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共6页)_第1页
寡人之于国也(共6页)_第2页
寡人之于国也(共6页)_第3页
寡人之于国也(共6页)_第4页
寡人之于国也(共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语孟子(mng z)各一章解题(ji t):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历史散文(snwn)。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其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一旦“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结构分析:1阅读课文,请说说文章的文体。参考:历史散文。讲解: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史传散文),主要是由各国史官积累大量档案资料,经过整理加工编纂而成,记载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

2、的事件以及统治者和策士的言论的文章;诸子散文(哲理散文),是各学派阐述各自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相互论争的论说文。从语言形式来看,历史散文以叙事为主,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总的发展轨迹是由简到繁:历史散文由“春秋体”的一言两语的大事记载,进而为“左传国语体”的简洁生动具有文学价值的叙事,再进而成为“国策体”的纵横变化、丰富多彩的叙事散文;诸子散文由语录式的问答体,发展为专题立论、结构完整、论证周密的论说文,如论语为语录体,墨子虽有问答体,但多数文章则是主题集中、论证详细、逻辑性强的论文,孟子虽仍有类似论语的形式,但议论复杂问题时已蔚为长篇,庄子荀子和韩非子的论说文已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进入了成熟阶段。

3、2寡人之于国全文可分几部分,请简要分析各部分的内容。参考: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梁惠王自认为“尽心于国”,却“民不加多”,向孟子提出疑问。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类比:说明梁惠王与邻国当政者没有本质的区别,指出“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不违农时”到文章结束),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即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讲解:注意文章的内在联系,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文章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结束,这些语句既对各部分内容进行了概括,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

4、环环相扣,浑然一体。重点理解:1寡人之于国(1)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试举例说明。参考: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解析:孟子善于把握说话对象的心理,善于设喻说理。他不直接回答惠王“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巧妙地宕开一笔,“王好战,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使对方易于接受。接着孟子使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之法,先交代战场上逃跑者的情况,再以“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问题引出梁惠王的回答“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就诱使梁惠王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孟子想要的观点。(2)这篇文章多用排偶句式,读起来气势磅礴,试举例说明。参考:“不违农

5、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解析:孟子用三组排句提出生产措施和效果,从“食”和“用”两方面说明三种经济措施可以“使民加多”的王道政策。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产生的效果。(3)总结本文的说理特点。参考(cnko):结构严谨。这篇文章三部分

6、的末尾(mwi),依次用“寡人(gurn)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结束,这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本文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善用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解析: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结束,这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浑然

7、一体。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在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难点理解:1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参考:他的“仁政”思想包括:“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解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用三组排句提出生产措施和效果,从“食”和“用”两方面说明三种经济措施可以“使民加多”的王道政策。孟子由生产说到教育,他不仅主张养民,还主

8、张教民,说明推行王道是陈弊兴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写法分析:1寡人之于国(1)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参考: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

9、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解析: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

10、、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2)本文语言有何特点?参考:本文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音节铿锵,气势充沛。解析:在第3自然段中阐述

11、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3)找出文章(wnzhng)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yj),体会他们的作用。参考(cnko):第一自然段中“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第四自然段中“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第七自然段中“斯天下之民至焉”。这三句话是三个部分的标志性语句。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

12、”结束,这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体现了孟子文章结构严谨这一特色。解析: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这样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课文小结:1寡人之于国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其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一旦“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本文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13、,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板书】词语积累:1莫(暮)本文(bnwn)中“莫春者”的“莫”,现在(xinzi)写作“暮”。“莫”和“暮”是古今( jn)字。古代已有的字,后来又造新字,前者叫古字、本字,后者叫今字、后出字。“莫”字甲骨文是个会意字,上下都是草,中间是太阳,表示日落草中,天色已晚,所以“莫”的本义是“傍晚”,又引申为“晚期”,如“莫春”、“莫年”等。后来“莫”被假借为否定词,表示“没有谁”、“不要”等意思,于是又另造一个“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暮”是形声字,从日,莫声。所以后来“莫春”、“莫年”就写作“暮春”、“暮年”了。2如(连词)“如”作为连词,有好几种用法

14、,本文中使用得较全面。(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使”。这是常见的用法。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表选择或并列,可译为“或者”或“和”。如:方六七十如五六十(3)表提出另一话题,可译为“至于”。如: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也已矣、也与、也者句子末尾连用两个或三个语气词,叫语气词连用。语气词连用时,一般地说,仍然各有各的作用,而又有所侧重。如: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也”表断定,“已矣”表限止语气,重点在“已矣”,可译“罢了”。唯求则非邦也与?也表断定,“与”表疑问.重点在“与”,可译为“吗”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也者”用在反诘句末,但反诘语气主要是由疑问代词“安”表示出来的,“

15、也者”只是起着表示句子终结和加强语气的作用。4夫子哂之这个句子里“哂”是谓语,“微笑”的意思;“之”是宾语,代子路。“哂之”这种动宾关系在文言里是通畅的,但是按这种“动+宾”的顺序把句子译成“孔子微笑他”,就并不通顺。这是因为在古汉语里,动词没有及物、不及物的区别,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宾语,所以“哂之”读起来满通畅。现代汉语里,动词有及物、不及物之分,不及物动词不可能带宾语,“微笑”是不及物动词,所以说成“微笑他”就不通顺。遇到这类动宾关系,可以用一个介词同原文的宾语组成介宾短语,作为状语,这句可译成“孔子对他微微一笑”。这样,原文的宾语在译文里就通过介词的介绍和谓语相关联了。5赤也为之小,孰能

16、为之大?这句中的“为之小”、“为之大”,都是文言里一种特殊的双宾语结构,不同于近宾指人远宾指物的那种双宾语。它的特点是动词和近宾的关系是“为动关系”,和远宾的关系则是一般的动宾关系。试将“为之小”拆成“为之”、“为小”两组动宾关系加以分析,就可以理解得很清楚了。为之为(wi)之,替诸侯(这是为动关系)为小做小相。(这是一般的动宾关系)合起来就是:替诸侯做小相。介词“替”是根据为动关系译出来的。整句可译为:(如果)公西赤(只能)替诸侯做小相,谁能替诸侯做大相呢?6河内:黄河以北的地方。例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7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例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17、。8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区。例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9曳:拖着。例句:弃甲曳兵而走。10兵:兵器(bngq),武器。例句(lj):弃甲曳兵而走11谷:粮食(ling shi)的统称。 胜:尽。例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12数:密。 罟:网。例句: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13斧斤:砍伐树木。 树:种植。例句: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4悌:敬爱兄长。例句:申之以孝悌之义15彘:猪。食人食:第一个“食”,吃,动词。第二个:“食”,食物,名词。例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相关阅读:一、学习资料(一)孟子的政治观点孟子处在战国中期,这时“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

18、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祟,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梁惠王31年(前339)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粱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

19、。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二、作家介绍(一)孟子介绍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

20、治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产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孟子虽然

21、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chngwi)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gudng)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

22、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三、大家(dji)评论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