另一方面我认为是由于现当代的建筑设计师没有系统的全面的去总结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未能在设计建造中充分运用。绿色建筑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正如是我国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绿色建筑还存在推广手段匮乏、法律

8、法规不配套等问题。篇二:绿色建筑读书笔记绿色建筑的风土美学与隐忧读绿色建筑有感之前对于绿色建筑虽然有所接触,但实际上对于绿色建筑了解甚微。此次选择了林宪德老先生的绿色建筑作为拓展阅读。希望能够拓宽对于绿色建筑的了解。首先了解一下本书的坐着林宪德先生的背景:绿色建筑这本书的开始很有意思,第一章的题目是由一个图腾一出来的。即永远的欧伯罗斯。欧泊罗斯是一种长生不死的神兽。它可以通过吃自己不断生长的尾巴来获得永生。不需要向外界觅食。一切都已自己的内部循环来生存。不会对自然产生影响,也不会向自然索取。这个图腾我人不禁想到了绿色建筑的含义。就是对然的零污染零排放。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的绿色生态,环保。绿色

9、建筑的风土美学对于绿色建筑,表面上他更侧重于建造过程中的建筑技术。而建筑的美学却并没有得到重点考虑。读到这一部分,才引人思考:所谓都市风格、建筑美学并不需要什么伟大的工程来体现,只要是符合气候、生态、节能的绿色设计,自然会呈现其风土特色。这句话的含义。在建筑上调节气候最主要的技术,莫过于控制室内外的“气温差”及“日射量”两项气候因素。调节“气温差”的建筑技术就是“保温”,而调节“日射量”的建筑技术就是“遮阳”。我们甚至可由“保温”与“遮阳”的技术原理,来展开说明“建筑气候风土论”从建筑的遮阳保温设计窥探绿色建筑的风土美学。书中作者给我们罗列了一下建筑的美学:寒冷气候“保温文化”,就是“墙面文化

10、”防止“由内向外的热损失”。干燥气候的“遮阳文化”是另一种“墙面文化”抑制“由外向内的热取得”。热带的“遮阳建筑美学”,甚至可称为“屋顶文化”热带传统民居都具有大大的屋顶、深深的遮阳,甚至可以没有墙面,但不能没有屋顶。泛亚热带的“保温遮阳并重文化”建筑美学适中的开口,丰富的阴影,充分的通风。此处从建筑学的角度看,即是绿色建筑的风土美学体现在建筑适应环境时形成的特殊建筑构件的处理上。是基于特定的物理需求形成的合乎逻辑,有真正的用途的理性美学。如气候高热的地区建筑以开口不大的高窗和隔热性能好的墙面为主,寒带地区的建筑特色在于其较强的保温性能。开放式的亭台隔轩是热带建筑的特征。本书所谈的建筑气候风土

11、美学,以“保温文化”、“遮阳文化”、“遮阳保温并重文化”为寒冷干燥、热带与泛亚热带气候的建筑表现,建筑设计者应引之为建筑风土表现的座右铭。其中虽然热带与亚热带的细微差异在于:热带气候可以设计无外墙的开放式亭台建筑,而亚热带气候因有短暂寒冬与台风需要有明显的外墙构造。但无论如何,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的建筑物对于遮阳、遮雨、露台等功能构件均有强烈需求,其建筑风格应该呈现“轻巧谦虚、阴影韵律”的特色才对。作者在本章最后提出的一个疑问便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废弃了最传统的建筑本土处理方式。放弃适合当地气候的建筑布局和建筑细部处理。统一的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内部设计也不再追求尽可能多的自然采光。浪费了

12、大量的能源,给城市的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难道只有这样金光闪闪的建筑才算是符合时代气息的建筑么?现在一部分建筑师开始研究的本土建筑在本人看来,其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远远胜过于密斯引领的玻璃建筑。空调设备的发展是建筑的技术的进步。但是技术的进步同审美的进步并不是统一的。正如基督教堂建筑上的玻璃窗花。由于技术的限制,导致不能生产大面积的彩色玻璃,被称“不识字的人的圣经”的彩色玻璃却因为小块彩色玻璃的拼接而更有艺术特点。但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大面积的印花玻璃被大量的生产出来。但是这却降低了玻璃窗花的美学价值。因此空调技术,特种玻璃的产生不能成为放弃最本土的绿色建筑的传统做法的理由。书

13、中对通风的文化,生物多样性环境的设计,建筑谁循环的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分别一一的给了介绍。但书中讲到绿色建筑的隐患,仿佛一下子将之前的一切都推翻,感觉有:设计有法,无定法的感觉。书中作者的观点如下:“不建筑”是最好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虽然标榜地球环保设计,然而假如是不当的需求、不必要的建设,再好的绿色建筑也是枉然。“越简单”是越好的绿色建筑能量第二定律。冗长化、复杂化的建筑系统,只是徒增设计、施工、维修、管理之能量转换损失而已。“高科技”绝非拯救地球的万灵丹适宜技术”的原则,“俭朴建筑美学”的原则绿色建筑之所以会如此的热门,可以从之反映出当今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迫切。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

14、的过程中,应该将绿色建筑的理念寄托于建筑设计中。从场地设计,总平设计到建筑内部的布局设计都应考虑周全。篇三:绿色建筑读书笔记绿色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isbn978-7-112-09223-9本书是2003年热湿气候的绿色建筑一书的全面精简改版,其内容大量删除原有空调照明等艰涩的机械技术内容,同时也删除与目前绿色建筑评估技术手册重叠之内容,希望能够成为深入浅出、轻松愉快的绿色建筑专业入门之作。台湾今日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是笔者主导国内多位研究者十多年来的共同心血,也是立於国际比较的本土化研究成果。作者为了追寻热湿气候之建筑原貌,走访东南亚各国、日本南部、美国东南部,以及中国

15、之云贵、华南、江南,探索气候民居与风土建筑元素,建立了丰富的生态建筑图片档案作为本书之素材,相信这些第一手资料能提供读者对於绿色建筑风土的体认。本书可说是集作者近年绿色建筑研究之精华,尤其新增大量亚洲与世界各国之生态气候与耗能特色之比较解析,使内容兼具地方特色与国际视野,因此本书删除了热湿气候之赘语,重新以最简短的绿色建筑为名。在短短数年内,许多大专院校与社区大学纷纷开设绿色建筑的课程,建筑系的学生对绿色建筑指标也朗朗上口,甚至在国中小学教科书上也开始介绍绿色建筑。由於绿色建筑的内容只谈论建筑尺度的环保技术,或许有人认为小尺度的环保设计对大生态环境之贡献太薄弱,真正的地球环保对策必须扩大至都市

16、、国土规划上,方能发挥整体功效。读者若有此忧虑,请参照笔者另一姊妹作城乡生态,必能有助於建构环境生态设计之完整体系。但愿我们的居住环境可由绿色建筑迈向城乡生态,让我们的子孙能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希望。部分目录和摘要第一章永远的欧伯罗斯1-1绿色建筑的展开1-2绿色建筑发展史1-2.1绿色建筑起源于能源危机1-2.2“风土建筑”与“生态建筑”两大思想脉动1-2.3地球环保危机1-2.4经济全球化加速地球环境危机然而,1990年以来的亚洲金融风暴告诉我们,全球化非但不是经济万灵丹,反而使地球社会、经济、政治、环保秩序的乱源。事实上,目前的全球化趋势并不是促进人类理解、文化交流、社会正义的全球化,而是

17、企业公司的全球化、名牌的全球化、物欲的全球化、资源掠夺、环境破坏的全球化而已。由企业所主导的全球化,使政府变得无能,使政府的税收越来越仰赖薪资阶层,使税制的公平性丧失殆尽,使全球贫富差距拉大。2003年,联合国公布“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球富有与贫穷国家间的鸿沟逐渐扩大。1990年代美国开始繁荣之际,全球超过50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却下滑。全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约6千万人),其收入是最穷57%人口收入的总和;美国最富有的2500人,其收入几乎等于全世界最穷20亿人的收入总和。在1820年,西欧的每人平均国民所得是非洲人的3倍,到了1990年代,差距已高达13倍。以生态的观点,全球化意味着组织的巨

18、型化、复杂化、以及食物链层级的冗长化,隐含着全球生态系统的弱化。全球化自由贸易的机制,在先天上即是产业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克星,它使跨国企业将无数的地方产业连根拔起,让标准化市场把无数的蔬菜水果排除。“根据国际农村振兴基金会的研究报告指出,从1903年到1983年间就有97%在当时非常普遍的蔬菜消失在市场中,可能也不再生产。在1903年时,大黄还有35种,但是到目前只存留下一种,而且是由国家种子贮存实验室所保存的19世纪所产的7098种苹果,到今天总共失去了6121种,也就是减少了86%。我们失去的一是各种不同的维生素与口味、种植时期的多样化、植物对虫害的抵抗力(weizacker,e.u.,吴

19、信如译,p378)全球化同时加速了地球环境风险的全球化,配合全球网络化,造成全球生态环境的累积性破坏。例如1997年印度尼西亚盗砍森林引发大火,造成广大区域性霾害,甚至造成东南亚与印度各国严重空气污染与老人和儿童死亡,并迫使新加坡硅晶圆厂停止生产;近年来中国快速工业发展所产生的霾害与空气污染日益加速。2002年到2003年亚洲的sars风暴,也因为全球化旅游的频繁,而引起跨国传染与恐慌。十年来全球加速的环境破坏,正好与十年来加速的全球化经济同步。慕尼黑再保公司警告,气候灾害的损失不久将不再能支付了。1960年代全球共有14件重大生态灾难,到了1980年代已增为70件,如果我们不能阻挡温室效应,

20、世界经济体系将于本世纪中期崩溃(franzsalt,p36)。由于全球化企业陆续把产业以往环境规范最宽松的国家,可怕的积累性污染正在最贫困的地区展开无声无息的大屠杀。如今,人类更深陷入基因食物污染、疯牛病、禽流感等全球性生态风险之中,此风险甚至已逾越国家的疆界与人类的控制能力。自由经济的全球化,显然已造就了环境危机全球化时代的来临。1-3建筑产业对环境的破坏1-3.1建筑产业破坏山林建筑产业对环境的破坏是超乎常人所能想象的。根据欧洲建筑师协会的估计,全球的建筑相关产业消耗了地球能源的50%、水资源的50%、原材料的40%、农地损失的80%、同时产生了50%的空气污染、42%的温室气体、50%的

21、水污染、48%的固体废弃物、50%的氟氯化合物、显然建筑产业是造成地球环境危机的主角之一。建筑产业在中国曾造成严重的耕地损失,因为中国在2000年仍有95%采用实心粘土砖墙体构造,造成每年由农田取土14.3亿立方米、烧砖6000亿块,每年因生产粘土毁田50万亩,同时消耗7000多万吨标准煤,这使得中国人均耕地快速减少。有鉴于此,中国政府乃积极鼓励城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建筑物(以下简称rc建筑物)以替代泥砖构造,在2005年已有170个城市基本实现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预计到2010年底将全面禁止所有城市使用实心粘土砖,以便将实心粘土砖控制在年产量4000亿块以下。然而,中国政府在推广rc建筑

22、之际,却可能导致另一种更严重的国土破坏,因为rc建筑市场对于沙石的大量需求,造成一片滥采砂石之风。例如长江常出现千船竞采江砂之景,对长江大堤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事实上,大部分亚洲国家都已深陷rc建筑之害。为了应付庞大水泥与砂石需求量,已对国土产生严重的破坏。由于广大的建筑市场,是台湾的河沙渐行枯竭,台湾行政部门为了平衡砂石市场,甚至陆续开放一些丘陵地作为陆砂开采地,想不到更破坏了宝贵的生物栖地。这些陆砂开采地看似为贫瘠的砾石丘陵,却常常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例如被规划为砂石开采地的云林县湖本村枕头山,就拥有40多种保育类野生动物,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八色鸟栖息地。八色鸟(pittanympha)之

23、英文原意为在山、河、林地等处,以美丽少女姿态出现的仙子”,其全球繁殖地包括韩国、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近年来由于其地破坏及人为猎捕,使得全球八色鸟数量大量减少,现已被国际鸟盟列为全球性最受威胁鸟种之一。想不到这些国宝级美丽生物,为了建筑市场之大量砂石需求,被迫面临完全灭种的危机。1-3.2建筑是高污染产业根据笔者的研究,在台湾中层住宅大楼所使用的建材之co2排放量约为300kg/m2,以每户35坪(116m2)来计算的话,每户co2排放量约为34000kg,这些co2排放量相当于一棵乔木在40年的光合作用才能吸收完毕。也就是说,地球上每户人家必须持续种植一棵乔木,才能平衡住宅建设对地球气候

24、的冲击,但以目前都市绿化不足的现况而言,简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假如建筑产业本身无法致力于co2减量对策,则根本无法奢言可持续建筑政策。1-3.3建筑物也是鸟类杀手2003年,audubon协会在美国芝加哥市发起熄灯计划”,要求在春秋五个月间,由晚上11点起至黎明关闭高楼的夜间灯,以保护迁徙鸟类的安全,并宣布成立全球第一个对鸟类友善的城市。此行动预计一年可以拯救上万只的鸟类。如莺鸟、画眉鸟等迁徙鸟类,约可减少80%的撞死率。由于办公大楼外泄的夜间照明光线,很容易混淆了鸟类的巡航系统,使得芝加哥每年数以万计的鸟类重复环绕大楼而飞,然后撞楼而死;有些则沿着窗灯旁飞行直到筋疲力尽而死。根据报道,单一栋

25、大楼在一个晚上可能死伤成百上千只鸟,著名的汉考克中心关掉它装饰性的大楼照明之后,每晚可以拯救1500只鸟的性命。根据1979年科学家、鸟类学家的估计,北美大陆每年大约有10亿只鸟类撞死在建筑物上,尤其在午夜的阴雨浓雾日死伤特多。尤其在鸟类大量迁移的河川或大湖边上的大都市,高楼林立的建筑夜间照明,更屠杀了不计其数的鸟类。玻璃帷幕建筑常常是鸟类生态的杀手,尤其是高反射玻璃设计的玻璃大楼立面会反射周围景观,很容易让鸟儿冲撞致死。1-4绿色建筑的胎动1-5世界绿色建筑评估的热潮6绿色建筑宣言(小结)第二章绿色建筑的风土美学1玻璃大楼混淆建筑风土2-1.1玻璃大楼起源于温室建筑由上述近代建筑发展史可知,

26、玻璃建筑原本是起源于欧美寒冷气候的温室,在寒冷气候中创造“热带雨林”,本来就是一种反气候、反生态的行为,但在今天玻璃建筑却成为全世界争相效法的对象,简直是对地球环保的一大伤害。由于玻璃上述优良的保温材料,因此玻璃建筑在寒冷北方之危害尚小,但它具有“温室效应”之特性二特别不适于温热气候。所谓“温室效应”是指玻璃这种建材可让短波的日光穿透入室内,但穿入室内后的热量就变成一般常温的长波辐射,而不易消散至室外,使得热气积累在室内而越来越热。假如你体验过暴晒于夏日下的汽车内气温,就可了解玻璃温室效应的可怕。2-1.2大玻璃建筑是能源杀手2-2人类生活圈与建筑环境技术的发展史2-2.1建筑风土的气候分区2

27、-2.2人类发源于热带篇四:绿色建筑研究文献阅读心得姚蕾文献阅读文献一:冯雅,杨旭东,钟辉智.拉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供暖潜力分析j.暖通空调,2013,06:31-34本文通过对拉萨两座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外墙保温性能、外窗热工性能及窗墙面积比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影响,分析了最冷月被动式太阳能供暖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提出被动式太阳能供暖的可行性、潜力和热工设计要素。指出拉萨地区能实现全被动供暖,可大大降低冬季供暖能耗。本文值得借鉴之处在于采用建筑动态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被动式太阳能供暖建筑进行分析,分别得到外墙保温、外窗热工性能和窗墙面积比对室内温度

28、的影响。大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其分析方法,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文献二:周建民,于洪波,陈阳,etal.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特点方法与实例j.建设科技,2013,13:34-7.本文在国内外各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既有建筑的特点,系统地提出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体系和相应方法,并对同济大学大礼堂绿色化改造成功案例进行了重点介绍。新颖之处在于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既有建筑改造进行绿色改造,观点比较好。文中提出我国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特点为:既有建筑需要检测、鉴定、加固;场地的固定性;改造的经济性需要评估;数量悬殊;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与一般改造、新建绿色建筑之比较。其中既有建筑绿

29、色化改造的内容和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评价体系如图1、图2所示。图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内容图2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评价体系文献三:张赛,万元林,王平波等.寒冷地区城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研究j.施工技术,2013,s1:488-90.针对寒冷地区城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进行研究,从建筑的外窗、外墙、屋面、供热等方面提出相关的节能改造技术。通过节能效果进行测试研究,结合节能改造案例,阐述了改造后的优势。改造后的建筑在冬季室内温度明显提升,热舒适度得到较大改善,同时也增强了建筑整体的隔声性能。文中对于节能改造的判定提出的四个判定条件值得借鉴学习,分别对外窗、外墙、屋面、热计量四个方面改造技术做了详细说

30、明。节能效果测试从保温材料及外窗的物理性能测试、室内外温度测试、噪声测试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文献四:唐汝宁,潘钺,李玉鑫.内蒙古地区绿色建筑住宅小区设计研究j.绿色建筑,2012,01:57-59本文结合呼和浩特地区气候特点,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缺乏地区性的问题,以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基准,选取居住建筑类型,对标准中节能和节水项进行分析。节能从建筑本体设计、选择合理的采暖通风方式、合理的管理方式着手;能源利用着重于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和采用地源热;节水从节水型用水器具、阶梯式水价、灌溉方式着手;水资源利用着重于中水和雨水利用。这些措施为地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设备项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本

31、文学习,可以更为深入的了解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节能、节水方面的应用。文献五:罗一豪,李百毅,谢浩.西藏高寒地区建筑室内热环境改善设计策略研究j.四川建筑,2013,03:44-46本文以西藏高寒地区具有典型特征的某工作站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cotectanalysis软件对改善前后室内热环境进行模拟对比分析,结合模拟分析的结论提出西藏高寒地区建筑室内热环境改善的设计建议。文中通过ecotectanalysis软件计算当地太阳房最佳朝向,值得在我的大论文中借鉴。得到几条比较有借鉴意义的结论:合理的规划建筑群的布局应遵循“避风朝阳”的原则,同时确定最佳的建筑朝向,提出的参考建议为正南向或者南偏东

32、;采用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策略,当地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通过适宜的被动是太阳能设计策略可以起到营造良好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常规能源的效果;增强围护结构的保温蓄热性能,当地冬季气候恶劣,增强围护结构的保温蓄热性能可起到减少建筑热损失、增强室内温度稳定性和节约常规能源的作用,对营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热环境十分重要。篇五:绿色建筑设计报告书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节能1101李冲目录摘要3abstract41、项目概况51项目概要51.2场地概况51.3规划指标61.4能源种类及消耗61.5生态环境61.6建筑场地内及周围建筑群节能情况62、总论71节能减排技术路线概述72对节能减排效果检测评

33、价的基本要求83、建筑项目总体设计与节能减排91气候条件92建筑日照分析及采光分析93建筑风环境分析124建筑场地水体绿化设计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分析.135建筑场地噪声分析144、建筑单体设计与节能减排141给水排水142电气153空调、通风.165、可在能能源利用效果预测17建设项目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条件分析17拟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种类、节能量186、运行管理19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19建筑运行过程中无不达标废弃、废水排放21分类收集和处理废弃物,且收集、运输、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217、绿色建筑自评21节地与室外环境21节能与能源利用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25节材与材料资源

34、利用26室内环境质量28运营管理30自评综述32附:节能计算书34摘要绿色建筑设计旨在: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