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群落特征调查实践报告 植物群落特征_第1页
植物群落特征调查实践报告 植物群落特征_第2页
植物群落特征调查实践报告 植物群落特征_第3页
植物群落特征调查实践报告 植物群落特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群落特征调查实践报告植物群落特征一、前言植物群落是植被的基本单元,植被在地球表面的生物圈中 有着特别的重要作用,它能吸收土壤养分转化贮存太阳能,制造出 各种各样的植物产品,而植物产品是人类和全部动植物生活资料的 重要;植物还创造了适于人类和动物自下而上的生态环境,植物群 落特征是人们采取各种经营措施的依据。因此,了解植物群落特征 的重要内容和调查项目以及这些特征在林业生态环境中的地位有很 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于乂乂年4月3日至xx年7月3日进行 了植物群落特征调查,初步掌握了植物群落特征的调查方法。二、调查目的地的基本情况*所选的调查地区处XX县北部,属亚 热带季风气候带,光照充足,雨

2、量充*,雨热同季,年均温20.7摄 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在12.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1722.5mm,雨 量以48月份最多,个别年份有大风和冰雹。土壤大部份是由沙页 岩发育而成的山地红壤土,土层深厚,疏松肥沃,PH值在6左右, 富含有机质,该区域是XX县珠江防护林工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 丰富的物种资源和重要的生态意义。调查区海拔550m,属于中山。 位于XX县XX林场第XX林班,场内有公路直通该林区,附近有村 庄,该区到处绿树成荫,分布着马尾松、杉木、大叶栋、荷木、三 杈苦、桃金娘等植物,为当地人民创造一个安静、幽美、舒适的生 产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适宜发展林业生产。三、实践方法调查实践采

3、用的方法是样地调查法,在设置林分调查 时,对待测林分总体进行全面深入的踏查,目测林分各主要调查因 子,初步掌握林分主要调查因子的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 的地块作为样地,即样地必须对所预定的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样 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林分;样地不能跨越小河、道 路和伐开的调查线,且应离开林缘;样地设在混交林中时,其树 种、林木密度分布应均匀。为了确保样地的位置和面积,需要进行 样的境界测量,用罗盘仪测角,皮尺量水平距,为使样地在调查作 业时保持有明显的边界,将测线上的灌木和杂草清除测量四边周界 时,在边界外缘的树木在面向样地一面的树干上要标出明显标记,以保持周界清晰。样地四角埋

4、设临时简易的标桩。样地面积为15m X15m,设置九个样地。四、实践内容 依次对九个样地的树种、林龄、起源、树高、胸径 (地径)、覆盖面积、株数等进行测定,计算出平均高、平均胸径、 断面积,并结合目测来确定:(一)生活型生活型即植物的体态、 外貌,它是植物对环境特别是对气候条件综合适应的外部形态的表 现形式。对于各类生活型,可按它们在群落中的比例进行野外实地 观察,并填写植物生活型调查表,以表示群落组成特点。(二)植物群落结构1、层片结构层片是由群落中相同生活型的植物 所组成。组成同一层片的植物种都有相同或相似的生物生态学特 性,并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空间,层片可分为建群层片和从属层片 两大类。

5、在进行调查时,根据组成种群的生活型及其相对地位判别 记录群落的所有层片及其地位。2、成层结构 在群落中,由于植物的种类不同,其高度也不同,因 而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生活空间,形成垂直结构上的层次。在群落调 查中,当场划分群落的“层”和“层片”,记录各层的高度,主要 的种类及其生活型。五、结果分析各样地的调查结果均在实践日记中有具体记录。从九个样地中可以看出,XX县XX林场植物群落的生长型基本上可 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薛一地衣层四个层次,林区中 所有的植物种类是有规律的分布在不同的层,乔木处在最上层,灌 木居次一层,草本植物(苔薛一地衣)处于最下层。群落组成中生 活型越是多样化,群落的成

6、层结构也就越复杂。乔木层的优势的种 是建群种,从属种依赖于优势种而自下而上乔木层按高度可划分亚 层,要样地一、二、三、四、五、七、八中可以反映出来。群落中 从属层片有的有两个,而建群层片只有一个,如样地六、九。建群 落层片基本决定和创造了植物群落的植物环境,而从属层片则是在 群落生境中只占据某一个生态小生境。群落的“层”和“亚层”有 的由1个层片组成,有的由2个层片组成,而且1个层片可以分布 在1个“层”中,也可以分布在2个“层”中。森林的这种成层现 象是森林植物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这种现象,使 森林植物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地上空间和从各层土壤中获得营养物 质。以致森林比其它任何生物群落有更丰富的生物产量。XX林场林区中,由于阳性树种组成的森林林冠稀疏,林冠下尚有一 定的光量,易于其它树种侵入,因而易发展成为复层林,反映在样 地一、二、三、四、五、七、八中,阴性树种组成的森林林冠稠 密,透光度很差,因而易形成单层林,如样地六、九,复层林与单 层林比较,复层林对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各种灾害的抗性以及 提高森林的生产力比单层林有很大优势,从九个样地可以看出,同 一林龄林木的平均高越高,说明在该立地条件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