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本章的重点包括: 总需求(AD)曲线的含义 AD曲线斜率与位置的决定 三种不同的总供给(AS)曲线 在不同的AS曲线下,总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短期AS曲线变动及其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前提变动:物价水平(P)是变动的。核心内容:总需求AD和总供给AS的共同作用同 时决定了实际变量国民收入y和名义变量物 价水平P。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引出了对总供给AS的 分析经济学含义:为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宏观经 济问题分析做准备。政策含义:总供给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运用第一节 总需求与总需求曲线第一节 总需求与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AD)的内涵 总需求:经济社会对产
2、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函数:任一价格水平下,需求量(国民收入)和总体价格水平的关系。 y=AD(P) 总需求曲线: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注意:联系微观市场需求曲线加以理解,并区分市场需求与宏观总需求。二、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 基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决定理论,均衡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或总支出。注:理论上,任一总需求水平都有与之对应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均衡国民收入与价格间的函数关系能反映总需求与价格间的函数关系。 因此可以通过包含货币价格因素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推导总需求曲线。第一节 总需求与总需求曲线包含货币价格因素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包含货币价格因素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
3、模型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模型导出基于P的比较静态分析: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消去变量r得: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模型导出基于P的比较静态分析: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消去变量r得: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到总需求曲线的图形推导:另一种思路在产品市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中,假定总体物价水平既定不变。总支出e=c+i+g+nx物价水平越高c,I,g,nx均下降,总支出下降,向右(向下)移动。在另一坐标系中表现为: 总体物价水平P与总需求量y反向变动。PyAEAE0(P0)AE1(P1)yy1y1y0y0P1P0三、总需求与物价水平反向变动的四种经济解释 (一)实际资产效应或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的上涨,金融
4、资产的名义数量未变,但以货币实际购买力衡量的实际资产的数量会减少,人们会减少消费。反过来,价格水平下降,人们会增加消费。因此,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二)利率效应 价格上升交易动机货币需求L1增加整个货币需求L增加(实际货币供给M/P减少)利率水平上升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减少总需求AD减少。 反过来,价格的下降会导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增加,使AD增加。 (三)进出口效应 一国物价水平的上升,导致该国出口商品变贵,出口减少;另一方面,一国物价水平的上升,国民更多购买进口品,该国的进口增加。结果导致净出口(nx)减少,也使得AD减少。(四)税收效应 一国物价水平的上升,导致该国居民名义收入增加
5、,人们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消费需求下降,总需求减少。三、总需求与物价水平反向变动的经济解释四、AD曲线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需求曲线 两者都向右下方倾斜 主要区别: 总需求曲线反映了更为复杂迂回的经济传导机制。 首先,Pcy 其次,P与i关系, PM/Priy 等等中国总需求曲线IS:y=3.4483(g+eX-702.7735)- 96.2897r LM:y=1.9849(M1/P)+250.2209r 消去r,便得到总需求函数y= 0.5516 M1/P -1750.054+2.4903(ex+g)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价格不变,M1不变,我国财政政策乘数为2.4903;财政支出不变时
6、,真实货币供给乘数为0.5516。五、AD曲线的移动 影响AD曲线移动的因素: 政策变量(经济因素) 财政政策: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转移支出、税收 货币政策:实际或名义货币供应量外生变量(非经济因素) 技术进步、国外产出增加、其他因素(如,战争与革命)财政政策与AD曲线的移动(以增加政府支出为例)OrYIS1LM(p0)E1POYr1p0Y1AD1IS2E2r2Y2AD21/(1-b)grOYPOYISLM(M0,P0)E0r0Y0AD0P0LM(M1,P0)E1r1Y1AD1Y3货币政策与AD曲线的移动(以增加货币供给为例) AD曲线移动小结变化AD曲线变化AD曲线 右 移 左 移自发投资政府
7、支出政府税收货币供给自发投资政府支出政府税收货币供给第二节 总供给与总供给曲线第二节 总供给与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或总产出的一般说明 总供给:经济社会所能提供的总产量(或总产出)。1、总供给(总产出)与宏观生产函数(或总量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经济社会要素投入与社会总产出间的关系。 y=f(N,K) 社会总产出取决于:就业量、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第二节 总供给与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的一般说明2、宏观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短期宏观生产函数两条重要性质(假定): 总产出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技术不变和K为常数的假定下,总产出按递减的比例增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K不变)短期宏
8、观生产函数注意:短期内资本固定不变,总产出取决于就业量!第二节 总供给与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的一般说明2、宏观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短期:充分就业量与潜在产出 潜在产出又称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出充分就业产量:指经济社会在现有资源和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劳动力都参加生产时的就业量 。与充分就业量对应的产出即为潜在产量 。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N*y*第二节 总供给与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的一般说明2、宏观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和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 一切要素(劳动和资本等)均可变;技术进步可以发生。长期潜在产量问题: 长期潜在产量即所有可利用资源均得到充分利用(资本 、劳动
9、等)时的总产出 。二、宏观劳动市场分析25厂商的劳动要素需求(劳动市场是竞争性的)VMPL = MPL P = WP = W/ MPL=MC 即:P =MC W/P = MPL 其中W为名义工资;W/P 为实际工资。由于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则:微观经济中实际工资水平与企业的劳动需求量方向变动!宏观经济中企业的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反向变动!家庭的劳动供给与实际工资同向变动!微观知识回顾二、宏观劳动市场 总供给由经济总就业水平决定宏观经济中的总就业水平由什么决定28宏观劳动市场供求模型: 劳动力需求函数:Nd= Nd(W/P) 劳动力供给函数:NS= NS(W/P) 劳动力市场均衡: Nd(W/P)
10、= NS(W/P)二、宏观劳动市场劳动力市场均衡 29重点提示: 第一,劳动市场均衡是在自由经济条件下实现的。 第二,在该劳动市场上,实际工资(物价水平和名义工资)具有伸缩性,可以在劳动供求两股力量下自由调节。 第三,在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伸缩性的竞争性市场中,劳动市场均衡时的就业水平即充分就业水平,经济中的产量即为充分就业产出或潜在产量。此时的失业率即为自然失业率。二、宏观劳动市场注意:充分就业状态下并非每个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就业的状态。充分就业时存在且仅仅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即自然失业。三、短期总供给(AS)曲线的三种形态31古典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极端之一 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11、表明总产量和价格水平变化无关。 工资和物品的价格都具有极大弹性,都会迅速调整。当所有成本要素都做了充分调整之后,企业所面临的价格成本比率与需求变化之前是相同的,这时,将不存在任何刺激企业增加产量的因素,因此,SAS是一条垂直线。0YPSAS古典总供给曲线的经济逻辑详解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市场上的信息是充分的,信息的传递是迅速而及时的,各种资源的流动也不会花费时间和成本。当经济中出现失衡时,经市场机制的调整会迅速恢复均衡。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都是有实际工资水平决定的,决定实际工资的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都是非常灵活,因此,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会迅
12、速得到调整,从而使得劳动力市场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古典总供给曲线图解 初始物价水平为P0,劳动供求状况决定劳动市场均衡情况为E;就业水平为充分就业水平N*,实际工资水平W0/P0,产出水平为潜在产出Y*。 物价水平下降为P1,在名义工资W0保持不变时,实际工资W0/P1上升,此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名义工资将下降。名义工资将一直下降到劳动市场重新恢复均衡,即名义工资下降到W1 ,此时实际工资水平为W1/P1 ,且W1/P1= W0/P0。此时就业量仍为N* ,总产出仍为Y* 。PYASNw/PP0W0/P0N*P2P1Y*W1W0W2EABA1W0/P1NSND注:Wi表示等名义工资曲线
13、或货币工资曲线。即Wi上各点的名义工资水平相同。34关于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备注有些学者把垂直的古典总供给曲线看作长期总供给曲线。 该类学者的主要观点:长期中当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以后,总产出不可能再增加。该类学者把与古典总供给曲线对应的总产出水平看作长期潜在产出。注意:初级宏观经济学通常把古典总供给曲线看作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极端情况之一。35货币工资刚性假定: 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工会等因素的作用,使得货币工资相对稳定,从而呈现出一种向下刚性的特征。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极端之二价格刚性: 在经济资源存在大量闲置的情况下,需求的增长不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总产出可以在物价水平不
14、变的情况下增加。36水平的凯恩斯短期总供给曲线PySAS总产出可以在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37 考虑资源充分利用后的凯恩斯短期总供给曲线PyyfAS在潜在产出水平Yf上,资源已充分利用,总产出无法继续增加。38(三)(短期)常规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介于古典极端与凯恩斯极端之间:物价水平与总产出同向变动。PY0SAS常规总供给曲线39(三)(短期)常规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与价格同向变动的经济解释 40工资粘性假说 由于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货币工资呈现出相对稳定性。P上升实际工资下降厂商就业需求量上升社会就业总量上升总产出增加SASYP(三)(短期)常规总供给曲线41货币幻觉假说 当物价水平
15、提高后,劳动市场上的货币工资也常常会提高。但工资增幅可能小于物价增幅。由于工人掌握的信息不充分,会误以为实际工资提高了,便会增加劳动供给。 企业了解到货币工资的上升幅度低于物价的上升幅度,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降低,便增加劳动投入。这使得全社会的就业量和总供给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即SA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SASYP42注意: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P=MR)(图形略讲) 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同向变动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实际生产成本(要素价格,如工资水平)的变化。要素价格相对于价格变化的调整速度和程度直接影响厂商产品供给量,并最终影响总供给。 要素价格调整越慢、幅度越小则总供给曲线越平缓。(三)(短期
16、)常规总供给曲线P0qP1Aq0q1Q0Q1QSAS1MC3MC1MC2q3q2SAS2SAS343小结:三种总供给曲线PY0常规SAS古典SAS凯恩斯SAS44第三节 ADAS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第三节 ADAS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一) 古典情形PYASYFAD1E1P1AD2E2P2在古典情形下,由于名义工资与物价可以迅速调整,则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不能改变充分就业的产出或潜在产量,只导致价格上升,即通货膨胀。ADAS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二)凯恩斯主义情形:财政与货币政策完全有效PyASAD1E1y1AD2E2y2ADAS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三)凯恩斯主义情形:资源充分利用后,财政与货
17、币政策失效。PyASAD1AD2y1P1y2P2AD3AD448(三)常规SAS与宏观经济政策SASAD0AD1Y0YfYP1.总需求AD变动 在Yf左边,总产出小于潜在产出,经济处于相对萧条状态。财政与货币政策较明显;经济越靠近Yf左,则宏观经济政策越弱,因为产出增加很小,物价上升明显加快。492.SAS曲线移动 例子: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SK:经济萧条时,增加总供给的因素发生后,国民经济均衡的变化情况。ADSAS0SAS1PY0Yf原材料价格与总供给曲线左右效果图例70年代处美国石油冲击本章回顾核心内容:总需求AD和总供给AS的共同作用同时决定了实际变量国民收入y和名义变
18、量物价水平P。总需求曲线可从IS-LM模型导出(放弃P不变的假定),也可用几何方法导出。总供给曲线可以从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导出,也可用几何方法导出。因此,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论述是到目前为止对全部宏观经济理论作出的总结,涉及了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含有四个方程: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r)+g=s(y-t)+t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P=L1(y)+L2(r)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f(N)=W/P;h(N)=W/P 短期总量生产函数:y=y(N,K)古典学派:总供给曲线为垂直线,W和P调整极 快,长期问题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为水平线, W和P调整极 慢,或刚性,短期问题。一般情况:位于古典和凯恩斯两个极端之间, 倾斜度是个尚在争论中的问题。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交点决定总产量和价格水平。在短期内,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比较频繁。它向左和向右的移动造成产量的减少和增加以及相应的价格水平的下降和上升。在短期内,供给曲线不易移动;但来自外部的冲击可以使它从充分就业的位置向左移动,从而导致滞胀(失业和价格上涨),在短期内从充分就业向右移动是罕见的,甚至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基本例题设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作报告总结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住宅小区物业保安员招聘合同
- 2024秋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4课 健康过冬天说课稿 新人教版
- 无汞碱锰电池项目融资渠道探索
- 2024年高中英语 Unit 3 Welcome to the unit and reading I说课稿 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001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研发股权合作合同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4
- 2023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二零二五年度外卖配送食品安全协议范本
- 2025年中国鲜花生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高考作文复习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73张
- 三查四定管理制度(参考模板)
- 品质部经理KRA KPI考核表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动家校共育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授课教案
- 一个28岁的漂亮小媳妇在某公司打工-被老板看上之后
- 马工程教育哲学课件第十章 教育哲学与教师发展
- GB/T 11376-2020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金属的磷化膜
- 成功源于自律 主题班会课件(共34张ppt)
- 新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导学案(学前预习单)
- (完整word版)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