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下物理教案-力_第1页
八年下物理教案-力_第2页
八年下物理教案-力_第3页
八年下物理教案-力_第4页
八年下物理教案-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7.1力课型新授计划(1 )课时完成第(1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二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重点 难点 关键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力的二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教学 准备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引入新课我们在这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

2、概念 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二、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1)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请他谈谈肌肉有什么感受?(2)学生用图11-4-1所示的器材演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3)学生看课文图11.4-2甲、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方向、速度大小)(4)、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5)、学生看课本图11

3、.4-2甲,交流图中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 发生的现象。让学生再举些类似的例子。(6)、学生自己根据上述事件讨论得出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三、力(F)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体3会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 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 400N等等。四、力的三要素1、提出问题: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提出猜想:可能与力作用的大小、作用的方向、作用的位置有关。3、探究: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观察力作用效果的实验结合课文图示以及学生生

4、活的经验进行论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让学生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五、力的示意图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 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 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不出来。六、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 TOC o 1-5 h z 同学也感到疼吗?(打的同学感到疼,说明他的手也被打了)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

5、己坐的船也被推开了。(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开了。说明推船的人同时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开时连同他坐的船也被推开。)概括分析,得到结论: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七、小结:八、作业九、达标练习: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2)、用50N沿水平方向推桌子的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电状J 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大小力十力的三要素,力的方向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力的盘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咋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和

6、受力物体)课题8.1牛顿第一定律课型新授计划(1)课时完成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fg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知道惯性的概念.知道二力平衡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2.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重点 难点 关键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难点:惯性的概念;物体在平衡力作m下怎样运动教学 准备斜轨、小车、毛巾、玻璃板、棋子、小棒、惯性小球装置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引课:在地上滚动的足球会慢慢地停卜来,自行车、列车等运动的物体, 停止施加动力,还会继续运动,但最终要伊F来。师:

7、运动的物体为 什么会伊F来?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吗?对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物体持续运动, 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消,物体就会停止运动。而伽利略却认为运动之所以会停卜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 到底哪个说法正确,让我们自己动手、动脑来探究论证吧。(二)、新授一、牛顿第一定律1、实验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让学生阅读课文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此实验过程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用什么方法控制?(要控制小车进入水平囿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小艾,控制方法: 用同一辆小车,让小车自同一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哪些条件需要发

8、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改变方法:给水平桌面 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要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水平面上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记录小车在水平囿上通过的距离 )(3)学生分组实验(4)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三种情况下小车运动变化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从表格记录中找出变化规律。现象: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结论: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少。(5)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速度不会减慢,它将 永远运动下去。2、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得出:如果表

9、面绝对光滑,物体受 到的阻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2)笛卡儿对伽利略推理结论的补充:物体如果不受力,运动方向也不 会改变。(3)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二、惯性(利用棋子、小棒、惯性小球装置演示)1、定义: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特征:它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2、现象:(学生举例)3、危害及防止:(交通事故中)让学生阅读课文科学世界 认识人们如何利用安全带防止和减小汽车发生事故时由于

10、惯 性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伤害。4、利用:生产、生活中5、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惯性现象:分析实例总结叙述方法(四点)(三)小结(四)作业:小作文一一如果没有惯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现象: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结论: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 减小得越少。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速度不会减慢,它 将永远运动下去。、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课题8.2二力平衡课型新授计划(1 )课时完成第(1 )课时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实

11、验与分析认识二力平衡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观重点 难点 关键重点:二力平衡条件难点:区别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教学 准备钩码一盒、两端带肩定滑轮的平板、小车一辆、细线两根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复习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二)、引言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 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 么联系呢?(三)、新授一、力的平衡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 状态?(学生思考券回

12、答)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 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 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 至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殳重力、支持力、 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 和拉力相互平衡.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 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叙述)二、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二力

13、平衡条件:A、教师演示课本图12.6-1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 两个力不能平衡.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 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B、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学生讨论回答)结论: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同一条直线上 力的合成 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 0.三、结合二力平衡进行物体运动状态的分析画受力分析图四、平

14、衡力与相互作用的力的异同点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的力作用在 两个物 体上。五、小结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 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 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 体是没有不受力的, 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六、作业:习题5、6、7.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说明二力平衡一、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 或匀速

15、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 衡.二、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一条直线上。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的力的异同点课题7.2弹力 弹簧测力计课型新授计划(1 )课时完成第(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 .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培养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2.通过自制测力计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

16、理学 道理的兴趣.重点 难点 关键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教学 准备弹簧测力计、弹弓、钢尺、钢锯条、拉力器、弹簧、木板、钩码、铁架台、 投影仪等.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引入新课师(出示玩具弓箭,弹弓,橡皮泥,泥巴)这些物体都是同学们小 时候玩过的玩具.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些物体在使用时有什么异同(学生活动后汇报)生像弓箭,弹弓这类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橡皮泥,泥巴这类事物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师我们把像弹弓这些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像橡皮泥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

17、物体属于这两类呢?(学 生讨论完成)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有弹性的物体.二、进行新课1.弹力师刚才同学们在弯钢尺、拉橡皮筋 (或弹簧)时,有什么感觉呢?生我拉弹簧时,感觉到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师我们把这种力就叫做弹力,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师进一步向同学们说明,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 弹力,如日常生活中的支持力、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师启发学生举例说明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讨论)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好,拉力器也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请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上台拉动拉力器,提醒全体同学注意观察)师在他们拉这个拉力器的时候,你有什么发

18、现? 生两个同学用力的大小不同,拉力器被拉的长短不同, 女同学拉得较短,男同学拉得较长,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可以判定力的大小。师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来自己制作一个测力计。2.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师请一组同学上台来展示制作的过程.生(1)将一块光洁平整的硬纸板竖直地固定在铁架台上.再将一根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纸板上,弹簧自然下垂时记下弹簧最下端的位置,在纸板上作好记号,将 0.5 N、1 N、1.5N、2 N的钩码 挂在弹簧下端时,用刻度尺测量硬纸板上相邻两个记号间的距离是相 等的,因此我们把每相邻的两个记号间又平均分成了5等份,这样测量可以更

19、精确.在弹簧下面加了一根线,可以方便挂上物体测量。在 弹簧的最大端固定了一根指针,可以使读数更方便。师在测力计上加一个拉环,就变成了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出示弹簧测力计,观察常用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挂钩、拉环、刻度、指针等几部分组成)练习使用测力计测力的大小。师使用测力计应注意下面几点:(1) 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 的指针调到零点。(2)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所测的力不 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4)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来回拉动几下秤钩,使指针与外壳没有摩擦;(5)弹簧秤

20、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垂直.三、小结四、动手动脑学物理五、作业板书设计7.2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学反思: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 簧 测 力 计限用 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制作(构造):弹簧、指针、刻度板、拉钩、吊环、外壳X1)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2)使用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3)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垂直课题7.3重力课型新授计划(1 )课时完成第(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重力的定义、方向、大小及

21、作用点2、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在搜寻大量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设计实验、讨论等方式了解重力。2、经历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培养研究探索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 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 意识,体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创新意识。重点 难点 关键重点: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难点:重力的方向教学 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一盒(每个的质量为50g)、用线拴着的铜块、用细线拴着的苹果、长方体木块、橡皮泥、弹簧秤、海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复习提问:师:什么是力?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后哪些?二、引入课题:师:将拴苹果的细

22、线剪断,苹果落到讲桌的海绵上。哪位同学愿意把“苹果落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学生讲述故事引出课题三、新授:1、重力(G)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2、探究(一)研究重力的方向生: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师:实物投影:1)、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的物体最终要落向地面。(演示)。2)、教室里吊电灯的线总是竖直向卜。3)、盖房时,必须盖成竖直向下的,才牢固4)、挂着的猪肉是竖直向下的。师:通过实物,演示向下的几种情况A结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日 应用:建筑工人用重垂线检验砌的墙是否竖直。可以检验桌面是否水平(学生设计方案)C危害例如:花盆从阳台上掉卜来会把行人砸伤;地震时房屋倒

23、塌会把人压伤;雨水下的太多会造成水灾。3、重力的作用点:播放课件:转动的地球上南极有企鹅,北极有北极熊。声音内容: 北极熊生活在北极, 企鹅生活在南极,它们所受的重力方向都是竖面向 下的,这里的“下”不矛盾吗? “下”指的是什么? 生:“下”是指向地心。师: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出示乒乓球、长方体铁块分别说出重心,练习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师:为什么体操运动员的个子比较矮?思考后回答。生:个子矮重心就低,这样更稳定些。4、探究(二)探究重力的大小。1)、学生提出猜想:重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它相对地面的位置;物体的密度有关。(教师说明:同种物质, 体积越

24、大,质量越大,。相同体积的不向物质,密度越大,质量越大,所以只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即可。物体所受重力 与位置的关系到高中再去探讨。教师应带领同学对部分假象进筛选,找出 共同的研究目标。)2)、探究过程:3)、交流探究过程及实验结果。记录表格123质量(Kg)0.050.10.15重力(N)0.511.54)、分析归纳结论:1、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也越大。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10 N/Kg。3、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用公式表小为: G = mg G重力 单位( N)m质量 单位(kg)g=9.8N/kg(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 N)g=10N/kg(粗略计算

25、时使用)四、小结五、作业:1、自制一个水平器。(写出所用器材,检验的方法及原理。)2、举出日常生活中利用重力的实例。3、查阅人登上月球后那些方面和在地球上不一样的资料板书设计7.3重力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2、重力的二要素 ,大小:与质里成正比。G= mg 。(g=9.8N/kg )3、思维程序:提出问题一一猜想一一实验检验一一得出结论教学反思:课题8. 3摩擦力课型新授计划(1 )课时完成第(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b、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c、知道摩擦力的得与弊过程与方法:a、通过

26、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b、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宿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摩擦的分析,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 问题的习惯 b、通过对“磁悬浮列车”等科技成果的了解,增 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重点 难点 关键重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及广生的理解教学 准备大海绵块、长木板、玻璃板、长方体木块、长木板、钩码、弹簧秤、毛巾、 棉布教学录像(世锦赛双人滑冠军申雪、赵宏博比赛录像片段上海“磁悬浮 列车”运行片段)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复习: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引入新课:播放2004年世锦赛双人滑冠军申雪、赵宏博比赛录像片段, 提问:同学们知道他们

27、为什么会停卜来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提出关键词“摩擦力”新 授: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推动海绵块在长木板上慢慢运动,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并由学生答 出由于摩擦力的存在使海绵发生形变,推动吃力。同学们还知道哪些 地方也存在摩擦力吗?教师借机提问这个力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了呢?在学生回答问题 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力的三要素分析这个力方向和作用点启发并鼓 励学生总结出摩擦力的产生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 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课件提问:1、取一个用玻璃瓶装的饮料,请问同学们用什么方法能将它拧开。2、将一木方的一个棱去掉可以怎样做?教师据此继续发问:大家能把这些

28、方法进行分类吗?并指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以此引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猜 想:设计实验:根据学生的猜想,让学生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去 验证猜想的正误。启发学生使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表一、实验次数压力情况接触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木 块木板与木块2木 块木板与棉布3木 块木板与毛巾表二、次数压力情况接触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木块木板与木块2木块一个钩码木板与木块3、木块二个钩码木板与木块表二、次 数压力情况接触面接触面积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1木块木板与木块平放2木块木板与木块竖放3

29、木块木板与木块立放进行实验、收集数据:让学生从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猜想,并把实验 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论证: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一定时,压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 摩擦力越大;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评估与交流:实验中木块应怎样运动,为什么 ?摩擦的利与弊:请同学们参考科学世界结合我们的生活讨论一下 摩擦的作用及危害,如何能够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如何利用摩擦? 课堂拓展:对学生的精彩回答给予表扬和鼓励。播放上海的磁悬浮列 车运行片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小 结:布置作业:写一篇 300字左右的科学小论文-没有摩擦的世界教学反思:板书设

30、计 8.3摩擦力一、摩擦是如何产生的定义: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的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三、摩擦的利与弊教 案设计授课时间:课题10.1浮力课型新授计划(1)课时完成第(1)课时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会用称重法求解物体受到的浮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 难点 关键教学重点:浮力的存在、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难点:浮力的产生原因教学 准备木块、石块、水、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空矿泉水瓶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复习:二力平衡条件在平衡力的作用卜物体

31、所处的状态是什么?引言: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 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 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等等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1 .什么是浮力?(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 面上静止不动。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 么?力的方向如何?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卜的,施力物体是。还受到竖直向上的 ,施力物体是。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重力。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32、2)演示实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 水底。提问: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同学们分组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目的是判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石块要用细线挂牢。 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思考: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多 少牛。小结: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 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一丽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就是石块所受的重力。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石块浸没在

33、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石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 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之差说明了什么?小结:石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 ,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 ,施力物体是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 施力物体是水。石块静止不动说明:石块受到的重力一石块受到的拉力十石块在 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测力计的 读数。所以石块受到的重力一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十浮力。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浮力一石块重一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也可叫做石块在水中时的视重)。以上实验

34、,说明浸入水中的石块也受到浮力。金g I GG挂在弹簧秤上的石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时, 受块,静止不支时受力力分析图,弹箧秤的读数(F)=重力分析图(G)-浮力(F浮)教师总结讲解时,边讲边画出石块受力分析图G;(2)把物体F s=G-F 示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浸入液体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示;(3)物体受到的浮力典型例题.称重法求解浮力.例1. 一个金属球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14.7N,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4.9N,求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浮力一、浮力的定义二、探究浮力的

35、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教案设计授课时间:课题10.2阿基米德原理课型新授计划(1 )课时完成第(1)课时教 学 目 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用溢水法求解物体受到的浮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 难点 关键重点 难点 关键溢水法测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正确设计实验方法及分析实验数据教学准备石块、水、溢水杯、弹簧测力计、小烧杯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复习巩固1、浮力的定义?2、称重法求浮力的公式?二、创设情境阿基米德鉴别皇冠真假的故事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展示汇报阿基米德原理.用溢水杯探究浮力的大小 :(1)

36、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G;(2)把物体浸入液 体,测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3)测出被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次物体物体浸没在水物体小桶排开的排开数中时弹簧测力受到重水和桶的水G计的示数F示的浮G的总重重G排力F浮G12发现规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用公式表示为5浮=.其中被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在液.阿基米德原理法-利用Fff=G排求解浮力.例2. 一个重为2.5N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0.5N的水,则 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 N.针对练习.质量为0.3kg的物体全部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是100g,那么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 N.(g

37、=10N/Kg).一个物体白质量为0.5kg,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水未满),溢出水0.1kg,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A小于1N B 等于1N C 大于1N D 无法确定自学指导阅读课本的例题,看课本上是怎样解答浮力问题的,重点看一下解题过程,理解每一个解题步骤.看完后合上课本,自己解答下列例题.从这个例题中我们可以得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只与 和 有关.与物体的 和物体在液体中的无关.4.运用公式F浮二p液gV排分析浮力的变化.例4.水球运动员把漂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压入水下0.5m的过程中,水球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A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不变思路引导:运动

38、员把水球慢慢压入水下的过程中,水球在水中的体积逐渐,排开水的体积逐渐 ,所以水球受到的浮力逐渐 ,当水 球全部浸入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 ,所以受到的浮力 .故选 五、拓展提升. 一个物体的体积为60cm3,当其体积的一半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 N.一个铁球先后浸没在盐水、水、酒精中 ,受到的浮力分别是 Fi、F2、F3,则 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一个圆柱形物体悬浮在密度为1.2 x 103kg/rni的盐水中,已知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10cm2,高为15cm,物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 5cm,物体受到的浮 力多大?(g=10N/kg).关于物体受

39、到水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0.2阿基米德原理内容:一切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重力教 案设计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题10.3浮沉条件及应用课型新授计划(1)课时完成第(1)课时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浮力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

40、发展的影响。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重点 难点 关键教学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关键:教学 准备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多媒体 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复习巩固1.浸在液体中白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为5浮=.2.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 .即VafV物3.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它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 .二、创设情境演示:出示铁块和木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同时浸

41、 没在水中后松手。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木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提问: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木块上浮?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三、新 授1、物体的浮沉条件:【自学指导】当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 ,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如图甲所示,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的受力情况 .当F浮G物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物体上浮,会露出液面一部分体积,最终漂浮 在液面上,如图乙所示.漂浮时:F s=G物当F浮=6物时,这两个力相互抵消,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会悬浮在原来的位置,如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图内所示.悬浮时:F浮=6物当F浮G物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物体下沉,最终沉在底部

42、,并受底部的支持力, 另外:物体的重力 G物口表不为:G物=p物gV物,排开液体的重力 G排口表不为 Gaf p液gV排,又 因F?=G排,所以F p液gV排,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物=V排,所以:总结以上可以得出物 体浮沉的条件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1)若G物F浮或p物p液,物体上浮,最终漂浮. (2)若G物=F浮或p物=p液,物体悬浮.(3) 若G物F浮或p物p液,物体下沉. 2、浮力的应用:【自学指导】阅读课本上的内容,并回答卜列问题:从浮力的角度看,轮船采用了 法增大浮力,从而使轮船漂浮在水面上.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比同体积的实心体重力 (填“大”或“小”),而且还可以使排开的水,

43、所以受到的浮力比同体积的实心体受到的浮力(填“大”或“小”).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来表示.排水量就是轮船时排开水的.如果一艘轮船,它的排水量是1 x 104t,在密度为1 x 103kg/m3的河水中航行,根据物体漂浮 的条件(F浮=6物),它满载时排开河水的体积是 m3,如果在密度为1.03 X 10 3kg/m3的海水中,所一排开的海水的体积比河水的体积 (填“大”或“小”),如果从河流驶入大海,它将一些(填“上浮”或“下沉”).潜水艇两侧有 ,向水舱中冲水时,潜水艇的重力逐渐 ,当潜水艇的重力等于它排开的水,.重力(即浮力)时,潜水艇可以 在水中,当用压缩空气将水舱内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

44、白_ ,从而使重力 浮力,而上浮.所以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气球里的气体密度空气的密度,这样在它的重力小于它排开的向体积的空气的重力(即浮力),所以能浮在漂浮在空中.当气球里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它排开空气的体,积减小,所受到的浮力减小,所以可以降到地面上.飞艇内冲入的也是密度较小的气体,也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 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升和降落.典型例题例1.潜水艇在海水里匀速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卜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浮力变大,重力小于浮力-B 浮力小艾,重力小于浮力C浮力不变,重一力等于浮力D浮力和重力同时变小,但浮力和重力始终相等例2. 一艘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是2X 1

45、07kg,船的 S是7X 107N,它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的货物?当它满载时,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g=10N/kg)三、小结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10.3浮沉条件及应用一、物体的浮沉条件若G物F浮或p物 p液,物体上浮,最终漂浮.若G物=F浮或p物=p液,物体悬浮.若G物F浮或p物p液,物体下沉.二、浮力的应用教学反思:案设计授课时间:课题第十章复习课课型新授计划(1)课时完成第(1)课时教学目标重点 难点 关键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浮力方法;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会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及它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有什么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6、渗透物理科学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浮力的方法,教学难点:熟练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来解决问题及现象教学准备练习题篇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知识点的归纳:1、计算浮力的方法:F浮=6物一6示5浮=6排=P液gV排.(实验探究)F浮=F向上F向下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当G物F浮或(2)当G物=F浮或(3)当G物F浮或3、浮力的应用:液时,物体上浮,最终至漂浮 液时,物体悬浮.液时,物体下沉.典型例题、浮力产生的原因压力差法:F浮二P=.如果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此时F,其中压力 F=向下=0,所以F浮=.例1.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浸没在水中,物体上表面与

47、液面平行,且液体表面到物体上表 面的距离为5cm,如图所示,求:物体受到的浮力.,其中二、称重法:F浮二例2.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 68N,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三、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压强,F示是,示数为70N,将物体浸没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 ?物体的体积是多少?关 键:知识点的整理例3.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漂浮在水中,物体上表面与液面平行,且物体上表面到液 体表面的距离为 5cm,如图所示,求:物体受到的浮力.二二:四、悬浮或漂浮条件法 :F浮=或p液gV排=.例4.一个物体质量是1kg,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1/5,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48、物体的密度又是多少?他向拓展提升.如图所示,边长为0.1m的立方体物体浸没在水中,它的每个正方形表面积是多少?如果 它的下表面处的深度为 20cm,则下表面处的压强为多少 ?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 ?上表 面处的压强是多少?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 ?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弹簧测力计下吊着重力为 15N的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0N,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是 N,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是 m3,金属块的体 积是 m3.一个球重5N,体积是0.6X10-3浸没在水中,则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若它 能自由运动,则它在水中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如图所示,

49、水面上的木块.,它浸没在水中部分的体积为50cm3,它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nf,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木块的质量是多少?(3)木块的密度多大?-J I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十章复习课一、浮力的计算方法二、物体的浮沉条件三、浮力的应用教 案设计授课时间:课题11.1功课型新授计划(1)课时完成第(1)课时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重点 难点 关键教学重点:

50、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关 键: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恰当例举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讲解教学 准备木块、木板、细绳、小车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在物理学里,经常要提到 功”的概念。力学里所说的功有它的特殊含义。什 么叫功?从本章起开始学习有关功的知识。(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前两段,知道什么是力学中的功,知道力何时能做功.并填写卜列空 格: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二、观察课本中前三个图,找出三个实仞的共同点:课本中的后三个图中,力都没有做功,想一

51、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阅读课本第一段,找出力学所说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另一个是.阅读课本第二段,了解两种不做功的情况,要知道为什么不做功.通过各个实例可 知力学里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力才撤功. 课堂达标判断卜列说法的正误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3)物体从局处落卜重力做了功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受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 ,人做了功()(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三、阅读

52、课本“功的计算”部分的内.容,然后填写卜列空白.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在物理学中m把 叫做功.功=X .公式表示为:. TOC o 1-5 h z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 功()F( )S-( )在国际单h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一,距离的单位是,功的单位是 ,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简称,符号是, 且 1J=NN- m【典型例题】质量为 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 10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四、拓展提升.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J.用100N的拉力将重 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

53、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J,重力做功为 J.马拉着质量为2000kg的车在平路上前丁进,马的水平拉力是 500N,做了 2X105J 的功,则马拉车前进了 m.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A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B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C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D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速移动.起重机将重3X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 平移动了 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A 6X103J B 9 X103J C 3 X104J D 3.9

54、 X104J.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A 750J B 150J C没有做功D 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 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 15m,则()A拉大车做的功多B拉小车做的功多C拉力对两车二做的功一样多D 无法比较.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五、小结:六:作业:教学反思:板书设计:11.1 功1、功的定义: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3、计算功的公式:W=FS教 案设计教学准备授课时间

55、:课题11.2功率课型新授计划(1)课时完成第(1)课时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重点 难点 关键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物理意义和利用功率公式解决综合题目关键:理解功率物理意义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学习过程一、复习巩固: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公式?、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素材,如1000块砖有三种不同的方法

56、,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吗?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展示汇报自学指导I一、阅读课本几段内容,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慢之分.并填写下列空白:建筑工地上要把砖送到楼顶,或用起重机搬运,或用工人搬运,不管怎样搬运,都是克服重力做功,那么运送砖块所做的功我们可以用公式算.运送同样多的科但是工人所用的时间“快”或“慢”).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 或“慢”),起重机和工人所做的功(填“相同”或“不同”(填“长”或“短”),所以工人做功较,时间短的做功较,时间长的做功较.(填“快”不同物体做功的时间相同 由此可见物体做功有,做功多的物体做功较 ,做功少的物体做功较 之分.这跟

57、物体的运动也有 之分是一样的.二、阅读课本学习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物理意义功率表布计算公式是:的物理量;.其中W奏示,单位是 ;t表示.P表不简称,符 技术上还常用,根据公式写出的功率的单位是,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做单位,1kW=W功率是机械的叫做功率,单位,专用单位是.工程之一.来计),_(填某物体的功率是 1000W,它的物理意义是.补充在车车中,常用“马力”来表示汽车的发动机的大小.“马力”是功率的单位 ,1马力=735W,这个单位我们在物理上一般不用,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用.三、学习课本上的例题,学会写文字说明和步骤,然后做下面的例题.(注意单位要 统一)典型例题例1.建筑工地上,

58、水泥板质量是1t,起重机在20s内匀速把它提升到 5m的高度,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W雷多少KW?(g=10N/kg)例2.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 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沿水平道路将货 物匀速运到了 3000m外的货场,共用时40min,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 800N,求马运货时做功的功率.五、拓展提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做的功越多,它的功率一定大B 机械做功时间短,它的功率一定大C机械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D做相同的功,机械用的时间长,它的功率大.下列都是功率的单位的是 ()A W J/s B KW 、Pa C W、N/m D N/m 2、N m.某机械

59、在2min内把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4m,这个机械的功率为()A 2400W B 1200W C 20W D 50W.一台机器的功率是 750W,它表示的意思是()A这台机器1min做功是750W B这台机器1min做的功是750JC这台机器1s做的功是750J D这台机器1s做的功是750W.甲乙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2:3,工作时间之比为1:3,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 A 2:9 B 2:1 C 3:2 D 3:1.计算功率的公式是P=,由此公式变形可得计算功的另外一个公式W=此公式中只有功率的单位是 ,时间的单位是 ,功的单位才是焦耳.甲乙两台机械,它们的功率之比是3:1,在相同的时间里

60、,所做的功之比为,若做相同的功,则所需时间之比是 .蓝鲸游动时的功率可达350KW合W;某洗衣机的功率是 350W,合 kW.11.起重机以0.1m/s的速度将重4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起重机做功 J, 它的功率是 W,合KW.板书设计:11.2功率教学反思:一、定义:二、公式:P=W/t课题12.1杠杆课型新授计划(2 )课时完成第(1 )课时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 位置。能辨认出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能准确画出杠杆示意图。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