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和特点责任和义务矿山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主要内容主要特点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机关以矿产资源所有者和国家行政管理者身份对矿产资源的积累、储备、使用、配置的全过程进行规划、调节控制、监督协调,保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矿产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责任。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由矿产资源所有权派生出来的采矿权赋予采矿权人占有、使用、依法处分矿产资源,并获得收益的权利。因此,矿山企业为了从占有、使用矿产资源中获得最佳的收益,理应管理好其占有的矿山资源储量。矿山资源储量管理不仅是矿山企业
2、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对矿山资源储量管理的基础,矿山企业有义务向国家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及时、准确提供矿山占用矿产资源的动用、采出和损失情况。矿山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1955年9月8日,国务院以(55)国三办常字第6号颁发了根据国家工业建设需要进行全国矿产储量统计及编制矿产储量平衡表工作的指示,原地质部开始履行矿产资源统计的职能。1987年4月29日,国务院以国发198742号文颁发了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办法,赋予了原地质矿产部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的职能。矿山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1998年以前,矿山储量管理的职能分布在涉矿的各个工业部门,这些部门均制定了矿山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如: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
3、规定(煤省字1983第700号) 黑色冶金矿山地质和测量工作条例(冶矿字1991第575号) 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和测量工作条例(冶色字1980第966号) 岩金矿山地质与测量工作条例(国金生文字1989第012号) 化学矿山生产地质工作暂行规定(化工部1978年12月15日发布)建材及非金属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建材正发字1988707号) 非金属矿山生产矿量管理条例(建材非字1981103号)等。 矿山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这些规定在指导和规范矿山测量、矿山地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某些内容至今仍然行之有效。但资源储量分类、资源储量报销等内容已不适应当前的形势。 矿山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1998
4、年6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199847号文印发了国土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原冶金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化学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等部门和单位行使的矿产资源行政管理职能划入国土资源部。矿山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2002年6月13日,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发2002187号文发布了关于开展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检测试点工作的通知,辽宁、重庆、甘肃、河北、湖南、江苏、四川六省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经验。之后,17省市区陆续开展了此项工作,其中检测矿山数超过50%的有辽宁、河北、山西、贵州、山东5个省。矿山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2006年4月28日,国土资源部以国
5、土资发200687号文发布了关于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至2007年,全国共有近6万个矿山按照200687文的要求开展了这项工作,其中大型矿山802个,中型矿山1793个,小型矿山56519个。矿山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国土资发200687号文规定: 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和矿业权评估等必须以经审查的矿山储量年报为依据。矿山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2008年8月13日,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发2008163号文发布了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矿山储量动态管理不是创立新的管理制度,而是根据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和要求,结合当前矿政管理的现状,目的是完善矿山储量管理制度。主要内
6、容1 总则2 矿山地质测量3 资源储量分类4 资源储量估算5 资源储量损失6 回采率7 资源储量报销8 矿山资源储量台帐9 矿山储量年报10 附则主要内容附件1 金属、非金属矿山资源储量损失分类和损失率计算附件2 煤炭资源储量损失分类和损失率计算附件3 查明资源储量台帐(表)格式附件4 设计资源储量台帐(表)格式附件5 矿产资源储量变动台帐(表)格式附件6 开采结束资源储量比较台帐(表)格式附件7 矿石损失率统计台帐内容及格式附件8 矿石储量年报编写格式总则1.1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目的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目的是适时、准确掌握矿山资源储量保有、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促进矿山资源储量的有效保护和
7、合理利用。总则1.2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任务1.2.1 根据矿山建设生产的不同阶段,结合矿床地质条件、资源储量保有程度、矿山开采顺序,研究提升资源储量类别和探求各类生产矿量的方案,为矿山建设生产提供技术依据。总则1.2.2 做好各阶段的资源储量的变动分析,核实变动的原因,落实资源储量变动的具体地段和部位。1.2.3 及时掌握和分析资源储量的利用状况,查清资源储量损失的原因和地段,提出降低开采损失的意见。总则1.2.4适时测定与修订资源储量估算参数,优化各类参数,做到既能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又能保证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总则例1、鞍山大孤山铁矿80年代进行矿山品位指标优化后,边界品位由20%降
8、为16%;工业品位由30%降为18%,矿山年利润增加98万元。例2、福建紫金山金矿通过技术进步,优化工业指标后,其资源储量由国家批准的5.45吨逐步上升到170.71吨(边际品位0.7克/吨,平均品位1.11克/吨)和230.78吨(边际品位0.5克/吨,平均品位0.92克/吨)。总则1.2.5及时更新资源储量估算图纸与管理台帐。1.2.6 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按时编报矿产资源储量报表,履行矿产资源储量报销手续。矿山地质测量2.1 矿山地质测量机构 大、中型矿山必须建立矿山地质测量机构。小型矿山必须配备地质测量人员。(按照矿山生产建设标准执行,国土资发2004208文件)矿山地质测量2.1 矿山
9、地质测量机构 矿山地质测量机构的职责是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承担矿山生产有关的矿山测量、矿山地质等工作,负责矿山储量管理,建立矿山储量台帐,编制矿山生产有关图件及矿山储量年报。矿山地质测量2.2 矿山测量2.2.1 矿山测量是矿山企业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进行地上、地下工程施工测量,测绘采掘(剥)工程图,绘制矿体几何图,对采掘工程的数量和质量、采矿量和矿石损失贫化等进行统计和监督。必要时测绘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矿山地质测量2.2.2 矿山测量统一采用北京坐标系或西安坐标系和黄海高程系。坐标系坐标系包括: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基本参
10、数 北京坐标系(1954):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其原点位于前苏联的普尔科沃,地球椭球体基本参数为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西安坐标系(1980):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地球椭球体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坐标系2008年3月,由国土资源部正式上报国务院关于中国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请示,并于2008年4月获得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7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国家测绘局受权组织实施。坐标系国家测绘局6月18日发布公告。 公告中提供了新坐标系的技术参数。公告同时对新旧坐标系的转换和使用作出说明:2000国家大地
11、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8至10年。现有各类测绘成果,在过渡期内可沿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生产的各类测绘成果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在过渡期内应逐步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坐标系2000国家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
12、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长半轴 a6378137m扁率 f=1/298.257222101 地心引力常数 GM3.9860044181014m3s-2 自转角速度 7.292l1510-5rad s-1矿山地质测量2.2.3 矿山控制测量和工程测量的方法、精度和误差执行相应矿种矿山测量规程的有关规定,如煤矿测量规程(原能源部1989年制定发布)、岩金矿山测量规范(原国家黄金管理局1989年制定发布)等。没有相应矿种测量规程(范)的
13、可参照采矿手册(第一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年)中矿山测量部分执行。矿山地质测量2.3 矿山地质2.3.1 矿山生产勘探的方法、手段和技术要求执行相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没有地质勘查规范的矿种在固体矿产勘查总则的指导下,参照相近矿种的勘查规范执行。矿山地质测量2.3.2 凡与资源储量估算有关的采掘、勘查工程应进行地质编录,并绘制相应图件。其内容和格式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没有标准、规范的,可参照采矿手册(第一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年)中矿山地质部分执行。矿山地质测量2.3.3 按照相关矿种采样工作的一般要求采集各类样品,相关矿种没有规定的可参照采矿手册(第一册)(冶金工业出版
14、社,1988年)中矿山取样部分执行。矿山地质测量2.3.4 样品测试分析一般应有分析化验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并按要求进行内、外检。资源储量分类3.1 资源储量的分类应严格执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和国土资源部印发的相关文件。资源储量分类2007年3月28日,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勘查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68号文),要求: 第一条:自2007年5月1日起,编写、提交、填报各类资源评价报告、地质勘查报告、矿山生产勘探报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储量动态检测报告、闭坑(停采)地质报告、可行性评价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15、矿山设计、矿产资源登记统计书(表)等,须符合标准规范及本通知。 资源储量分类国土资发200768号文 第十条:有关确定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具体技术处理,参照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发布的指导意见(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7年第1号)执行。煤炭资源勘查开发遵循关于印发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40号)。资源储量分类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7年第1号规定,属于下列情况的列入内蕴经济源量:1 完成地质勘查工作,只进行概略研究的;2 基础储量以外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的;3 因矿层薄、矿体小、开采难度大或开采成本高,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分析或矿山设计未予利用的;
16、资源储量分类4 矿山关闭后残留的矿产资源;5 各种因素压覆的不能利用的矿产资源,未经技术经济论证经济意义不明的;矿床工业指标估算的低品位矿和旧标准规定的各类暂不能利用储量(表外储量)后期有可能回收的矿柱。资源储量分类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7年第1号,矿业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CMV13051 200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中明确: 各类永久性矿柱是设计损失,不属于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对于无风险的地表矿产,简单勘查或调查即可达到矿山建设和开采要求的,可直接确定为111b或122b。资源储量分类3.2 生产矿山设计开采范围内的探明和控制的资源储量为基础储量;设计开采范围以外的查明资源量为内
17、蕴经济资源量。未进行正规设计的正在开采矿山,采矿许可范围内查明资源量视为基础储量。资源储量分类小矿的概念:是指生产规模达不到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最低生产规模或者开采零星、分散资源的矿产资源开采企业。资源储量估算4.1 资源储量估算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4.2 当地质勘查报告采用垂直断面将矿体划分成若干个矿块并估算其资源储量时,矿山须改用水平断面将矿体分层并估算其资源储量;当地质勘查报告矿块划分与开采方案不一致时,应按照开采方案划分的矿块重新估算资源储量。因重算引起的资源储量变化,记入重算增减。资源储量估算4.3 矿山基建时应根据井巷工程所揭露的地质情况修编有关图件,
18、若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参数(厚度、面积、品位等)发生变化,变化部分应重新估算资源储量。基建坑道带矿量应从资源储量中扣除。资源储量估算4.4 矿山应按照开拓水平将资源储量划分为开拓或未开拓两部分。若没有增加探矿工程,未开拓部分资源储量一般不变;若增加了探矿工程,应重新估算资源储量,其变化量记入勘查增减。因生产勘探或开采等发生储量变化,应按照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适时估算资源储量。当矿山开拓新水平时,新开拓阶段(或台阶)的资源储量应从未开拓部分转入开拓部分,以避免开拓部分各类储量误差推移积累到未开拓部分。资源储量估算矿山开拓矿量与相应的勘查资源储量相对误差计算以开拓矿量为基数,金属、非金属矿山一般允许范
19、围如下: (1) 矿山开拓矿量与相应的勘查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相对误差20%; (2) 矿山开拓矿量与相应的勘查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相对误差30%。资源储量估算矿山储量与勘查资源储量的允许误差: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完成了固体矿产储量误差研究,通过11个矿种(铜、铅、锌、钨、锡、镍、金、汞、铁、锰、磷)82个矿山的调查统计,建议固体矿产储量(矿石量)允许误差为B级储量20%,C级储量30%,D级储量50%。本指南对金属、非金属矿用上述误差界定“矿山储量发生重大变化”。煤炭没有这方面的调查资料,界定“矿山储量发生重大变化”仍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资源储量估算4.5 矿床工
20、业指标矿山储量动态管理中估算资源储量一般沿用地质勘查报告使用的工业指标,因矿山内、外部条件或市场发生重大变化需要改变工业指标的,应由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论证,出具论证报告,并按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6号)的要求编写核实报告,履行评审备案手续,进行占用矿产资源储量变更登记。资源储量估算4.6 露天开采矿山应每年在矿山资源储量估算图上估算年度采掘范围内矿体采空部位的资源储量,并填记资源储量表与台帐。 地下(井工)开采矿山应在分段(分层、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及时进行分层(工作面)的回采地测编录和资源储量损失计算,估算结果记入相应台帐。资源储量估算4.7矿山闭坑应在开
21、采活动结束的前一年,根据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编制闭坑地质报告,履行评审备案程序,进行残留(停办)矿产资源储量登记。 资源储量损失5.1 矿山资源储量损失率是反映矿山资源利用、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矿山应正确测量、统计、计算矿山资源储量及损失量的情况。资源储量损失5.2 资源储量损失的计算范围,一般指从采场开采至回采结束,将矿石运出坑口(露天采场)的整个采、出矿过程。资源储量损失5.3 资源储量损失的计算单位,坑采一般以采场(矿块)为基本估算单位,并按同一采矿方法进行估算和汇总;露天开采应按开采台阶、分工作面进行估算和汇总。资源储量损失5.4
22、矿山资源储量损失分为正常损失、非正常损失。5.4.1正常损失包括:根据开采设计所确定的损失率指标,在其允许范围内的资源储量损失;按设计不予采出的资源储量损失。资源储量损失5.4.2非正常损失包括:因地质、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安全条件等不能开采的资源储量损失。矿井设计或生产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资源储量损失。资源储量损失5.5金属、非金属矿山资源储量分类及损失率的计算见附件1;煤矿资源储量损失分类及损失率计算见附件2。资源储量损失非正常损失(金属、非金属)采场内未采净残留的矿体(矿块);已陷入崩落范围的小矿体、主矿体边端;开采顺序不合理、作业不正规、设计不当而造成的永久损失矿量;资源储量损失4 矿壁、
23、顶柱、底柱因矿房采完,长期不回收而造成的损失;5 因地质条件复杂和安全条件恶劣而不能开采的矿量;6 永久放不出的矿量;7 未开采的共生矿种资源储量。资源储量损失非正常损失(煤炭)工作面损失(1)面积损失工作面因冒顶另开切眼造成的损失;工作面因水火灾害造成的损失;工作面因未按规定顺序开采造成的损失;工作面未采至设计终止线造成的损失;实际煤柱超过规定部分的损失;未按设计施工造成的煤柱损失。资源储量损失(2)厚度损失工作面超过规定留设的煤柱;分层开采时未按层位开采而丢失的顶、底煤;具备分层条件,但未按规定分层开采而正分层丢失的煤量;工作面未达到规定的采高而丢失的顶、底煤。(3)落煤损失超过浮煤损失规
24、定的煤量。资源储量损失非正常损失(煤炭)采区损失(1)面积损失 采区内由于违反开采程序和乱挖滥采造成的各类煤柱超过规定的损失; 工作面因冒顶造成的损失; 工作面因水火灾害造成的损失; 设计未作规定或已规定但无充分理由丢弃的煤量; 设计已做规定的暂留煤柱,无充分理由丢弃的煤量; 技术决定和技术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失; 采面设计不当造成的损失; 挂账煤。资源储量损失(2)厚度损失 采区巷道内超过规定的顶底煤; 未按设计规定分层开采,在采区巷 道内遗留的煤量。资源储量损失非正常损失(煤炭)矿井损失(1)设计不当引起的损失因违反技术政策和原批准设计而实际丢失的整层煤或大矿段;原批准设计规定或全部回收的全矿
25、性煤柱,因设计不当造成的损失;水平、采区设计不当造成的损失;设计永久煤柱过大造成的损失。资源储量损失(2)报损顶板破碎、管理困难,经洗选后灰分仍超过规定标准,无销售对象;采空区内因回风水平间的煤层,虽采取措施无法采出;采空区因内因自然灾害遗留下无法再采的孤立矿段;近距离煤层,采动其中一层,另一层将被破坏,以致无法再利用的煤层。回采率6.1 回采率是矿山开采过程中资源储量开采消耗情况的直接反映,是考核矿山企业资源开发利用、开采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回采率6.2 回采率与损失率的关系是: 回采率(%)=1损失率(%)。 矿山应通过正确计算损失率来计算回采率。资源储量动态监测过程中,不能直接用产量/动用储量来计算回采率。回采率6.3 金属非金属矿山以矿块作为回采率考核单元;煤炭矿山以采区作为回采率考核单元。以经法定程序批准的矿山设计或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视设备智能生物诊断技术考核试卷
- 园林绿化工程绿化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典当行不良资产处置与风险化解考核试卷
- 无损检测非金属专用设备考核试卷
- 厨房电器行业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考核试卷
- 纺织行业经济效益与投资回报分析考核试卷
- 服务绿色发展考核试卷
- 屠宰场食品安全管理考核试卷
- 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糖果与巧克力销售区域差异化策略考核试卷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东莞市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
- 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
- 3力浮力答案第1讲难题型密度计
- 地下车库交通标志标线及地坪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专题一电磁感应与电路ppt课件
- 植物界分类检索表种子植物分科检索表
- GDFJ005修改个人信息申请表
- JJF 1363-2019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型式评价大纲(高清版)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概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