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_第1页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_第2页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_第3页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配合物的生成与软硬酸碱理论:供电子的是碱;接受电子的是酸。硬酸:正氧化态高、离子半径小、不易变形;硬碱:负氧化态低、原(离)子半径小、不易变形。软酸:正氧化态低、价层d电子数多、易变形;软碱:负氧化高、半径大、易变形、有价d空轨道或低能量的*空分子轨道。离子的软硬调节方法:降低电荷变软,升高电荷变硬,如NH3NH2-N3-;改变氧化态,降氧化态变软,升氧化态变硬,如Cu2+Cu+;软硬酸碱结合规律:软亲软、硬亲硬,软硬结合不稳定。软硬酸碱理论的成键解释:硬亲硬是由于成键键长短而稳定;软亲软是因为同时形成配位键和反馈配位键,因键多稳定。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软亲

2、软中的反馈键dd反馈键d *反馈键配合物的生成引起物质性质变化溶解度变化:增大或沉淀生成,如Zn(OH)2/NH3、Fe3+、Fe2+/CN-酸碱性变化:使酸的酸性增强,使碱的碱性增强;如HF/Al3+、Cu(OH)2/NH3颜色改变:配位场的改变引起d-d跃迁光谱变化,配体光谱也会因此而变;如Cu2+/NH3氧化还原性变化:降低了氧化型或还原型的浓度,氧化型浓度降低则氧化能力下降、还原型的浓度降低则还原能力下降。如Au +O2/CN-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阳离子的形成方式单原子阳离子:最常见的存在方式,通常是金属阳离子,尤其在强酸性溶液中;同核多原子阳离子:即离子簇,水溶液中较少见,多见于熔

3、盐和固体中,尤其是过渡金属易生成该类阳离子。如Hg22+、Timn+等;高氧化态金属与O形成的多原子阳离子,水溶液和熔盐中均常见;如VO2+、BiO+、TiO2+等;金属与非氧非金属形成的多原子阳离子,水溶液中较少见,多见于熔盐中,如AlF2+等;金属与配体形成的阳离子:很常见于配合物中;非金属间形成的阳离子:较少见,一般是季胺类和叔醚类,也有象NH4+和PCl4+等。简单阳离子的电子构型及特点:8e构型:包括IA、IIA、Al3+、 f区及前d过渡元素的最高氧化态金属阳离子;无d电子,亲氧能力强,除前d过渡元素离子外均难形成稳定配合物。18e电子构型:包括IB(I)、IIB(II)和第四周期

4、及以下p区金属元素的最高氧化态;18+2e电子构型:包括第四周期及以下p区金属元素的最高氧化态-2。这两类电子构型的共同特点是d电子最多,亲氧能力差,亲硫能力强,形成配合物能力强于8e构型而弱于9-17e构型。9-17e构型:d过渡元素中氧化态未达到其价电子数者;通常有低能量的空(n-1)d价轨道,d电子少及氧化态高者亲氧,d电子多且电荷低者亲硫;极易形成配合物。阳离子的主要分离方法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主要利用其两性。配位能力:过渡元素的配位能力远强于主族,以此将主族金属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分开。沉淀的生成:主要利用氢氧化物(pH控制)、硫化物(pH控制)和其它沉淀反应。氧化还原性:过渡金属的氧化

5、态变化大,改变氧化态从而改变其性质,再进行分离。物质的溶解度规律盐的溶解度规律:大体积的阳离子与大体积的阴离子结合水溶性小;小体积的阳离子与小体积的阴离子结合水溶性小;复盐的溶解度比单盐小;除碱金属及铵以外的盐一般强酸盐大都易溶而弱酸盐大都难溶。小分子的相溶性规律:分子间作用力的种类和大小均相似的相溶性好。实验注意事项二2中改为HgCl2中加入SnCl2才会出书上的现象。做分离时在离心试管中进行;每次沉淀时沉淀剂都是稍过量的;离心后清液用专用滴管吸出留后用,沉淀经洗涤(加水后用尖玻棒搅动,再离心,水洗液弃去)后再用;滴管每吸液一次后都要用去离子水清洗(三个烧杯都分盛去离子水,每个烧杯吸三次都弃

6、去)!1 Na+ + Sb(OH)6- = Na Sb(OH)6 2 K+ + HC4H4O6- = K HC4H4O6 3 Mg2+ + 2OH- = Mg(OH)2 吸附镁试剂成蓝色4 Ca2+ + C2O42- = CaC2O4 5 Ba2+ + CrO42- = BaCrO4 二1 Al3+ + 3HR + 3NH3 = AlR3 + 3NH4+2 Sn2+ + 2Hg2+ + 2Cl- = Hg2Cl2 Sn2+ + Hg2Cl2 = 2Hg + 2Cl- + Sn4+3 Pb2+ + CrO42- = PbCrO4 PbCrO4 + 4OH- = Pb(OH)42- + CrO42-相关反应方程式4 Sb3+ + NO2- +H2O + 6Cl- = SbCl6- + NO3- + 2H+5 Bi3+ + SC(NH2)2 = Bi(SC(NH2)2)43+6 Cu2+ + Fe(CN)6 4- = Cu2 Fe(CN)6 7 Ag+ + Cl- = AgCl AgCl + 2NH3 = Ag(NH3)2+ + 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