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jiosh)行为问题的自我调适刘晓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jioy)科学学院,教授)教师的行为问题,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其教育对象所发生的各种有违教育要求和教育规律(gul),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甚至对其造成严重伤害、损失的那些不适当的或过激的教育行为。教师的问题行为日渐增多,翻开报纸,打开网站,每天都可以读到各种各样的教师的问题行为,惩罚学生吞食粪便、吞苍蝇、脱裤子、强迫学生互打耳光、往学生脸上刺“贼”字等等。一些教师的问题行为,进而演变成师生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行为对抗,甚至引起法律纠纷,造成社会震动。那么,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教师的行为问题呢?其实,教师的一些错误行为并不是常见的
2、,只是偶尔的表现出来,一些轻微的,学生的影响也不是很大,这样的错误行为就不属于行为问题。教师的行为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教师的行为与教师的职业角色是不是相违背。我国古代对教师的要求是“传道、授业、解惑”,现在对教师的职业要求的就是教书育人。“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是全社会对广大教师的殷切希望,也是作教师最基本的准则。如果教师对于这个大方向都保证不了,对自己的事业都不热爱,对可爱的学生都不喜爱的话,那么教师也就不会称之为“教师”了。其次,教师的行为与教师的社会责任是不是相违背。教师在社会系统中扮演着多个角色,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学生如何学会做人,成为社会的有
3、用之才。教师既是专业的教育者,更是“交往(jiowng)引导者”、“心理保健者”、“青少年的知己朋友”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与上面的要求相违背,教师的行为将不会对学生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第三,教师的行为与教育、教学规律是不是相违背。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的重要活动形式(xngsh),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为体罚学生、侮辱学生、偏爱学生、压制学生等。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的心理发展受阻,与教育教学的根本相违背。第四,教师的行为是不是影响学生(xu sheng)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正确的行为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教师的问题行为不仅有损于教师自身的形象,影响自己的威
4、信,而且会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在面对教师的行为是否真正属于“行为问题”时,还要考虑所发生的行为是不是属于经常性的发生,在行为发生是的状态是不是相同的。只有那些在教师行为中经常出现、比较稳定且扰乱性较大,对教育教学影响较严重,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需要作一定努力改正的行为,才属于行为问题。对教师行为问题的判断要慎重,尤其要明确“问题”指向的是教师的某些行为,而不是针对教师本身,不能轻易给有某种问题行为的教师贴上“问题教师”的标签。(一)体罚(tf)行为如何(rh)看待体罚行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而在经济高速发展、人
5、口素质快速提高的今天,教师体罚学生,却是屡见不鲜,上述案例中老师的行为属于体罚行为。体罚和变相体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一般认为,体罚是以使学生肉体感到痛苦或极度疲劳的惩罚,如罚站、罚跪、打手心、扭耳朵、扇耳光、脚踢、器具抽打等。而变相体罚是使学生心理上受折磨、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或增加额外( wi)劳动负担的惩罚,如斥责、撵出教室以及罚劳动、罚抄作业等。体罚和变相体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伤害,在生理方面,可能使学生致伤致残,甚至导致死亡;在心理方面,使儿童变得恐惧,缺乏安全感,并摧残学生的心灵,扭曲学生的人格,损害学生的尊严,窒息学生的思想。加拿大学者就体罚对孩子将来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做
6、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被体罚的儿童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而且患上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在偶尔被打的受访者当中,有21患上焦虑症、70患上抑郁症、13酗酒、17嗜毒。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全国贫困儿童中心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盖尔绍夫经长期研究发现,体罚可能产生10种不良行为,如易进攻、反社会和成年后对子女及配偶滥用暴力等。教师对学生的体罚与变相体罚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教师是成年人,体力上占绝对优势,学生一般都还是未成年人,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教师哪怕是随手的一巴掌或者一拳,对学生来说那都是难以承受的巨大的打击。第二,教师作为教育者通常拥有绝对的权威
7、,他对学生的惩罚常常带着公正、正义的意味,面对教师的暴力体罚,学生一般不会以同样的方式与教师对抗,而只能恐惧、绝望,默默地承受,消极地承受暴力与积极抵抗暴力相比,显然更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暴力体罚比社会上的打架斗殴更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第三,教师在知识上和教育体制上的权威地位使得他们在向学生施暴的时候常常具有很大的心理优势,在学生心中也很认可教师的地位优势和心理优势。他们受到暴力体罚以后,几乎没有办法得以释放,更不可能有平等的手段得到处理,而是全部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压力。这精神压力一般具有两种走向,一种是演变为由内而外的复仇冲动(包括对施暴者个人和对整个社会的复仇),另一种是对自我心
8、理和身体的摧残,造成各种各样的精神病和心理障碍。“鞭子(bin zi)本姓竹,不打书不读”,“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数来”,这就是传统教育模式下体罚者的宣言。这一古老的教育方式在新世纪大力倡导素质教育(s zh jio y)的课堂中却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仍屡禁不止,就像白居易笔下的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罚行为(xngwi)的表现当前,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屡屡出现,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可以把教师的体罚行为按照教师的不同心理状态分为六种类型,对症下药,逐一谈谈教师应该如何避免体罚行为。1.情绪(qng x)冲动型一个学生不认真听课,在课堂上吃东西,教师批评他,他竟
9、然顶嘴,教师顿时怒火中烧,本能地一巴掌打过去事后,教师对自己的行为(xngwi)感到后悔,自我谴责:“我怎么这么冲动啊!”这类教师不是为了(wi le)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体罚学生,他们主观上没有目的,纯粹情绪冲动的自然结果。因为这种体罚不是教师有意的,是受自己过激的情绪控制而为之,所以教师很容易失手对学生造成较大的伤害。此类行为多发生在年轻教师身上,他们血气方刚,容易冲动,有些常常陷于感情用事的泥潭中,因为打了学生而后悔,过后又难以克制自己,反复发生过激行为。2.打击报复型这种体罚,是教师所谓的“师道尊严”被学生伤害了,个人的自尊受到了挫伤,做老师的丢了面子,还有就是在工作上想争先进,被学生拉
10、了后腿了等等,因此对学生采取了暴力行为。教师的主观目的是很明确的,不是为了“教育学生”,而是出于对学生的厌恶和憎恨,通过对学生肉体的折磨,以求得自己心理上某些的满足和怒气的发泄。如果一般的体罚难以满足这些心理需求,他们就会加大体罚的力度,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身心上都受到伤害,有时甚至学生越痛苦,他们就越兴奋。这类教师要么师德低下,要么品行恶劣,要么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缺陷与障碍,把自己对学校不满(bmn)、社会不平以及自身的焦虑、烦躁、压抑发泄在学生身上。很多时候,他们甚至会失去“理智”,做出在不可理喻的事情。虽然像这样的老师只有少数的几个,但危害却是十分严重的。3.武力(wl)震慑型有些
11、教师体罚学生(xu sheng),是因为他们认为“鞭子本姓竹,不打书不读”,“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数来”,一旦有学生出了差错,尤其再被扣上屡教不改的“帽子”,他们就会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尝到肉体上的疼痛,这样学生才能服从教师,教师才有了所谓的“尊严”。不过,此时的学生大都不是敬畏教师,而是害怕教师手中的那把“戒尺”,一把戒尺只是在表面上简单地掩盖了学生“问题”的存在,实际上有可能加大了“问题”的严重性。这类教师使用“武力”来体罚学生,通常都会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因“生”施“罚”,大都是打学生的手掌心、臀部等不是要害的地方。这种类型的体罚与“打击报复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多少还是以“教育学
12、生”为目的,尚且算是理智的,所用的“武力”是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的。当然,一旦学生对教师的“武力”有了耐受力,产生了“免疫力”,那么其所谓的“震慑”也就形同虚设,教师也就会变得无计可施无可奈何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心理上会同教师习惯性地形成对抗,变得叛逆、固执、偏激要是教师不放弃“武力”,他们反倒都能从中获得战胜对手的快感。要知道,教育是心灵的耕耘,岂能(q nn)用简单粗暴的“武力”来实现?要是真能如此,那么只要手中持有一把“戒尺”,谁都可以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了!武力只可以征服肉体,绝不能征服心灵,反而常常是激怒了心灵当武力震慑(zhnsh)没了效力(xio l)时,有些教师又会把“体
13、罚”演变成下面这种类型了。4.敷衍应付型此时的体罚,已经成为教师敷衍应付“问题学生”的一种惯常的手段了,教师已不再考虑体罚是否有效,反正只要学生出了难以处理的“问题”,就罚,罚好了就算是把“问题”处理完毕了。说得实际一点,这只不过是教师打着“教育”的旗号,对各个方面给个形式上的交代而已。这类教师不求有何收获和突破,只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罢了。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一些教师可能会因为工作上的各方面的压力,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变得心浮气燥,如果再加上缺乏教育观念,就有可能将体罚由“敷衍应付型”升级为“苦闷发泄型”。5.苦闷发泄型此种类型的体罚,既有教师情绪冲动的成分,更有教师心情忧愁
14、压抑的成分。学生因某种可以理解的原因犯了一个小错误,要是在平时,教师完全可以接受,提醒一下,以后改正就好了,如果恰巧碰上教师情绪糟糕、心情郁闷,学生的这一个小错误,莫名其妙地遭到教师一顿“体罚”,就这样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在这类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一般也会受到感染,变得焦虑、不安、忧郁、具有攻击性。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如果不及时改变,迟早会同化一些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也患上苦闷发泄的毛病(mo bng)这类教师应该先去调理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再来上课,否则难免出事。因为教师对这类型的体罚出现的后果不会像“情绪冲动型”那样事后会后悔,自我反省,他们多数会“破罐破摔”,而且还可能越陷越深。从这点来看,其结果的严
15、重性也可能超过“打击报复型”。回顾上述五种类型的“体罚”,勉强谈得上和“教育学生”有些关联(gunlin)的,也只有“武力震慑型”和“敷衍应付型”,但是无论教师承认与否,这两者从本质上看,不过是教师要么一根筋地“打击”学生,要么一刀切地“放任”学生的表现。应该说,分析到此,我们没理由不摒弃以上五种类型的惩罚了读到这里肯定会有教师反对,说如果没了“体罚”,学生真成上帝了,那还怎么去教那些问题多多的“问题生”学啊?其实,反对的教师自己也清楚,上述的“体罚”也是无济于事的。那么,有没有在这之外还存在一种比较好的“体罚”类型呢?有,那就是(jish)我要说的最后一种。6.巧“罚”助育型持有此心态的教师
16、强调,只要通过自己艺术地处理,有技巧地把“体罚”融入教育,就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好,从而被“罚”得心服口服,以至解决了存在的“问题”。这类教师热爱学生,关注教育,对“体罚”具有主观能动性,能相机而行,随机应变,在教育技巧上有自己的丰富经验。但这样的教师毕竟是少数的,尤其能把“体罚”运用自如的更是少之又少,一般教师是很难把握的,一不小心就会事与愿违,“体罚”不像别的什么,一旦失误,就成了真正的体罚了,会给学生以及师生关系造成无法挽救的伤害。我在现实中很少看到此类“体罚”比较成功地例子(l zi),只是一次无意间在一本教育杂志上读到很是经典的由此“体罚”演绎出来的“猛然醒悟法”:一个很头疼的“
17、问题学生”,其他教师对他总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最终因为一位深谙“体罚”之道的教师在某一事件某一场合某一关键时刻狠狠地用一巴掌打得他脱胎换骨、痛改前非,从此积极向上发奋图强,后来学业有成,功成名就,深深地感激和怀念这位教师当初“警醒”他的那一巴掌我在想,要是这个学生因自身素质的原因一巴掌醒悟不了,反而对教师怒目相视,生了报复之心,或是一巴掌打过之后有醒悟但学业依然功不成名不就,那结果又当如何呢?如此(rc)成功的“体罚”,既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的三位一体的因素,又要掌握很多其他不确定的因素,的确很难把握。【应对(yngdu)训练】一些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觉得很是苦恼,想用“体罚”,却难以把握;不用
18、“体罚”,则更难把握那怎么办?下面我们谈谈如何能真正告别“体罚”,又让自己教的快乐,学生学的快乐。1.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传统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上与下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方式是以控制为主,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否则就是犯上或大逆不道。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今天民主、自由、平等,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是为人们所倡导。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有自
19、觉能动性的人,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2.提高(t go)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gnghu)在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0年8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均指出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等。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常常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作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suy)教师应该大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3.增强法制观念教师应该自觉地学习国家颁布的各种教育法规,如教育
20、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对于有关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条款,更应该认真学习,努力增强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并约束自己的行为。4.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教师要避免体罚行为(xngwi),还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1)要干一行,爱一行。对于教师来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一定要接受(jishu)“自己”是教师,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进入角色,并且能够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快乐。(2)放下权威身份,能够(nnggu)和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我们天天都要面对学生,如果无法和学生沟通交流,就难免会出现学生不尊重你,你拿学生没办法的状况。(3)学会弹性工
21、作。一个会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工作,为此,在安排工作时,千万别忘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不管工作多忙,尝试着去户外运动一下,爬爬山、朋友聚会、做做运动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很好地放松,会更有利于精神抖擞地去应付繁重的教学工作。(4)保持充实、和睦的家庭生活。家庭问题常常是引起教师心理压力的一大根源。工作时带着家庭里的烦恼,肯定是无法让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结果只能是一个恶性循环。(5)别排斥去看心理医生。现在许多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不敢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然也无法调节好自我的身心。为此,当自己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时,不妨大大方方地做回“学生”。5.培养(
22、piyng)良好的性格独立、热情开朗、耐心细致、沉着冷静、诚实正直、温和宽厚,都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性格特征。教师要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就必须(bx)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进行刻苦磨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处处留心,小事做起。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处处检点自己。上一次课,与学生谈一次话,处理一个偶发事件,都可以看作是锻炼(dunlin)自己性格的良好机会,日积月累,必有长进。(2)自我克制、磨练意志。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改变的,有的教师已形成了某些不良性格,只要坚持用坚强的意志加以克服,学会自我克制,就会日见成效。(3)勤奋学习,以智养心。性格发展
23、与人的知识发展相联系。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水平,文明程度越高,性格发展就越和谐。为此教师要勤于学习。努力钻研业务,自觉地从名师的著作中汲取有益的实践经验。(4)自我评价、扬长避短。教师在加强个性修养中,应养成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的习惯,有了这些习惯,就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既善于看到并发扬自己性格中的优良方面,也勇于发现并克服自己性格中的缺陷,从而扬长避短,努力塑造自己完美的性格。(二)侮辱行为如何看待侮辱行为?以上两个场景中的汪老师和程秋硕对学生责骂都属于教师问题行为中的侮辱行为。教师的侮辱行为是指教师不顾事实、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用刻薄的话语讽刺、挖苦、谩骂学生,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心的
24、行为。这种行为摧残学生心理健康,可引起学生内心深处强烈的愤怒和反抗意识,造成师生之间的尖锐对立,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使教育工作难以(nny)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还会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上进心,甚至导致学生心理失常,会引发学生厌学、逃学、自杀等严重后果。从表面上看,教师的侮辱行为比前一小节的体罚行为显得“文明”,但侮辱行为带给学生的伤害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罚是动作(dngzu)行为上的暴力,会伤害学生的身体,其痛苦可能是短暂的;但侮辱行为是教师施予学生的语言暴力,伤害的是学生的心灵,其痛苦往往是长久的。这一点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侮辱行为(xngwi)的表现教师常用的侮辱性语言
25、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挖苦式:“白吃了十几年饭”、“你父母给你吃什么长大的。”、“狗屎一堆”、“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看你爸那样,就知道教不出好东西来”、“看你就像个弱智”。比较式:“你和简直不能比,相差太大了,一个天,一个地”、“你真笨,别人多聪明”、“你和一样没出息”。预言式:“我看你早晚得进监狱(jiny)”,“我看你啊,没戏!”,“就你这样的还想考大学”。结论式:“学校再也找不出你这样的活宝(hubo)了”,“要是我,从楼上跳下去死了算了”。记帐(j zhn)式:“早晚跟你算帐”,“等着吧,毕业鉴定上见”。上述这样的教师语言,谁能承受得了!几乎所有的老师在对学生造成伤害以后都会说:“我
26、是为你好。”旁人也多半会为这些老师开脱说:“老师们的动机是好的。”就算是为了学生好,也不能成为随意侮辱学生的理由。教师必须认识到,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在很多方面都跟成年人有很大区别。他们到学校来的目的就是学习生存的本领和社会的规则。因此,老师决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们的举动。纠正孩子们的错误是老师们的责任,而随意侮辱学生不是老师的权利。老师,请“嘴”下留情吧!【应对训练】作为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切忌使用讽刺、刻薄、挖苦的语言,更不能用谩骂、侮辱性的语言和措施。学生也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应当得到老师的尊重。作为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出于良好的动机,另一
27、方面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有可能毁了学生的前程。但这并不是说不能批评(p png)孩子,关键在于批评的方式。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甚至让学生产生恐惧,但是侮辱行为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在合理的批评当中,教师应该用真诚的话语、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们对话。以下给教师的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要宽容(kunrng)学生当学生有某些过失(gush)的时候,就缺乏理智地进行惩罚,尤其是对那些平时较调皮的学生,常常采取罚站、罚写作业,甚至谩骂、殴打等侮辱人格的举动。这些做法不仅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而且也违犯了相关教育法律。笔者曾从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
28、故事:英国当代著名解剖学家约翰麦克劳德读小学的时候,特别淘气。有一天,他想亲眼看一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便偷偷地将校长的宠物一只可爱的小哈巴狗给杀了。校长知道后气得七窍生烟,他决定惩罚这个“无法无天”的学生。怎么罚?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他既没有批评这名学生,也没有开除他,而是罚他画一幅人体骨骼和人体血液循环图。约翰麦克劳德被校长的宽容所打动,从此以后,发愤钻研解剖学,终于成为举世闻明的医学科学巨匠。试想,假如当年这位校长采取粗暴严厉的批评方式或者开除这名学生的学籍,那么这个天才的解剖学家也许会夭折。爱是教育的别名,宽容的本质就是爱。宽容意识是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因此,作为教师你该学会宽容。
29、2.要尊重(znzhng)学生(1)尊重(znzhng)学生人格和权利学生需要尊重(znzhng)。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统治者、裁判员。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坚持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不能有侮辱学生人格、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发生。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他字写得好坏,无论他活泼开朗还是沉默寡言,哪怕他考试不及格,他们也都将走向未来。(2)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独特体验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老师请同学们说说美好的春天,学生们各抒己见,赞美春景,抒发爱春之情,没想到一个
30、孩子站起来说:“春天不好,我不喜欢春天!春天天气干燥、细菌滋生、尘土飞扬,特别容易生病”他说得很对,没想到老师火冒三丈,粗暴地说:“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啊?就你和别人不一样,坐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体验,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答案,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独特体验。要鼓励学生和别人不一样,要为学生的标新立异叫好,要让学生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尊重学生,适时激发、启发他们,以提高课堂凝聚力。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
31、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3.批评学生(xu sheng)要讲究艺术教师教育(jioy)学生、批评学生是司空见惯的,但要真正教育有方、批评得体(dt)还得讲一定艺术。首先,批评的前提要本着一个“爱”字。要教育好学生,批评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只是帮助教师教育、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们从心里明白,教师是爱他们的,哪怕是批评,也是一种爱。其次,批评也要讲一定的方式、方法。(1)批评时间、地点的选择。批评学生,该单独批评的,不应课堂批评,该班上批评的,也不能全校批评。例如,某个学生有早恋行为,对于这种不良行为,教师就最好个别单独谈,而不宜在班上,甚至全校批评,使他们
32、难堪。这样会适得其反。(2)批评对象的选择。某个学生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你只能批评该学生,而不能批评全班学生,因为不守纪律的只是个别行为。有的教师不讲技巧,班上一个同学违纪,就全班批评,全班同学都留下来,这种以点带面的行为,是不明智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更有甚者,批评学生的父母,这更是大错特错。另外,批评男生和女生,批评的方式、批评的语气也应有所选择,批评的技巧也应仔细推敲。(3)批评技巧的运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违反纪律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理解、体谅他们。例如课堂上有一个学生开小差,是不是一发现就大发雷霆,大声呵斥呢?我想不是。教师应用停顿、提高声调或者用眼神加以暗示。如学生仍
33、开小差,不用心,还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从而起一个警告的作用,使他心思重回课堂。另外,批评应该就事论事,不应由此及彼、由点代面,使被批评学生感到惶恐。更不应侮辱、甚至体罚学生。4.注意(zh y)语言表达学生犯了错误(cuw),教师用中伤、嘲讽、挖苦等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会出现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随之出现反攻的心态。因此,教师的语言的表达技巧特别重要。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用委婉的语言。在师生沟通中,教师的有些话虽然完全正确,但学生(xu sheng)却因碍于情感而觉得难以接受,这时,直言不讳效果一般就不太好。如果话语变得软化一些,使对方在听话时仍感到自
34、己是被人尊重的,他就也许能接受你的意见,这就是委婉的妙用。例如,可以用“吗、吧、啊、嘛”等语气词,可以使人感到你的说话口气不那么生硬。再如,把“我认为你这种说法绝对错了”改为“我不认为你这种说法是对的”,就能把同样的意思表达得不那么咄咄逼人。(2)用含蓄的语言。含蓄是教师高雅、有修养的表现,也经常表示出一种对学生的尊重。例如,一位教师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一位因犯错误逃学而来报到的同学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某同学终于在今天回到了自己的班级.”这种说法既不伤害同学们的面子,也没有被全班同学误解为包庇行为,甚至还包含着一些对犯错误同学的欢迎之意。再如,有几位同学在其他任课教师的课上捣蛋,课后,
35、班主任找他们谈话。班主任只是说:“班级打算开一次尊师演讲会,就请你们几位准备上台演讲,作精彩的表演。”可几位同学一听都脸红了,感到难为情,最后主动向老师认了错。(3)用幽默的语言。一些调查证明,在学生列举的他们所喜欢的教师的特征中,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的。恩格斯认为,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幽默其实是一个教师的人格(rng)特征的重要积极因素。例如,一位老师由于了解情况不够,错误地批评了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当场辩解,老师也觉察到了自己的失误。面对学生较为紧张的气氛,这位老师立即冷静下来,说:“经调查,我们认为对某同学的指控不能成立。经本人慎重研究决定:接受该同学的上诉,撤消原
36、判,为某同学彻底平反昭雪。”然后,这位老师把目光转向其他同学,认真而诚恳地说:“今天我批评了某同学是因为自己了解情况不够,错怪了他。为此,我向他表示歉意。”这位老师通过使用公文体式的夸张语言,营造了幽默的氛围,避免了困窘场面的出现,从而(cng r)能顺利过渡到和谐的师生沟通情境之中。(4)恰当运用反语。在说服(shu f)学生时,运用反语来归谬,然后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荒唐可笑的结论来,也很有效果。例如,发现班上有至少两位男生最近开始迷上了抽烟。深谙教育心理学的老师知道这是许多男生在发育期间追求“成人化”的表现,横加指责只会造成师生对立。因此,在一次班会上,老师并不点吸烟学生的名,只是说了这样
37、一席话:“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吸烟的好处。”一句妙语开场,如石击水,反响鲜明。老师讲道:“第一大好处是吸烟引起咳嗽,夜半尤剧,可以吓退小偷;第二大好处是咳嗽导致驼背,可以节省布料.”这种诙谐的反语暗示了吸烟的害处,使学生在笑声中感受和理解了老师的用意。(5)适时采用沉默的形式。教师有意识的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批评方法。沉默时表情要严肃,眼神要专注,使学生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感觉到教师的不满的责备(zbi),使之产生一种心理压力,并在自我反省中检查领悟自己的不足或过错,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6)语言不要“唠叨”。许多教师(jiosh)喜欢事无巨细、不分场合地指责学生,啰啰唆(s su)
38、唆,一句话重复许多遍,自认为起了强调作用,其实学生在听时早是心不在焉。因此,作为教师,有时能反省一下自己讲话的数量、质量,确实是一项经常该做的事情。(三)告状行为告状行为的表现以上两个场景中教师的行为均属于告状行为。教师的告状行为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向学生家长告状,一种科任教师向班主任告状。场景一中刘老师的行为属于前一种告状行为。这种行为是指教师在处理学生的过程中,懒于耐心教育,而是打着要家长配合的幌子向学生家长列举学生各种“罪状”的行为。这种行为表面上是求得家长“配合”,实际上是要学生家长训斥、打骂学生,以使学生服从自己。这种行为不仅可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而且容易使学生养成撒谎的行为习惯,甚至
39、可导致学生厌学、逃学。场景二中吴老师(losh)的行为属于后一种告状行为。这种行为是指科任(k rn)教师面对(min du)学生的问题行为采取“金蝉脱壳”的策略,转移矛盾,将学生的“罪状”一一向班主任“汇报”的行为。这种行为把问题推给了班主任,有可能错过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而且也容易导致师生的矛盾。像吴老师的行为不仅没把问题解决,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后来又置之不理更是错上加错。告状行为的危害学生毕竟是学生,自控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差,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老师向家长“告状”,有时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听到老师“告状”后对孩子非打即骂。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一犯错误,或怕家
40、长惩罚而说谎,或怕老师告状而产生精神压力;更有甚者,为了躲避家长的惩罚,有的孩子会铤而走险、离家出走。老师应积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办法,促其改正错误,而不应以“告状”的方式简单解决。【应对训练】班主任的工作需要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而班主任所面对的却是几十个学生家庭,几十及上百个家长。这些家长又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文化修养不同,道德需求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对子女期望值不同,家庭的教育方法也不同,构成了解沟通的复杂性。因此,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时要有一定的技巧。1.把家长当作朋友,不可盛气凌人教师和学生家长社会角色分工不同,人格上是平等的,从工作关系上讲,地位也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
41、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好学生。孩子犯了错误,做家长的被老师急召到校,心里一定很难受,他们非常想得到老师的谅解和具体指导,何况,班主任和学生家长都是成年人如果班主任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当面训斥或故意贬损学生的人格,甚至是对家长进行贬低,家长会觉得无地自容,从此,形成一种“惧怕”老师,不想上学校的心理。甚至有的家长脾气爆燥,把气发泄在学生身上,当老师面就对小孩一顿拳脚,这样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家长,工作都不能更好的开展下去,反之,如果老师把家长当作朋友(png you),与家长共同讨论发生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与家长(jizhng)谈话时,要明确目标,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和学生家长在心理关系上
42、是相互依赖的心理,一般说来,家长教育子女依赖学校,依赖老师。教师对家长同时也有依赖心理,如要求家庭作业家长要签字,要求家长对教师的教育不足给予补充,共同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班主任在召见家长谈话时,要明确自己所要达到的要求,在谈话之前就要先了解学生在某一学科的情况,以提高交换意见的准确性和提出措施的切实性,这样和家长谈话时,就有内容可谈,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和家长产生语言(yyn)的共鸣。同时,也让家长知道了班主任在学校对自己小孩是很关心的,从而愿配合学校教育好小孩,达到“联手”教育的目标。反之,如果一问三不知,满口“大概”“可能”“也许”这样家长就会觉得到班主任缺乏工作责
43、任心,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找家长谈话,只是在推卸责任,家长会认为这样的班主任不可信赖,因此心理瞧不起你的,也达不到谈话的效果,解决不了实际问题。3.与家长谈话(tn hu)时,要实事求是,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对学生的评价要一分为二(y fn wi r),实事求是,不要以点概面。班主任找家长谈话时,多半是学生出了问题(wnt),班主任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和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达到体罚的目的。“人人都爱听表扬”,这句话对大人小孩都合适。
44、在与家长谈话时,首先应该让家长愿意听你讲,降低家长的“恐惧”心态,因此,班主任要先谈论学生在近段时期来在哪些方面进步了,实际上也是在肯定家长的教育成绩,使家长感到自己的工作也是有效的,从而增强孩子的信心,再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过失和缺点,向家长提出合理的教育,家长也易于接受。4.与家长谈话时,要提出合理建议,聆听家长意见,共同探讨使班主任最头痛的事情,是有些学生经常犯错误,不但自己不认真读书,不完成作业,上课扰乱秩序,还带领班级其他同学加入他的这一行为行列,班主任对他也做了很多工作,但起不到效果,对待这样的学生。家长也一定很头痛,一是头痛孩子老犯错误,另外头痛老师总是告状。针对这样的
45、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必须共同探讨,找出合适的方法,教师不防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先谈谈自己失败的教训及看法,再谈如何成功的经验,切不可以“教育专家”自居,同时,由于家长是学生的最早老师,对学生的各方面比较了解,有的自身也精通教育,并且有的还有独到的见解。因此班主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会聆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共同讨究教育学生的方法。有时,找不到很好的方法时,家长的情绪可能很低落,这时,班主任可适时地谈谈,学生还小,可塑性较大,只要大家抓紧一点,他大了一定会变好的。这样使家长不会过早失去信心,家长也会尽最大努力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5.与家长(jizhng)谈话时,忌说有辱学生(xu sheng)及家长的
46、人格的话,更不能把责任(zrn)转嫁任课老师在家长谈话时,由于某一件事情使班主任生产偏见时,往往会说一些“伤人”的话,什么把“他开除算了”“简直太笨啦”“带他测测智商,看他脑子是否有问题”,“我是管不了他啦”,等等,这样的话不可能让家长和孩子“觉醒”,只会损害家长和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利于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同时,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同时肩负着沟通家长和全体科任老师关系的任务,要力求褒奖科任老师的工作精神和教学水平。对教学能力强,知名度高的老师要着意宣传他们的教学成果,对经验不足的老师,要着重介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上进心,使家长充满信心和希望。不要说某门功课不好就是科任老师的责任,当
47、任课老师和学生或家长发生矛盾时,要做好学生其家长的工作,转嫁责任只会更损害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反而使家长不愿配合老师的工作。有人把学生比喻为一块大理石,那么家长和教师则是两个主要(zhyo)的雕塑家,只有这两个雕塑家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才能把学生这一块大理石雕塑成一件工艺品。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联手”教育学生(xu sheng)时,一定要注意谈话的技巧,这样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和本班任课教师组成相对独立的教育教学群体,这个群体直接(zhji)影响着班风和教育教学质量。为了使这个群体形成教育合力,建议班主任做到“十要”。一要咨询。开学或开学初,班任在制定本班工作计划时应
48、主动征求科任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以求得科任的配合。平时要多联系、多询问,以便及时了解班级或学生情况,管理时能对症下药。二要介绍。科任第一次上课前,班主任应向学生介绍任课老师,多讲优点特点,在学生中树立其威信。同时要在开学和开学后的其他时间,向科任介绍学生的情况,以便任课老师能有效参与。三要学习。征得科任老师的同意,班主任可听一下科任老师的课,学习他们教育教学方法的长处。对学生的反映,应适时而善地转达之,以求共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四要协调。课业负担过重是目前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各科教师只管自己留作业,缺乏统筹安排。班主任应把任课教师请在一起合理协调分配各科的作业时间,避免重理轻文或厚此
49、薄彼。五要检查(jinch)。自习和早读时,班任不仅(bjn)要检查自己所任学科的作业情况,还应检查科任老师布置的作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防止(fngzh)偏科或酌情向科任教师反馈。六要理解。在科任老师课上,个别学生会与老师发生一些磨擦,班任对此类问题要冷静,要耐心听取科任的陈述和意见,要设身处地的理解科任老师,在共同教育学生上求得一致,特别是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七要信任。上进心强的班任大都希望本班管理工作和教学成绩名列前茅,但班任要信赖任课教师,即使那科教学不理想,班任也不宜动辄向领导反映、更不能鼓动学生“造反”,要相信任课教师能改进,要在行动上予以协助。八要关心。班任有病有事,学
50、生通常要去看望、慰问;科任有病有事,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对科任也应如此,并且要以身作则,主动关心科任教师。敬我一尺,敬你一丈,便是感情投入的回报。九要邀请。班级在校内外组织的大型活动,班任要诚心邀请科任老师和自己一道参加;开家长会,班任除讲本班的学生情况外,还要讲科任老师付出的心血及要求。十要宣传。班任在总结班务工作时,要避免只谈自己如何教育学生,取得多少成绩,不谈或很少谈科任老师功劳的不良倾向,要实事求是,公平客观地宣传赞扬科任老师的贡献。作为班主任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妨按照上面所说的做,相信你一定能够避免(bmin)教师告状的行为。(四)压制(yzh)行为如何(rh)看待压制行为?压制行为是指
51、教师容不得学生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凭借“师长的地位”,利用自己的职权用训斥、恐吓、威胁等手法管理学生、压服学生的行为。这种行为会使教师成为学生消极情绪体验的刺激物,使学生一见到教师就反感,甚至教师的积极强化也失去效力。导致学生厌学、辍学,也可能出现对教师的报复、还击和其它故意破坏的行为。压制行为的危害在现代社会,教师对于知识的权威性地位仍无可置疑。面对“无可置疑的东西”,学生没有什么问题,也不敢有什么问题。学生把教材和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视为“圣经”和金科玉律,当作绝对真理。上课时,教师满堂灌,讲概念、讲重点、讲理论、讲事例、讲问题的标准答案,一直讲到“让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学生在课堂上只能静听
52、、接受、服从,对于书本上知识的正确性教师的权威性不会,也不敢怀疑和反驳。即使偶尔有所怀疑和反驳,也很有可能被视为“叛逆”和“犯上”,遭到教师的压制而被打入“冷宫”。教师的行为,压制了学生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应对(yngdu)训练】有些教师怕在自己的学生面前丢面子,回避(hub)错误或“无理搅三分”,或利用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那是行不通的。那将会换来学生更大的反抗,更严重的对立,教师的威信必将降低,学生也会受到伤害,因此教师必须避免自己对学生的压制行为。下面(xi mian)是给教师的几点建议:1.教师,请学会“倾听”现在许多教
53、师都觉得师生关系比较紧张。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不能或难以倾听学生言语。导致教师不能或难以倾听学生言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不健全的倾听(只倾听能满足自我需要的声音,而对可能对自己构成威协的声音进行排斥或压制)。(2)虚假的倾听(表面倾听,实际未听,对学生的言语不做接纳与回应)。(3)错听(未能把握学生声音的内涵方向与潜在的意义)。之所以会出现教师不能或难以倾听学生言语主要根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象化和客观化成为教育的对立面;(2)以自我逻辑和权力意志这基础的“自恋癖”,体现出自我中心和自我扩张特征;(3)教师以操纵化的工具方式(fngsh)与学生联络,将学生视为教育者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y wn)(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7期)第一段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学会倾听。(1)洗耳恭听。课堂上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乡村自驾车旅游休闲度假总体规划
- 2021子宫腺肌病伴不孕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 2024届河南省息县高三下学期三校联考高考一模生物试卷
- 公路防滑处理维护合同
- 城市绿化景观设施扩建合同
- 咖啡馆室内硅藻泥施工合同
- 纺织品店销售顾问劳动合同
- 便利店兼职会计服务协议
- 航空航天人防设备施工协议
- 工程机械租赁委托合同
- 质保金支付申请表
- 四年级快乐读书吧阅读测试题希腊神话故事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猫》(第一课时)习题(含解析)
- 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及宣教
- 预防坍塌及高处坠落事故工作总结范文
- (新版)儿童入园体检表
- T-CHSA 003-2023 非麻醉医师实施口腔诊疗适度镇静镇痛专家共识
- 华为解决方案营销化五环十四招(简版)
- 大学生劳动实践清单(本科收藏版)
- 西屋破壁机料理机使用说明
- 2023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填写全套表格示范填写与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