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原(唯物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自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哲学家是()A德谟克利特 B斯宾诺莎 C黑格尔 D恩格斯3哲学基本问题是关于()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时空的关系问题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据是()A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宇宙的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D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
2、回答5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A一元论和二元论 B唯物论和唯心论C本体论和认识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6在哲学上,主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属于()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C唯心论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7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实践的本质问题 B认识的本质问题C世界的本原问题 D历史的终结问题8否认思维(swi)与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A怀疑论 B诡辩论 C不可知论(bkzhln) D唯心主义(wixn zhy)9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物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10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区分为()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古代唯心主义和近代唯心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D朴素唯心主义和机械唯心主义11辩证法同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本点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 B世界统一于物质 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D世界可以被认识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区别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其关键之
4、处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14人类出现以后,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都发生了改变。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shjin)活动 D工具的制造(zhzo)与使用15在下列选项中,区分唯物主义(wiw zhy)三种基本形态的重要依据是()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B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C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D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16将“水、火、木、金、土”和“气”作为世界的本原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多元论 B朴素辩证法 C朴素
5、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7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从古到今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唯物主义的不同历史形态对此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朴素唯物主义曾达到的最高形式是()A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B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实在论”C中国传统哲学的“气一元论” D近代物理学道尔顿的“原子论”18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特别是刚体力学为依据,从机械运动的角度解释世界的本原及其运动变化发展,这种概括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进步性。但也有其严重的形而上学性即机械性,主要表现为() A用力学规律解释机械运动 B用力学规律解释物理运动C用力学规律解释生命运动 D用
6、力学规律解释一切运动19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20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A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B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C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21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A物质范畴 B自然范畴 C主观范畴 D客观范畴22列宁对物质的把握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
7、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23对于物质范畴,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作出了这样的表述:“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对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C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D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2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主观实在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不可知性25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是()A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人类实践活动也是物质的一种形态C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D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26下列对意
8、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意识是物质(wzh)世界的客观映象 B意识(y sh)既是物质的产物又是物质本身C意识(y sh)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D意识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2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28马克思说:“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表明()A语言是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B语言是思想的间接现实 C物质即意识 D物质和意识
9、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29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A静止 B运动 C时间 D空间30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C否认运动的存在 D否认静止的存在3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所蕴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条件性和静止的无条件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稳定性和静止的变动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32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前481前411),就认为“运动是一件好事,静止是一件坏事”;“运动是一切所谓存在和变化的东西的源泉,而静止则是非存在和毁灭的源泉”。普罗泰格拉的观点错误在()A
10、只承认运动的存在 B忽视了静止的存在C揭示了运动的地位 D只承认运动而排斥静止的积极作用3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突出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犯了诡辩论的错误D前者犯了诡辩论的错误,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34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它作为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具有()A一维性 B客观性 C相对性 D有限性35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科学实验 B社会关系实践 C生产实践 D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36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
11、础是()A自然界 B人的意识 C世界的物质性 D人类的实践活动37经过长期天文观测,科学家成功地预测了苏梅克列维九号慧星与木星相撞。这一事实表明()A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B成功的预测取决于事物本身C自然现象与人的活动有不可分割(b k fn )的联系D人的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k un sh w)产生重大的影响二多项选择题1恩格斯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tbi)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有() A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B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A物质和存在何
12、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物质和运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包括() A世界的普遍联系问题 B世界的永恒发展问题C世界能否认识的问题 D世界的本原问题 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是任何哲学家研究的基本问题 B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C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 D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5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A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指导线索 B为哲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指导线索C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 D为划分哲学基本范畴确定
13、了科学标准6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世界的本原是水火气土 B世界的本原是人的情感C世界的本原是概念和理性 D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结构 7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我思故我在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8传习录记载,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把人对花
14、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B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 C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 10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根本观点,这是因为辩证法主张()A用唯物的观点看宇宙 B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C用发展的观点看事物 D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11中国哲学是独立于欧洲自行发展(fzhn)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中国哲学中具有一套独特的表达方式。在下列选项中,相当于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有()A心物关系(gun x) B理气(lq)关系 C道器关系 D名实关系12马
15、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A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B正确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C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13在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种基本形态,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的有()A辩证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14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认为,一切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为水。水是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原始自发的唯物主义 B幼稚简单的唯心主义C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D古代朴素的唯心主义1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
16、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缺乏科学依据。其主要特点是()A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B具有辩证法思想因素C具有辩证法理论形态 D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和猜测的成分16机械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与唯心主义相比具有进步性,但又有其形而上学局限性。下列关于人的命题中属于机械唯物主义观点的有()A人是主体 B人是客体 C人是机器 D人是植物 1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A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 B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粹自发的猜测 D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18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17、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包括()A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B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C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D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19列宁说“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A. 意识根源于物质 B. 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C.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D. 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20.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包括()A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B由一切生物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C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
18、动物的感觉和心理D由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的意识21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有()A. 唯心主义否认(furn)意识的客观内容B. 机械唯物主义抹煞(msh)意识的主观形式C. 庸俗唯物主义把意识直接看作是一种可以脱离(tul)意识的物质D. 客观唯心主义把意识说成是脱离人和社会的“客观精神”。 22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它所包含的内容是() A. 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B. 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C. 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D. 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23,鲁讯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
19、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从人世间找到原型 24柳宗元在非国语中指出:“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为我设?”对于它所蕴含的哲理理解正确的是() A运动的主体是物 B人是万物运动变化的绝对主宰C物质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 D宇宙万物的变化都是物质自然的运动25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认为“运动是一件好事,静止是一件坏事”;“运动是一切所谓存在和变化的
20、东西的源泉,而静止则是非存在和毁灭的源泉”。普罗泰格拉的观点错误在()A只承认运动的存在 B忽视了静止的存在C揭示了运动的地位 D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联系26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弟子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二者对于事物的运动所持的观点为()A前者是绝对主义观点,后者是相对主义观点B前者是形而上学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C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相对主义观点D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27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种观点是()A辩证法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21、28最近,科学家利用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进行了一次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物理学实验希格斯波色子碰撞实验。希望以这一实验模拟再现137亿年前创生宇宙的“大爆炸”过程,从而揭示客观世界的物理本质。在实验过程中,两束被加速到仅比光速慢十亿分之五的粒子剧烈碰撞,瞬间产生的巨大的空间压缩曾使小型“黑洞”短暂出现,黑洞是一种在极小空间中压缩了极大质量,从而具有巨大的物质吞噬能力的天体现象。实验中黑洞的短暂出现,说明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空间具有()A客观性 B超限性 C相对性 D三维性29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现实意义包括()A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B一切事物(shw)、现象的共同本质
22、都是运动着的物质C时间和空间(kngjin)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D坚持(jinch)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0自中国古代到现代,人们的计时工具经历了昼夜用子丑寅卯等计时到用24小时计时,这说明()A时间是人的观念的集合 B时间是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C观念是相对的、可变的 D观念和时间的客观性无关31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
23、理的内容包括:()A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B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C世界的统一性在于某种“始基”的物体D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33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4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A生产劳动实践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艺术和教育活动35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还不如说是人造
24、或人类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表明为()A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产物 B自在世界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C人造世界是唯一存在的现实世界 D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36上世纪90年代,西北地区某城市周边环境干旱多风沙,耕地沙化日趋严重。为了有效地阻止沙漠侵蚀,人们采取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措施。几年之后,林木成活率很低。而勉强成林的区域,由于干旱少雨,树根对水分的吸收率反而少于树叶的蒸发率。林木成活在特定环境下反而加剧了水分流失。于是人们停止造林,由退耕还“林”而退耕还“草”,进而退耕还“荒”,逐渐涵养生态。这说明()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
25、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答案(d n)一单项选择题1 D本题考查哲学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面对具体问题对世界观的运用就体现为方法论。因此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就是(jish)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故D选项正确。A和B二选项不适合全部哲学,C选项还没有达到哲学水平。2 D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fzhn)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C恩
26、格斯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选项正确。A选项涉及的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B选项涉及的是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方式,都是很重要的哲学问题,但都不是哲学基本问题。D选项是没有意义的干扰项。4 C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相反,故C为正确答案。5 D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
27、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故D选项正确。A选项的一元论与二元论是关于世界有没有统一的本原的问题。B选项众所周知。C选项中的本体论是哲学上关于存在的学说,认识论是关于认识规律的哲学理论。均不合题意。6 D同一性这个表述在日常语言中,基本含义就是指相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部分则有不同含义,如“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事物的质和事物直接同一”,其中的同一意思是不一样的。而本题中,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含义是,主张思维能够认识存在,或世界是可以是被认识的。因此,D选项“可知论”的观点正确。7 C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
28、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意识,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故C选项正确8 C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故C选项正确。9 D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物史观(wiw-shgun)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9、。A与B二选项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不能直接(zhji)套用于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C选项的内容其实是正确的,社会存在就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但学术概念(ginin)约定俗成。故D选项正确。10 C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根据他们对于精神性本原的不同界定,唯心主义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类型。故C选项正确。11 C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相联系,哲学在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之后,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本题A选项是一元论的观点;B选项是唯物论观点;
30、D选项是可知论观点。均不合题意,C选项正确。12D唯物论与唯心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早已有之。因此,仅从时间上便可断定ABC均为错误选项。而D选项所涉及的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才是前所未有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故D选项正确。13 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从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世界。告诉我们,世界并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在自然演化基础上通过人的实践改造生成的。房屋、道路,良田都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开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这使马克思主义卓而不群,超越了唯
31、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A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B选项是从辩证法出发理解世界,这本身是对的,但不足以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区分。C选项是从唯物论出发去理解世界,这本身也是对的,但不足以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只有D选项含义正确。14 C本题考查的理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革命性变革所形成的一个伟大创见,以实践为基础去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在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首先改造了自身。按照恩格斯的观点,是劳动实践创造了人本身。同时,人的实践也改造了、甚至塑造了世界。如果宇宙中没有人或其他社会性智慧生命,宇宙就仅仅是无意义的存在。由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使世界有了意义,使自然过程成为社会历史。故C选项正确。A选项
32、把世界的变化仅仅归结为自然界自身的作用,以自然界为基础理解世界固然不是唯心主义,但也只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选项把世界的变化仅归结为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D选项把世界的变化归结为使用和制造工具,把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要素作为答案,这是弄错了问题的层次。故只有C是正确选项。15 C在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种基本形态: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A选项“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是三者的共性而不是区别。B选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一个特点。D选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只有C选项“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三种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重要依据。16 C把世界的本
33、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wiw zhy)特有的观点。将“水、火、木、金、土”和“气”作为世界的本原(bnyun),仍是一元论,并不是多元论,“五行(wxng)”和“气”毕竟都是物质性的东西。所以A选项错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确实同时具有辩证法因素,但题干涉及的是世界本原问题,与辩证法不同,B选项不可选。D选项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的界定不是实物,而是原子等,因此也不可选。只有C选项为正确答案。17 A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但并无科学实验的依据。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提出过“原子论”,
34、但这不同于近代物理学基于观察实验的“原子论”,而是一种天才的猜测。这是朴素唯物主义所达到的最高形式。故A选项正确。18 D机械唯物主义摒弃了用人的意识解释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和用神的意志解释世界的客观唯心主义,力图从物质性的原因出发,以力学规律解释世界,这是人类认识的进步。但力学规律只是机械运动的客观规律,用力学规律解释机械运动是科学,用力学规律解释其他领域的物质运动形式,就超出的力学规律的范畴而不再具有科学性。机械唯心主义的误区正是在于,试图用力学规律来解释一切。19 B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
35、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前者深刻,后者丰富。前者概括了后者的普遍本质,后者将前者包含其中。故B选项正确。A选项所说的“本原与派生的关系”是指物质与意识之间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C选项的“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D选项的“形式与内容”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方式的关系范畴。故ACD三选项均不合题意。20 D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了哲学物质概念与常识中的具体物质形态及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之间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体现着共性
36、,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结构体现着个性。故ABC三选项皆不适当,D选项正确。21 A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BCD三个选项均与题意无关。22 A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故A选项正确。23 C题干材料是恩格斯根据19世纪80年代的自然科学发展成果作
37、出的哲学总结,“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这个词“无非是个简称”,“我们就用这个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一个多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已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在哲学上,恩格斯的这个总结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明确了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恩格斯正是从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角度来界定物质范畴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24 B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txng)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但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38、,为人的实践活动所改造。故B选项为正确(zhngqu)答案。25 D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gudng)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故D选项为正确答案。26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
39、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所以ABD选项对意识的描述皆不恰当,故C选项为正确答案。27A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
40、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故A选项为正确答案。28 A语言是是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开始是自然语言,以后又出现人工语言。无论语言形式如何发展变化,它们作为意识的物质外壳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所以A选项正确,B、C选项表述错误。D选项与题干无关。29 B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所以B选项正确,A、C、D选项与题干无关。30
41、 A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而唯心主义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的主要错误是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认为运动可以不要物质承担者。例如客观唯心主义把运动说成是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绝对观念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只承认感觉或心等自我意识的运动。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31 D唯物论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
42、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shw)的矛盾运动。故D选项为正确答案。32 D唯物论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而普罗泰戈拉只承认运动而排斥静止的积极作用,因此他认为世界上切都是“相对的”,“你不能够正确地用任何名称来称呼任何事物,比方大或小,重或轻,因大的会是小的,重的会是轻的”。故答案(d n)选择D。33 C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任
43、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相对主义运动观和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不承认相对静止,这就使一切具体物质形态以及它们的具体运动都变成不可捉摸的、无法(wf)辨认的东西。“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表现了赫拉克利特万物皆流的辩证法思想。“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的观点,这是一种诡辩论的观点,把事物看成是瞬息万变的,无法捉摸。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34 C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35 D
44、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成为了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36. A本题考查的是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
45、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题干正是人类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结果。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二多项选择题1 ABC A选项“意识和物质(wzh)的关系”与C选项“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含义相同。是正确选项。B选项“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是恩格斯阐述哲学基本问题是原创的表述,也是正确选项。D选项“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看似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等同,其实不然。主体不等于主观。主体大于主观,主观仅指主体的思维,主体除了有主观之外,还有身体和身份等客观属性。而客体也不等于客观。客体小于客观。客观等于整个宇宙,
46、客体只是被我们人的活动指向的那一小部分客观。故本题不能选D。2 BC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在哲学上,究竟认为物质因素还是精神因素是世界(shji)的本原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故BC为正确选项。3CD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故D选项正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d r)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能否认识的问题。故C选项正确。A和B选项都是辩证法问题,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故不选。4 BC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7、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实践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因而也是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这个问题在人类实际生活中还表现为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的问题。故BCD为正确选项。A选项不符合实际,并非所有哲学家的研究都涉及哲学基本问题。5 BC 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故B和C选项正确。A选项一字之差,就弄错了问题的范围。D选项含义不明,是错误答案。6 BC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
48、本原。但根据其类型不同,对于世界的精神性本原作出了不同的界定。B选项认为人的情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选项认为概念和理性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选项是朴素唯心主义的观点,D选项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故B与C为正确选项。7ABD 这是一道基于真题的习题。A选项出自笛卡尔,将“我思”作为“我在”的前提,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选项出自贝克莱,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选项是黑格尔的观点,属于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本题难点是D选项,观点出自康德,其认为“理性为自然立法”的表述极具迷惑性,由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是以概念和理性为世界本原,绝大多数人会将本选项误判为客观
49、唯心主义观点。其实,客观唯心主义当作世界本原的“理性”是无人身的、脱离了人的理性。这当然很费解,而且并不正确,但客观唯心主义就是这样认为的。而本选项的理性,开宗明义就表明了是“人的”理性。从人的主观出发,认为人的主观的理性可以为自然界建立规律。这就无论如何不是客观唯心主义,而是货真价实的主观唯心主义。故ABD为正确选项。8 AB这是一道基于真题的难题,考场上做对此题的人不多。本题以大哲学家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著名论述设问,考查唯心主义观点的错误。第一步,须看明白题干材料。第二步,须看明白各个选项,还原其字面背后的哲学含义。A选项的含义是,把人的对于认识对象主观感觉和对象本身的客观存在相等同。B
50、选项意为,把人对于对象的感觉夸大成可能脱离那个对象的另一个实体。C选项意为,人对于对象的感觉与那个对象有同一性。D选项认为,相对于认识对象,人的感性认识具有能动性。第三步,将各选项与题干对照,根据题干要求做出正确选择。第二步有一定难度。第三步极易出错。许多人忽略了题干的关键要求,并不是选出王阳明观点中的所有主张,而且只选出其观点中的错误主张。如按前者选,则须全选。因为王阳明并未否认C选项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D选项的意识的能动性。王阳明的错误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因此,只能选A与B两项。9 BCD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
51、的,思维和存在具有(jyu)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故BCD选项正确。10 BCD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gundin)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BCD三选项都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也是辩证法把握事物的基本方法。只有在辩证法与唯物论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形成真正科学彻底的方法论。但在哲学发展的过程中,辩证法并不必然地同时就是唯物论。唯物论也不总是能够与辩证法相结合。因此,A选项不能选。11 ABCD本题通过中国传统哲学的特殊表达方式考查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gun x)的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早在先秦就已自觉不自觉
52、地把握住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概念体系。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通过心物、理气、道器、名实等关系来揭示和表达的。A选项的心物关系与思维与存在关系易于对应;B选项中,理是意识,气则是物质;C选项中,道是精神性的,器则是器物、器皿,具有物质性;D选项稍难一点,名是指概念,实是指对象。名与实的关系就是概念与概念所要把握的对象的关系。也相当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四项全选。12 AC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的理论成果是创立了新的哲学形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客观世界,不仅看到世界源于自然物质演化,也看到世界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从而正确地解决了
53、人与世界的关系。故A选项正确。这一哲学变革把世界当作实践改造的对象去理解,就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直观性,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又避免了唯心主义的抽象性,从而能够唯物地理解历史,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故C和D二选项也正确。B选项“正确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并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新成果,而是所有唯物主义和可知论所共有的理论原则,故不选B选项。13 ABD在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种基本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是独立的唯物主义基本形态。故ABD三选项正确。14 AC本题考察唯物主义
54、的历史形态。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学派。他们第一次提出和探讨了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但是限于当时的实践和认识水平,他们只能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水这种直观的物质存在。这当然仅仅是一种天才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具有原始性和自发性,但毕竟坚持了用物质原因解释世界的正确方向。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开端。15 ABD 本题考察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古代的唯心主义者在没有自然科学知识支撑的条件下,直接面对大自然奥秘,能够凭借自然现象的蛛丝马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性的东西,实在是难能可贵。但毕竟谈不上有科学根据。故A选项和D选项正确。本题难点在于(ziy)古代朴素唯心主义与辩证
55、法的关系。由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看问题的方式是笼统的,因而也是整体的,所以,同时具有辩证法因素。但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只是辩证法“因素”,而不是辩证法“理论”。那个时期不可能有辩证法理论。如果有了,人类就不会在以后的漫长年代陷入形而上学误区了。故C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16 C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力图从物质性的原因出发,用机械运动的规律解释世界,与唯心主义相比,具有进步性。但机械运动规律不仅不足以解释人的生理属性,更不能正确解释人的社会性。A选项“人是主体”,B选项“人是客体”本身都不是错误观点,但并不属于机械唯物主义。C选项“人是机器”和D选项“人是植物”是18世界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的两篇名
56、著,也鲜明(xinmng)地表达了他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故C和D二选项正确。17 ABD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水平,把物质归结为原子(yunz),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一般特征。并且认为原子是物质的终极形态。这种认识不仅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更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故ABD三项为正确答案。C选项并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而是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18 ABCD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其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其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
57、论。其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其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故ABCD四个选项为正确答案。19 AC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所以A选项正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能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就是说,它能反映客观事物并形成观念,从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所以说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C选项正确;意识不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而是物质发展到非常高级时的所呈现的一种属性,所以B选项错误;意识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所以D选项错误;故AC选项为正确答案。20. AC
58、D意识从自然界产生出来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但又不是突然的,而是经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B选项“一切生物所具有的反应特性”的观点是错误的。按照列宁的论述,“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类似的特性”。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反映特性是广义的,不仅限于生物,而是指一切物质。一切物质受到其他物质的作用后,都具有通过改变性状记录作用信息的能力。本题从内容看,正确答案似应涵盖B选项,但从题干要求看,则B选项明显错误。ACD三项为正确答案。21 ABCD在意识本
59、质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唯心主义否认意识的客观内容:主观唯心主义把意识说成是人的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把意识说成是脱离(tul)人和社会的“客观精神”。机械唯物主义抹煞意识的主观形式。庸俗唯物主义甚至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直接看作是一种可以脱离意识的物质,从而取消了哲学基本问题,最终仍是堕入唯心论。故ABCD四个选项皆选。22 AD意识是物质世界(shji)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所以AD项正确。但人的意识不仅仅是对现实事物的模仿,
60、它还有前瞻性、创造性的特点,所以B项不对。虚幻的观念是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因此C项不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D。23 B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本质上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yn xin)。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看。意识有时表现为虚假的主观映像,但虚假映像也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有其客观的原型。故BD二选项正确。24 ACD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的哲学部分,试题有时会采用古代哲学家的语录作为题干,与各个选项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培训居间合同管辖权与教学质量监督2篇
- 大堂经理职责内容(2篇)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制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机械买卖与安装合同3篇
- 2025年竞选医院演讲稿范文(2篇)
- 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样本(2篇)
- 网页课程设计与制作
- 可燃气体安全管理规定模版(3篇)
- 细胞器导入课程设计
- 2025年第二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例文(2篇)
- 针刺上的预防与处理
- 行业财务对标分析
- 脱糖果汁的生产工艺优化
- 2023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重复定位精度测试方法
- SL176-2007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 家长会课件:高三(13)班家长会课件
- 推拿治疗小儿食积腹痛技术
- 你比划我猜搞笑题目你说我猜题目大全
- 成品可靠性测试计划
- 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3篇
- 私人抵押借款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