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这儿真美(教案)_第1页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_第2页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_第3页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_第4页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习作 这儿真美 【教学目标】 1.能用确定的查看方法留心查看自己身边的一处风景美好的地方,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日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按确定依次、运用比喻、先总述后分述等写作手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写领会,写概括。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观,巩固对祖国的喜欢。 4.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学共享查看到的美景。 【教学重点】抓住这个地方的风景怎么美好,按确定的依次有重点地把景物写概括; 能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领

2、会,写概括,能恰当的运用修辞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打定】 课件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赏识图文,导入新课 1.课件一: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卫建筑工程。它东、西、南、北纵横交织绵延起伏于我们祖国开阔的土地上。其中横贯我国北方的长城规模更为宏大,东西相距长达一万余里,因此,被称之为万里长城。它犹如一条长龙,翻阅巍巍的群山,穿过茫茫的草原,跨越法瀚的沙漠,奔入苍茫的大海。由于万里长城气势的雄伟,工程的艰辛,历史的悠久,不仅在我国古代建筑工程中少有,即是在世界上也属罕见,因此,它早已被列为世界的一人奇迹了。 (1)引导学

3、生按确定的依次独立赏识图片,阅读资料。 (2)小组交流,畅谈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段简短的话围绕“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卫建筑工程。”一句,介绍了长城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世界罕见。 2.课件二:一进入黄山风景区,那第四绝“奇松”便来迎接我们。只见迎客松枝干有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依旧郁郁葱葱,弥漫活力,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叶斜伸出去,宛如好客的仆人伸出手臂热心地迎接旅行者的到来;陪客松那么活力勃勃,貌似在陪伴游客参观美观的黄山风光; 而送客松枝干蟠曲,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犹如在同游人依依不舍地道别,真是太奇了! (2) (3) (4) (1)引导学生按确定的依次独立赏识

4、图片,阅读资料。 (2)小组交流,畅谈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段简短的话围绕“一进入黄山风景区,那第四绝奇松便来迎接我们。”一句,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迎客松和送客松。 2.课件三:大海是那样的开阔,一眼望不到边际; 大海是那样的广阔,拥抱了那么多的游人。我张开双臂,扑向了美观蔚蓝的大海,即刻觉得心胸开阔。大海啊,你宁静如镜,你又汹涌澎湃。那湛蓝的海面上随着微波泛起点点银光。我久久地站在海边,听着大海的声音,它在为我喧腾。这一切是那样的喜悦。这时,我轻轻张开双臂,去拥抱大海。突然,我察觉,在这喜悦之中还蕴涵着几分苦涩。噢,原来是盐,那一粒粒的盐啊,是大海的结晶。 (1)引导学生按确定的

5、依次独立赏识图片,阅读资料。 (2)小组交流,畅谈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段简短的话抓住大海的主要特点举行介绍。 3.总结交流: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雄伟宏伟的长城; 世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广阔无边的大海;有名遐迩的黄山在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大量多风景美好的地方。这节习作课的主题就是:这儿真美(板书:这儿真美) 【设计意图:通过查看图片培养学生有依次查看的才能,为写作中按确定的依次有层次的写话作好铺垫。】 二、了解习作内容。 1.课件出示秋景图,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介绍一下图上的内容。 2.导入课题:公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边有大量美观的地方,你察觉了吗?让我们把身边的美

6、景介绍给别吧! 3.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的身边风景美好的地方,并说出自己最热爱的地方。能说出为什么热爱? 三、审题指导。 1.学生自由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2.小组交流,说说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儿真美”要求我们留心查看周边的美景,把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概括、生动的描绘出来,借此陪衬出人物的心情。这个地方可以是公园、田野、果园、小河等,写的时候要写领会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抓住特点,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5) (6) (7)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写一处景物,要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四、思路导航。 1.小组交流:如何把

7、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呢?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要想让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就要察觉美的眼睛去留心的去查看,选材时留神抓住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意思去写。(板书: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3.范例分析一。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 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自由阅读,斟酌:这段话是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段话围绕“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

8、穿去,好看极了。”这一意思举行细致描写。 4.范例分析二。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大量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自由阅读,斟酌:这段话是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段话围绕“小城的公园更美”这一意思举行细致描写。 5.怎样围绕一个意思,介绍我们周边的景物,表现出“这儿真美”?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例如:我们写操场后面的小花园,可以抓住“小花园真美”这一特点,按照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移步换景的依次来写,写的时候开展丰富

9、的想象,适当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设计意图: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概括,是中低年级习作起步的根本要求,通过查看感知、理解想象、积累对比,让孩子体会到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概括的方法。】 五、技法点拨。 1. 细致查看,抓住特点。 (1)什么是查看?(所谓查看,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留神,并养成一种习惯。) (2)本单元课文中,是怎样查看的?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组同学彼此交流。 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教师评议并小结。 如肥沃的西沙群岛一文,就抓住鱼的各种样子,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来说明“鱼好

10、看极了”。海滨小城围绕“小城的街道也很美”写了看到的“沥青大路”,听到的“咯吱咯吱的声音”,感觉到“犹如踩在沙滩上”。由上可知,敏锐的查看,绘声绘色的描绘才能突出景物的特点,因此,查看和感受美景时还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的感觉,有动有静的写景,才能让人读来身临其境。(板书:细致查看,抓住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懂得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同样的风景,查看的时间不同,角度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同,譬如,同是山,有的是山景为主,有的以奇石有名,有的借江湖增光,描写的时候就应当抓住这些不同的特点,写出景物的独特之美。】 2. 提防积累,把握依次。 (1)在细致查看,开展想象,合理运用

11、修辞的根基之外,我们还要留神什么吗?(我们还要提防积累,用心排序,才能生动而有条不紊地表达。) (2)本单元课文中,是怎样用心排序,生动而有条不紊地举行表达的? 小组同学彼此交流。 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教师评议并小结。 如:肥沃的西沙群岛按照“海水海底海岛”方位变化依次写出了西沙群岛的美观和肥沃。美观的小兴安岭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依次写了小兴安岭的美观。我们写景时还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片面、由静到动等依次查看。(板书:提防积累,把握依次)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懂得景物描写确定要有依次,有了依次文章才有条理。因此查看时要专心,不能东看一眼,西瞧一下,务必按确定的依次,

12、或从上至下,或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也可以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留神动静结合。】 3.开展想象,运用修辞。 (1)如何让文章写得细致传神?(文章写得细致传神还要在细致查看的根基上,开展想象,合理运用修辞。) (2)如何细致查看呢? 用舌头尝。用舌头尝一尝水果、食品等滋味,能辨识出酸甜苦辣的味道。 用手摸感觉。用手摸一摸,用触觉感受事物的性状如何。 用口问。在查看事物中,要边查看边问,有时要追根求源,要打破沙锅问毕竟,才能获取学识,积累写作素材。 用脑子想。要勤思善想,把查看到的事物、景物,举行分析、联想、揣测这样就能把事物写透彻,写生动逼真。 (16) (18) (3)本单元课文中,是怎样开展想

13、象,合理运用修辞的? 小组同学彼此交流。 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教师评议并小结。 在美观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写了太阳时用了一个比喻句“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这句话把阳光比作利剑,写出了阳光穿过树梢,驱散浓雾照在草地上的样子。“利剑”一样的太阳光写出了夏天阳光的夺目,运用了比喻句后,句子显得更加概括、形象。因此,我们在习作时要开展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诞等修辞方法把文章写得更加生动、形象。(板书:开展想象,运用修辞)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懂得写景的时候,假设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

14、以描绘,那么需要借助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同时还需要运用比喻、夸诞、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这样,文章才会有光辉,才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六、佳作引路。 1.出示范文。 美观的校园 我们的学校是一个美观的地方。 春天,天气新颖明朗,校园里一片活力勃勃的景象。花坛里的小草探出小脑袋,嫩绿嫩绿的。远看,一个个花坛就像披着一件件浅绿色的外衣。花盆里的花儿,不甘落后,赶集似的围拢来。蝴蝶在盛开的花丛中翩翩起舞,舞姿轻盈、美好。一棵棵雄壮的大树屹立在校园四周, 它们抽枝吐叶,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犹如在说:“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得努力了呀!” 夏天,树木郁郁葱葱,绿树成荫。同学们在树荫下读书、休息、做

15、嬉戏, 凉快极了。听,校园里传来了一阵又一阵的欢声笑语,整个校园活力盎然。 秋天,花坛里的菊花开得正旺,一朵朵花儿形态各异, 五颜六色,把校园打扮得更加美观。树上的叶子有的黄了,一阵秋风吹来,一片片黄叶就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自由自由地飘动。同学们追赶着落叶,笑啊,跳啊 多么活泼,多么心爱啊! 冬天,风呼呼地刮着。四季常绿的松树、柏树照旧傲然屹立。梅花、水仙花璀璨地开放着,貌似在报告我们: 冬天来了,春天就快到了! 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都很美,能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我们感到无比幸福! 2.学生自由朗读范文。 3.小组交流。 (1)范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 (2)为了使文章写得细致传神,在细致查

16、看的根基上,开展想象,合理运用了哪些修辞 ? 4.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1)开篇点题,说明“ 我们” 的学校是一个美观的地方。 (2)结尾用“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都很美”来总结全文, 首尾响应,篇末点题。 (3)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其次自然段采用的是“中心句在段首”的构段方法, 通过小草、花儿、蝴蝶、大树、小鸟等表现出“校园里一片活力勃勃的景象”。 如: 花坛里的小草探出小脑袋,嫩绿嫩绿的。(拟人) 远看,一个个花坛就像披着一件件浅绿色的外衣。(比喻) 花盆里的花儿,不甘落后,赶集似的围拢来。(拟人) 蝴蝶在盛开的花丛中翩翩起舞,舞姿轻盈、美好。(拟人) 小

17、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犹如在说:“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得努力了呀!” (拟人) 春天,天气新颖明朗,校园里一片活力勃勃的景象。(中心句) (4)总评:按照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时间依次来安置材料,围绕校园很“美观”这一特点来写作,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能留心查看自己的学校并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作。文中还能运用平日积累的好词好句,值得我们学习。 5.总结交流:通过对比,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写领会,写概括?(细致查看,抓住特点; 提防积累,把握依次;开展想象,运用修辞。) 七、学生习作。 1.明确习作要求: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如: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色调斑斓的图画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风景吸引住了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查,个别指导,指点学生一段话的开头空两格。 3.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改正错别字。 六、品读赏识。 1.小组同学互读互听,赏识别人介绍的美景。 2.小组推举优秀习作,小读习作,其他学生专心凝听,赏识美景。 七、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誊抄在作文本上。 【设计意图:写作后,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习作交流和别人共享自己察觉的美景。】 板书设计: 这儿真美 细致查看,抓住特点 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提防积累,把握依次 开展想象,运用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