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读懂课程理念_第1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读懂课程理念_第2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读懂课程理念_第3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读懂课程理念_第4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读懂课程理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读懂课程理念读21世纪三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发现“课程性质”犹如从娃娃长成的胖小伙子,“课程理念”就像小女孩成了十八岁的姑娘,女大十八变,用五条全新的理念全方位、彻底地取代原来的“四条理念”。为什么课程理念变化那么大?因为社会在发展,理念必须要更新。为什么要把理念学好呢?因为理念不同,课堂不同!如果新课程标准的5大理念不能深刻理解,其课堂很有可能还是老课堂。所以,这5大相当重要的课程理念,是必须一条条理清楚、弄明白的。一、什么是理念?想弄清楚什么是课程理念,首先要弄懂什么是课程,什么是理念。关于“课程”,这里不多说了,因为这20年来,这一探讨算是比较

2、清楚了。但什么是理念,很有可能还是模糊不清的。我本人也只是认识这个词,让我清楚地解释,非常困难。什么是理念?字面的意思是理性的概念。打开辞海,“理念”有两条解释: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理论,观念。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辞海1989版第1367页)。专家说,理念与观念关联。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观念叫“理念”。那什么是观念?观念大概有四种解释:一是佛教语。对特定对象或义理的观察思维和记忆。二是思想意识。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四是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看了观念的解释,想观念怎么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对于我这个小学语文老师来说,思维

3、受到了一定限制,可能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想到、找到这个理性的高度在哪里,也可能怎么都找不到。专家还说:“先有意念,然后正确的意念 成为观念,观念再观一观,成为理念。真有意思!那什么是意念?意念即冥想(包含显意识,潜意识),两者称呼不同,实为一体。是主体轻度入静后原神能动的自律性调控自然积淀的亚无极思维态。它“舍弃”了一切中间环节,具有“穿透力”。通称灵魂。那什么是灵魂?古希腊人说,灵是风,魂是呼吸。亲爱的老师们!我用尽了心血把理念、观念、意念、灵魂等词的解释给你们查找到了。我读了,反复读了,只是比原来好一点。我和许多人一样,真是稀里糊涂地用了很多年“这个理念,那个理念”,接下来,很有可能还会继续

4、跟大家一样稀里糊涂地用着“理念”说着自己也解释不清楚的诸多“理念”。二、五大理念的“简单化”表述这次课程标准用了1091字来阐述五大课程理念。五个标题五个理念,我反复读了几十遍,终于初步理解5个标题,即“五大课程理念”分别是从“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整合,学习方式变革,评价的导向作用”五个方面讲述的。我不知道这种理解是不是正确,因为书读几十遍的结果,悟得的,心里还是敞亮了一点。标题明白了,每个标题下的详细阐释,按理说更能明白。事实上,理解这五大段解释,比标题要难多了。每一个段,我都反复读了不知道多少遍,边读边写下几点思考,还不断地查阅有关书籍,还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看能不能查到

5、深刻理解这段话的渠道,还有向一些专家请教,一次两个小时,好多次了。越读越觉得这5条的理解怎么这么难呢?比如第一条理念“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后面的179字,既是解释这一条理念,也是告诉我们如何去落实这一条理念。这179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大概是在告诉我们要“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第二部分是告诉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也就是通过这两个内容来落实这一理念。那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是怎么的?一是目标体系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去做,”二是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要发挥出来,三是目标体系的目的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四是目标体系的主线由“四

6、大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总觉得如此分解还不是“简单化”表述。也许是因为没有教材这个实体,让理念与现实操作挂不起来钩的原因。第二个理念“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后面的“148字”中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谁读到这一句都会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什么?”“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样的内在逻辑?”那后面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 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不是对这两个问题的解释?可以肯定,这些内容不是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解释,因为学生身心发展有5大规律。一是顺序性

7、,指身心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这种方向性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做到盈科而后进,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二是阶段性。指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告诉老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一锅煮。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语文课本里要有大量的图片;而到了中学时期,学生思维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此时的课本就应以大篇幅文字为主。三是不平衡性。也就是同一方面和不同方面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平衡,时快时慢。心理学上,把发展比较快的时期称作关键期,这就告诉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抓住关键期,适时而教,像狼孩就是因为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8、所以回到人群中之后难以融入。关键期就要做关键期的事。四是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生理和生理的互补,如盲人的听力比较好;另一方面是生理和心理的互补,如身残志坚。这样的规律告诉我们,要扬长避短、长善救失。五是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群体和群体的差异,如男女老少的区别;另一方面是个体和个体的差异,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就告诉我们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我以“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在网上搜索,没有找到答案。只看到了高中物理教师在文中用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但文中没有说什么是“特别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逻辑是什么”。看来只能暂时将“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主

9、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让学生在任务群里实践学习”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了。对这一解释,我还无法说服自己,我也想快速寻找到这一答案。4月30日,听了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召集人郑国民教授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讲座,很想听到这一解释,很遗憾没有听到。其实,这一句话,却让我感觉到“语文学习任务群”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设计。第二个理念,用简单化的词句来说,就是接下来的语文课程,要以“语文学习任务群”来构建了。这个任务怎么设计,怎么安排,怎么做,注意哪些事项。在后面的“语文

10、学习任务群”里再细谈。第三个课程理念,比较清楚。这一理念,一直有。第四、五个课程理念,我读了几遍懂了。我在前面已经讲了“倡导”不该用在课程标准中。“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在“学习任务群”中有专门的“整本书阅读”,用“倡导”不合适。而第五条课程理念“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这一条更得改,“课程评价”怎么能倡导呢?这一条很好改,我将其改成“加强(或重视)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或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我改的不一定好,但比课程上的好多了。这不是自我感觉良好,这是真话。三、如何落实这一理念呢?我以小英雄雨来为例来说一说,这次不是小英雄雨来(

11、节选)。看学习任务群,知道“整本书阅读”属于拓展型任务群。看高中教材知道整本书阅读就是一个单元,即这个单元就是1本书。看整本书阅读第二学段要求,小英雄雨来就是第二学段要求读的。不妨就把小英雄雨来这本书设想为四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现在无法预测这一教材会怎么编,但毫无疑问绝对不是现在“快乐读书吧”的编(2页纸)。而作为一个单元,教学时间也不可能是两个课时,因为用两个课时读教小英雄雨来绝对不可以!我们可以设想是两周,即用两周的时间来学小英雄雨来。这一教材怎么编?如果是两周时间怎么上,上哪些内容?这让我想到了美国小学六年级富兰克林自传的教材编写,其编写结构是:(1)课题:富兰克林自传(2)阅读指

12、导:本杰明富兰克林(此文略),内容包括他的早期生活、科学人生、政治家和外交家、故事背后的故事。(3)背景知识:历史:富兰克林在费城(此文略)(4)文学与生活:联系你的经历认识自传中的真实生活故事与任何虚构的戏剧故事一样令人激动;日志写作,即如果你在准备写自己的自传,列出你打算选择描写的经历;专题聚焦:自由的呼声。(5)文学聚焦:一是,介绍什么是“自传”,怎么去写自传?在资料中我们可以读到富兰克林自传为当时的这种新文体设定了标准。二是,富兰克林自传(节选)。(6)问题指南:一是文学和生活(读者反应、主题焦点、小组活动);二是阅读理解(设计了四个问题);三是思考(从解释、应用、拓展方面设计了五个问

13、题);四是文学聚焦(多角度地认识“自传”,特别提出一个问题是“别人写富兰克林,这篇文章该会有怎样的不同”)。(7)作品累积:一是点子库(第一,写作:广告,为富兰克林的书写一条广告,登在费城的报纸上或出现在富兰克林的时代。个人改进计划,考虑几个你想要有所改进的方面,然后考虑你能做什么以便在这些方面取得改进。把你的想法在一份书面计划中写清。其为“健康连线”。报告,自传对世人展示了富兰克林生活的一个侧面。将你从自传中所了解的内容与富兰克林作为一名政治家的事业进行比较。将你的发现写成一篇短论文。其为“社会研究连线”。第二,项目:海报,了解更多富兰克林在科学领域的成就。制作一张集中表现他的一些成就的海报

14、。其为“社会连线”。旅游指南,为到费城旅游的游客制作一本旅游指南。集中表现富兰克林的成就,并包含一些相关历史古迹的照片。)二是微型写作课(第一,自传式叙述任何人都可以写自传,并且有大量的材料可供选择。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次重要的经历,写一篇关于这次经历的自传式叙述。第二,写作技巧重点:表现因果关系在你的叙述文中清楚地表现一次经历在你生活中产生的效果,注意富兰克林是怎样有意识地预测每种美德将会取得的效果的。第三,自传中的范例文中最值得反思的地方的再读。第四,构思在头脑中列出一个你想要描写的经历的细节清单,注意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受和你可能学到了什么,尽可能包含最多的具体细节。第五,

15、写稿写出你的自传式叙述,纳入可以使读者们清楚了解这一事件及其重要性的细节。记得要表现这个事件的这次经历和你的生活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例如“由于、如果那么、因此”之类的过渡词来向你的读者强调这个关系。第六,修改在你作修改的时候,注意因果关系。如果一个过渡词可以使因果关系更清楚的话,就加上一个。)四年级学生读小英雄雨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个教材怎么编才能落实五大课程理念呢?借鉴一下美国的做法,假如教材可以这样编写,五大理念便可能全面体现出来:(1)课题:小英雄雨来(2)阅读指导:管桦(此文略),内容是详细介绍这本书的作者管桦的军旅生涯,将其创作这部小说的背景故事给学生。(3)背景知识:抗日战争(

16、要把日本侵华战争告诉学生)(4)文学与生活:联系你的阅读经历理解这一故事为什么让你如此激动;日志写作,这本书41个故事,读读想想写写,联系自己的生活,随时写下几篇生活日记。(5)文学聚焦:一是,介绍什么是“战争体裁小说自传”。二是,小英雄雨来(节选)。(6)问题指南:一是文学和生活(读者反应、主题焦点、小组活动);二是阅读理解(设计了几个问题);三是思考(从解释、应用、拓展方面设计了几个问题)。(7)作品累积:一是点子库(第一,写作:两封信,给文中喜欢的人物写一封信,然后模仿该人物收到信之后回一封信。如果让你给日本首相写一封信,你怎么写。第二,项目:故事会海报,举办小英雄雨来故事会,设计海报,制作门票,邀请函等。参观指南,如果到小英雄雨来纪念馆参观,请制作一本参观指南。二是微型写作课(第一,看小英雄雨来电影,结合读的书写一篇文章。第二,写作技巧重点: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动作、外貌、语言等细节描写。第三,小英雄雨来中的人物群文中最值得思考的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