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3第3章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_第1页
教学课件3第3章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_第2页
教学课件3第3章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_第3页
教学课件3第3章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_第4页
教学课件3第3章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材配套PPT正版可修改课件教学课件3第3章 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第3章 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城乡规划与管理系 叶裕民2018年12月第3章 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3.1 中心地理论3.2 城市服务业发展规模的市场决定3.3 城市规模结构模型3.4 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经济学分析第3章 重点问题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城市作为区域商业中心和加工工业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 重点问题:中心城市形成的基本原理各规模等级城市形成的原因城市规模的影响因素中国城市设置标准及其问题中国城市规模效应的经济验证3.1 中心地

2、理论3.1.1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3.1.2 勒施及艾萨德对中心地理论的补充3.1.1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于1933年出版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提出中心地理论。以克里斯塔勒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勒施(August Losch)等人根据现实经济运行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中心地理论是城市体系和规模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石,该理论最早系统地论述了城市体系形成过程中市场的作用机制。认识“中心地”克里斯塔勒认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履行着商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的职能,城市普遍要履行的这种职能叫中心地职能,在这个意义上城市被称为中心

3、地。中心地理论研究的是在一个匀质平原内,如何布局不同规模的多级城市,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以有效地组织物质财富的生产和流通。(1)假设条件第一,在一块匀质平原上,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自然资源都均匀分布,平原各处土壤肥力相等;第二,在匀质平原上,人口均匀分布,各地方人口的收入水平、对商品的消费需求、消费方式、生活习惯完全一样;第三,市场是统一的,在各个中心地的市场上同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价格完全相同;第四,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都属于经济人的理性选择。(2)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模式在匀质区域,任何企业的市场区都呈圆形。克里斯塔勒认为,企业市场区的大小取决于居民的

4、购买能力、居民距离市中心的距离以及运输费用的高低。那么,企业的市场区有多大呢?单个企业市场区的形成假定Y:居民可以买到的香肠数量(kg);x:居民用于购买香肠的钱(60元/月);t:运费率(0.5元/人公里);d:运距;p:香肠的价格(15元/ kg)。则有:第一,理论上可以假设企业的理想销售范围是趋近于60公里;第二,假设居民至少要消费1kg香肠,那么,45公里便是香肠企业的最大销售范围,这时企业可以赢得最大销售额及最大利润。第三,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得到平均利润的市场区范围叫最小销售限界,在该市场区的销售量叫限界值。每个企业都垄断着一个圆形市场区,该市场区面积介于最小销售限界和最大销售范围之间

5、。克里斯塔勒指的单个企业的市场区范围就是为了保证赢得平均利润所必须的、以最小销售范围为半径形成的圆形市场区。单一产品市场区网络的形成多级市场区网络的形成克里斯塔勒将中心地划分为几个等级,将各种商品的限界值也相应地划分为若干等级,在各等级中心地配置相应等级限界值商品,同时辅之以该等级限界值以下的商品,在最低等级中心地则只配置最低等级限界值的商品。这样,便形成了由大六边形套小六边形的多级市场区网络。在该网络中,越是高等级的中心地,提供的商品服务越齐全。不同限界值的产业生产与不同规模城市的匹配关系市场区的网络组织形式。克里斯塔勒认为市场区必须按照严格的比例关系分布。他设计了K=3、K=4和K=7的市

6、场区网络模式,K表示各级市场区面积与下一级市场区面积的比值。K=3的网络模式以市场原则为出发点,有利于商品和服务取得最大的供应范围;K=4的网络模式以交通原则为出发点,主要考虑各级中心地尽可能缩短运输距离,并处于重要交通运输线上;K=7的网络模式以行政原则为出发点,主要考虑上一级中心地能够控制下一级中心地的市场区范围。K=3,市场组织原则下形成的中心地体系模式K=4,交通原则下组织的中心地体系模式K=7,行政原则组织下的中心地体系模式3.1.2 勒施及艾萨德对中心地理论的补充(1)勒施对中心地理论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严格的K=3、K=4和K=7的市场区网络模式是很难实现的,市场区和中心地的分布

7、模式是不规则的和多样的;交通线对市场区的范围和分布影响很大,在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必然会集中更多的工业、商业和人口,形成富裕区,而在两条交通线之间交通不便的地方则很少有企业和人口集聚,则为贫穷区。富裕区与贫穷区间隔分布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景观的重要特点;在富裕区的中心地和市场区范围内,一般拥有更高级的经济活动和更为稠密的交通网络,而贫穷区则较少;由于交通方便,可以延长商品销售的经济距离,因此市场区会在交通干线上向两边延伸,形成矩形,而不再是标准的六边形。勒施景观:在交通干线影响下的中心地模式(2)艾萨德对中心地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中心地理论是建立在匀质区域的假说之上形成的。艾萨德研究了在人口分布不均匀

8、条件下的中心地模式。艾萨德模式:人口密度不均衡条件下的市场区模式3.2 城市服务业发展规模的市场决定3.2.1 需求无弹性条件下斯阁专卖店的服务范围和个数3.2.2 斯阁专卖店的服务范围和个数与需求定律3.2.3 不同行业的服务范围和企业个数城市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是如何由市场决定的呢?假定李宁运动服装由于其时尚和良好的性价比而受到广泛欢迎,该服装销售只在专卖店进行。在完全由市场调节的条件下,一个城市会发展多少家李宁专业店?发展多大规模的李宁专业店呢?(1)城市对李宁服装总需求的决定设定:Q:城市对李宁服装的总需求;d:年人均需求(件);e:人口密度(人/KM2);S:城市面积(KM2),则有

9、:3.2.1 需求无弹性条件下斯阁专卖店的服务范围和个数(2)李宁专卖店数量和销售区的一般决定因素城市需要多少李宁专卖店呢?李宁专卖店数量取决于平均每一个专卖店销售量:专卖店的平均销售量大,则需要的专卖店数量少;专卖店的平均销售量小,则需要的专卖店数量多。设定q代表每个专卖店的平均销售量,已知是2万件,那么该城市李宁专卖店的数量N为:再分析每个商店需要多大的销售范围D:专业店的销售区范围可以用两种形式表达:专业店的销售区范围等于城市面积除以商店数量:即销售区范围还取决于商店的平均销售量(q)、人均需求(d)和人口密度(e)。销售区范围与商店的平均销售数量成正比,与人均需求及人口密度成反比。用公

10、式表示为: 人均需求与人口密度对商店服务范围的影响是同向的:如果商店的平均经济规模不变,人均需求提高一倍,那么商店的销售区范围缩小到原来的1/2,商店数量则增加1倍;人口密度增加一倍与人均需求增加一倍影响影响相同。反之亦然。人均需求对商店数量和销售范围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3)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对李宁专卖店数量和销售区的影响假定李宁属于正常商品,即对李宁的需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假定存在一个与上述城市(甲城市)相比更为富裕的城市(乙城市),李宁专业店的发展情况将如何呢?如果甲城市的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为8000元,乙城市的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为10000元,两个城市对李宁的需求弹

11、性均为0.8,乙城市人均收入比甲城市高25%,那么对李宁的需求高出20%(0.8*25%)。如果其他假设不变,那么两个城市的李宁专业店的发展情况如表不同收入水平的城市李宁专业店发展情况的比较3.2.2 斯阁专卖店的服务范围和个数与需求定律上面的讨论是假定人均需求李宁是完全非弹性的,即价格变化对人均需求没有影响,以此为条件研究城市商场的发展与布局。在现实生活中,顾客的需求是遵循需求弹性规律的:即随着价格的下降,李宁需求量增加。什么因素将导致李宁销售价格下降呢?如果不考虑生产因素,销售的规模经济、技术更加先进的新型业态的出现,是影响销售价格最重要的原因。(1)销售的规模经济对销售区范围和商店数量的

12、影响在存在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条件下,规模经济对商店数量及服务区范围的影响却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一方面:专业店规模经济增长具有产出效应:规模经济增长致使专业店销售产品增加;另一方面:专业店的规模经济增长还具有需求效应:如果规模经济增长致使产品价格下降,从而致使人均需求量增加。(2)新型商业业态对销售区范围和商店数量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百货服装在百货店或者是众多的小商店销售,销售方式是面对面式服务,90年代以后,仓储式销售大规模发展起来,大批标准化产品几乎无须选择企业只需聘用少量一般劳动力就可以完成大规模的销售,销售成本大幅度下降;种种原因致使仓储式销售被人们广泛接受,人们经常跑到

13、较远的地方去仓储式商场购物,而非在家门前的夫妻店购物。仓储式商店较传统百货店的商店服务范围大幅度提高,传统的百货店和夫妻店一家家被击败。新型业态扩大了商店的服务范围,减少了商场的数量。3.2.3 不同行业的服务范围和企业个数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服务范围,这取决于各行业的人均需求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大的行业,服务范围大,商店数量少;相同规模经济的行业,如果人均需求高,那么企业服务范围小,企业数量多;相反,如果人均需求低,则企业服务范围大,企业数量少。各行业的销售区范围和在城市中发展规模的差异主要不是取决于规模经济的绝对差异,而是取决于由人均需求相关的市场总需求的差异。对于发展现代服务业而言,人均需

14、求是最重要的市场决定因素之一。3.3 城市规模结构模型3.3.1 城市首位度指数3.3.2 城市分布的等级规模规则3.3.3 贝里的城市规模分布四阶段论3.3.1 城市首位度指数城市首位度指数包括二城市指数、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都是用于反映最大城市与其他城市规模分布关系的指标。(1)城市首位度城市首位度是马克杰佛逊(M. Jefferson)在1939年提出的对国家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一种概括。首位度是指一个国家最大规模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规模的比值。首位度高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首位城市与双中心城市首位城市,即最大城市,其规模远远大于第二位的城市,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方面起着领袖

15、的作用。领袖城市将高级人才和高层经济社会活动吸引过来,从而成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象征。如果城市首位度很低,而第二位城市与第三位城市规模差异非常大,这样的城市规模分布通常被称之为双中心型城市规模分布,或者称之为双中心型城镇体系。(2)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为了比较全面的反映规模最大城市与整个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关系,又有人提出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分别代表最大城市规模与第2、3、4位城市规模之和的比值以及最大城市规模的2倍与第2-11位城市总规模的比值。四城市指数:十一城市指数:3.3.2 城市分布的等级规模规则等级规模规则是迄今为止研究城市规模分布运用最广的理论,也是能够最接近阐述城市等

16、级与规模之间关系的模型。等级规模规则(rank-size rule)理论模型由奥尔巴赫(F. Auerbach)1913年提出,捷夫(H. W. Singer)和罗特卡(A. J. Lotka)等人又予以补充和发展的关于城市规模分布。等级规模规则是指城市体系沿着由大到小的规模排列,随着排序的增加城市规模逐步下降,并且下降的幅度逐步减小,即每两个相邻城市间的规模差异缩小。等级规模规则奥尔巴赫将城市的等级规模规则用公式表示为:设定:Pi:将所有城市由大到小排序,第i位城市的人口规模; I:第i位城市排序的序号 K:常数则有:美国2000年5万人以上的城市化地区等级规模分布图捷夫和罗特卡模型捷夫提出

17、在经济发达国家,常数K就是该国家最大城市的人口。1925年罗特卡通过对美国的研究,拟合得出美国城市规模分布符合如下模型:罗特卡模型随后被广泛推广,其一般形式为:捷夫模型是罗特卡模型的特例,当q越接近1,城市规模结构就越接近标准的等级-规模分布。3.3.3 贝里的城市规模分布四阶段论美国地理学家贝里通过对38个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城市发展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模往往起步于首位度高的城镇体系类型,随着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日益复杂化,其城市规模分布将呈现出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减少的规律。贝里根据实证研究,提出一个国家城市规模分布遵循由首位分布向等级规模分布转变的规律,这一

18、过程可以通过对数正态分布表现为4个阶段(下图),图中N为各规模城市人口的累积百分比。贝里的城市规模分布发展模式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贝里的城市规模分布发展模式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3.4 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经济学分析(略)本章小结1. 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履行着商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的职能,城市普遍要履行的这种职能叫中心地职能,在这个意义上城市被称为中心地。中心地按照K=3、K=4和K=7的原则形成,各级中心地规模主要取决于市场区范围和购买力。2. 勒施提出由于交通方便,可以延长商品销售的经济距离,因此市场区会在交通干线上向两边延伸,形成矩形,而不再是标准的六边形。艾萨德研究了在人口分布不均匀条件下的中心地模式。提出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市场区范围通常比较小,则同样大面积的地区中心地比较多,反之亦然。3.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通常通过城市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表示。城市等级规模规则反映的是城市体系规模位序的基本特征和规律。4. 中国在城市化高速成长期,由于长期停止设置新的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