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概论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_第1页
公共财政概论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_第2页
公共财政概论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_第3页
公共财政概论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_第4页
公共财政概论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共财政概论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目 录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一、财政 (一)财政的起源 财政活动及行为是一种历史现象,自国家产生起就产生了财政,所以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所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具体表现为政府一系列的收支活动,因此它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一、财政 (二)财政的概念 完整的财政概念应当是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的统一。 1.一般属性的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

2、活动及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它涵盖了一切在历史上存在过的国家及其财政最基本的和共同的属性,是财政最基本和最稳定的部分。 2.特殊属性的财政是与具体政治经济制度密切相关的财政模式,是由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法律文化等诸多因素决定的。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一)公共财政的含义 根据对财政概念的分析,也可以把公共财政视为一般和特殊的统一。 1.就一般属性而言,公共财政具备财政所有的共性和构成要件,遵循着一般的运行规律。 2.就特殊属性而言,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相兼容的财政模式,不同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等非市场经济形态下的国家财政,有

3、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和特征。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一)公共财政的含义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基础,在划分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的前提下,为弥补市场缺陷和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而采取的一种财政类型和财政模式。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从对财政起源和演化进程的考察可以得知,一切财政都与国家有着天然、必然和内在的联系,因此可以说,一切财政都是“国家的财政”。 把财政与国家联系起来,是要说明财政这种特殊分配关系最为本质的属性,它与其他所有不以国家为分配主体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显著地区别开

4、来。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公共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和运行方式。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可以被描述为“被包容”与“包容”、“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公共财政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普遍采用的财政模式,它虽然必定和某个具体的国家相联系,也具有国家的阶级属性,但是更多的是强调它是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伴随行的财政模式和运行方式。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民性与公共性相统一的财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5、性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财政是人民性与公共性相统一的财政。 财政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共同需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最大目的及“公共性”的本意和宗旨,即符合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广泛愿望和最根本利益。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财政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模式从运行机制和机理上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模式存在着区别。 在新时代,需要在财政运行机制和机理再造、公共财政制度重塑上积极探索和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和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

6、共财政 (三)与国家治理相适应的民主法治财政 公共财政承担着现代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的职责,在治国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 通过改革创新奠定现代财政制度的坚实基础,实现公共财政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能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尽快实现。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四)开放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财政 新时代的中国财政,是具备了国际视野和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的开放型财政,是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的大国担当财政,是促进世界多极发展与和平发展的包容财政,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

7、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财政。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一、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财政思想 威廉配第(16231687)于1663年出版的赋税论,被视为财政学的开山之作,为财政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石。 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最杰出的代表和开拓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第五篇中,专门研究了财政问题 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认为税收来自劳动产品的价值,赋税的来源是资本和收入。他根据斯密提出的“公平、确实、便利、经济”四项税收原则,认为社会的一切收入都应该征税,人们应该按自己的财力来负担税收。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一、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思想

8、(二)近代西方国家的财政思想 1.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思想和政策凯恩斯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财政政策自然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工具。他所主张的财政政策是建立在有效需求理论基础之上的。 2.后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思想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矛盾继续加深,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的严重后遗症促使西方各国政府调整其财政经济政策,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对西方国家的财经思想和政策产生了影响。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二、马克思主义的财政思想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财政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阐明了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方法论原则,指出了社

9、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即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若干基本特征的前瞻性论述,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财政体系的理论指针。 马克思恩格斯预见性地指出了在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国家的经济职能将有所扩展,国家的财政收支活动将更多地包含经济建设方面的收支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的财政理论,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构建财政体系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二、马克思主义的财政思想 (二)列宁的财政思想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没有先例借鉴的情况下进行艰辛的探索,把社会主义财政由设想变成了现实。 在列宁领导下建立起了全能型计划财政模式,这是一种以国家统收统支、集中分配社会资源为基础

10、,将全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公共产品提供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的财政计划的财政模式。这一模式深刻地影响了此后建立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制度建设。 列宁意识到,应当对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财政模式进行改革。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二、马克思主义的财政思想 (三)毛泽东的财政思想 毛泽东同志极为重视财政工作,强调“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我们财政的收入,是我们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他创见性地揭示了经济与财政的辩证关系,认为决定财政的是经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未有经济无基础而可以解决财政困难的,未有经济不发展而可以使财政充裕的”。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二、马克思主义的财政思想

11、(三)毛泽东的财政思想 对于经济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国民经济应当遵循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应当按照“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处理好生产与生活、积累与消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关系”等与财政相关的重要政策问题。 毛泽东同志的财政思想,涉及财政基础、财源建设、财政收支、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等重要的财政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思想 1.“国家分配论” “国家分配论”强调财政以国家为分配主体,旨在说明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这是不同社会形态中存在着的财政的共同本质,即“财政一般” 。 社会主义财政具

12、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特征。 国家财政的基本要素: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主要是剩余产品;财政分配的形式是价值分配;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思想 2.“国家资金运动论” “国家资金运动论”指出,财政不只是分配关系,而是包括国家资金的形成、分配、周转、使用一系列过程中所形成的种种经济关系。强调财政作为分配范畴,应从社会再生产出发加以研究。 3.“价值分配论” “价值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以价值形式进行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系。财政的分

13、配乃是国家对价值的分配,财政同商品货币经济有本质联系。价值和分配是财政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思想 4.“剩余产品(价值)决定论” “剩余产品(价值)决定论”强调,财政分配是由剩余产品形成各种社会基金的一个经济过程,也是剩余产品价值(社会纯收入)的一种运动过程,体现的是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对剩余产品(价值)的分配关系。财政分配的对象是包含在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中的剩余产品,这是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关系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思想 5.“社会共同需要论”

14、 “社会共同需要论”则突出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强调财政的分配是为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而对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分配的活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是财政范畴的一般本质或内涵。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二)改革开放之后公共财政思想 中国的公共财政在理论创新和改革实践的推动下,在吸收中外学者财政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1.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的基本理论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财政,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公众(和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宗旨是满足社

15、会公共需要,是按社会公共利益来进行的一种社会集中性分配。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二)改革开放之后公共财政思想 2.探索公共财政运行规律和新特点 遵循公共财政运行规律,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理念来定位公共财政的职能和作用;以财政职能的新定位确定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以财政支出的需要规定财政收入的规模与形式;以对经济形势及经济运行态势的正确判断来确定公共财政政策与财政收支平衡状态等,体现了对财政运行规律的新认识、新理解和新运用,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二)改革开放之后公共财政思想 3.公共财政制度

16、建设和政策体系改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从事财政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持续推进财政制度建设,包括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分税制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政府预算制度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制度改进等,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三)新时代的公共财政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与主要任务。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三)新时代的公共财政思想 新时代公共财政思想对于财政工

17、作的引领体现在: 1.财政职能界定和作用定位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以往作为经济范畴的财政,已经延伸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上升至国家治理层面。 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系,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三)新时代的公共财政思想 新时代公共财政思想对于财政工作的引领体现在: 2.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努力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财政体系,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财政模式,转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公共财政模式,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

18、思想演进 (三)新时代的公共财政思想 新时代公共财政思想对于财政工作的引领体现在: 3.全球治理中的大国财政思维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主动履行大国责任,承担国际义务,配合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财政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思考题1. 怎样理解财政的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2. 如何正确认识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关系?3. 怎样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标志?4. 概述财政理论和公共财政思想的发展脉络。5. 谈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公共财政思想的新发展。公共财政概论第二章 公共财政职能目 录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第二节 财政职能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一、市场有效性 (一

19、)市场与资源配置效率 迄今,人类社会已经历过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三种不同的经济运行模式。 自然经济主要依赖经验和习惯进行资源配置,有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延续,但会抑制创新。 计划经济主要依赖政府计划,所有决策由政府做出,在经济正常运行时,资源配置难以实现最优。 市场经济依赖价格机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一、市场有效性 (一)市场与资源配置效率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一、市场有效性 (一)市场与资源配置效率 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在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的同时,任何人的境况都不会变得更好。 帕累托改进是指资源配置的变化至少使

20、一个人的福利提高而没有人受到损害。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一、市场有效性 (二)市场机制有效的条件1.市场上拥有众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2.市场中的各种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3.买卖双方拥有完全信息。4.生产者所提供的同种产品是同质的,无差别的。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二、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市场低效,它是指现实市场中因存在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如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另一种是市场无效,它是指即使现实的市场严格符合完全竞争的所有条件,其运行结果也存在缺陷,不符合整个社会要求,如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波动等。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二、市场

21、失灵(一)垄断完全垄断: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的市场。寡头垄断:受少数几个相互串通的大企业控制的市场。垄断限制了竞争,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垄断产生的原因:产品之间的不可替代性以及进入壁垒。进入壁垒又可分为自然的进入壁垒(导致自然垄断)、资源的进入壁垒和法律的进入壁垒(如公共特许权、行政许可、专利或版权)等。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二、市场失灵(二)公共产品萨缪尔森(1954)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分析一文中提到,公共产品是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消费的产品。虽然之后理论界对公共产品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从公共产品的特征加以界定的,即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

22、争性的产品。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二、市场失灵(二)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分类: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全国性公共产品、地区性公共产品和全球性公共产品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二、市场失灵(二)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搭便车”问题林达尔均衡的前提:如实披露信息、信息对称在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里,没有人能够做到对其他所有社会成员的偏好和经济状况都无所不知,因而人们便有可能隐瞒其从公共产品消费中获得的真实收益,从而在不付出代价的情况下,享受既存的公共产品的收益,于是出现了“搭便车”问题,从而使市场机制在这类产品的供给中失效。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二、市场失灵(三)外部性所

23、谓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非一致性。产生外部性的主要原因是某人或某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补偿。当存在外部性时,实际上是边际社会收益或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收益或边际私人成本之间存在着非一致性。意味着资源配置不合理,出现效率损失现象,而这种效率损失又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所不能克服的。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二、市场失灵(四)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逆向选择:由事前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即在签订合同或从事交易之前就存在信息不对称,某些特征被隐藏,从而导致交易一方做出与另一方期望截然相反的选择

24、。道德风险:由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即在合同签订后一方做出另一方不可观察的行为,从而对居于信息相对劣势的一方带来不利影响。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二、市场失灵(五)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分配根据次序的不同,可以分为初次分配、再分配以及第三次分配。市场主要是介入初次分配领域,按照各经济主体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等)多少和贡献大小来进行。由于各主体拥有的生产要素在质和量上会有很大差别,生产要素进入市场竞争的环境条件亦有不同,按市场规则进行分配必然会造成收入分配的差距。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二、市场失灵(六)宏观经济波动经济波动的原因:1.需求冲击2.供给冲击3.技术进步4.体制变化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

25、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四大: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五大: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与市场行为不同,政府行为往往具有公共性、普遍性、强制性和非营利性等特点,政府管制、税收、法律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较好地解决市场垄断、公共

26、产品提供、外部性矫正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发展。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能较好地处理那些市场做不了和做不好的问题,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有序运转。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三)政府与市场的协调配合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并非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而是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而是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解决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问题。第二节 财政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27、的界定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资源配置所产生的,其特点和作用就是通过财政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提供财力,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外部性,引导资源流向,弥补市场失灵,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重点包括:1.供给公共产品2.矫正外部性3.对自然垄断的管制第二节 财政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的界定矫正外部性的措施:1.政府管制。或称公共管制,即对生产消费行为做出某些限制,主要适合对负外部性的矫正。2.法律手段。立法可以看作另一种意义上的管制。3.实行一体化。4.政府税收。主要是用来矫正负外部性,着眼于边际私人成本的调整。5.政府补贴。主要是用来矫正正外部性,

28、着眼于边际私人收益的调整。第二节 财政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 (二)财政介入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1. 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3. 合理运用财政收支政策,调节市场机制4. 提高财政配置资源的效率第二节 财政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 (一)收入分配职能的界定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就是要求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财政进行收入分配的逻辑前提之一是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原则界限。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可以形成较为合理的企业职工工资、租金收入、利息收入、股息红利收入、企业利润等,使之符合经济公平,所以财政原则上不

29、应直接介入这些要素价格的形成(稀缺资源的垄断性收入除外)。第二节 财政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 (二)财政介入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1. 运用政府税收调节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使之符合社会公平2. 规范政府的资产性收入3. 规范工资制度4.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5. 完善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二节 财政职能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一)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界定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增长和发展是不同的概念。财政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就是财政作为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通过运用多种财政手段,有意识地影响和调控经济,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二节 财政职能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30、 (二)财政介入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机制和手段1. 运用各种收支手段,逆经济风向调节,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2.运用财政收支活动中的制度性因素,发挥“自动”稳定的作用3.通过合理安排财政收支结构,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第二节 财政职能四、财政职能的总体考察一致性表现为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收入分配是各职能的前提,因为一切收支活动都涉及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资源配置是通过各经济主体实现的,调整资源配置必然触及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调整资源配置的过程也就是调整经济利益的过程。经济稳定与发展则一般表现为前两种职能的结果,反过来又成为实现前两种职能的前提条件。第二节 财政职能四、财政职能的总体考察矛盾性则主要表

31、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资源配置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的矛盾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侧重于“削高补低”区别对待的再分配效应,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则侧重于公共性、基础性、规模性的公共产品供给。2.资源配置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矛盾财政资源配置的顺周期需求与财政调节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逆周期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客观存在3.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矛盾思考题1.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2. 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3. 如何识别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请举例说明。4. 举例说明负外部性及其主要治理方式。5. 如何理解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公共财政概论第三章 财政支出总论

3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目 录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第四节 财政支出绩效第五节 财政支出改革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一、财政支出的概念静态:是指各级政府通过预算形式安排、支配的资金量,这个资金量是指一个预算年度终了时政府所累积支出的总量。动态:财政支出是各级政府在一个预算年度内持续分配预算资金的活动过程。政府安排财政资金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因此,财政支出规模是否适度、财政支出结构安排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能否充分、有效地履行其职能。 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二、财政支出的分类(一)按政府职能分类由于财政支出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33、而安排的,职能分类是比较常用且非常重要的分类方法,它提供关于某项财政支出的目的信息。财政支出职能分类方法是目前我国编制执行财政预算、进行预算拨款采用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法可以较为明确、具体地体现财政支出在各项职能或事业间的分配格局和各项职能的实现程度,并反映各项财政职能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以这种方法研究财政支出结构可以反映一国政府在某一时期的工作重点。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二、财政支出的分类(一)按政府职能分类分类内容一、一般公共服务包括行政和立法机关,金融和财政事务,对外事务,对外经济援助,一般服务,基础研究,一般公共服务“研究与开发”,未另分类的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债务操作,各级政府间的一般

34、公共服务等。二、国防包括军事防御,民防,对外军事援助,国防“研究与开发”,未另分类的国防等。三、公共秩序和安全包括警察服务,消防服务,法庭,监狱,公共秩序和安全“研究与开发”,未另分类的公共秩序和安全等。四、经济事务包括一般经济、商业和劳工事务,农业、林业、渔业和狩猎业,燃料和能源,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运输,通信,其他行业,经济事务“研究与开发”,未另分类的经济事务等。五、环境保护包括废物管理,废水管理,减轻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环境保护“研究与开发”,未另分类的环境保护等。六、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包括住房开发,社区发展,供水,街道照明,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研究与开发”,未另分类的

35、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等。七、医疗保健包括医疗产品、器械和设备,门诊服务,医院服务,公共医疗保障服务,医疗保障“研究与开发”,未另分类的医疗保健等。八、娱乐、文化和宗教包括娱乐和体育服务,文化服务,广播和出版服务,宗教和其他社区服务,娱乐、文化和宗教“研究与开发”,未另分类的娱乐、文化和宗教等。九、教育包括学前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后的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无法定级的教育,教育的辅助服务,教育“研究与开发”,未另分类的教育等。十、社会保障包括伤病和残疾,老龄,遗属,家庭和儿童,失业,住房,未另分类的社会排斥,社会保障“研究与开发”、未另分类的社会保障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支出政府职能类别

36、资料来源:2014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Government Finance Statistics Manual 2014),第143页。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二、财政支出的分类(一)按政府职能分类我国2019年政府支出分类科目类名称类名称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 外交支出16. 金融支出3. 国防支出17. 援助其他地区支出4. 公共安全支出18.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5. 教育支出19. 住房保障支出6. 科学技术支出20.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7.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 预备费9. 卫生健康支出23. 其他支出1

37、0. 节能环保支出24. 转移性支出11. 城乡社区支出25. 债务还本支出12. 农林水支出26. 债务付息支出13. 交通运输支出27. 债券发行费用支出14.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2019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二、财政支出的分类(二)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开展政务活动的需要,按照等价交换原则,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而发生的支付活动。具体包括政府部门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前者诸如国防支出、行政支出,后者如各级政府公共投资支出。政府在付出这类支出的同时,获得了相应的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政府只有购买这些商品和服务,才能生产

38、出公 众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它是政府对经济资源的一种消耗,因此又称为消耗性支出。 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二、财政支出的分类(二)按经济性质分类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地、无偿地支付给其他经济主体的财政资金,不相应地获得商品和服务。具体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和税式支出等。它体现的是政府在收入分配方面的职能和作用。社会保障支出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向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财政补贴支出是指通过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税式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

39、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包括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二、财政支出的分类(二)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的影响集中在社会资源配置状况、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上,因此,购买性支出成为政府履行其资源配置职能和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的工具。转移性支出的影响集中在分配领域,因此,转移性支出成为财政履行收入再分配职能的重要工具。 经济性质分类是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做的一种分类。与支出职能分类相比,支出经济分类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政府支出活动,使得政府的财政支出更加全面 规范、公开透明。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二、财政支出的分类(三)按行政

40、级次分类 按照行政级次可将财政支出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我国有五级政府,根据预算法“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原则,财政支出也分为五级,分别为中央财政支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设区的市、自治州财政支出,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财政支出,以及乡、民族乡、镇财政支出,后四项财政支出通常统称为 “地方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行政分类反映了中央与地方在财政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从我国历年的改革实践来看,在财政体制中,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一直是财政体制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的焦点在于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在财政资源配置上是否与其职能定位和权责划分相适应。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41、一、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财政支出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预算年度)内,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政府职能实现的要求等因素,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绝对量与相对量。 从概念上讲,财政支出规模有预算支出规模和决算支出规模两种形式。前者是指政府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支出的预算要素测算出的年度支出数;后者则是指预算年度内政府财政实际完成的支出总量。财政支出规模反映了政府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占有规模 和程度,体现了国家的职能和政府的活动范围,是研究和确定财政分配规模的重要指标。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一、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的指

42、标通常有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类。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即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量总额。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是指在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金额占相关经济总量指标(一般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财政支出相对规模财政支出规模/GDP * 100%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一、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四)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 无论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看,财政支出规模都呈现出一定的上涨趋势。下表列示了2007-2018年部分经济合作与发

43、展组织(OECD)国家财政支出相对量情况,整体而言,这些国家的财政支出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但受经济下滑影响,多数国家从2010年开始呈现出下滑趋势。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一、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四)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 国家 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澳大利亚34.435.137.837.036.336.636.536.837.437.436.436.8加拿大38.538.843.443.141.640.940.038.440.040.640.340.6法国52.653.357.256.956.357.15

44、7.257.256.856.656.556.2德国42.843.647.647.344.744.344.744.043.743.943.943.9希腊47.150.854.152.554.152.851.650.250.648.947.348.6意大利46.847.851.249.949.450.851.150.950.349.048.948.5日本34.035.039.538.539.439.439.538.938.037.937.437.1韩国20.520.821.319.519.920.620.920.820.920.720.821.5西班牙39.041.245.845.645.848.

45、145.644.843.742.241.041.4瑞典48.349.051.749.749.250.250.950.148.748.848.448.7英国38.040.544.144.543.243.341.440.539.738.938.438.3美国34.337.041.139.638.637.035.535.034.635.034.835.1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2007-2018部分OECD国家财政支出相对规模单位%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一、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四)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 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一个从逐渐降低到逐渐升高的翻转趋

46、势。同时,国际经验表明,一般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的规模要高于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的规模。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较低,主要原因是:一是总量上,我国预算管理总体实行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政府财政收入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财政支出规模。二是结构上,发达国家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险和福利支出较多,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目前还处于建立和完善阶段,没有单独的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障支出也相对较少。财政支出规模都直接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一、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四)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 年份财政支出/亿元GDP/亿元财政支出占GDP比重/%19781122.13 678.730.519

47、791281.84100.531.319801228.84587.626.819811138.44935.823.119821230.05373.422.919831409.56020.923.419841701.07278.523.419852004.39098.922.019862204.910376.221.219872262.212174.618.619882491.215180.416.419892823.817179.716.419903083.618872.916.319913386.622005.615.419923742.227194.513.819934642.335673

48、.21319945792.648637.511.919956823.761339.911.119967937.671813.611.1年份财政支出/亿元GDP/亿元财政支出占GDP比重/%19979233.679715.011.6199810798.285195.512.7199913187.790564.414.6200015886.5100280.115.8200118902.6110863.117.1200222053.2121717.418.1200324650.0137422.017.9200428486.9161840.217.6200533930.3187318.918.1200

49、640422.7219438.518.4200749781.4270232.318.4200862592.7319515.519.6200976299.9349081.421.9201089874.2413030.321.82011109247.8489300.622.32012125953.0540367.423.32013140212.1595244.423.62014151785.6643974.023.62015175877.8689052.125.52016187755.2744127.225.22017203085.5827121.724.61978-2017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情况

50、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理论分析(一)政府活动的扩张理论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相应提高。瓦格纳认为工业化是财政支出规模上升的基本原因,并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做了进一步分析。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了瓦格纳法则符合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图3-1 瓦格纳法则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理论分析(二)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威斯曼提出的。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激变 (如战争、经济大萧条或其他严重灾害)时,财

51、政支出会急剧上升;当这种激变时期过后,财政支出水平将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趋势 水平。因这一理论实质上揭示了财政支出增长的两类原因,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故也称之为内外因素论。 图3-2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理论分析(二)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是指公民可以忍受的税收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出增长的外在因素,是指社会动荡对财政支出造成压力。置换效应 审视效应 集中效应图3-2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理论分析(三)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用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罗斯托经济成长的过

52、程经济成长的阶段)。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公共产品尤其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政府公共投资往往要在社会总投资中占较高比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后,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以矫正、补充、完善市场机制的不足。成熟阶段,转向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支出结构,购买性支出相对下降,转移性支出相对上升。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出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导致了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理论分析(四)非平衡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认为,政府财政支出增长也可以从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差别(非平衡增长)的角度得到解释。生产率偏低的政府公

53、共部门必然越来越大,其支出水平也越来越高。 1)生产率提高缓慢的部门,其产品的单位成本不断上涨;生产率提高迅速的部门,其产品的单位成本或是维持不变,或是不断下降。2)如果消费者对生产率提高缓慢部门的产品需求富有弹性,该部门的产品产量将越来越少,甚至可能停产。3)如果要维持生产率较低部门的产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须使生产力不断进入该部门。4)如果要维持这两个部门的平衡增长,政府部门的支出只能增加,同时也会导致整个经济增长率的不断降低。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三、财政支出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一)财政支出结构类型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下,财政资金用于行政各部门、国民经

54、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在财政支出分类之上,只有在一定的支出分类基础上,才能对因此而形成的各项支出数额及其所形成的关系做出分析研究。财政支出结构的实质是财政支出的分类组合和配置比例,其目标是确定科学的、合理的和优化的财政支出结构。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三、财政支出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一)财政支出结构类型1.财政支出职能结构 按政府职能分类的财政支出所呈现出的结构状态,各项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恰恰能够反映政府职能的侧重点。 从财政各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看,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转轨或发展中经济体,排在前五位的支出均为一般公共服务、经济事务、医疗保健

55、、教育、社会保障。对于转轨或发展中经济体,一般公共服务和经济事务支出明显排位更靠前。我国同年各项功能支出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经济事务(27.7%),社会保障(22.0%),教育(12.3%),医疗保健,一般公共服务,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公共秩序和安全,国防,环境保护,娱乐、文化和宗教。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项目国家或地区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秩序和安全经济事务环境保护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医疗保健娱乐、文化和宗教教育社会保障澳大利亚13.04.54.611.81.92.118.52.114.227.3中国香港15.10.09.414.83.47.315.92.916.814.4丹麦13.52.0

56、1.86.70.80.415.63.212.843.0日本10.32.33.29.32.91.819.70.98.441.2美国13.88.85.48.60.01.424.30.716.320.8新加坡6.018.45.521.51.34.612.13.716.410.6英国10.65.04.77.11.81.117.81.512.038.4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32个)13.83.44.411.01.81.614.72.712.833.8中国8.64.24.327.72.38.28.91.512.322.0印度尼西亚47.75.23.312.01.27.04.80.716.71.5南非44.3

57、2.26.410.30.65.07.71.912.98.7波兰47.75.23.312.01.27.04.80.716.71.5俄罗斯联邦38.65.35.96.60.12.06.90.92.231.4乌克兰13.06.16.54.50.71.98.41.913.543.5转轨或发展中经济体平均水平(25个)21.95.47.414.91.13.49.92.213.620.32015年按功能分类财政支出结构国际比较单位:%资料来源: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数据整理。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三、财政支出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一)财政支出结构类型2.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结构 按照经济性质的不同,财政支

58、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从二者在全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能够看出政府财政支出的方式,对分析政府职能具有重要意义。3.财政支出行政级次结构 不同级次的政府所承担的财政支出情况。这种财政支出结构能够看出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出中的责任,对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各地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014-2016年OECD主要国家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占比情况,从中不难发现,多数国家地方财政支出均占全国财政支出的以上。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国家项目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澳大利亚商品和服务支出10.89.910.010.110.310.01

59、0.110.210.2利息支付支出1.51.42.02.73.33.33.33.53.6补贴和其他转移69.371.369.469.167.467.367.867.767.4军事支出7.77.37.37.06.56.56.87.47.4其他支出8.07.58.47.58.47.98.38.28.1加拿大商品和服务支出7.57.17.37.87.66.97.07.17.1利息支付支出10.89.48.99.18.58.47.77.06.3补贴和其他转移65.066.367.466.167.267.969.070.371.4军事支出7.37.36.36.76.45.96.05.75.7其他支出5.

60、35.55.25.25.14.84.74.64.5法国商品和服务支出5.85.95.75.75.75.75.65.7利息支付支出5.64.64.55.15.04.44.23.9补贴和其他转移50.751.650.451.852.353.054.054.9军事支出5.05.14.74.74.64.64.64.7其他支出3.43.33.23.43.43.43.33.2德国商品和服务支出4.04.14.04.54.84.94.84.7利息支付支出5.75.24.65.34.84.13.83.4补贴和其他转移79.380.177.580.180.180.681.082.0军事支出4.54.54.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