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四篇)_第1页
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四篇)_第2页
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四篇)_第3页
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四篇)_第4页
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四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四篇)某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一)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科研水平,紧密围绕国家和*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实现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决定实施新一轮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建设。根据国家、*省、*市有关科技政策,参照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教技20*3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以及人才队伍现状等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一、建设目标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营造学术氛围,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术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保持学科研究方向和学术队伍可持续发

2、展;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提高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和科技增长点;打造科技平台,推进博士点、硕士点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科技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二、建设周期团队建设周期:三年(2014年1月1日一2016年12月31日)。三、组建条件团队负责人应具备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人员作为团队负责人需具有博士学位),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已形成较明确的研究方向,团队考核成员需在组建团队前三年内的年度科研量化考核合格。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团队考核人数为最少3人),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合理,各成员应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3、。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合理,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其中,团队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8周岁(男)或53周岁(女),二级教授不受此年龄限制,40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团队原则上以博士点学科、硕士点学科、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所、基地等)为依托。团队分为理工类团队、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和艺术类团队。各类团队的经费条件为:理工类团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10万元(含)以上;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5万元(含)以上,其中外语、思政、体育类团队人均3万元(含)以上;艺术类团

4、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5万元(含)以上。四、申报和审批程序学校原则上每三年组织一次团队的申报工作。由拟组建团队负责人向所在学院递交团队组建申请书,学院审核并择优推荐上报,每人只能加入一个团队。科学技术处(产业办)进行资格初审,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由校学术委员会(根据需要邀请校外专家)评审,并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进行公示。公示如无异议,公布获批组建团队名单,并签订团队建设任务书。我校首轮科研创新团队考核合格的负责人可自动入围组建第二轮科研创新团队,在第二轮组建团队时可调整团队成员,但需满足组建条件的第1、2、3、4条。五、建设任务通过团队建设,在多个学科逐渐形成具有明确研究方向的若干团队,产

5、生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学校科研特色与方向的重要科研成果(获奖、论文、专利等),承担一批国家、省(部)级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创新人才。考核须同时满足团队考核条件和成员考核条件,具体要求如下:I理工类团队(1)团队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科研经费10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2项(含)以上或国家级项目1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向、横向经费累计100万元(含)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经费累计500万元(含)以上;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人均2篇(含)以上。(2)成员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团队考核成员中2/3人数(四

6、舍五入)以上须主持纵向项目1项(含)以上或主持横向项目经费累计5万元(含)以上,或团队负责人主持纵向项目经费累计300万元(含)以上,或团队纵向项目每年人均15万元(含)以上;同时每个考核成员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至少1篇。考核条件中符合要求的论文”包括:SCI收录期刊论文、EI收录期刊论文。n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1)团队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科研经费5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2项(含)以上,或国家级项目1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向、横向经费累计30万元(含)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经费累计100

7、万元(含)以上;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人均2篇(含)以上。(2)成员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团队考核成员中2/3人数(四舍五入)以上须主持纵向项目1项(含)以上或主持横向项目经费累计2万元(含)以上,或团队负责人主持纵向项目经费累计150万(含)以上,或团队纵向项目每年人均5万元(含)以上;同时每个考核成员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至少1篇。考核条件中符合要求的论文”包括:SCI收录期刊论文、EI收录期刊论文、SSCI收录期刊论文、A&HCI收录期刊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XXXX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中认定的权威核心

8、期刊论文和高水平期刊论文、CSSCI/CSCD来源期刊论文(核心版及扩展版)。m艺术类团队(1)团队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科研经费10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2项(含)以上,或国家级项目1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向、横向经费累计100万元(含)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经费累计500万元(含)以上;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人均2篇(含)以上.(2)成员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团队考核成员中2/3人数(四舍五入)以上须主持纵向项目1项(含)以上或主持横向项目经费累计5万元(含)以上,或团队负责人主持纵向项目经费累计150万元(含)以上,或团队纵向项目每年人

9、均5万元(含)以上;同时每个考核成员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至少1篇。考核条件中符合要求的论文”包括:SCI收录期刊论文、EI收录期刊论文、SSCI收录期刊论文、A&HCI收录期刊论文、xxxx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中认定的权威核心期刊论文和高水平期刊论文、CSSCI/CSCD来源期刊论文(核心版及扩展版)。在符合要求的期刊上发表的作品每2幅相当于1篇论文(同一种刊物只计一篇)。六、说明项目(课题)、获奖、论文、发明专利须以XXXX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项目(课题)、获奖、论文、发明专利第一署名人或论文通讯作者(须在论文中注明)必须是团队成员。只有围绕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以团队成员

10、集体署名(很多于3人,有团队负责人署名)完成的获奖、论文、发明专利方可认定为团队取得的成果(艺术类作品获奖除外)。在一个考核期内,同一项目获得不同级别奖励就高计算。增刊、专刊、特刊、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作品)不计(收录论文除外)。讲师及以下职称的年轻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可不计入考核指标,同时也不参与奖励分配,具体人员由团队负责人确定。新进校工作的教师,可由团队负责人申请加入团队,如参加考核,其成果理应满足团队成果考核条件和成果署名条件,考核和发放奖励时间从其加入团队申请得到批准当月起计算。考核条件中”符合要求的论文”可由奖励、发明专利、科研经费折抵,具体说明如下:(1)团队考核条件中折抵论文的说明

11、以奖励折抵:获国家二等奖(含)以上奖励1项能够折抵全部考核论文;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能够折抵考核论文6篇;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项或大连市一等奖1项能够折抵考核论文4篇;获得省(部)级三等奖1项或大连市二等奖1项能够折抵考核论文2篇;获得社会力量奖一等奖1项能够折抵考核论文5篇;获得社会力量奖二等奖1项能够折抵考核论文3篇;获得社会力量奖三等奖1项或大连市三等奖1项能够折抵考核论文1篇。其它获奖按xxxx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折抵。以发明专利折抵:1项授权发明专利能够折抵1篇考核论文,最多能够折抵论文考核总数的20%(可折抵论文数有小数的按四舍五入取整);1项转化后的发明专利能够折抵1篇考核论

12、文,最多能够折抵考核论文总数的50%(可折抵论文数有小数的按四舍五入取整)。同一项发明专利只能折抵一次,专利总折抵数不超过考核论文总数的50%0以科研经费折抵:理工类团队、艺术类团队超额完成的科研经费,每30万元可折抵1篇考核论文;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超额完成的科研经费,每15万元可折抵1篇考核论文。通过奖励、发明专利、科研经费折抵的论文总数不大于考核论文要求总数的80%(获国家级奖励除外)。(2)成员考核条件中折抵论文的说明以奖励折抵:奖励证书中必须有署名(有外单位参加的获奖按去掉外单位成员后计算署名次序),且省(部)级一等奖只能由前6名成员折抵;省(部)级二等

13、奖或大连市一等奖只能由前4名成员折抵;省(部)级三等奖或大连市二等奖只能由前2名成员折抵;社会力量奖一等奖只能由前5名成员折抵;社会力量奖二等奖只能由前3名成员折抵;社会力量奖三等奖或大连市三等奖只能由第1名成员折抵。其它获奖按照xxxx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参照的奖励级别由相对应成员折抵。以发明专利折抵:必须是第一发明人。以科研经费折抵:理工类团队、艺术类团队以项目主持人身份进账科研经费,每30万元折抵1篇考核论文;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以项目主持人身份进账科研经费,每15万元可折抵1篇考核论文。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由艺术设计学院或服装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新引进人才申

14、请组建团队参照本方案执行。近三年指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七、管理与经费资助团队负责人由学校聘任并签订聘任合同,团队成员由团队负责人自行聘任。团队成员在聘期内不得申请或加入新团队。团队负责人如不能履行合同职责,可向学校提岀申请解除其聘任合同,并在聘期内不得加入新团队。团队在年度工作完成后,须向科学技术处(产业办)提交团队建设年度进展报告,并接受学校组织的年度评估和检查。对完成情况团队,学校将提出警告,并限期整改。对考核合格的团队,学校按每人1.2万元/年发放奖励。八、附则本方案自20*年1月1日起施行,原*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暂行)(*校发201238号)自行废止。本

15、方案由科学技术处(产业办)负责解释。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二)“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是我们一直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教科研水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科研团队,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学校发展,今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为目标,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常规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科研导向,组建学校教科研团队,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指导作用,以点带面,努力提升团队教科研水准,力争

16、使学校教师“全员、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助推器。通过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下列目标:1、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其成为学校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2、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队,使其成为我校能够依靠的教育科研基本力量。3、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程参与,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层次得到均衡,持久的发展。4、确定相对稳定的学校主攻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

17、使科研团队成员在制度的管理下,在权益的保障下,循序渐进履行职责,凝聚团队合作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学校科研文化。1、组建科研团队学校科研团队成员在个人申请,教科室审核,学校领导小组商议,经校务公开栏公示后,即为资格的获得。附(一):基本条件:具有教育科研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学校教学骨干;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参加课题研究的经历,或论文获市一等奖以上。附(二):申报表2、确定研究方向参考学校历年来的课题研究内容,结合近期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实际情况,暂将研究方向确定为以下三大类:有关学校新办学思路

18、方向的研究。原有的有特色课题继续深化研究。(校本教材的研究、心理健康的研究、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学生社团一文学社的研究)体现教师个人特色的课题研究。(每年一轮的教师个人课题)3、明确相关职责团队职责:教科研团队要认真制定活动计划,做到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学年末要认真总结。教科研团队每月至少活动一次,活动内容要遵循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原则,重点研究如何通过课题研究指导教改实践,提高教学质量,能够安排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成果交流等活动。教科研团队每月编印一期教科研信息报,期末合订成册。团队成员职责:教科研团队成员要加强自身学习,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月撰写读书体会1-2篇。

19、教科研团队成员要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实践,每学年应撰写一至两篇教学论文或案例,开设一堂研究课或讲座。教科研团队成员每人指导一个课题研究小组,每两个月总结一次自己所带团队团队研究收获,向教科室推荐本团队优秀教科研成果。教科研团队成员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将自己的科研成长历程进行展示。团队成员权益:优先享有市内外学习培训、教学研讨考察、专业交流、展示、评优的资格。拥有享受所带课题组集体研究成果的权利。在教科研团队建设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宣传。享有一定的科研津贴。4、分步进行培训根据团队成员的现有水平和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实际需要,分阶段采用多种形式对团队成员进行多个层面的科研培训,使

20、科研团队成员的科研水平和科研管理能力得到逐步提高。5、参与研究管理随同教科室参与学校区级以上的课题的管理工作,追踪调查、指导这些课题进行动态研究。以市级以上课题结题工作为平台,协助该课题组成员进行资料整理、实验后测、归纳分析、撰写报告等研究工作。以每学年校级新一轮教师个人(团队)课题研究为契机,组织1-2个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题研究管理活动,指导教师进行选题、方案撰写、过程研究、积累经验、成果展示等。6、开展成果汇报建立教育博客,展示团队成员科研成长历程。编辑科研信息报,展示团队成员的教育研究观点。开设研究课、讲座等,展示所带课题组研究成果。1、组织保障:学校组建教科研团队领导小组,教科研团队

21、在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教科室负责教科研团队相关成员的协调管理,保障科研团队成员及时参加研究活动,为成员提供开展研究活动的条件与环境。2、经费保障: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并加大对教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管理,根据需要还应及时补充、提高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为更好开展教科研活动提供经费保障。3、制度保障:制定并逐步完善有关教科研团队的制度,确定成员相关的职责和权益,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团队成员的科研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以点带面,全员参与,集众人智慧,切实推动学校的教科研水平再上一个台阶。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三)一、明确科技创新团队定义团队是指有一定的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协作的个体

22、所组成的正式群体.科技创新团队是以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以科研骨干为主体,专业人才和科研辅助人员相配套,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稳定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的紧密型创新研究群体.二、创新团队的特点有引领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必然要有一个领军人物,这个领军人物必须具有较强的战略思维能力、学科透视与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发挥较强的凝聚和领衔作用,并已经取得优秀业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有明确稳定的研究目标团队.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国家中长期科

23、技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开展基础、应用和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等.有较为深厚的学术积累.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发展潜力,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已经或能够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和学术成就.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团队内部具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甚至包括个性结构,能够保持持续的创新活力和发展能力.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团队精神.团队内部具有和谐的氛围,能够进行知识交流和有效沟通,同时团队成员具有以淡泊个人名利为主的协作精神.宁波市2010年开始开展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当前,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创新团队和第二层次创新团队.从今年评审情况看

24、,第一层次主要是高校研究单位.“十二五”期间,我市力争培育建设30个左右创新人才集聚,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综合性科技攻关、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发战略性产品、培养中青年创新人才能力,并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三、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内容1、依托单位(申报单位)从重点企业中遴选(重点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及省、宁波市及本市工程技术中心中培育);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依托企业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能提供持续的经费保障、.2、团队组成创新团队人员:首席专家(或带头人)、核心人员、其它人员,创新团队规模:创新团队应具备合理的人才规模和结构.从事研究开发的

25、工程技术人员应在8人以上,且来自企业的成员很多于二分之一;有合理的专业和年龄结构.首席专家(职称、学术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年龄):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应具备履职所需的良好素质、在科研一线工作,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充沛的精力领导团队开展工作;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核心成员:核心成员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是各级政府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或发明专利的主要完成人;其它人员:半数以上成员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具有大学毕业学历;团队成员学科交叉、专业多样、能力互补,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科研不端行为.3、创新能力创新团队应具有稳定的

26、研发方向和较高的创新水平(已经实施的科技项目、开发的产品、取得的成果、获得的奖励、专利、编写论文等)4、研究方向和目标方向:今后三年主要开展哪个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具体研究的项目,开发的产品)和创新基础和条件(重点是依托单位现有的科研的软硬件条件)方向:应在市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提出的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战略性产品开发,对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目标:团队建设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具有明确的技术实现路线和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周期内有明确的阶段性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志性创新成果目标,以及实现产业化的计划.5、创新基础和条件应具有较好的创新基础和条

27、件:具有完成创新任务所必备的技术装备基础,具备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条件,已有的技术发明和研究成果已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并有一定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创新团队建设应与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紧密结合.四、建设要点及条件1、团队名称:研究方向(领域)+创新团队.2、带头人:必须副高或硕士学历以上人员,较高的学术造诣(在行业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3、其它核心人员:核心人员是指主要从事研究的人员,按要求也必须是副高或硕士学历以上人员;4、其它人员:是辅助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营销人员、研究人员等;5、团队的规模:团队的规模不宜过大,根据研究方向和内容要求确定,一般在20人以内较为

28、合适.6、创新团队带头人和核心成员简介:主要是介绍团队带头人及核心成员的学习及工作经历、实施的科技项目、产品开发情况、编写的论文、取得的科技成果(专利)、获得的荣誉等等,真实、详尽.能充分说明团队带动人和核心成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从另一方面说明,本团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能保证团队各项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7、创新团队成员合作研究成果简介:主要是介绍团队所有成员单独或联合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专利、承担的科技项目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鉴定(验收)证书、论文等.该材料必须有证明材料印证.如果研究成果较多,能够选择最能体现研究能力和水平,代表最高学术成就的内容.现在研究基础:着重突出以下几方面内:8

29、、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依托单位现有的研发条件和力量(包括软硬件设施,科技投入、科技人员等)、创新的氛围和环境;9、与研究院所合作的,提及研究院所的研发条件和力量;近年来开展的一些科技研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的情况(与团队研究方向能相一致)(能够单个项目或产品阐述,包括获得的科技立项、取得的成果,实现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10、未来研究方向和目标:主要是今后三年的研究方向和目标.这部分主要是二个方面:一是研究方向,二是研究目标.研究方向是指团队今年三年主要从事哪个领域或者是哪个方面的研究,例如智能家电领域、数码音视频技术等(注意产业导向问题).编写时不但要阐述团队的研究方向,还应该分析国内外该领域科

30、技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分析在该领域开展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目标:主要是今后三年团队要从事的研究项目和开发的产品.这是团队今年几年要做的主要工作,也是创新团队的核心内容.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名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关键技术、技术路线、项目目标、说明项目研究总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研究内容:为了达到这个总体目标需要开展的研究.研究内容应该是围绕项目目标开展,通过具体的研究最终目的是为实现总体目标;关键技术:关键技术也就是该项目技术上需要突破的方面,是项目研究先进性、创新性的体现.关键技术必须是在现在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技术路线:是整个项目研究的重要环节,技术

31、路线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之间是紧密相关的,技术路线其实是说明为了目标和研究内容具体该怎么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11、研究进度及经费安排:按照项目进行分解,即分个项目的具体开始结束时间及进度目标要求,每个项目一条.经费投入也是按一个项目填报.经费预算是实施项目的经费合计和分类.申请资助金额最多150万元.经费预算要合理、科学,实事求是.12、人才培养规划要对带动人、核心成员、其它成员三个层次进行阐述,重点阐述对中青年的培养计划.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内容大概应包括: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培养方式(模式)、人才管理(使用)、经费保障等(三个层次都应该涉及)各合作方的协作规划:要围绕研究

32、方向和目标各方在今后三年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13、产业化计划:对非基础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具有实现产业化的需要提供产业化计划.产业化计划根本就是如何把研究的项目、开发的产业推向市场,实现量产,并取得较发的经济效益.14、项目申报单位在项目经费预算上报的同时,报送单位上年度审计后的财务报表;非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具有实现产业化的计划;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四)为了深入挖掘和整合学院的研究力量,形成科研特色与优势,以进一步提升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增强学院服务遵义经济社会建设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我院拟启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现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

33、建设方向以及人才队伍的基本结构状况,就我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制订本方案。一、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目的我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目的:一是改变现有大多数教师单枪匹马独自钻研的科研现状,通过科研创新团队的带动,形成各学科科研的独特优势与方向,促进人才尤其是中青年人才的尽快成长;二是进一步明确学院科研的目标与方向,以此形成科研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挖掘潜力,整合力量,增强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四是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学术声誉。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目标通过一个周期(三年)的建设,力争形成几个具有明确研究方向并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团队,其中要有3-4个在省

34、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团队;形成一批学术研究骨干,并从中产生8.10位学术带头人;产生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学院科研特色与方向的科研成果。三、科研创新团队的申报与审批1、团队负责人一般应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应用型团队负责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中级职称教师),且必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已形成较明确的研究方向。团队成员不受年龄职称等限制,由负责人根据团队建设实际需要组建。2、团队应是在合作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研究集体,而不是简单拼凑的“团队”。团队成员应具有比较集中的研究方向或共同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团队的核心成员一般35人(很多于3人),要有合理的专业结

35、构和年龄结构,提倡学科交叉。3、团队成员应具有努力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取得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或在相关研究领域显示出明显的创新能力和研究优势。4、团队原则上以相关系部及重点学科、专业,现有优质校建设项目、科研机构(所/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为依托。团队所在单位应有良好的支撑环境,团队负责人和研究骨干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工作。5、团队研究范围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职业教育研究等,学院鼓励科研团队开展能够形成明确学科方向和具有地域特色与优势的研究。鼓励学料交叉与融合,对于研究方向属于学院重点发属学科领域或

36、是能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团队在同样条件下,给予优先资助。团队的组建形式能够不拘一格,灵活多样,能够是以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型科研团队也能够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应用型科研团队。(二)科研创新团队申报与审批程序1、学院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科研创新团队的申报工作。2、由申报组建科研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向科研处提交书面申请(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申请书附件一),具体内容包括:(1)团队概况;(2)团队前期研究成果(研究基础);(3)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建设目标与发展思路等。3、科研处对申报的科研创新团队名单进行资格初审,对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将其申报材料

37、送院内外专家进行评审。必要时,可组织科研团队的申报人进行评审答辩。经评审或答辩后,由专家组提出候选科研创新团队名单。4、学院审议并最终确定拟资助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名单.四、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与经费资助1、团队依托某一系、部或研究机构(研究所、中心等)开展学术研究活动,跨系(部)组建的团队一般以负责人所在单位为依托。科研创新团队是科研教研人员自愿组织的学术研究团体,不享有独立行政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2、学院通过科研处对科研创新团队进行政策性宏观管理。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负责科研创新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于每年初向科研处提交团队年度工作计划,年底提交团队年度工作总结(研究进展报告)。3、根据研究型团

38、队和应用型团队的不同特点,将釆取不同的资助方式:(1)研究型团队以学院资助为主。对获准组建的团队,学院给予文科1-3万元,理工科35万元的经费资助。对于确属学院学科、专业发展需要或具有明显社会效益和学术可持续性的研究团队,可根据实际情况,经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并经院长审批后,适当加大资助力度。学院鼓励科研创新团队通过申报课题和服务社会等方式获得院外经费资助。资助经费分三期拨付:第一期(启动时)拨付40%,第二期(中期考核后)拨付30%,第三期(期终考核后)拨付30%。(2)应用型团队以配套经费资助的方式为主(但每个团队给予3000-5000元的启动经费),即根据团队获取院外资助经费的具体额度,按照1:0.1-1:03的比例配套,但每个团队每个周期配套的总额不高于5万元。4、经费的使用与审批参照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加法执行。五、科研创新团队的考核与评价奖惩1、科研创新团队按申报方向和研究计划,自主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队伍建设活动,学院对其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团队的建设周期为三年,在第二年年末进行中期考核。在第三年末进行终期考核。2、团队在前二年内同时完成以下科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