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张士先)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1专题一:向青春举杯吟诵青春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1.围绕“青春”话题,从全篇着眼,深入探究作品中饱含的思想感情,通过活动体验,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2.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阐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受,了解诗歌所体现的精神风貌与时代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同学们刚刚结束了七天的军训,在军训期间,大家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来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青春作了最好的证明。七天中,大家纷纷拿起笔写下了自己青春的感言,记录下军训
2、中的种种感受,不仅仅接受了成长道路上一次特殊的洗礼,也吟诵了自己的青春。今天,大家回到了课堂上,让我们也来看一看老一辈革命家又是怎样吟诵自己的青春的。二、背景简介与解题此词作于1925年春天,是毛泽东在长沙橘子洲头的记游之作,长沙是其故乡,也是他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在青少年时代,他曾在长沙度过长期的进德修业的生活,以后奔走革命,也数度往返于此,长沙对其而言,具有深厚的感情。这首词就是以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为背景,抒写旧地重游,附近溯昔的激情壮志。词人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三、文本理解1
3、.朗读全词,体会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2.文本分析:词的上阙写景。作者旧地重游,先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奔流着。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明澈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随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结合,远景与近景交替,思路开阔,面对寒秋严霜万物生机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绪万端,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万人皆悲的秋景,在作者眼中却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独自一人伫立在已有寒意的秋风
4、之中。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看”是领字,一个“看”字,总领七句,领起了上阕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领字,是词学中的专用名词。它只有一个字,常冠于一句或数句之上而又不断开,诵读时只作语音上的小小停顿,它主要由副词和动词充当。“一字逗”以下的几句要一气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染”字则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的是近景,“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百”字写舸之多,而一
5、个“争”字,则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鱼翔浅底”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地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者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词的下阙由景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阙集中描写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正值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有敢于藐视一切反动派的
6、气魄。正是他们,主宰而且能够主宰这个世界。他们有雄心,有才干,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峰岁月稠。诗人从上片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恰:正值。此亦为领字,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谈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讨恶扬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中流:此指
7、湘江江心。江河中央往往水深流急。击水:毛泽东同志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版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批注道:“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中流击水:中流击楫,祖逖典故。夸张语,谓游泳时掀起的波浪遏止住了江中快速行驶着的船舶。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四、整合小结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游人;借景抒情时,我们看到的是个诗人;深沉发问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哲人;怀人忆事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战士。鉴赏方法:诵读入境,抓关键词
8、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形象;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情感特征。五、赏读结束放投影片毛泽东诗词手迹,听配乐朗诵带。请朗诵水平好的同学朗读全词,要求读出感情。六、作业写一篇关于沁园春长沙的鉴赏文章,字数600字左右。七、板书设计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立造像写意游人独立深思看借景抒情诗人关怀天下怅问一直抒胸臆哲人忆旧言志携忆怀人忆事战士主宰沉浮记致青年公民教学目标L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2.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教学重点1.教学的重点是意义的构建与呈现,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
9、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自认为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2.分析致青年公民的内在情感旋律,把握诗作内容,加深理解,寻找传达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音形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和背景这是诗人郭小川1955至1956年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写的七首组诗中的第一首,也是一首颇具号召力、影响力的政治抒情诗。这首诗最初发表在1955年10月人民文学上。1955年,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召开,诗人怀着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火一般的战斗激情,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献上了这首气势磅礴诗篇,号召和鼓励青年积极呼应时代的召唤,投入火热的斗争,勇敢地挑起
10、革命重担,完成先辈未竟事业,为改造祖国的山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原诗较长,选入教科书时作了删节,主要删除了与当时政治背景联系较多的内容。二、让学生诵读三、理解诗歌(由于本诗较为简单,所以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多次诵读体悟诗歌,内容分析简略)(1)第1节写了什么?(第1节点明了题旨,指出青年人的身份,不应该再称作“年轻人”,不仅因为“嬉游的童年”已经过去,更是因为已经成为“祖国的精壮的公民”,意味着青年人已不再是自然人,已经成为社会人,因而应该勇敢地担负起祖国、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2)第2、3节写了什么?(号召青年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表明了全诗的主旨)(3)第4至6节写了什么?(诗人从未来、历
11、史、现实三维空间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主题。)(4)最后一节写了什么?(是全诗的结尾,从祖国和自我的角度提醒青年人明白:祖国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给祖国贡献的越多,我们的生活也就越光辉越广阔。在激越的情感中渗透了人文关怀,便于读者接受。)四、小结:冯牧在郭小川诗选代序中这样高度评介郭小川的创作:“他的诗篇,他的歌,使我们看到了时代前进的脚步,使我们听到了时代前进的声音。”这首诗,恰恰就是那晶莹透亮的露珠,折射着时代的光辉。诗人以议论入诗,于感情汹涌中闪射出真理的光芒,使诗成为响亮的战鼓,时代的号角,因而受到青年读者广泛热烈的响应。可以说,化小我为大我,充满强烈的革命责任感,洋溢着真挚的革命激情,
12、这正是郭小川诗的灵魂所在。在形式上,诗人采用了马雅可夫斯基阶梯诗的形式。诗句简短有力,节奏鲜明,有如阶梯一样的诗行排列,造成了热情奔放的气势。郭小川在关于致青年公民的几点说明一文中曾解释道:“我之所以采取这种所谓楼梯式的排列方法,私心倒不是想搬马雅可夫斯基的现成格式,恐怕主要是因为我不善于使用中国语言。为了表现稍许充沛一些的感情,我写的句子总是老长老长的(短句子总觉得不够劲),而如果把二十个字排成一行,那读者(尤其是朗诵者)一定会感到难念。”采用“楼梯式”排列,使诗充满了力度,增强了音乐性,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当然,诗人当时正处于创作的爆发期,诗作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存在议论多于描绘,思想多于
13、形象的缺陷。五、作业:(1)学习与评价:(2)预习下课六、板书:内容:理解、质疑、层次感、情感形式:标志、停顿、重音、拖音、姿势、阶梯诗相信未来教学大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赏析当代诗歌的能力具体的目标: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重难点:1.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2.培养新诗鉴赏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活动体验法注意问题:让学生参与活动与体验。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
14、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
15、,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2.写作背景: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二、课题导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灭,人生最困顿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行路难,其中有两句话体现了作者相信未来,誓为理想而奋争的雄心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隔1200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诗人用同样的激情,写下了相信未来的醒世之作。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要求:
16、听课文录音,明确每节的主要意思结构脉络明确:课文基本结构: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痛斥现实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表明信念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相信未来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决心战斗四、分析鉴赏,把握主旨揣摩语言:1.诗歌意象的运用:问题: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明确:第1节:蜘蛛网一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
17、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鲜花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一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第4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第5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2.比喻的用法:问题: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明确: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上面三个句子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谓关系。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
18、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表现形式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明确: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五、讨论交流,自由欣赏注意:积极引导学生,使其掌握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透过形式体悟内容。六、组织朗读,加深体验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匕指导学生朗读诗文,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七、学生质疑,师生交流组织学生质难问疑,师生共同交流,以加强对本文的体验与感悟。八、板书由诗而歌,走进诗人相信未来个性高尚九、补充内容食指诗二首:1.世纪末的中国诗人添加些我们无用的尸
19、骨做干柴经寒冬的狂风一吹便吹大火熊能在物欲漫天的冬夜,火焰被吹得像民族精神的旗帜迎风抖动化苦难的生活为艺术的神奇净化被金钱异化了的灵魂如此我便没有虚度自幼追求艺术的一生。2.热爱生命(1979)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的前程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那请到墓地寻找我的碑文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法码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20、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这使多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但我有着向恶势力挑战的个性虽是缕经挫折,我绝不轻从我能顽强地生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六月,我们看海去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2.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教学重点1.教学的重点是意义的构建与呈现,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
21、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自认为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2.六月,我们看海去的内在情感旋律,把握诗作内容,加深理解,寻找传达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音形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和背景潘洗尘是中国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代诗人,作品不多,但却因其独有的诗风格外引人注目。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潘洗尘的代表作,我们能在其鲜明的诗歌节奏里看到诗人及那个时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二、体味诗的思想内容(1)哪些语句借助“听觉想象”体会出青春的活力?诗歌一开始,“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小雨僻喘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鲜明的节奏下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群年青人喧闹的声
22、响和响亮的歌唱,仿佛真地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雀跃着向大海方向奔跑,小雨僻僻啪啪地打在他们的身上和脸上。接着读下去,“我们一群群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我们年轻/精力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像一台机械迂回于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同样借助“听觉想象,我们感到了强烈的生命活力,诗歌的节奏把我们引向了对青春情不自禁的赞美,“风风火火”、“五颜六色”、“匆匆忙忙”、“欢欢乐乐”“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是典型的青春特征,是青春旺盛生命力的有力见证。这种青春的活力在全诗中无外不在,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仔细体会。再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
23、”,“让那海天无边的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拣拾一颗颗不知是丢失还是扔掉的贝壳我们高高兴兴/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2)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到年轻人的自信?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多瑙河飘飘荡荡/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探险家啊/我们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长大了不信神不信鬼不相信我们有太多的幼稚”,等等,在这些诗句里,我们能感受到群青春男孩女孩的强烈自信。(3)哪些语句能强烈地觉青春所富有的探索精神?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24、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o三、体味诗的艺术技巧这首诗歌有一种强烈的音乐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的押韵和语言的声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的长句,但读之并不费力,原因就是诗句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感。另一种节奏主要是诗行中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重复与变化,组合成一种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语言组合巧妙。本诗语言巧妙的组合使得诗意浓郁而悠远。如将“长发”的飘荡与蓝色多瑙河的乐曲组接在一起,将“看海去”与“没有
25、驼铃”组接在一起,将“眺望远方”与眺望“六月”组接在一起,等等,使得诗歌自然生出一种韵外之旨。青年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他们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以及风风火火的神态、略带狂妄的激情,都能从透明的语言中感受到。四、小结这些体现了青年人蓬勃的活力、对自己力量的确信和无限探索精神的诗句都是在一种鲜明的节奏里表现了出来,让我们在诵读之余似乎看到一群欢呼雀跃的青年向遥远的大海跑去,去探险,去接受惊涛骇浪的洗礼,让青春的情感在海水中净化,让青春的思想在风浪中成熟。在这里,“六月”就不再单纯是一个季节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驿站,“看海去”也就一种探索的时代意义。诗人没有静止地刻画,而是在一种节奏里,在流动的生活画面
26、中向我们表达了青春激情的背后还承载着一代青年人的灵魂写照五、作业:(1)学习与评价;(2)预习下课板书活力、自信、探索节奏强烈、天然韵律、语言交错体悟人生十八岁和其他教学目标品读文章真诚、感人的语言,体会重点语句的意思。体验青春美好和父母艰辛,重视主动和父母交流沟通。教学重点创设适宜气氛,促进学生探讨,自主体悟青春及与父母沟通的意义和技巧。教学难点自主体悟课文主旨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课时1课时授课过程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
27、好奇。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什么是爱呢?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全文分为四个部分。每个小标题是一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概写十八年的
28、时光流逝,在孩子十八岁生日到来的时候表达了自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把爱与理解表达得淋漓尽致。第1段作者把十八年的光阴感同于昨天和今天的区别,实际上是父母之爱最真切地表露。但在字里行间,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这份父母之爱当作功绩来叙述,而是在与孩子的对话里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作者对孩子的那种理解与尊重。第2段延袭了这种写法,“我不知道我对你的爱,十八年来是否杂夹有一些不经心的、任性的以及成人对孩子不够了解的责备”,“东东,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这些话是爱与理解的集中体现。第3、4段写自己面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和开怀,以一个至友的身份祝贺孩子十八岁生日。第二部分
29、,写两代人的矛盾与冲突,主张父子之间以理解和交流增进了解。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层是向孩子指出在两代人的冲突中,许多做父母的“错”依然是出于对子女的关怀;二层为孩子分析在两代人的矛盾中,一部分是父母的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并以自身的经历谈到当年自己盲目反抗母爱今日悔之莫及的感受;三层告诉孩子,两代人之间可能都会犯些错误,重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尊重,是父与子”之间不断地交流与了解。第三部分,对孩子谈读书的苦与乐,在理解与尊重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读书的建议。这一部分作者为孩子谈读书,实际上也是谈人生。在孩子面临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时,作者以自己对读书的理解表达了对孩子
30、的同情,同时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即我虽然同情你的读书之苦,但“我”不能不鼓励和要求你,甚至鞭策你尽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升学竞争的胜利,只有今天忍受了读书之苦,你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学问海洋中其乐融融。但这样的要求不是一种强制和命令,而是一种同情基础上的劝说。作者说,你们处在一个“憎厌的读书环境”里,“我”当年读书的“闲趣”是当前为考试、升学烦恼紧张的你们所难以想像的。这些内容都是作者对孩子充分理解与尊重的体现。第四部分,作者规劝自己的孩子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快乐,让自己的青春之梦充满阳光。这一部分作者仍然以尊重的口吻和商量的语气与孩子展开对话。以自己青春
31、时的梦想与人到中年时的感触劝戒孩子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并在文章的最后再一次表达自己面对孩子成长时的快乐,勉励孩子惜时如金。小标题的运用。十八岁的青春有许多内容可写,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很重要。作者把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化为了四个小标题,包含了成长的喜悦、两代人的冲突、读书的苦乐和珍惜青春时光。尽管并非是青春的所有内容,但小标题的运用的确表现了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谈话式的行文方式。本文的行文方式很特别,作者用一种谈话般的形式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这种行文远离了板起面孔的说教,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文字本身与阅读者容易化为体,在对话中让阅读者受到了心灵的感化。语言朴素、真挚。谈话般的行文方式注定了语言的
32、朴素与真挚,全文就是靠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语言把父母之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读后无法不为之动容。作业完成试卷十八岁和其他板书自我反省主动沟通父母知己读书最乐我的四季教学目标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理性与激情交融的写作特色。自主阅读,理解文意,结合个人生活实际思考、体悟生命真谛。教学重点通过自主阅读体悟人生。教学难点用自己的生活经历解读文章,提高讨论质量,提高语文素养。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过程:大屏幕:一年四季图(配乐)一、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这就像一年的四个季节一样,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轮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属于我们却只有一次。在仅有的一次人生
33、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大屏幕:思考: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自读学习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张洁对人生的种种感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板书课题二、温故知新:教师:请同学们思考:阅读抒情散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1:阅读散文时,首先要知道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是什么。学生2:抒情散文,关键是从文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这都是我们学习时要掌握的。学生3:我觉得学习抒情散文,还要明白文章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例如白杨礼赞使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上写的是白杨树,其实是为了赞扬北方的抗战军民。此外,抒情散文的语言也和其他文章大
34、有不同,在学习时,我们也要注意体会。三、自读研讨:教师:同学们说的不错。现在我们就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自读学习这篇课文。阅读时,同学们可以参看这个自读提示,也可以互相研讨。大屏幕:自读提示: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着怎样的特点?2、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3、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说说这些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自读研讨十分钟)教师:通过第一遍阅读,同学们对课文有哪些发现和感受?学生4:我发现这篇散文也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文章表面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实是在写作者的一生经历和作者对人生的种
35、种感悟。学生5:作者的人生之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土地是“不毛之地”,而且她所有的是“细瘦的胳膊”和“锈钝的犁”,“土地里的石块和树根还经常磕绊着她的犁头”可见,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可是她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像一个母亲一样期待着自己希望的种子早日开花结果。老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吗?学生说:是挖葬菜。师:挖并菜所描写的情景就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艰辛的,但作者没有无尽的感慨命运的不公,她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6:作者没有怨天怨地,而是意识到了自己在获得生命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生命赋予自己的责任。文中这样写到:“我只有低
36、着头,弯着腰,用尽我全身的力气压着我的犁头,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和作者相比,我们的人生之春可谓春光灿烂,那么,我们又将怎样来耕种自己这块土地呢?读了这篇文章后,给我的启示很大。最主要的就是现在我懂得了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每一天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学生7:我在文中发现,作者在年轻的时候一定经受了很多磨难。课文中,写到作者在夏季里,遇到过干旱,他的幼苗还遭受过狂风、暴雨、冰雹的袭击,我想表面是在写自然界,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作者青年时代很苦。学生8:我从文中感觉到,作者在最初遇到困难时,也曾在思想上走过误区。”在遇到干旱时,她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而且
37、,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可见,刚开始时,作者是把战胜困难的希望寄托在了别人或别的力量上了,在失败过后,她明白了:必须在自己的土地上寻找水源。也就是说,任何困难都得靠自己。学生9:从文中我看出作者也曾犯过错误。“在找到水源后才发现自己忘了带盛水的容器”我更发现作者在犯了错误之后,知道如何检点自己。她说:不要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检点自己。我也明白:人无完人,错误和失败是难免的,最关键的是我们如何去面对。学生10:我对文中这句话印象很深“弱者,即使你替他挡过了这次风雨,但终有一次会被淘汰,只有强者,会留下来继续走完自己的路。”在作者的人生夏季里,充满了困难,挫折,磨难,但她始终没有放
38、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是要做生活的强者。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教师: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生命就像奔涌的洪流,如果没有岛屿或暗礁,又岂能激起美丽的浪花?是啊,不经历风雨,又怎能看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老师也真心希望每一位同学,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学生11:作者在人生的秋季里,收获的果实是干瘪的,但是,她没有灰心丧气。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有了一种独特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认真的生活过,无悔的付出过,和谷物一起收获的还有人生。”从这些内容中,我感到作者能正确面对人生。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最终占有什么,收获什么,而是在于追
39、求什么的过成。”我想在今后,我的努力也许得到的结果会不尽人意,但我也会正确面对。教师:这位同学理解的非常深刻。如果我们在辛勤的耕耘过后,我们的未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辉煌,那就让我们像雷锋那样做一颗普通的螺丝钉吧,像李素丽那样做一个平凡的劳动者吧,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难道不是吗?同学们从文中获得了很多启示,很好。哪位同学能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点?学生12: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夏天是历经磨难仍不放弃;秋天是感悟收获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黄昏仍老有所为。学生13:春季,播种希望;夏天,战胜磨难;秋天,感悟收获;冬天,发挥余热。学生14:从文中可见作者的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
40、的人生态度。贯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四、创造、展示教师:反复阅读和感悟后,同学们对课文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你的理解通过板书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们设计板书,用实物投影展示,黑板也由学生板书五、自由朗读同学们设计的板书形式多样,有文字式,有图画式,还有对联式,图文并茂式等等,这些板书能看出同学们很有创造性,同时也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哪个季节感悟最深刻,你能有感情的将你最喜欢的段落为大家读一读吗?三、四位同学读课文(配乐、配画面)六、挖掘主旨同学们,女作家把生命比做一年的四个季节,她在自己的人生四季中认真生活,无悔付出,
41、在历经了人生的各种坎坷、痛苦、磨难后,她这样警醒后人: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人的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对于这句话,你又有何理解呢?大屏幕: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对于这句话,你又有何理解呢?学生15:这句话告诉我,不要总沉浸在过去,要珍惜现在,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学生16: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生命的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曾有过一番精辟的论述,他告诉我们,要认真对待生命,就要学会珍惜,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现
42、在我们正处在人生的春季里,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青春,春天去了还会来,青春一去可就不复返了。过去我的学习很盲目,缺少目标,自己也缺乏毅力,从现在开始,我想我不会再盲目,更不会拿自己的一生开玩笑,我想,我懂得了怎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教师:对于生命的意义中,那段经典的论述,同学们还能记起吗?好,我们大家来试着齐背一遍。师生齐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在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们又将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七、小结大屏幕:人的成长
43、经历图(配乐)结束语:同学们,人生的四季是短暂的,青春更是转瞬即逝。我想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更加懂得如何面对生命,如何珍惜青春。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到:“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走,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在过每一分钟”如果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认真的生活,无悔的付出,那么,在未来,我们也会坦然地对自己说:哀叹和寂寞的,将永远不会是我!八、作业:完成试卷我的四季九、板书:责任与希望正确选择,勇敢经历酸苦的欢乐不会哀叹和遗憾“设计未来”板块教案教材解读:在本板块中,编选者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规划人生、设计未来的能力,这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为了减轻学
44、生的负担,教材设计了两套方案供老师和学生选择,因此,本教案也相应地设计两套方案以供选择。方案A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学设想:因为本课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障碍,所以不能奢求学生读懂每一句话,应该利用本课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教学目标:一、筛选信息;二、理解马克思关于职业的观点。教学重点:学习理性而积极地规划职业,设计未来。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感受和思想,创设平等民主的活动氛围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已经迈入高中的大门,距离进入社会的日子也日益近了,一旦进入社会,我们人人都将从事一种职业。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你将选择哪种职业呢?你们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呢?
45、二、提问三至五名学生,回答上述问题。三、教师总结:看来每个人选择职业都有自己的考虑,那么作为一代革命导师的马克思在年轻的时候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呢?他对青年选择职业提出了哪些建议?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默读课文,并用笔标出文中对你的人生选择最有启发的语句。四、学生读课文,筛选信息。教师巡视,对学生标了哪些语句做到心中有数。五、提问学生,读自己筛选的语句,并说出筛选的理由。(估计集中在课文最后几段)六、马克思自己后来选择的职业和他的观点是否一致?(引导学生探究)先找出马克思的观点: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的职业: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的贡献:发现了历
46、史唯物论,提出剩余价值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组织了共产主义同盟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和杰出领袖,他为人类指明了前进方向的同时,也使自身达到了完美,并永远被人们怀念。七、新课标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本课练习第三题设计了自我评价题,可以用此题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学生当堂自评,并朗读对自我的评价,同时可请其他学生加以评价予以参照。八、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四,以书面形式上交。九、板书:克服虚荣心体质能力造福人类方案B我的五样教学设想:教材建议边阅读边进行活动,不过我觉得若先活动再进行阅读,感受会更深刻。教学目标:思考人生的意义。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47、,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教学难点:理解毕淑敏最后的选择。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教师板书“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让学生在纸上一一列出。二、进一步展开。让学生在写下的五样中逐项批掉,只剩一样。三、让学生表达自己活动时的感受,并讲述自己选择的理由。(可以先用笔写下来)四、引导学生探究:.毕淑敏为何最后的选择是笔?.毕淑敏在舍弃其他几样的时候,感受如何?(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既然如此痛苦,为什么还要舍弃?(找出相关语句).毕淑敏的身份:作家。写作是一个作家生活下去的支撑和理由。尽管其他几样东西也很重要,但那是与别人具有共性的东西,只有写作,能使毕淑敏区别于其他人
48、而成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所以“笔”是她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东西。(引导学生逐步明确答案)五、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培养学生理解课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六、布置作业:从本专题或课外读物中选择两三首自己喜欢的讴歌青春的诗作,作好朗诵准备。七、板书:生命选择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构成生命最主要的部件维持生命最必需的东西专题二:获得教养的途径经典的力量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阅读经典的意义,认识阅读杰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2、技能目标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3、情感目标阅读经典,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
49、身修养。【教学重点】1、教养的内涵;2、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取教养的意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立足文本,主要采取讨论交流的问题探讨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一、导入(幻灯展示)有所中学在校园里挂出了这样的标语:“和声细语展淑女气质,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出言吐语勿忘语言文明可净化心灵,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能修身养性。”一个倡导中学生做绅士淑女的活动在该校推开。问:同学们想做绅士淑女吗?你们心目中的绅士淑女有何特征?学生讨论,交流。请几位同学发表观点。教师:我发现,虽然大家关于绅士淑女的表述各有不同,但都认为,他们注重言谈举止,讲究文明礼仪。我们习惯性称他们“有教养”。(幻灯展示)古希腊哲学
50、家赫拉克利特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从中最娇嫩的,更是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从的名字叫教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聆听大师的教诲。二、介绍作者: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许
51、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墨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这一年他在玛丽结婚,移居巴登湖畔,埋头写作,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在轮下。这一时期的创作以浪漫主义诗歌、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为主,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广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德
52、米尔(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尢利西斯。30年代后,法西斯在德国猖獗,墨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
53、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三、对“教养”的理解1、问:黑塞认为教养是什么?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吗?明确(幻灯展示):“精神和心灵的完善”。2、教师: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即“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这些只是生存的手段,教养是“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不带有功利色彩,这是生存的境界。譬如:根据史实改编的电影泰坦尼克号有这样两个镜头:泰坦尼克即将沉没之际,乐队仍坚持演奏,男人让妇女孩子先上船;男主人公浑身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把女主人公放在一块浮木上,紧紧
54、地拉住她的手,直至冻死在大灾难来临时,能镇定从容地放弃自己的生命,从而拯救了他人。勇敢的面对生命中的灾难不就是他们生存的境界吗?你认为还有哪些行为也是有教养的表现?提示:“精神和心灵的完善”仅仅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吗?3、幻灯展示: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教养的内涵非常广泛,当然不局限于上面的内容,此外还有:一个有教养的人,当热爱大自然。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身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
55、四、深入探讨1、黑塞在本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2、本文阐述“获得教养的途径读书”这一主题的整体思路是怎样展开的?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为下文张本。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第六段和第七段,进
56、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养的人知道害怕。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五、小结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
57、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作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认为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六、板书设计获得教养的途径黑塞内涵I途径I必要性求学之道劝学教学目的一、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二、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糅(
58、煤)、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三、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四、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教学设想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
59、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二、介绍作者、解题;三、正字正音:四、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五、试译难句。教学过程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二、预习检查。三、导入新课。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
60、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五、解题。劝学的“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特许加盟合同:包含加盟费用和品牌使用权的具体规定3篇
- 2024影视动画制作与后期技术服务合同
- 2024年货物销售承包合同3篇
- 2024版地面硬化协议书场地硬化协议
- 固定资产借用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港口小学炊事员劳动合同解除及续签协议3篇
- 华南理工大学《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返利联盟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果园租赁与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引进合同
- 2024版借款分期偿还协议范文
- 校长在评估反馈会上的表态发言稿(5篇)
- 个人贷款业务营销技巧课件
-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培训课件
- 霉菌性阴道炎VVC的分类及诊治
- 预制舱技术方案思源弘瑞课件
- 四年级科学《运动与摩擦力》说课课件
- 诉讼费退费确认表
- 全球变暖视野下中国与墨西哥的能源现状分析
- 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2022年(高级)茶艺师职业资格考试参考题库-下(多选、判断题部分)
- 边坡安全施工组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