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_第1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_第2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_第3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_第4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德育中国古代德育方法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进步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开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

2、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非常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展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展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展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可以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

3、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标准开场,由认识道德标准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到达约束自身行为,即

4、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开展还是从德育开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开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到达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非常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开展之规律。(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理论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

5、即所以为行,不行缺乏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理论。(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进步自己的修养;要想进步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

6、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老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老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那么学,学而优那么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阐述中得到了更深入的表达:“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樱假如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议

7、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到达“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非常丰富和深入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入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开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珍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关于道德构造的思想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构造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

8、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构造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那么、标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根底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

9、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鼓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别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非常重视道德理论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鼓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非常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

10、“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标准,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犯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荣耀。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启发诱导法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那么不复也意思就是擅长抓装愤、“悱的时机来进展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11、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决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理论,从而养成道德习惯。2因材施教法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擅长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展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诲他。3以身作那么法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理论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

12、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4修心德育法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那么修亦修之于心。在详细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到达至善的境界。(三)品德考评法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展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根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假如从当时的社会消费力开展程度和道德标准来看。仍然是一种具有理论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