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经济成长历程 第9单元 第31课时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经济成长历程 第9单元 第31课时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经济成长历程 第9单元 第31课时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经济成长历程 第9单元 第31课时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经济成长历程 第9单元 第31课时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1课时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2-思维导图知识清单-3-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2.措施(1)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2)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3.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其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4-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1)

2、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2)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2.特点: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3.评价(1)使苏联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增强。(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5-思维导图知识清单微点拨勃列日涅夫改革实际上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手段为辅来管理经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当时曾一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使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其执政时期都达到鼎盛。-6-思维导图知

3、识清单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2.措施(1)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2)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3)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5)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7-思维导图知识清单3.影响(1)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2)

4、后期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8-思维导图知识清单微点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1)从经济改革入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3)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微点拨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9-思维导图知识清单画一画苏俄(联)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 -10-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串一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1)社会主义国家

5、的改革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3)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11-主题 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图片说史赫鲁晓夫心中的社会主义热烈欢送出发垦荒的苏联青年解读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为提高粮食产量开始大规模的垦荒工作和推行“种植玉米运动”,大规模毁草、毁林开荒,破坏了生态平衡,由于耕作粗放,开荒地区土壤严重退化。-12-材料解读材料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来取代国家集中计划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6、。”解读材料中“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内容”体现了该时期苏联改革已经触及斯大林体制,“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来取代国家集中计划主导作用”是对原有体制坚守的体现。-13-材料探究材料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的话思考如何认识材料中的观点?提示: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又转向政治改革。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14-论从史出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1

7、5-高考例析(2017课标全国,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16-17-教材补遗史著赏析1.苏共“二十大”在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工作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国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及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8、,这是对斯大林“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修正。国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恢复和加强法治,为“列宁格勒案件”等冤案平反,改变保安机关权力不受制约的非正常状态。党的建设方面,赫鲁晓夫要求批判“个人崇拜”,恢复“集体领导原则”。苏共“二十大”表明,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批判斯大林,为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道路。从总体上看,此举顺应当时人心思变的大趋势,所以获得了党内外的广泛支持,但同时也激化了赫鲁晓夫与中央领导层中保守势力的矛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18-教材补遗史著赏析2.关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1)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自身廉政建设。(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必

9、由之路。(3)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4)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一定要从国情出发,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5)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要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7)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不同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相互借鉴。-19-教材补遗史著赏析(8)苏联改革的失败和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9)努力发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警惕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10)必须高度重视

10、农业,正确处理好农业与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关系,促进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教材补遗史著赏析勃列日涅夫错失机遇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综合国力达到了顶峰,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军事力量则足以与美国平起平坐;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比历史上其他各个时期都高。另一方面,在这个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特别是它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束缚社会生产力和整个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沉重桎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而进行改革的客观条件则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成熟。可是,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错过了这个有利时机,未能坚持

11、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这就使苏联这个曾经取得过辉煌成就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发展的顶峰跌落了下来,在各方面出现了深刻的危机或临近危机的边缘。陈之骅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教训-21-教材补遗史著赏析解读作者认为苏联从辉煌顶峰上跌落是由于勃列日涅夫错失了机遇,未能坚持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对旧体制的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而且改革的客观条件更为成熟。但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产业结构畸形发展,军事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22-1234一、考查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1.(2020山东潍坊一模)1958 年,赫鲁晓夫提出,力争1961年前在

12、肉类、牛奶、黄油的人均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并要求各地党委书记向保证一年肉类增产两倍的梁赞州委书记拉里昂诺夫学习。这一举措()A.扩大了地方发展经济自主权B.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C.顺应了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D.是经济新模式的重要探索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题干材料“力争1961年前在肉类、牛奶、黄油的人均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并要求各地党委书记向保证一年肉类增产两倍的梁赞州委书记拉里昂诺夫学习”表明苏联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赫鲁晓夫改革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答案解析关闭B-23-12342.(2

13、020安徽黄山一模)下表为苏联1965年和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苏联这一阶段农业的发展得益于()A.改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C.美苏争霸中苏联占据了优势地位D.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经过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农民和集体农庄有了一定自主权,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有所提高,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反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表格反映的是苏联农业和农民问题,与美苏争霸无关,故C项错误;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故D项错误。 答案解析关闭A-24-1234二、考查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3.(2021安徽蚌埠一模)

14、19531958年苏联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上图说明苏联这一时期()A.农业集体化运动有所扩大B.改革重点在于发展农业C.“斯大林模式”仍具明显优势D.赫鲁晓夫改革初见成效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图表,可知19531958年苏联粮食产量在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稍有起伏,但总体呈增长趋势,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集体化的情况,排除A项;材料中粮食产量的提高不能代表改革重点在于发展农业,排除B项;苏联的经济改革是为了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病,排除C项。 答案解析关闭D-25-12344.(2021山东青岛模拟)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力推行名为“新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改革恢复了部门管理体制,同时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并提倡物质刺激。这些举措()A.延续以往改革的基本政策B.从根本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C.受到了美国新经济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