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专业课件第八章改_第1页
测量专业课件第八章改_第2页
测量专业课件第八章改_第3页
测量专业课件第八章改_第4页
测量专业课件第八章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chu)测绘(chu)地形图的方法: 经纬仪测绘法; 光电测距仪测绘法; 小平板仪配经纬仪测绘法; 摄影测量方法等。测地形图分为: 白纸测图(模拟测图)(analog map)与数字测图(digital map)共二十七页 81 测图前的准备(zhnbi)工作 测图前,除做好仪器(yq)、工具及资料的准备外还应作好以下工作。一、图纸准备白纸、聚脂薄膜1、一般绘图纸:2、聚脂薄膜: 优点:具有透明度好、伸缩性小、不怕潮湿、牢固耐用等。 缺点:易燃、易折、易老化等。共二十七页81 测图前的准备(zhnbi)工作二、绘制坐标格网 1、用对角线法精确(jngqu)绘制10

2、cm10cm的直角坐标格网。一点,连接各对应点即得坐标格网。 先在图纸上绘出两条对角线,以交点M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画弧,与对角线交得A、B、C、D点,连接各点得矩形ABCD。从A、D沿AB、DC每10cm定一点;从A、B沿AD、BC每10cm定oa bcd共二十七页 81 测图前的准备(zhnbi)工作2格网的检查要求:格网交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偏离不应大于0.2mm。每格长度(chngd)误差也不应超过0.2mm。共二十七页 81 测图前的准备(zhnbi)工作三、展绘控制点 1、按图的分幅位置将坐标格网线的坐标值注在相应格网边线的外侧(wi c)。 2、根据控制点坐标确定所在的方格并展点

3、。右侧以分数形式注明点号及高程。同法展绘其他各点。3、检查。例:展A(647.43m, 634.52m)点,按坐标该点应在plmn方格内;按y值分别从l、p点依比例向右各量34.52m得a、b点;同法,从p、n点向上各量47.43m得c、d点;连ab和cd,交点即为A点;在点的共二十七页 8-2 视 距 测 量一、视距测量原理视距测量是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j h)光学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1、视线水平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对于(duy)内对光望远镜:K=100,C约为零,因此上式为:D=100l h=iv i:仪器高 v:瞄准高D=Kl+C K:视距乘常数C:视距加常数共二十

4、七页 8-2 视 距 测 量2、视线倾斜时的距离与高差(o ch)公式: 起伏大的地区进行视距测量时须视线倾斜才能读取视距间隔。如图,因视线不垂直于视距尺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须将视距间隔MN换算为与视线垂直的视距间隔MN,即可按(8-2)式计算斜距L,再用L和计算D和h。详细推导过程(guchng)看书,推导结果:D=Klcos2 (8-6)h=Dtg+i-v (8-7)共二十七页 8-2 视 距 测 量二、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 如图,安置仪器(yq)于A点,量仪高i。瞄B点视距尺,使上丝对准整米处读Kl。读中丝读数v。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坚盘读数L。按下式计算:D=Klcos2 =Kl

5、sin2Lh=Dtg+i- v =DctgL+i-v共二十七页 8-2 视 距 测 量三、视距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1、视距测量的误差 读数误差、垂直折光影响、视距尺倾斜所引起(ynq)的误差、视距尺分划的误差、K的误差、坚角观测的误差等。2、注意事项(1)尽可能使视线离地1m以上(yshng); (2)要将视距尺竖直;(3)K应在1000.1之内;(4)使用厘米刻划的整体尺,若用塔尺应注意接头要准确。共二十七页 8-3小平板仪的构造(guzo)与使用一、平板仪测量原理: 设地面有A、B、C三点,要将这三点测绘于图上,可在A点水平地安置一图板,板上固定一张图纸。将地面点A铅垂投影(tuyng)到图

6、纸上,定a点。将AB、AC方向铅垂投影到图纸上得ab、ac,测AB、AC距离,按比例在ab、ac上定出bc两点。共二十七页 8-3小平板仪的构造(guzo)与使用二、小平板仪的构造(guzo) 1、图板 2、照准器 3、三脚架 4、附件组成。 其中附件有对点器和长盒罗盘。共二十七页 8-3小平板仪的构造(guzo)与使用三、平板仪的安置(一)、初步安置: 目估:定向整平对中(二)、精确安置: 1、对点:使图上已知点a和地面上相应(xingyng)点A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整平:使图板水平 、定向:使图上已知方向线与地面上相应方向线一致或平行。共二十七页 8-4 碎部测量(cling)的方法碎部

7、测量(cling)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一、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点应选地物、地貌的特征点。对于地物: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东 大 道坚55.405.35共二十七页 8-4 碎部测量(cling)的方法对于地貌(dmo):应选在山谷线、山脊线等地性线上。共二十七页 8-4 碎部测量(cling)的方法二、经纬仪测绘法 1、测站上的准备工作: 1)安置仪器于测站,量i; 2)竖盘指标(zhbio)水准管气泡居中; 3)定向; 4)图上绘起始方向线,固定量角器。共二十七页 8-4 碎部测量(cling)的方法2、碎部点的施测: 1)立尺; 2)读水平角; 3)上丝对整米处读视距(Kl

8、); 4)读中丝v; 5)竖盘指标水准(shuzhn)管气泡居中读L; 6)计算S和H (S=Klsin2 L; H=H0Sctg L+i-v3、碎部点的展绘:极坐标法。三、光电测距仪测绘法 该法与经纬仪测绘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用光电测距代替经纬仪视距法。共二十七页 8-4 碎部测量(cling)的方法四、碎部测量注意事项 1、读竖盘时注意竖盘指标水准(shuzhn)管气泡要居中;每测2030个碎部点应检查起始方向读数,偏差不得超过4。 2、立尺人应将标尺竖直,随时观察立尺点周围,弄清碎部点之间的关系,地形复杂时需绘草图,协助绘图人员绘好图。 3、绘图人员要注意图面正确整洁,注记清晰,做到随

9、测点,随展绘,随检查。 4、每测站工作结束后,应注意检查,无错漏方可迁站。 5、注意相邻测站的检核。共二十七页 8-5地形图的绘制(huzh)一、地物描绘(miohu): 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表示二、等高线勾绘: 用虚线轻连地性线; 用目估内插法求等高线的通过点(取头定尾,中间等分); 用光滑曲线勾绘等高线(对照实地先画计曲线后画首曲线)。共二十七页 8-5地形图的绘制(huzh)共二十七页 8-5地形图的绘制(huzh)三、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1、地形图的拼接: 测区较大(jio d)时需分若干幅图施测,由于误差的影响,图幅连接处的地物地貌不能完全吻合。所以布控制点时应考虑测图、拼接的

10、需要,测图时测出图廓5mm。接边差:地物23/2m点位;等高线23/2m高程。共二十七页 8-5地形图的绘制(huzh)2、地形图的检查 (1)室内检查: 控制资料、图纸、展点、地形、接边。(2)巡视(xnsh)检查: 有无遗漏、地物地貌是否相似、符号注记是否正确。(3)仪器检查: 10%20%。3、地形图的整饰 先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后符号。共二十七页 8-6 地籍测量(cling)简介一、地籍测量的任务和作用 地籍测量是测定和调查地籍资料并编绘成地籍图的工作。任务: 1、地籍平面控制(kngzh)测量; 2、测定行政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及界址点的坐标; 3、地籍调查; 4、编制地

11、籍数字册和地籍图、计算宗地面积; 5、地籍更新测量。作用: 1、为土地整治、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和制定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为土地登记和颁发土地证,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共二十七页 8-6 地籍测量(cling)简介籍调查 1、地籍图的测绘方法(1)编绘法(2)平板仪测量(3)航空摄影测量(4)全站仪测量2、地籍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权属、房产(fngchn)情况、土地利用类别及土地等级等。 3、为研究和制定征收土地税或土地使用费的收费标准提供正确的科学的依据。 4、为科学研究作参考资料用。二、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包括基本控制点测量和地籍图根控制点测量,按“地籍测量规范

12、”进行。三、地籍图的测绘与地共二十七页 8-6 地籍测量(cling)简介四、土地(td)面积量算 常用方法有解析法、方格法、求积仪法及图解法等。共二十七页。 8-7 全站型电子(dinz)速测仪共二十七页 8-8 航空摄影测量(cling)简介二、航测成图的方法 1、综合法 航空摄影像片处理外业控制测量像片纠正镶嵌像片平面图及复照野外测绘与调绘 2、立体摄影(shyng)测量法航空摄影像片处理航测外业内业控制点加密内业测图清绘及整饰一、航空像片的基本知识 航摄像片与地形图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投影的差别: 地形图为正射投影而航片为中心投影。 2、中心投影引起的像点位移: 3、航摄像片倾斜误差。共二十七页内容摘要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1、用对角线法精确绘制10cm10cm的直角坐标格网。要求:格网交点(jiodin)应在一条直线上,偏离不应大于0.2mm。例:展A(647.43m, 634.52m)点,按坐标该点应在plmn方格内。按y值分别从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