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案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推动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_第1页
智慧校园建设案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推动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_第2页
智慧校园建设案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推动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_第3页
智慧校园建设案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推动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_第4页
智慧校园建设案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推动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推动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简介: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成立于2008年9月,是由高新区管委会和成都七中联合创办的直属于高新区管委会的公办初级中学。学校传承成都七中百年名校优秀传统,以“审是迁善,模范群伦”为核心价值追求,秉承“启迪有方,治学严谨,爱生育人”的优良传统,以“创造最适宜学生的教育”为己任,以“滋养卓越气质,陶铸领袖精魂”为培养.发展故事内容导读: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成立于2008年9月,是由高新区管委会和成都七中联合创办的直属于高新区管委会的公办初级中学。学校传承成都七中百年名校优秀传统,以“审是迁善,模范群伦”为核心价值追求,秉承“启迪有方,治学严谨,爱生育人”

2、的优良传统,以“创造最适宜学生的教育”为己任,以“滋养卓越气质,陶铸领袖精魂”为培养目标,全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生存力、创造力和跨文化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历时近十年的发展,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深受家长信任和社会好评,赢得了各界的广泛赞誉。一、未来课堂建设背景为了“创造最适宜学生的教育”,学校申报了教育部规划课题创新型教师课堂素养提升研究,改变全校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全面提升教师课堂素养,提高学生发展质量和学校办学质量。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校深刻的认识到,要从高效课堂走向卓越课堂,真正实现课堂创生的目标,离不开新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学校在2012年9月建立了第一

3、个基于平板电脑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班级,开始了对未来课堂建设的实践探索。2013年年底,由于学校的教育理念先进、教育实践行动力强,学校被成都市教育局遴选为首批成都市未来学校建设试点学校,2015年被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批准为首批中国未来学校联盟示范学校。近五年,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着手未来学校建设。他们校认为,人本坚守是未来学校的起点与归宿,只有源于人、为了人,才能建设好具有浓郁人文情怀的,以发展师生核心素养为本的高品质未来学校。学校通过学习空间的创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课程的丰富、新技术应用优势的凸显、学校组织和管理的优化,加之以彰显适应未来学校发展特质的教师队伍,即形成未来学校实验建构,

4、促进师生真实、自主而快乐的发展。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开始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推动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一对一”课堂教学旨在借助新技术和多元渠道并于新的学习空间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因此,立足学、发展学,并在学习过程中引导生成、促进创新成为未来学校的基本样态。学校认为在全国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以及成都市教育局关于未来学校建设的规划与思考中,成都七中初中学校迈出了自己的探索之路。构建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是建设未来课堂的基础;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未来课堂的保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资源灵活组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以及课程的进度为未来课堂的特征;未来课堂多元化的互动方式将

5、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在交互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并实时调整教学的进度与策略,为因材施教提供重要的保障;未来课堂基于学习过程和真实数据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二、未来课堂建设的实施路径一、初期的探索学校以教学管理部、信息技术部为核心力量,组织学校各部门以及各学科骨干教师形成了“未来学校”建设团队,着力打造具有七初特色的“未来课堂”。为了更好了解和认识“未来学校”和“未来课堂”的发展趋势,团队首先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讨。从学校课堂现状分析,虽然在2010年全校所有教室均已安装使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常态化运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6、,但从师生的调查反馈中,团队认识到电子白板虽然具有较强的演示和资源库功能,却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尤其是在班级学生人数相对较多的现实条件下,如何真正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探究、合作、自主、体验,电子白板力有不逮。通过邀请华东师大陈玉琨教授、北师大李玉顺教授、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上海教科院杨玉东博士、王洁博士等专家学者到校讲学,结合对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每年发布地平线报告中关于基础教育中未来三年内可能出现的新技术,团队成员对如何组织开展“未来课堂”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学校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全国现代教育装备展会,并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考察当地学校

7、在未来课堂建设中的经验,了解国内未来课堂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于起步较早,全国各教育发达地区关于未来课堂的建设都处于边实践、边探索的情况,还远未就未来课堂的最终样态达成一个普遍共识,因此,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七初的未来课堂应该是何种样态,还需要团队理清思路,达成共识。通过不断认真学习与研讨,团队逐渐认识到构建基于网络的数字个性化学习环境是建设未来课堂的关键要素: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及课程的进度;。同时,人机交互的教学模式能有效的实现班级授课制下的教学个别化个性化学习,为大面积因材施教提供重要的条件。二、未来课堂的启动在初步明确探索方向后,学校决定在2012年启动

8、未来课堂的教学变革与实践。借鉴国内先行学校的经验教训,并参考专家的建议,学校最终采用了“自带设备(BYOD)”的形式来组建首个基于“一对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未来班级。自2011年苹果公司发布并推出了iPad后,微软公司也推出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学生学习平板,此后国内各大厂商也陆续推出了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学生学习平板。学校从系统的稳定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家庭使用普及性等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了苹果ios系统的iPad作为学生“一对一”学习设备。未来课堂建设初期的困难1、教师的困惑:未来课堂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虽然加入团队的各学科教师都是本学科的骨干教师,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如何利用新技术开

9、展“一对一”课堂教学,大家都如雾里看花,心中无底。通过调查与研讨,未来课堂建设团队归纳发现,教师的困惑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效使用“一对一”学习设备,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而非博取关注的噱头?数字学习环境下怎样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一对一”课堂教学的模式是什么?“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作业应该怎样布置?怎样指导学生有效管理和使用iPad?面对这样的困局,学校专门邀请苹果公司的培训专家到校进行培训,针对如何利用ios系统开展有效教学进行指导。在首个未来班级的课堂教学中坚持开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实践,并在每周组织所有未来课堂研究团队成员观摩24节课的涵盖所有学科的未

10、来课堂研究课,通过跨学科的观课、议课,总结各学科开展未来课堂的经验。与此同时,团队还制定并坚持了每周四下午两小时的未来课堂主题研讨例会制度,及时总结本周的教学经验,不断开展“头脑风暴“式研讨,此外,学校还利用教育云平台组织教师开展在线交流和研讨。虽然在教学中又不断冒出各种问题和困难,但随着教学实践的坚定开展,老师们逐渐适应了“一对一”课堂教学,并初步形成了适合本校实际的各学科“一对一”课堂教学模式。2、家长的疑虑:在学校进行“一对一”课堂教学实践后,许多家长还是心存顾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会受到影响?长期使用平板电脑iPad学生的视力是否会受影响?学生是否会利用平板电脑iPad打游戏?客观来看

11、,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作为一种崭新的课堂形式和样态,“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主体学生而言,他们对利用平板电脑进行学习是怎样的态度呢?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学校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十分喜欢并支持利用平板电脑iPad进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自己的成长,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调查结果见下图1)。图1.学生对使用平板电脑进行学习的问卷调查结果针对学生的现状和家长的顾虑,学校一方面完善和改进对学生使用平板电脑iPad的管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也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场所让

12、家长走进课堂,体验和感受“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如何促进学生成长。通过学校耐心细致的工作,以及学生的成长变化,未来课堂的变革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与欢迎。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专门邀请相关教育技术专家到校对全体教师进行理论指导,同时在校内也对教师开展扎实有效的技术培训。他们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实践初期,坚持了每周一次的主题研讨例会,及时总结本周的教学经验,不断开展头脑风暴式研讨。随着教学实践的坚定开展,老师们逐渐适应了“一对一”课堂教学,并初步形成了适合本校实际的各学科“一对一”课堂教学模式。三、未来课堂建设成效三、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未来课堂的建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构了以“创生”为核心的

13、未来课堂”的基本样态,明晰了课堂价值追求。怎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怎样的课堂才能满足学生未来的发展?结合前期的实践探索,学校认为,这样的课堂应该体现“创生”的价值追求,培育具有创生能力的师生,而创生能力需要在以“创生”为特点的课堂上来发展。基于这一思考,学校建构了以“创生”为核心的“未来课堂”基本样态。以“创生”为核心的“未来课堂”,是以发展学生的创生性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整合新知识、形成新经验、产生新观点、提升新能力等为主要任务,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敢于质疑、乐于创生为重要追求的课堂形态。七初以“创生”为核心的“未来课堂”的基本表现形态是: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

14、,师生在创造性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新体验与新收获(图2)。图2:以“创生”为核心的“未来课堂”的表现形态图以“创生”为核心的“未来课堂”的基本要素是“学”、“思”、“创”、“生”。“学”是指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是课堂创生的前提;“思”是指积极思考,乐于动脑,是课堂创生的保障;“创”是指在课堂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产生新方法、形成新成果,这是课堂创生的关键点;“生”是将外在的知识符号、师生的创生或班级成果逐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方法与能力等,使自己生成新的知识结构、方法结构与能力结构等,这是课堂创生的主要目的。抓住这四个基本要素,就能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建构以“

15、创生”为核心的“未来课堂”的行动模型。第二,系统建构并实施“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未来课堂”实践策略,让变革落到实处。1.所有年级所有学科全面推进常态化实践研究。(1)从点到面逐步推进数字化学习班级的常态化建设。2012年5月,七初开始酝酿在新年级开展数字化学习试点。为此,学校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搭建学校教育云平台,组建数字化学习研究团队,外派骨干教师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学习,组织任课教师进行相关软硬件使用培训等,为新技术与课堂的有效融合作好了较为充分的准备。2012年9月,他们在2015届约10%的学生中开始试点以平板电脑为学习终端的数字化学习方式。通过一年的实践,教师借助数字化学习环境,寻找

16、到了各学科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式和路径,有效推进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2017年9月,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在全校所有班级推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让新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历经5年多的发展,像七初这样逐步实现在初中学段所有年级大面积推进数字化学习建设的情况在全国初中学段是少有的。他们从点到面的探索促使他们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逐步调整和完善,真正实现“未来课堂”建设的常态化推进。(2)各学科齐头并进推进数字化学习环境支持下的“未来课堂”建设实践研究。图3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2012年-2016年入学年级参与“数字化学习”学生比例图自第一个数字化学习试点班级起,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就尝试在所有学科推进数字

17、化学习环境支持下的“未来课堂”建设实践研究,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初中阶段的15门学科。每个学科都根据自己学科需求进行相应的实践研究。学习是贯穿人一生的持续活动,学习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支持下,他们的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课中进行即时检测和互动研讨交流,课后进行运用拓展等;学习空间也可以从班级教室拓展到所有学习区域。通过所有学科多时段大规模的实践研究,不同学科找到了适宜学科需求的学习终端、学习软件、学习平台等,为各学科构建以创生为核心的“未来课堂”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丰富的选择。目前,数字化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七初课堂教与学的一种常态。2.系统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下

18、的以“创生”为核心的“未来课堂”依托数字化学习环境,以“创生”为核心的“未来课堂”建设可以更丰富、更多元、更有效。为此,七初在三个方面加大了实践与改革力度:注重激活学习动力,培育学习的能动主体;优化课堂结构,增强学习的核心能力;创新融合方式,提升学习的创生品质。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支持下,学生通过多元的学习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多时段地进行学习,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有价值的发展,从教育的消费者变为了创造者。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了大量数据。通过对课堂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析能有效优化教学行为。学校通过引入即时检测、学习分析、课堂观察等平台,初步搭建了多维度的智能评价系统,为师生

19、的课堂互动创生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第三、实施数字化学习实践项目,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信息素养得到大大提高。在学校整体推进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发生转变,信息应用能力不断增强,教师专业素养获得长足发展。根据开展研究后的七初及第三方机构对家长和学生调查结果反馈,七初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引领与学业指导受到了家长、学生的普遍认可与高度评价;一大批教师凭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教学方式,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教学比武和课堂展评活动中脱颖而出,获得优异成绩:到2017年9月,七初已有90%以上的教师,在区级及以上赛课活动中获奖。伴随学校未来课堂建设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七初基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未来课堂不仅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与支持,还受到了教育专家和同行们的高度评价。从2012年到2016年,七初的未来班级从1个变成了28个,从20152017届部分班级试点到2018、2019届全年级开展,从课堂变革到课程变革、教师变革、空间变革、组织变革,七初的未来学校建设之路走得坚定而迅捷。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了积极的学习状态、展示出良好的学习能力,表现出较理想的学习结果,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同类学校非常领先水平;超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