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_第1页
社会工作理论_第2页
社会工作理论_第3页
社会工作理论_第4页
社会工作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社会工作(shhugngzu)理论考纲考点: 1、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2、认知行为(xngwi)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3、系统和生态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4、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5、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共四十二页第一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fn li)与功能一、什么是理论二、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gngnng) 解释问题; 预测; 确定干预的方法与模式; 指导服务实践的发展; 发展新的理论共四十二页三、社会工作(shhugngzu)理论的分类(P90)(一)大卫豪的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1.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对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理论解

2、释,包括对人类(rnli)与社会的本质、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规则和机制的认识。如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 2.社会工作理论:关于社会工作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又分为“为实践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理论”。其中“实践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理论概括。 3、两种理论相互依存,又相互贯通(二)佩恩的分类实证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共四十二页第二节 精神分析取向(q xin)社会工作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史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创立,20世纪20年代开始影响美国的社会工作,并且在60年代之前一直是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理论之一。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3、第一(dy),潜意识理论第二,人格理论第三,人的心理发展理论共四十二页二、精神分析理论(lln)的主要观点(P92-93) (一)心灵的构成。认为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构成。潜意识与意识不同,是非理性的,但对人的行为发生(fshng)了重要影响。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共四十二页意识:可觉察的心理活动,只占很小的部分,弗洛伊德不予重视。前意识:在一般条件下我们意识不到,但是通过集中注意或回忆、联想而能进入意识领域的心理活动。意识和前意识的内容是可以互通的。潜意识:是意识的最下层,个人意识不到的心理活动。它包含着各种本能冲动和人的原始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因为同法律道德和风俗习惯相抵触,是社会

4、所不能接受的,因而被排斥或压抑到意识的阈限以下。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这些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yngxing)着人的行为,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共四十二页潜意识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潜意识中的欲望冲动大部分同性本能有关,是性本能受到压抑后集聚成一种冲突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也是精神病产生的主要根源。第二,由于潜意识中的内容是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在通常的条件下潜意识的内容不能到达意识的领域。因为检查员作用起着监督和压抑的功能。但在检查员作用放松时,潜意识中的内容可进入(jnr)意识领域。第三,潜意识的运作方式是非理性的,它唯一的目标就是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不考虑

5、现实条件,追求达到目的。第四,潜意识中的内容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因为它是无意识的。但是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使潜意识中的内容复返于意识,以语言表达了被压抑的内容,则由压抑导致的精神病的症状也就消失了。共四十二页(二)人格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如果能够保持平衡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当人格失调时,治疗的焦点应放在自我的强化上。 本我: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遵循快乐原则。不会随时间与经验的改变而发生(fshng)改变。 自我:具有管理人格体系的能力,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的欲望以及超越我与外界的要求。 超我:由自我发展而来,遵循道德原则,当合乎超我要求时,个人感到骄傲与自尊,反之感到

6、罪恶与羞耻。超我包括两个层面:良心和理想共四十二页 病态行为的产生:儿童时期存留于潜意识中的某些痛苦的体验,使得人格结构的本我、自我(zw)和超我三个部分之间关系失衡。共四十二页(三)焦虑、防卫与转移 (四)人的心理发展理论。以人的性心理发展为基础,划分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如果人们(rn men)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欲望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出现焦虑和问题行为,从而需要帮助和治疗。 个人的问题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种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潜藏于潜意识中。解决问题就要分析潜意识。共四十二页三、精神分析的实务(sh w)原则 1.个别化原则。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

7、同的。 2.强调要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协议。 3.治疗者要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 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zyu)联想。(发现核心冲突) 5.在治疗过程中要倾听和感受受助者的想法与感受,要给予支持、接纳和理解。 共四十二页自由联想是指分析师诱使来访者把陆续积满心头的一切想法都说出来,不管这些想法是否与主题有关、多么零乱、不合逻辑和羞于启口,都得引导其讲出来。精神分析就从自由联想开始的,它是精神分析的最基本技术(jsh)。一般要让来访者躺在一张舒适的睡椅上,分析师坐在患者的视线之外。分析师一般不轻易对来访者的话进行评价,而是积极地寻找来访者联想内容的意义共四十二页四、精神分

8、析理论在社会工作(shhugngzu)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将精神分析治疗技术引入到临床社会工作中。一般来说,精神分析治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治疗情境的建立。即在治疗开始时,治疗者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协议,明确治疗者与服务对象的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表。治疗情境还包括治疗者对服务对象的态度。(2)治疗关系的建立。即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其感受到支持与安全,将自己痛苦的讲演讲述出来。(3)治疗性对话。这是治疗的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 自由联想(linxing)、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自由联想的关键在于让服务对象能够将最原始的想法与

9、感受讲出来,以便社会工作者捕捉其深层的心灵活动。倾听是一种广泛的倾听,不是针对性、有选择的倾听。诠释是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表达对其内心了解的行动。共四十二页第三节 认知(rn zh)行为理论一、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与基本观念 认知行为理论有两个来源:其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巴甫洛夫(Pavlov)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及操作条件原理为基点,行为主义理论逐渐崛起。行为主义社会工作理论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个体外显的特定行为,认为它是对当前(dngqin)环境所作的反应。其二是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其代表是艾利斯(E

10、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以及“ABC理论”。艾利斯认为,人不是被事情本身而是被他对世界的看法所困扰,情绪问题来自于对人对事件的信念、评价、解释及哲学观点。 共四十二页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认知(rn zh)信念B(Belief) 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共四十二页认知学派(xupi)的基本观念人类的思想、感觉(gnju)和行动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解释以及缺乏理性思维的能力。所以,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共四十二页二、认知行为理论主要观点:(1)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直接影响个体的行动

11、。(2)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即人们有时(yush)会不加思索地按照既有的模式行动。(3)根据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非理性的认知会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4)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这三个要素是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5)强调认知在修正行为中的重要性。 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认为外在的行为改变与内在的认知改变都会最终影响个人的行为改变。共四十二页情形或事件紧随情形事件的想法情绪感觉状态行为宣布论文提交时间“我不擅长写论文,对我来说太难了”焦虑、慌乱、退缩或否认拖

12、延、马上开始写论文、获取帮助、退出课程共四十二页三、认知行为(xngwi)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一)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 1.界定对服务对象问题看法的原则 (1)服务对象的问题是学习得来的,也可以经过学习改变 (2)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通过行为训练修正(xizhng)行为,而且要通过调整个人的认知来促进行为的改变。 (3)注意受助人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差异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受助人问题的前提 2、在社工实务中运用认知理论的原则 (1)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 (2)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 (3)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鼓励服务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以实现

13、助人和自助的目标。3、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 (1)改变错误的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 (2)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3)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4)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共四十二页情绪和事件由情绪或事件产生的想法情绪感受状态矫正行动一位老太太过生日的时候一个孩子没有什么表示我不重要所以他没记住我的生日,他一定不在意我悲伤、孤独、觉得别人不爱自己这是将事件糟糕透顶化的一个例子,即抓住某单一情形,从中得出整体灾难性的结论。替代想发是“他这些天一定非常忙,我该多给他打电话,让他知道我有多爱他“一位老爷子手术后需要使用步行器没东西帮忙我甚至走不了路。我不能让朋友看到我这

14、个样子。我成什么人了?蠢笨、有缺陷、没用、依赖他人、尴尬这是对自身有不切实际期望的例子。替代想法是:“我很高兴用步行器我还能到处走走。我的朋友再见到我会很高兴。尽管去拜访需要花时间长些一位老太太周日不再能为一大家人做饭照顾这个家,让家人聚在一起是我分内的事。现在我做不到了。没用、不能尽家庭责任、不再是家中有贡献的人替代想法:“这些年我饭一直做的不错。现在该交给我女儿负责了,大家会理解的。”共四十二页(二)认知行为(xngwi)学派的助人过程 认知行为学派认为在助人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服务对象的改变,一方面要协助其做到自我了解、自我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提供外在监督,实现(shxin)自我控制与外在控制

15、的结合。 (1)确定评估重点 (2)专业关系的建立。 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在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协议而建立起来的结构性的、有期限的角色联系。 (3)助人者的角色 教育者 伙伴共四十二页(三)助人的策略与步骤 (1)确认不正确的、扭曲的想法及其影响 (2)要求服务对象自我监控 (3)发现错误思维(swi)与潜在感觉的关系 (4)尝试运用正常的思维方式 (5)检验新观念的有效性(四)结案与跟进共四十二页运用认知行为理论(lln)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相信服务对象行为的改变和认知的改变是联系在一起(yq)的,而他的自主意志和信念是非常重要的。 (2)社会工作者要相信服务对象有能力改变

16、认知上的错误 (3)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首先要明确地界定服务对象的认知和行为问题,并帮助其逐渐改变认知、行为和感受。 (4)社会工作者要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地与社会工作者合作,并逐渐使其成为自我帮助者。共四十二页第四节 社会支持理论(lln)(不考,略) 第五节 社会生态理论一、生态系统理论的历史 社会工作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开始于美国人赫恩早期提出的全人概念,20世纪70年代高登斯坦提出统合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平克斯和米纳罕以系统的观点介绍整合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和方法,被看成是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正式运用。共四十二页二、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平克斯和米纳罕将系统论应用于社会工作中.他们认为,人们

17、生活于其间的社会环境(hunjng)分为三类: 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如家庭) 正式系统(如社区) 社会系统(如学校) 如果人与这些社会环境或系统不能良性互动就会产生问题.因此,服务对象的问题是来自于系统,而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共四十二页三、社会生态(shngti)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人生活于环境或社会系统之中,人与环境是互动的,个人与环境应该相互协调; (2)个人是生活于生态系统之中的,个人的意义是由环境赋予的; (3)个人生活中的问题必须放在生存环境中来认识和解决。 (4)社会工作者应该从与服务对象有关的不同层次

18、系统之间的关联入手。 社会工作实务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shq)、生活空间与生态资源分布,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征与调和度三个层面入手开展社会工作。共四十二页四、系统(xtng)生态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系统生态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有层次的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系统模式社会工作基本原则:(1)系统观点有助于维持实践的一致性,从服务对象的处境出发,看到他们的限制和机会,分清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权利、责任及其可能的影响。(2)要充分认识情境的重要性,情境决定社会工作者的目标和可能的回应方式。(3)要采用积极

19、视角,在不利情境中看到改变和进步的可能性。(4)要辨识行为模式以看到积极的可能性和应改变之处。(5)系统理论重视过程,即关系和互动(h dn)是如何产生的,内容和结果如何。要看到服务对象的正面技巧和积极关系,并尝试将它们转移到另外的情境中去。(6)与他人一起工作也是系统理论的重点,包括重视他人、个人支持网络、机构和社区资源。 共四十二页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该注意(zh y)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是由个人原因引起的,社会环境中的障碍也是导致问题的重要因素。 (2)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身上,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着手(zhushu

20、)。 (3)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 (4)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共四十二页第六节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cn zi zh y)理论一、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及应用1、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 主要观点:相信人的理性,人能理性地进行选择;罗杰斯提出社会工作专业治疗的基本原则:诚实(chng sh)和真实;尊重和接纳;同理(同感)共四十二页2、人本主义在社会工作(shhugngzu)的应用原则 (1)强调每一个人都要受到尊重(2)在社会生活中人们(rn men)彼此负有责任(3)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4)人们具有参与和被

21、聆听的权利(5)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6)群体成员之间是有差别的,每个人的差别都要得到尊重(7)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共四十二页二、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gundin)及应用 1、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1)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决定的。(2)强调服务对象的自由和责任,关注服务对象的主观经验,并致力于将负面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2、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社会工作治疗过程中的五个概念:(1)觉醒(经过幻灭),(2)感觉痛苦(并从过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3)选择的自由,(4)对话的必要性,(5)实行(肯定和协助) 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没有

22、(mi yu)预先设定人们应该如何生活,应该肯定人们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有选择的能力和自由。而社会工作者只是起到协助的作用,协助服务对象肯定自己的本质。共四十二页第七节 增能理论(lln) 一、主要观点 增能(增权)理论由索罗门提出。增能上个人在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握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的能力的过程。增能(增权)理论的基本假设: (1)个人的无力感由于环境的排挤而产生(索罗门的无力感之来源); (2)环境障碍可以改变; (3)通过互动可增强(zngqing)个人的能力; (4)权能不是给予的,而是在互动过程中获得的

23、; (5)建立合作性的伙伴关系。共四十二页二、增能社会工作(shhugngzu)取向(P112)增能社会工作反对传统社会工作扮演施恩者角色,认为重要的是帮助受助者消除环境的障碍,鼓励受助者自己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帮助他们确立自信,增强能力。我们从伦理价值、干预认可、概念框架(kun ji)和助人过程4方面阐述:增能社会工作在伦理价值上强调推动社会正义、尊重受助人自决与自我实现,并让受助人充分参与服务计划的制订。干预认可是指来自各个方面的对干预计划可能的允许范围。社会工作者要尽可能在各方面允许的范围内为受助者争取更多的资源。在概念框架方面,增强权能观点认为,权能不是吸取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

24、权能是可以不断被衍生出来的。权能一般发生在三个层次:个人层次、人际层次、环境层次。共四十二页增能社会工作注重独特的助人过程,强调:(1)受助者与工作者要建立协同的伙伴关系(2)重视受助者的能力而非缺陷,(3)注重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4)确认受助者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应有的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5)以专业伦理(lnl)为依据,有意识地选择处于长期“缺乏能力”者为服务对象。共四十二页三、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shhugngzu)实务中的运用(P113) 要帮助服务对象提高自己的能力: (1)协助他们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 (2)协助他们了解社会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

25、; (3)协助他们认识社会工作者只是帮助受助人解决问题的伙伴,受助人自己则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4)协助他们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在增强权能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应避免以权威的姿态出现(chxin),而要与受助人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共四十二页真题解析(ji x)一、单项选择题 1、精神分析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的共同点在于(C)2010A 认识到人类更改的强大力量 B 强调童年经历的重要性C 承认个体内在思维过程的重要性 D 认为行为可以通过学习改变 2、因金融危机,周某所在的工厂效益不好,导致失业长达一年,妻子和孩子(hi zi)都埋怨他不能挣钱养家,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多次帮周某找工作,但是

26、他没去试就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好那些工作。社会工作者分析周某的状况,认为他由于长期失业,对自己形成了否定的看法,而就业的困难、妻儿的埋怨,又进一步加深了他的焦虑和防卫。社会工作者上述看法的理论依据是( B )。 2010A 人本主义理论 B 精神分析理论C 增强权能理论 D 存在主义理论共四十二页3、小明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的班主任向学校社会工作者反应,小明最近在班上的表现突然变差,经常无缘无故地大力推搡(tu sn)其他同学,学校社会工作者向其他老师和同学了解情况后,得知小明最近在学校并没有遭受老师批评或同学欺负的经历,决定对小明进行家访,了解他家里近期是否发生了什么变故,学校

27、社会工作者做出这一决定的根据是( A )。2010A 认知行为理论 B 增强权能理论C 存在主义理论 D 生态系统理论 4、小朱学习成绩较差,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是一个“差生”,社会工作者在与其交流中发现,小朱也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但他很想提高学习成绩,成为好孩子。根据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工作者最适当的做法应当是( A )。 2010A 帮助小朱改变是“坏孩子”的看法 B 为小朱提供功课辅导以提高成绩C 让老师和同学改变对小朱的看法 D 帮助小朱宣泄早期不愉快的情绪共四十二页5、小周的继父每次酒后都会殴打小周母子,小周本来就性格内向,因长期被继父殴打,更加不敢与他人交往,缺乏安全感,以致难以走入社会

28、独立生活。社会工作者试图将小周的这种痛苦的生活经历转化为对其生活有意义的经验,社会工作者这样做的依据是( B )。2010A 精神分析理论 B 存在主义理论C 社会支持理论 D 认知(rn zh)行为理论 6、认知行为理论是社会工作常用的重要理论,它来自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阿德勒的认知理论。根据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应该着眼帮助服务对象改变( A )。 2010A 自己的看法 B 情绪宣泄的方法C 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D 生活环境共四十二页 7、张某一家长期处于贫困之中。社会工作者杨某在与张某一家面谈中发现张某及其家人认为贫困是命中注定的,他们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状况(zhu

29、ngkung)。面对张某一家的情况,杨某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改变环境中的不利影响。杨某做出这种分析的理论依据是( D )。2009A 精神分析理论 B 认知行为理论C 系统和生态理论 D 增能理论 8、小方平时说话流畅,但一到正式场合,面对众人说话时就紧张,结结巴巴。社会工作者小李通过与小方的交谈了解到,小方认为在正式场合说话必须完美无缺,否则会被人嘲笑。小李决定先让小方接受这样的观点:说话时难免放些小错误,不必过分在意。小李的介入策略主要依据了( B )。 2009A 精神分析理论 B 认知行为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 D 存在主义理论 9、在处理一个母亲虐待孩子的个案中,社会工作者发现孩子的母亲在童年也被父母虐待,根据( A ),社会工作者应该深入探索母亲童年成长的情况。 2009A 认识行为理论 B 人本主义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 D 系统生态理论共四十二页10、高中生小丁缺乏学习动机,整天逃学,沉迷网络。如果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开展服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应该是( C ).2008A 了解社会生态环境对服务对象的影响B 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能力以对抗外在环境的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