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春朱自清第1课时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课件激趣导入 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在多少诗人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现在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掌握字词1.字音辨读。蓑衣( )斗笠( )应和( )2.字形辨识。yn ning( ) 黄yn( ) 抖su ( )su l h 酝酿 晕擞掌握字词3.词语解释。(1)欣欣然: (2) :明朗润泽。(3)酝酿: (4)卖弄: (5) :比喻姿态优美。 欢欢喜喜的样子。朗润 这里指各种气息混合
2、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炫耀。花枝招展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他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作;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抗战胜利后,参与爱国民主运动,在身患重病时,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签名;死于贫病交迫之中,被誉为有骨气的爱国文化人。文题背景【文题解说】 “春”是季节名称,是四季之首。“春”是作者描写的对象,
3、独字为题,简明平实,概括宽泛,富有美感和韵味,给人以清新、简约、明丽之感。文题背景【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朱自清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这是一篇有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因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作田园牧歌式的抒情,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初读感知1.文中细致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 草、花、风、雨、人。2.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喜爱、赞美。3.哪些段落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第八、九
4、、十自然段。4.你能找出文中盼春的句子吗?理清思路1.朗读训练:(1)指导朗读要求:基本语调该是轻柔、缓慢的,语句清晰、自然、质朴,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的。(2)听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边听边体味美感。(3)学生试读。(4)学生朗读比赛,师生点评。 理清思路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1)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怎样划分?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相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
5、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力。理清思路(3)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文中具体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春草图第三自然段春花图第四自然段春风图第五自然段春雨图第六自然段迎春图第七自然段理清思路3.根据以上归纳,我们看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思想?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的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朗读体验 美句示例:1.我推荐: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叠用“盼望”足见急切,借“东风报讯”表满怀喜悦。读的时候要用活泼清新的语调。2.我推荐:山朗润
6、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三个动词排比,写春在山头,春在水边,春阳温暖。三个动词要重读。3.我推荐:第三自然段,写出了春草的新、力、柔的特点;尤其是“钻”字和几个叠词用得妙。要读得轻、柔,仿佛陶醉其中。4.我推荐:描写春花的那一自然段。写出了春花争艳的热闹场面。还用了不少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特别喜欢“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不仅写出了野花的多,还写出了花的光泽,仿佛看到它那轻盈的姿态。要读得稍快点,让人产生遐想。朗读体验 5.我推荐:描写春风的那段。通过触觉、嗅觉、听觉写出了春风和煦清新的特点,要读得慢而柔,仿佛在感受春风一般。6.我推荐:描写春雨的一段。这一段先写春雨的特
7、征,用几个比喻写出了雨的多、密、细、柔;再写了雨中的景色,让人感觉很温馨,要读出喜爱之情。7.我推荐: 第七自然段。这段由对景的描写转到了对人的描写,写男女老少在春天的活动,表现出了人们的精神状态爽。要读得有激情,读出力量来。8.我推荐:最后三句。作者用三个比喻,诠释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力,读的时候要读出赞美之情。朗读体验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的感受。 示例: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我觉得春像一幅山水画我觉得春像一阕田园牧歌式的词。我觉得春像一首节奏明快的歌。朗读体验小结:我觉得春像一杯蕴含了绵长而清冽的韵味与芳香的醇酒。要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饱含了作
8、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真人格的追求。布置作业1.从修辞来看,本文有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找出文中的这些语句,并体味其表达效果。2.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春风”开头,写一个结构相似、语意连贯的句子。鼓声如惊雷滚地,似银瓶乍裂,若飞瀑泻来,敲醉了山,敲酥了水春风板书设计春迎 盼望春绘 草、花、风、雨、人颂 娃娃、姑娘、青年春朱自清第2课时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课件前情回顾1.本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总分总2.你认为作者笔下的春天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美丽、绚烂、柔情、迷人精段赏读(一)赏读第一自然段。1.课文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盼望着”?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期盼春天心情
9、的急切。朗读时要上扬。2.“近”和“盼”有什么关系? “近”准确地表达出春天还没有到来,照应了“盼”字。 3.体会两个“着”、两个“了”的作用。 给人以非常亲切、柔和的感觉,两个“了”中又充满了喜悦之情。精段赏读(二)赏读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至第七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第二自然段是总写春景,宏观勾勒;第三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是分写,微观描绘。 2.这一部分是怎样安排写景的层次的? 先总写,从大处勾画春的轮廓;后分写,依次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3.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一切”是总写,山、水、太阳是扣住“睡醒”,从大处落笔分写,由面
10、到点。精段赏读4.体会“刚”字的作用。 “刚”照应“春天的脚步近了”的“近”。“近”是说靠近而未到,“刚”是说已到,才到。 5.引导学生想象山“朗润”、水“涨”、太阳的脸“红”的情境。 山“睡醒”的情态用“朗润”描绘,这时林木抽芽、山川变绿,使山色由暗淡渐渐明朗,由枯干转为润泽;水“睡醒”的情态用“涨”描绘,再现了冰消雪化后春水泱泱的样子;太阳 “睡醒”的情态用“红”描绘,表现出春日融融的暖意。 6.体会三个“起来了”的作用。 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 精段赏读7.说明本段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刚睡醒的样子”“张开了眼”,生动地表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欣欣然
11、”的意思是欢欢喜喜地,赋予大自然的万物以人的感情,不仅人们喜欢春天,大自然的万物也喜欢春天。太阳的“脸红”则更使人感觉到春日的可爱。 精段赏读(三)赏读“春草图”。1.第三自然段共四个句子,各是从什么角度描绘春草的? 第1句是从“点”上描绘;第2句是从“面”上描绘;第3句写孩子们的游戏,侧面写春草带给人的欢乐;第4句以风衬草,从感觉的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 2.体会“钻”所表现的内容,弄清“偷偷地”在文中的意思。 “钻”表现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儿,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这里的“偷偷地”是“悄悄地、不知不觉地”的意思。精段赏读3.体会“嫩嫩的”“绿绿的”和“嫩的”“绿的”有什么不同。 “嫩嫩的”
12、比“嫩的”更嫩,“绿绿的”比“绿的”更绿,准确地表现了春草“新”的特点。 4.体会“一大片一大片”给人的感觉。 使人似乎看到春草遍地萌发的旺盛长势,感受到春草的勃勃生机。 5.作者用了哪些动词写孩子们在草地上的游戏?这和写春草有什么关系? 用了“坐”“躺”“打滚”“踢”“赛跑”“捉迷藏”等动词,侧面表现春草带给人的欢乐。 自主探究(一)自主赏析“春花图”。 1.讨论作者是按什么层次描写春花的。 作者是按“树上”“花下”“遍地”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的。2.如果不写“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些句子以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各种花竞相开放,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情景,非
13、常形象,把花写活了。如果不写这些句子,就显得平淡、呆板,缺少生气。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不能颠倒。因为这三种颜色是和上句桃树、杏树、梨树的花的色彩一一对应的。4.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树上”的花的? 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仿佛”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5.“闹”改为“飞”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闹”字中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景象;如果用“飞”字,则无声无息,只能表现飞时的形态,而不能表现声响和景象。自主探究6.写“花下”,则写了蜜蜂和蝴蝶,这与写花有什么关系? 写“花下
14、”的蜂闹蝶舞是侧面表现花儿的多、艳、甜。 7.“遍地”和“杂样儿”从什么角度写野花?“遍地”写野花的数量多,“杂样儿”写野花的种类丰富。自主探究8.体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的妙处。 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这里没有明写阳光和风,但已寓于描写之中了。因为有阳光,野花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因为“风轻悄悄的”,野花摇摇摆摆,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又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结合,真把野花写活了。 自主探究 (二)自主赏析“春风图”。 1.春
15、风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把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的? 借助其他事物,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写春风。补充:六种感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视觉、感觉。2.引用志南和尚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有什么作用? 引用是一种修辞。“吹面不寒”写春风的温暖;“杨柳风”(拂动杨柳的风)写春风的柔和。自主探究3.体会“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个比喻给人的感觉。 温暖和柔情。 4.春风本身是无味的,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春风的味儿的呢? 作者写了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再“混着 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就化无味为有味了,而这 些味道都是春天所特有的 自主探究(三)自主赏析“春
16、雨图”。 1.“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表现了春雨的哪些特点? “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个性特点牛毛多而细密,花针亮而闪烁,细丝柔而绵长。所以,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2.体会“斜”“织”“全”“笼”所表现的内容。 “斜”含蓄地写了“轻悄悄”的春风,“织”照应了“像细丝”的比喻,“全”表现了开阔的视野,“笼”准确地写出了“薄烟”的情状。自主探究3.为什么树叶儿会“绿得发亮”,小草儿会“青得逼你的眼”? 经雨一洗,灰尘没有了,又沾了迷蒙的细雨滴,色彩更艳。4.为什么要先写“傍晚时分”的景象?为什么不把这一句放到最后去说?一是要先说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
17、气氛,这种气氛一直贯串到末句;二是“黄晕”也是色,与上文的“绿”“青”正相接连。5.体会“静默”二字所表现的境界。 用拟人笔法传神地写出了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把我们引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自主探究(四)自主赏析“迎春图”。1.体会“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现的意思。 “城里乡下”说明范围的广阔,“家家户户”表现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表现年龄之全。 2.“也赶趟儿似的”中的“也”照应前文何处?这里的“赶趟儿” 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自主探究3.“舒活舒活筋骨,
18、抖擞抖擞精神”,如果写成“舒活筋骨,抖擞精神”,读起来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前一种写法读起来给人以动感,后一种写法读起来使人觉得呆板。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有什么含义? 写春天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赏读提升1.三个比喻句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刚落地的娃娃”表现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的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2.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姑娘”再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排
19、列有序,不能颠倒。 赏读提升3.研讨这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关系。这一部分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这个结尾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布置作业1.探究活动: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结合体验探究此项活动。2.充分联想,背诵全文。板书设计盼 赞 盼来近 新美力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绘济南的冬天老舍第1课时激趣导入 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 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
20、地冻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称为“宝地”的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所渲染的那样吗?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老舍是一位多产的现实主义作家,新中国成立后写了20多部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龙须沟茶馆等。文题背景【文题解说】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为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题目蕴含着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和赞美之情。文题背景【创作背景】 老舍1924年只身应
21、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直到1930年春才由新加坡转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后,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整体感知1.范读。2.自由朗读,掌握字词。(1)注音:济南( ) 伦敦( ) 镶( )水藻( ) 贮蓄( ) 发髻( )澄清( )着落( )看护( )jdnxingzozhjchngzhukn整体感知(2)释义:响晴:设若:贮蓄:空灵:(天空)晴朗无云。假若。存放,储藏。灵活而不可捉摸。整体感知3.快速默读课文,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
22、气、语调所传达出的文章的内容与风采。依阅读提示,思考:(1)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温晴。(2)文中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分别突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 山、水。感知文章1.速读第一自然段,理解济南的冬天有哪些特点?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写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的? 对比,温晴。2.文中哪一个词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 温晴。 补充:统观全文,可以看出“温晴”“宝地”两词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温晴”偏重特点,“宝地”偏重感觉。3.课文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具体从哪两个方面来描述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精读感悟(一)阳光朗照下的山景。1.文章是怎样转入写阳
23、光朗照下的山景的?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2.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小山整个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精读感悟3.作者是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的特别可爱的? (1)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一“睡”、一“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
24、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其心理活动。 精读感悟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5、,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二)薄雪覆盖下的山景。精读感悟2.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1)比喻:把“山上的矮松”比喻成“日本看护妇”,把“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草比喻成山的“带水纹的花衣”。(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精读感悟3.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的?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4.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是怎样写城外的远山的。 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
26、的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出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拓展延伸作者说:“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根据你的亲身感受,家乡的冬天有什么特点呢?请以“家乡的冬天”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文体不限。【方法:先在小组内向大家说说家乡的冬天的样子,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方法:先在小组向大家说说家乡的冬天的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布置作业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板书设计济南的冬天(1)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温晴宝地(2)景物:水色绿、清、亮山景与北平相比无风声与
27、伦敦相比无重雾(响晴)与热带相比无毒日(温情)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济南的冬天老舍第2课时检查作业学生对本文的语言特点有一个初步认识。体现老舍亲切文笔的语句举要:(1)“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循循善诱,一点没有强加于人的语势。(2)“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是真情流露,唯恐读者不信的口气。(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以情动人,令人如同身临其境。(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由于对济南,对娇媚得似乎弱不胜衣的小山充满着热爱,这里简直是用一种祈求的口吻了。(5)“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28、。”又是思索,又是猜测,又是同读者的商讨。(6)“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最后步入俊秀深邃的意境,也没有忘记忠实的读者。研读课文1.朗读第六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1)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 晶”。研读课文2.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怎样? 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
29、的特征。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精段研习1.齐读第四自然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1)全段的中心句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2)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矮松、山尖、草色、阳光。(3)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4)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5)文中是通过什么方法化静为动的呢?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精段研习2.朗读指导:这一段不仅要读好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最、呀、就、吧、
30、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3.这里老舍先生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画雪霁初晴图。下面我们再次朗诵体味这一段。4.济南城山美水也美,它素有泉城的美称。所谓“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对济南的写照。揣摩语句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 不可以。“没有风声”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揣摩语句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1)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相谐调
31、,有一字传神之效。 (2)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3.比较下面几组语句的优劣,说说好在哪儿。 (1)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甲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把山写得小巧秀丽,充满温情。(2)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点粉色。甲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薄雪写得情态可掬。(3)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
32、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甲句,运用拟人的修辞,使水有了灵气,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孕育着的朦胧春意。对比赏析思考: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提示: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布置作业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
33、的景物,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家乡的美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板书设计特点:温情(宝地)对比(土池特点)阳光下的小山:温情拟人山:小雪后的小山:秀气比喻 城外远山:淡雅水:温暖济南的冬天冬天的济南雨的四季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课件激趣导入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又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作者简介 刘湛秋, 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
34、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文题背景【文题解说】 雨的四季以雨为主题,自然联想到“四季的雨”,直击主题,便于联想。文题背景【创作背景】 雨的四季选自散文1989年第4期。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雨是沟通天地的美丽使者,在雨的四季中,作者笔下那或飘逸或缠绵的雨的曼妙的身姿深深地印在读者的眼眸中,而那清新、纯净的雨之心、雨之魂啊,却飘飘洒洒滴落在读者心海上,掀起阵阵波澜,荡起层层涟漪。基础知识1.易错字粗犷( ) 静谧( )莅临 ( ) 干涩( )咄咄逼人(
35、 ) 花苞( )诱惑 ( ) 睫毛( )屋檐( )gungmlsdubohujiyn基础知识2.词语释义粗犷:端庄:造访:咄咄逼人:粗鲁强横,粗率豪放。端正庄重。拜访。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的样子。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课文,教师范读第二至五自然段,要求学 生在听的同时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并注意四季雨 不同的特点,感受作者对雨的思想感情。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片段大声朗读,并简洁叙述为什么喜欢这个片段。)整体感知3.找学生读课文。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你
36、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读分析“春雨图”: 设问:在听的同时,注意看看作者是否也给我们推出了一幅雨中即景图。写了哪些景?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你可在文中找关键词句。 读 【师生共同欣赏“春雨图”。】一场春雨过后,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生答:柔软、春雨绵绵、娇媚、驱走冬天、改变姿容、透明教师小结:确切地说,这是一幅春雨后的景观图,春雨“润物无声”“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场春雨滋润后,整个大自然都从睡眠中苏醒过来,把你的五官都调
37、动起来,我们看到树木睁开明亮的眼睛,我们听到小草生长的沙沙声,我们嗅到空气中芳甜的气味,置身其中,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太美了!而这一切都是这一场春雨的功劳啊!在这里,作者对雨充满了喜爱之情,把春雨写得亲切可爱。我最喜欢“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我忍不住做个深呼吸。 读然后师生共同欣赏其余三幅图。A.夏雨图:夏雨有什么特点?热烈、粗犷的仅仅是雨吗?多媒体展示:热烈、倾盆、丰满大地、展示诱惑、粗犷教师小结:整段文字充斥着火热奔放的豪情。B.秋雨图:在文中找出描写秋雨特点的词语。多媒体展示:端庄、深情、轻轻、倾诉、沉思、纯净灵魂、产生情思、发光教师小结:“自古逢秋悲寂寥”,
38、在此作者一扫古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怨与凄凉,更没有林黛玉“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伤感。 读C.冬雨图: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冬雨和南国的雪?用了什么手法? 自然、透明、降临温暖、带来蜜情、平静 教师小结:冬雨自然、平静,给人带来异样的蜜情,真希望今年的雪能早点到来。 悟(1)雨给作者留下了如此美的形象和记忆,雨在作者笔下显得如此可爱。对四季雨景的描绘,可谓一条线索,除此之外,还能找出一条线索来吗? 喜欢,爱恋(活力、滋润、流动)。(2)用了什么抒情方式?(齐读第一、六、七自然段) 作者也曾说过:“我好像是属鱼的,因为只要下雨,我的身心便舒适起来,情绪进入那种静谧的活跃,灵感的泉
39、眼似乎也滋润了。”这与作者有着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心是分不开的。 悟2.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何在? 拓展延伸雨使你想到什么?【提示:有关雨的诗词、歌曲、谚语、文学作品、电影】 布置作业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题目为“风的四季”,600字左右。板书设计雨的四季春雨美丽娇媚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端庄沉静冬雨自然平静爱恋雨热爱生活古代诗歌四首第1课时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课件预习诊断 1.易错字碣石( ) 沧海( ) 澹澹( )竦峙( )萧瑟( ) jicng dnsng zhs了解文体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1.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
40、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写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2.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分律诗和绝句两类。了解文体3.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的规格和要求。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4.绝句。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5.楚辞。 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41、。 特点:融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多用铺陈的手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了解文体6.新诗。 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7.歌行体。 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特点: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多口语化,通俗生动;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表现手法:除比
42、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用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学习观沧海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写作背景。(1)解题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2)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学习观沧海(3)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4)从诗的体裁看,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
43、式看,是一首抒情诗。学习观沧海2.初读感知,进行朗读指导与训练。(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播放朗读课文观沧海学习观沧海 3.精读,整体感知课文。水何澹澹:以观沧海:山岛竦峙:萧瑟:幸甚至哉: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以,表目的连词。竦,高起。峙,挺立。高高地挺立。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学习观沧海4.品读,师生释疑,难点点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
44、常用的“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就是,“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学习观沧海5.悟读,合作探究,提炼主旨。(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 句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点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 展开,写登山所见。】学习观沧海 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难点突破:说说作者
45、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统一了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表现了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了解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听说。题目意思为“听说王昌龄被贬斥到龙
46、标,写这首诗以表示慰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唐玄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文题解说】【创作背景】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1)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课件展示,学生组内交流。】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左迁:即贬官。子规:即杜鹃鸟。五溪: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夜郎: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
47、贵州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2)自主译文【独自译文,而后同桌交流,互相纠错。】杨花落尽了,杜鹃不住地在啼叫。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五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研学诗文。(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在这首诗中,诗 人将月亮人格化,请她将自己的忧愁之心传给王昌龄,带去 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诗中哪个词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48、?愁心。(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借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
49、月;二是说唯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他法。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好友被贬官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
50、一。 想象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小结。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5.背诵诗歌。布置作业默写诗歌观沧海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板书设计观沧海实景-虚景-海水、山岛、树木百草、洪波日月星
51、汉壮丽景象博大胸怀板书设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写景,隐含同情叙事,深切挂念抒情,关怀牵挂古代诗歌四首第2课时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课件学习次北固山下1.作者简介及解题。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 次,诗中是停泊的意思。学习次北固山下 王湾,洛阳人。公元712年中进士,次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出游吴地,由洛阳沿运河南下,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
52、山所在地),接着东行去苏州。此诗当于此时写就。学习次北固山下2.(1) 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学生自由读,齐读。 3.自主探究活动。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做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
53、,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自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学习次北固山下(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写了怎样一幅景象?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宏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若风虽顺,却很
54、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3.自主探究活动。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做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自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
55、。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学习次北固山下(4)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理解。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显得开朗一些。学习天净沙 秋思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
56、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代四大戏曲作家。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念。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学习天净沙 秋思2.朗读指导与训练(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学习天净沙 秋思3.品读,合作探究。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
57、景物有什么特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情,“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学习天净沙 秋思(2)哪句可以作为点睛之笔,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的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4.背诵全诗。背诵对抗熟背诗歌四首,按学习小组进行竞赛。布置作业1.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2.课下搜集关于“春”和“秋”的古诗句各
58、四句。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绿水前观景:潮平岸阔,风正帆悬海日残夜,江春旧年思乡:乡书,归雁板书设计天净沙秋思游子思乡景-凄凉冷清情-断肠人在天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第1单元写作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课件文题展示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欢笑,有快乐,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痛苦,有迷茫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的宝贵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一直难以忘怀吗?或是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想和大家分享呢?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写作指导1.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用心感受。一件小事,一句动人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处独
59、具特色的景物,都能引起人们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要有再现客观事物和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所谓再现客观事物,就是把所见所闻的客观事物,如实地再现出来,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清楚顺畅地表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的过程,让读者也有所感知。写作指导2.恰当地表现主观情意,就是要写出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意旨。凡是优秀作品,都是感于物而动于情的有感而发之作。文章不是无情物,人们说,没有情意的作品好像是泥胎、木偶、纸花,这是不无道理的。想到了一些事后,确定自己要写的一件或几件事。想清楚具体情景,整体把握事情的过程,当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对方有什么举动和言语,把要描述的地方捕捉住。将客观事物和
60、主观情意结合起来,写出来的事情才有动人之处。思路点拨通过怎样的方式积累素材? 1.广泛阅读,认识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还应注意不要专看一个人的著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借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思路点拨2.仔细观察,描绘生活。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思路点拨3.捕捉生活故事和细节。 每天上学时妈妈不厌其烦地叮嘱“路上要小心”;妈妈每天晚上为我准备水果和夜宵;爸爸常年漂泊在外挣钱供我读书;爸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文广局深化文化体育建设计划
- 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 有关于计划生育的工作计划
- 2024年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 年学生会社联工作计划范文
- 弟子规教学计划
- 公司行政部个人工作总结及计划
- 物业主管工作计划
- 食药监年度电子政务工作计划
- 司法部门主题活动计划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讲座课件
- 现浇简支梁施工方案
- 体育经济学概论PPT全套教学课件
- 全球标准食品安全BRCGS第九版文件清单一览表
- 医疗器械-员工手册
-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知识培训
-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 诫子书-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 路基二工区涵洞施工台账
- 2022年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招聘应届生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单位负反馈系统校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 高强度螺栓连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