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的基本含义_第1页
一交通的基本含义_第2页
一交通的基本含义_第3页
一交通的基本含义_第4页
一交通的基本含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13课 交通 一.交通的基本含义 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交通规则等二.农业、工业、信息时代中的交通设施与交通工具 交通设施与工具的演变概要 交通产生的背景影响交通的自然因素影响交通的非自然因素国家产生、科学技术发展与交通的关系三.交通对文明的影响交通的双刃剑效应1理一理 陆路水路空中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交通规则驿道,驿站,纤道 ,各级公路,公路客运站,铁路,火车站,各类桥梁,城市轨道交通等人工运河,航海路线,港口,码头等空中航线,机场等轿子,独轮车,马车(依靠人力,畜力)汽车,火车, (依靠蒸汽,电力,燃料)地铁等独木舟,筏子,帆船,明轮轮船,(人力,自然力)轮船(依靠蒸汽,电力,燃料)等飞机,

2、航天飞机(依靠火箭)等红绿灯,红绿黄三色灯,各种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等航标,水手旗 ,信号灯,航管, 河道及海域交通安全法规等空管,地面航标,空中交通安全法等2预习题及答案:交通产生的背景? 出于生活,生产,交往,战争等需要,交通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直接结果,显示了人类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与聪明才智。影响交通的自然因素? 地形,物产,气候等。 3史料1 汉朝贾山在至言中写到:“(秦始皇)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丽至于此”。 4秦朝驰道 秦朝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东到燕、齐,南至吴、楚,北达九原

3、(今内蒙古包头西),西到甘肃东部,南北东西,四面贯通,全长达数千公里。驰道宽达50步,路面用锤夯打,平坦坚实,道路两旁每隔3丈植树1棵。此外,在今四川、云南、贵州等偏僻地区的崇山峻岭之中,又修筑“五尺道” 。 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的11年中,到全国各地巡视民情,察看防务,所到之处,都要刻立石碑、申张秦法、歌颂统一,秦始皇的每次巡游,基本上都是沿驰道进行的。 驰道的修筑,改变了秦朝交通设施简陋的情况,为调发士卒和转运粮草提供了方便,同时适应了领土骤然扩大后,一旦战事发生,能迅速有效控制局面。5问题一:国家产生或统一对交通有怎样的作用? 为了加强统治与经济文化交流,国家促成了交通设施,交通工具,特别

4、是水陆交通网的形成。6 问题二: 区别三个文明时代的交通工具不同 的最根本的因素? 动力技术如机械动力:人力,畜力,自然力蒸汽 电力,燃料 自然环境,技术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中,技术条件是关键,使交通工具的飞跃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在交通工具的发展中也凸现无遗。7史料 2后汉书西域传说:“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8关于丝绸之路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汉朝在收取关税方面取得了巨大利润。 。 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

5、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9问题三: 如何以丝绸之路的影响说明交通对文明的意义? 文明具有多样性,它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文明的交流与交融会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文明需要对话。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需要克服自然屏障和隔阂,而交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条件。10“地理大发现”后的世界 人们一直将印第安人逃离家园的过程委婉地称为“印第安人迁移”。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为白人腾出阿巴拉契亚山和密西西比州之间的土地以及建立一个横贯大陆、连接太平洋的巨大帝国。我们无法精确计算出在这一过程中有多少印第安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更不用说他们为此遭受的种种磨难了。 英国走私鸦片的囤储地点原在澳门,后来由于清政

6、府禁止在澳门存放鸦片,他们又把囤储地点放在了珠江口外的零丁洋面。英国鸦片贩子在这里停泊着固定的趸船,存放源源运来的鸦片,为防不测,还派军舰保护。 11 问题四:交通发展对人类和地球的意义只是正面的吗? 交通发展是把双刃剑。 交通的发展从帮助人类克服自然环境的险恶争取生存开始,逐渐上升到为发展而寻求人际交往、社会交往,直至为实现区域文明之间器物、制度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融做出贡献。 对待交通发展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是:从辨证的角度观察,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发展观衡量, 不但要以人为本, 更要以地球文明的和谐为本。12丝绸之路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 商品交流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商队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文化交流人们已在在楼兰遗迹的考古发现了2世纪的古纸。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著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15世纪时,欧洲人谷腾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一部圣经。流传于西域山区的坎儿井技术被同样需要水源的军人使用,并逐步流传至更远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