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工稳精到端严方正--楷书知识与赏析 (2)_第1页
第六课工稳精到端严方正--楷书知识与赏析 (2)_第2页
第六课工稳精到端严方正--楷书知识与赏析 (2)_第3页
第六课工稳精到端严方正--楷书知识与赏析 (2)_第4页
第六课工稳精到端严方正--楷书知识与赏析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稳精到端严方正 楷书知识与赏析我们的目标:了解楷书的发展、楷书的特征四个问题:什么是楷书?楷书的发展。什么是馆阁体?鉴赏下列楷书,总结楷书的特征。什么是楷书:楷书,又叫“真书”、“正书”等,是“八法”齐备、结体方正,继篆隶书之后广泛使用和流行的又一种汉字“正体”。楷书的发展:东汉 萌芽魏晋 成长(取代隶书成为通行的正体汉字)隋唐 鼎盛(欧颜柳赵)明清台阁体、馆阁体(小楷)什么是馆阁体?清代“馆阁体”脱胎于明代的“台阁体”,本为宫廷起草诏诰等公文所用楷书字体,后应用于科考之中,广为所重,形成风气。特征:乌黑、方正、光洁、大小均匀。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公元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

2、今湖南长沙)人。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又称其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其九成宫醴泉铭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皇甫诞碑、温彦博碑、化度寺舍利塔铭等历代称名于世。 化度寺碑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唐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碑立于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楷书35行,行书33字。原石久佚。 孔子庙堂碑唐初书法家、文学家。 虞世南身体文弱,博闻强记。少年时与兄虞世基一起拜博学广识的顾野王为师。十余年勤学不倦。尤

3、喜书法,与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友善。智永精王羲之书法,虞世南在智永的精心传授下,妙得其体,圆融遒丽,外柔内刚,继承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传统。他与当时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书法家,而虞世南又是四人中最优者。他写的孔子庙堂碑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唐太宗非常喜爱虞世南的字,并经常临写。相传有一天,唐太宗书戬字,但戈字还没有写好,正好虞世南进见,即提笔补写了一个戈字。唐太宗将两人合写的戬字给魏征看,说:朕学世南,尚近似否? 魏征看后说:戈字颇逼真。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道: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 虞世南一生经历了南朝的陈、隋和初唐三个时代。虽然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

4、言敢谏。他多次讽劝唐太宗要勤于政事,并以古帝王为政得失,论证利弊。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你们如果都象虞世南那样刚正忠烈,天下何忧不理。 虞世南公元638年卒于长安,享年80岁。唐太宗十分悲伤,痛哭流涕,说:虞世南对我忠心一体,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为当代名臣。我有小失必犯颜直谏,而今亡故,朝廷上下,无复人矣! 雁塔圣教序褚遂良( 公元 596-658),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时代,他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后因反对唐高宗立

5、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职而死。其书法初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其特点是: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当时与欧阳询、虞世南齐名,学者甚多。颜真卿亦受其影响。 多宝塔碑拓片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 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岑勋撰文,徐浩隶书题额,颜真卿书碑,作于天宝十一年他四十三岁时,史华刊石。 颜勤礼碑颜真卿(公元709785),祖籍琅琊临沂孝悌里(今山东省费县方城诸满村),字清臣,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历事四帝,官

6、到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曾与从兄颜杲卿联合起兵抗击安禄山叛乱,功勋卓著;后被叛将李希烈所杀,壮烈殉国。生前以功业节操获封“鲁郡开国公”,身后被追封为“司徒”,谥号“文忠”,世称“颜鲁公”。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年嗜学,12岁能为辞赋,由于擅长书法,被唐穆宗李恒看中,召为翰林院侍书学士。柳公权书法以楷书最著名,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创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劲的书体,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裕相媲美,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称誉。 玄秘塔碑三门记赵孟頫书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元代牟峨撰文、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赵孟頫书并篆额。楷书,纸本,纵 35.8厘米,横283.8厘米。其“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 ”原在正山门内,“文革”时失落。1990年,苏州碑刻博物馆受市道教协会委托,仿刻成碑,现存正山门内。铭刻碑帖2幅;每幅纵52,横136.5公分 記五十八行,行十一字,額三行。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楷书的特征:一、点画精到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