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与作业改善ppt课件_第1页
标准工时与作业改善ppt课件_第2页
标准工时与作业改善ppt课件_第3页
标准工时与作业改善ppt课件_第4页
标准工时与作业改善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积极的任务态度灵敏的任务方法 高尚的职业品德顽强的拼搏精神W T怡和纸业包装(中国)规范工时制定与任务改善IE 部培训教材编辑高 欣日期:2003年10月前序 企业管理改善的基石在于规范化制度化的建立,而规范化制度化的建立又仰賴于计量化管理。培训目录第一章. 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第三章.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运用第四章. 运用综合数据法制定规范工时第五章. 运用任务抽查法制定规范工时第六章. 规范工时在管理上运用的关键第七章. 任务改善的方法与科学化理念第八章. 运用程序分析与搬运分析进展有效改善第九章.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第十章. 运用任务抽查法进展任务改

2、善第一章.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计量化管理的必要性 公司的方案 执行与控制的管理任务绝大多数都是依赖数字来做准确的描画,纯粹口语性(或文字)的指示是很容易呵斥模糊与误解由于大部分口语或文字只剩下空泛的名词或描画词短少数字作比较那么无法准确地阐明问题所在。 第一章.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 一. 计量化管理的必要性 1. 工厂管理需求计量划方法 1). 营销管理模块 2). 消费技术模块 3). 制造与消费管理模块 4). 资材管理模块 5). 财务管理模块 6). 行政管理模块 第一章.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 一. 计量化管理的必要性 2. 工厂计理化科学管理之思索 思索构造 修订规范 设定规范 依规范 修

3、订方案 统计分析 展开方案 差别与缘由 依預定方案 依方案目的控制 展开作业 各项作业实况与差别第一章.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 一. 计量化管理的必要性 3. 工厂管理有哪些计量化管理 1). 消费排程 2). 作业规范 3). 进料质量管理 4). 用料本钱管理 5). 绩效管理 第一章.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 二. 认识规范工时的构造与根本条件 规范工时是工厂管理中最公正客观的计量化规范如正确运用, 对管理任务将有相当准确有效的助益.相反假设规范工时不准确 将使方案控制与分析任务堕入困扰争论.同时,既使规范工时不准确, 也不能持逃避的心态故意置之不理而是要深化认识它并加以 修订使它到达准确至少是可

4、用程度。第一章.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 二. 认识规范工时的构造与根本条件 1.规范工时的构造 1). 规范工时是以各个作业为对象所测定的结果即为 单一工序的时间。 2). 规范工时要包括预备工时与单件工时而且要个別 测定。 3). 规范工時是该项作业所含的各单元或动作的整合。 是整合而非集合 消费批工时预备工时完工件数单件工时 第一章.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 二. 认识规范工时的构造与根本条件 2. 规范工时的内涵 规范工时是指在一定的任务方法、条件下任何正 常的人以正常的速度能完成某项作业的 时间。 正常工时是指所测定的对象(作业员)未必正好在正 常形状、 正常速度下。最后运用评选系数 作调整使之

5、接近正常的速度程度。 规范工时正常时值 (1宽放率) 正常时值平均时值 (1评选系数) 第一章.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 二. 认识规范工时的构造与根本条件 3. 规范工时必需根据的根本条件 1). 正常作业环境形状下 2). 确定而合理的最正确任务方法 3). 适任合格的作业员 4). 以一定的正常的速度进展作业第一章.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 三. 测定规范工时的方法 规范工时的运用是一种科学管理,所以一定要运用科 学的方法來测定它。但是有些企业贪图方便而采用简陋 的方式如阅历臆测法 历史记录法。 阅历臆测法是指讨教于车间有阅历的人员,包括技 术工或车间主管依他們的阅历直接提 出某工件 某作业工时基准

6、而不作实 地測定。 历史记录法是指以工时记录单为根据由现场作业员 在实践作业时依实况填入某任务件 某 制程的产量及作业工时经过对大量的同 样数据加以统计比较(其实只是简单平均) 而得出所谓的规范工时。第一章.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 三. 测定规范工时的方法 秒表测时法在作业现场针对作业内容以秒表为工具作深 入的观测与记录。同時要了解作业员的实践速度 予以评选调整使之到达接近规范速度的狀态。 综合数据法以作业单元为中心按统计方法把一样或很类似 的单元综合起来建立规范时值表。任务件设计完 成后并确定了它的制程工序与作业方法就拿 以单元为基准的时值表加以组合。 預定动作时间规范法先测定各种动作的规范时值

7、作为一致 规范。测时只需确定待测定的任务方法与动作 內容最后把預定的动作时值組合起來。 第一章.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 四. 规范工时的运用方向 1. 消费排程上的运用 排程工时预备工时单件规范工时排程量 2. 产能负荷管理的运用 负荷工时预备工时单件规范工时 周排程量 3. 作业绩效管理的运用 1). 消费净效率 淨效率有效工时 (总工时 损失工时) 100 2). 时间损失率 时间损失率总损失时间投入总工时 100 第一章.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 四. 规范工时的运用方向 4. 规范本钱管理之运用 规范(制造)本钱的构造 直接用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物流费用 (产品构造) (厂內厂外) 设备 厂

8、房 能源 消费 折旧 折旧 耗费 耗材第一章.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 四. 规范工时的运用方向 5. 装配消费线平衡的运用 1). 各任务中心之间任务量的平衡 2). 消费线的平衡 各工序净时间总计 消费线平衡率 100% 最长的工程的净时间 本线人数 6. 任务改善的评价 1). 工艺或消费工程师 2). 现场人员第一章.规范工时概论与运用 五. 运用规范工时的限制 1. 必需在正确科学的方法方式下测定 2. 必需善用调整方法 3. 不适用办公室管理事务作业 4. 未能确定的任务方法 六. 建立维护(修订)规范工时的机制 1. 任务方法变化时 2. 消费设备变化时 3. 产品种类变化时第二章.运

9、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一. 秒表测时法的精神 1. 了解根本背景 1). 产品的制程与作业 2). 作业的方法与规范 3). 进展该项作业的人或机器 2. 必需坚持的精神 1). 必需测时于正确的任务方法 2). 必需观测于现场实践作业 3). 必需具有明确的原始记录 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二. 秒表测时需运用的工具 1. 秒表(Stop Watch) 2. 时间研讨之表格 1). 标头测时对象、 任务方法 2). 测时原始资料栏 3). 时值整理栏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三. 秒表测时的执行程序 1. 确定测时对象(工件)与目的 2. 確定任务方法与任务环境

10、 3. 预先观测并建立作业单元 4. 实地观测并记录单元时值 5. 根本的时值整理 6. 计入评选与宽放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四. 划分作业单元的理由与技巧 理由 1. 为了正确的给予评选 2. 明确作业细节提示改善 3. 作业条件、 方法改动时的部分重测 4. 日后综合数据编定之用 技巧 1. 要有明确的始止点 2. 工时太短的单元不宜划分 3. 区分手动单元与机械自动单元 4. 区分机械内、外手动作业单元 5. 分别规那么与不规那么单元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五. 延续测时法需留意的技巧 延续测时法测时任务开场就按下秒表中间包括各周程 各作业单元直到完成时才按

11、停秒表。 1. 单元观测发生漏记 2. 省略的作业单元 3. 两个作业单元的相互颠倒 4. 外来单元的记录 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六. 运用统计方法整理观测时值的要领 1. 摒弃异常值 1). 挪动全距法 2). 算朮平均法(比初次总平均高30%与低25%的值弃去) 3). 众数法 2. 求取合理观测周程数 1). 以公式求取合理观测周程数 2 40 n c b X a X合理的观测周程数 n 预先观测的周程数 a 该作业单元的每个时值的总合 b 该作业单元每个时值的总合的平方 c 该作业单元每个时值的平方的总合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六. 运用统计方法整理观测时

12、值的要领 2. 求取合理观测周程数 2). 高氏观测记数表 周期時間觀測次數40min以上32040min51020min8510min1025min1512min200.751.0min300.50.75min400.250.5min600.10.25min100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七. 运用评选技巧得到正常工时 1. 评选需求的來源 测时人员可以按照本身所认定的正常速度依循一 定的方式与数据将过快或过慢的作业加以调整,使之 成为接近正常速度程度的时值。 2. 正常速度的定义、条件 定义 1). 在30秒种內将52张扑克分成4堆间距30cm左右。 2). 无负重形状下成年男

13、子在平坦的路上以21秒钟 走完30米的速度。 条件 3). 必需基于合格胜任的作业员即阅历、体能。 4). 运用的任务方法必需正确。 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七. 运用评选技巧得到正常工时 3. 速度评选的运用 速度评选就是由测时人员以客观方式直接估定被观 测者当时的速度以百分率表示直接调整所测定的平均 工时。产业界的阅历速度评价不应低于67 也不应高 于125 。 4. 平准化评选 影响速度的四大缘由 熟练程度 努力程度 任务环境 一致性 熟练度任务进展的順畅性 努力度任务的志愿 任务环境如溫度 湿度 通风 光线等等 此影响较小不考慮。 一致性同一作业单元的测时值能否非常接近,

14、不考慮。 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七. 运用评选技巧得到正常工時 4. 平准化評比 熟练度调整系数 超优A1+0.15A2+0.13优B1+0.11B2+0.08良C1+0.06C2+0.03平均D+0.00可以E1-0.05E2-0.10劣F1-0.16F2-0.22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七. 运用评选技巧得到正常工時 4. 平准化评选 努力度调整系数 超优A1+0.13A2+0.12优B1+0.10B2+0.08良C1+0.05C2+0.02平均D+0.00可以E1-0.04E2-0.08劣F1-0.12F2-0.17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七.

15、 运用评选技巧得到正常工時 4. 平准化评选 任务环境调整系数 一致性调整系数 超优A+0.06优B+0.04良C+0.02平均D+0.00可以E-0.03劣F-0.07超优A+0.04优B+0.03良C+0.01平均D+0.00可以E-0.02劣F-0.04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七. 运用评选技巧得到正常工時 5. 合成评选 合成評比是从秒表测时整个周程中取出假设干人 任务业的单元取其实测平均值再用预定动作时间标 准法分析该单元的时值最后將两者相比較求取评选 系数。(此评选要具备PTS的技巧) 6. 评选时需留意的要点 1). 评选只针对人任务业单元不可针对机械自动作业。 2

16、). 尽量防止太客观的评选如式。 3). 只对一切人任务业单元一致评选即可(同一作业员)。 4). 测时员的评选训练很重要每半年或一年要进展训练。 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八. 赋予宽放得出规范工时 1. 宽放的种类 1). 生理宽放 2). 疲劳宽放(肉体疲劳精神疲劳) 3). 管理宽放 4). 特殊宽放 2. 国际劳工局(ILO) 疲劳之宽放率区分男女站立操作1%2%不自然姿势稍不舒适2%3%悬挂向上5%5%很不舒适7%7%重量2.27kg以上0%1%阻力4.54kg以上1%2%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八. 赋予宽放得出规范工时 3. 定率宽放法的运用 公式 合

17、计疲劳宽放率(AB) CD A肉体宽放率 B精神宽放率 C对停休时间的恢复系数 D对单调感的宽放率(不予思索) 4. 肉体疲劳宽放率程度宽放率极轻1.8%轻3.6%中5.4%重7.2%极重9.0%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八. 赋予宽放得出规范工时 5. 精神疲劳宽放率 6. 对停休时间之恢复系数停休时间比率恢复系数0%5%1.006%10%0.9011%15%0.8016%20%0.7121%25%0.6226%30%0.54程度宽放率轻0.6%中1.8%重3.0%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八. 赋予宽放得出规范工时 7. 肉体宽放率 是针对作业姿态 分量 阻力而言由

18、于作业姿态 和分量 阻力会使人产生疲劳。 8. 精神疲劳宽放率 是针对留意力集中需求集中眼力及精神去执行的工 作会影响到人体的疲劳。 9. 对停休时间之恢复系数 是指在整个周程中其机械自动作业单元中人体可以 休憩以恢复疲劳的时间占整个周程时间的比率依此比率 所订出的恢复系数。第二章. 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规范工时 八. 赋予宽放得出规范工时 10. 产业别宽放率之参考(日本)产业别代表公司生产形态生理宽放疲劳宽放管理宽放精密工业A量产2%3%0%2%4%5%量测仪器B量产2%3%0%2%4%5%轻电机C量产2%5%8%轻电机D量产4%1%10%3%重电机E单件3%2%25%4%7%汽车F量产3%

19、4%0%8%6%汽车G量产4%1%12%5%橡胶I量产2%5%5%15%5%15%化学工业J量产5%7%25%35%5%10%第三章.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运用 一.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需求背景 1. 秒表测时法存在的问题 1). 消费效率到达一定的稳定程度才可实施 2). 评选的困扰 3). 时间本钱的耗费 2. 当前制造业的姿态 1). 多批且少量消费 2). 订单交期缩短(OEM ODM)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按照客戶規 格進行代任务业的厂商。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具有自行设计能 力可協助

20、客戶进展規格设计的代工厂商。 3). 多种类消费产品寿命周期短。 4). 订单数量交期多变。第三章.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运用 一.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需求背景 3. 更高程度的需求 1). 无困扰的评选步骤可以信任。 2). 采用合成法把根本的正确数值组合即可且本钱 最低。 3). 在产品设计完成任务件的路程表与各个工序的作 业规范制定后就可预测出规范工时。 3.1). 及早测试任务方法的经济性。 3.2). 及早设定消费线的产量消费绩效的基准。 3.3). 及早更准确的预测消费本钱。 3.4). 及早测试流水线各作业部设计的平衡性以 便更进一步地改善。第三章.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运用

21、二. PTS法的根底与原由-动作分析 1. 十七种动素 1). 第一类动素-进展任务的要素 伸手(Reach) 简称 RE 移物(Move)简称M 抓取(Grasp) 简称 G 对准(Position)简称P 裝配(Assemble)简称A 装配(Disassemble)简称DA 运用(Use) 简称 U 放手(Release)简称RL。 2). 第二类动素-妨碍第一类动素进展的要素 寻觅(Search)简称SH 选择(Select)简称ST 检查(Inspect)简称 I 方案(Plan)简称PN 预对(Preposition)简称PP。 3). 第三类动素-对任务完全无益的动素(无须思索

22、持住(Hold)简称H 迟延(Unavoidable Delay)简称UD 休憩(Rest)简称RT 故延(Avoidable Delay)简称AD。 第三章.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运用 三. 运用MTM-2时值表制定规范工时 1. MTM-2的精神与关键 1). 动作间隔和范围的简化合并 2). 动作形状的简化合并 3). 动作本身的合并 4). 全身动作的简化 注MTM-2的精神关键在于充分的任务改善如发现MTM-2 不准请加以检讨能否忽略了事先的任务改善。 2. MTM-2时值数据卡 MTM-2的时值单位TMU(Time Measurement Unit ) 1TMU0.00001小時

23、0.0006分钟 0.036秒 第三章.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运用 三. 运用MTM-2时值表制定规范工时 3. MTM-2动作定义与变值要素 1). 取物(Get符号为G) 取物的动作有三项变值取物形状、 取物间隔、 物件取重 最后用取重(GW)來补足。 取物形状触取(GA) 一次抓取(GB)就是一次可以抓取及控制该物品 多次抓取(GC)就是抓取的动作较复杂必需两次以 上的抓取及控制。 取物间隔是指开场伸手到物品所在间隔分为五级 5 cm即 0 5cm的间距 15cm即 6 15cm的间距 30cm即1630cm的间距 45cm即3145cm的间距 80cm即4680cm的间距。 注 取物如

24、用到身体幫助的动作要減去身体幫助的间隔。第三章.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运用 三. 运用MTM-2时值表制定规范工时 3. MTM-2动作定义与变值要素 2). 取重(Get Weight符号为GW) 取重是指抓取或控制该物品時手或手臂接受的物体分量 所需的时间。(超越2kg时每1kg补取重时间1TMU) 3). 放物(Put符号为P) 放物的动作同样有三项变值放物间隔物件的分量或阻力 最后用放重(PW)來补足。 放物形状简单放物(PA)是指沒有任何修正动作的放物 对狀放物(PB)是指一次修正动作的放物 复杂放物(PC)具有多次修正的放物。 注太复杂的放物请先做好任务改善不得已时 用秒表测时法解

25、決至于间隔和取物一样。第三章.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运用 三. 运用MTM-2时值表制定规范工时 3. MTM-2动作定义与变值要素 4). 放重(PW符号为PW) 放重是指以手或手指移运物品时因物品分量而影响的額 外 时间。(以2kg为根本再以5kg为级距每一级距多 给1TMU例05kg510kg) 5). 按压(Apply Pressure符号为A) 是以手指或手臂力量加压短暂施力于一物件上挪动距 离应小于6mm否那么另补。施力过久要用秒表测定。 6). 变握(Regrass符号为R) 是指改动物品的握持形状 7). 搖动(Crank符号为C) 以手指或手掌使物品沿圆形途径运动第三章. 预

26、定动作时间规范法运用 三. 运用MTM-2时值表制定规范工时 3. MTM-2动作定义变值要素 8). 眼动作(Eye Motion符号为E) 此动作属断定的性质以凝视于一物开场及视野分开为止。 9). 足动作(Foot Motion符号为F) 为短间隔(不超越30mm)腿部或腳部动作但不是挪动身体。 10). 移步(Step符号为S) 为挪动身体其移動腿部间隔在30cm以上。 11). 弯腰及起立(Bend & Arise符号为B) 指弯腰及起身恢复情况包括蹲下及坐下。 注双膝跪及起立应视为2B。第三章.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运用 三. 运用MTM-2时值表制定规范工时 4. MTM-2时值

27、表 动作距离 GAGBGCPAPBPC-5cm371431021-15cm6101961526-30cm91423111930-45cm131827152436-80cm172332203041取重(GW)1-1kg 放重(PW)1-5kgARECSF三章.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运用 四. 运用MODAPTS制定规范工时 1. MODAPTS的特性 MODAPTSModu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 单元预定时间规范 1). 再次简化动作形状与间隔以身体运用部位來替代间隔。 2). 以MOD(Module

28、)为时间单位 1MOD 0.129秒(未含宽放) 1MOD 1 7秒(含10%宽放) 3). 工时分析记录方式可以采用作业单元MODAPTS法就是采 取动作形状单元加以綜合。第三章.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运用 四. 运用MODAPTS制定规范工时 2. MODAPTS动作时值表 1). 根本身体部位的运用 2). 取物的辅助动作身体部位符号时间值手指M11 MOD手掌M22 MOD前臂M33 MOD上臂M44 MOD肩M55 MOD符号时间值定义G00 MOD触 取G12 MOD简单的手指夾取G35 MOD比G1更复杂的抓取第三章.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运用 四. 运用MODAPTS制定规范工

29、时 2. MODAPTS动作时值表 3). 放物的辅助动作符号时间值定义P00 MOD简单放物P22 MOD需一次修正动作的放物P55 MOD超出P2以上的多次修正放物第三章. 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的运用 四. 运用MODAPTS制定规范工时 2. MODAPTS动作时值表 4). 除根本身体部位及取物放物辅助动作以外的动作动 作符 号时间值说 明重 抓R22 MOD重抓或移开手指位置的动作按 压A44 MOD压下 用力为实地控制而用力旋摆动作C44 MOD旋摆动作用手或手臂使物呈圆狀移动眼动作E22 MOD视觉焦点或眼睛移动到某个区域判 断D33 MOD依一定的标准做简单的判断搬运重量L11

30、MOD放置动作时单手每增加4kg应加1MOD足部动作F33 MOD以腳裸为支点的足步动作步 行W55 MOD每步行1步加5MOD含用力的足步动作弯 腰B1717 MOD弯腰与起身坐 下S3030 MOD坐下与站起來第四章. 运用综合数据法制定规范工时 一. 综合数据法的根本精神 1. 运用合成法的组合方式 组合法先以科学化的工程分析方法建立很细密的规范元件 再设定各元件的属性需求时可以有系统的组合变 成可用的元素。 系统的组合按照任务方法的动作順序把适宜的单元或元件 与它的时值串联起來变成该作业的正常工时。 2. 投产前可准确预测作业工时 测时人员的任务在产品或工件消费之前依阅历或工艺工程 师

31、的作业规范正确地分析出任务方法之下的作业內 容再取适宜的作业单元及其时值能算出准确的正 常工时供各项方案运用。第四章. 运用综合数据法制定规范工时 一. 综合数据法的根本精神 3. 机器自动作业的正常工时 根据作业规范用公式直接算出正常作业工时。 4. 得到基层人员的信任 在划分得好的作业单元根底上再细致地把各种作业內容 加以規范变成元件。 5. 只需产业制程一样可直接套用 综合数据法在一个工厂內只需设备配置 任务方法类 似可以直接套用于制定好的作业单元(时值)基准。第四章. 运用综合数据法制定规范工时 二. 综合数据法的呈现方式 综合数据法是一种规范元件导向的方式必需条理清楚列出 不同作业类

32、別之下不同的规范元件而元件又以表格 图形或表 现出不同的形状或条件个别赋予正常工时。 1. 表格方式 1). 性质是指该项作业单元计算工时的方式。 2). 定常单元完全不依任务件的条件而引起任务件属性与工 时的变化故只需一个数值。 3). 变动单元作业单元的属性或工时会依任务件的条件而变 动。 4). 条件是指任务件的材质或其它能引起作业规范改动且 工时有较大差别的事项。第四章. 运用综合数据法制定规范工时 二. 综合数据法的呈现方式 2. 直线图方式(常用于变动单元) 1). 变动属性指该作业单元的变动缘由。 2). 工时直线图工时依属性而变动的状況可直接查对橫轴 的属性的量而查出纵轴应的时

33、值。 3). 复式直线图该作业的属性具备两个以上的变动要素。 第四章. 运用综合数据法制定规范工时 三. 研讨与建置综合数据表 1. 研讨建置综合数据法的根本程序 1). 作业的区分与建构 要列举它的大分类 中分类 细分类才能够很有 系统的归属。 2). 作业单元的決定与区分 要对每个不同属性进展事先丈量分别建立它的规范 时值再加以选择组合。 3). 定常时值单元 的建立 3.1). 运用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直接建立 3.2). 运用秒表时法以往的原始数据资料 3.3). 运用秒表针对该定常单元定出规范时值 4). 用计算公式建立变动单元的时值 第五章. 运用任务抽查法制定规范工时 一. 任务抽

34、查法的根底实际 1. 任务抽样的根本原理 抽样就是从某些大量的数据中抽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以 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倾向或比率作推定的根据。 1). 所获得的样本必需有代表性 2). 样本虽具有代表性但仍需一定程度的大量原始资料 3). 样本的资料必需是实践的原始资料 4). 必需符合统计学上可靠性的要求(以平均值为中心数据结 果在2个规范差左右范圍之內且占总测数据的95%以上)。 2. 任务抽样的用途 秒表测时法密集抽样 任务抽查法分散抽样 1). 任务改善战略方向的提示 2). 设定宽放率 3). 估定规范工时第五章. 运用任务抽查法制定规范工时 二. 任务抽查的执行步骤 1. 观测对象或工程的決定

35、 任务改善浪费或不合理的工程 研讨宽放率观测于休憩与停頓 制定规范工时有产量作业无产量作业停頓沒有稼动。 2. 拟定观测方案 1). 分析出合理的资料数 P(1-P) SP = Z n S=需求精度(相对误差) P=观测事项发生率 Z=分布范圍 n=观测次数第五章. 运用任务抽查法制定规范工时 二. 任务抽查的执行步骤 2. 拟定观测方案 2). 要确定观测的总时间 3). 执行抽查任务 随机时间每次抽查时故意提早或延后几分钟 随机道路每次抽查时要选用不同的道路 4). 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归纳 5). 换算规范工时(应含宽放率)第五章. 运用任务抽查法制定规范工时 三. 任务抽查制定规范工时的范

36、围 1. 被观测的车间的各个作业部必需消费同一个产品或同个产品群 之內制程任务方法作业规范一样。 2. 观测期內消费的产品或制程作业要一样即少种类大量消费 的形状。 3. 观测期间被观测车间的机器人员编制要固定且出勤时间 要有規律。第六章.规范工时在管理上运用的关键 一. 管理任务中需求运用规范工时的理念 1. 规范工时是设定管理基准的根底工具而不是管理本身 规范是科学化处置的结果只思索任务方法且仅设定 在合理的能够到达的理想方面而不思索个人的差别或短时间 內特殊狀況的差别。 科学化就是运用工程分析的手法深化细节排除各种 浪费并思索改善之处最后得到精准可信可以重現的结果。 2. 规范工时必需建

37、立在科学化方法之上 科 学 化 方 法秒表测时法 預定动作时间规范法 综合数据法 非科学化方法历史记录法 阅历臆测法 3. 必需注重维护规范工时的机制管理上要及时调整第六章. 规范工时在管理上运用的关键 二. 规范工时在消费管理上的运用 1. 细排程的根本原理 细排程功能针对消费批或自制件的各工序及制程的进度按排 针对作业组中的作业员及机器的任务安排。 2. 以规范工时展算制程工期的构造 制程工期=预备工时+(消费批量单件工时)+宽裕工时 3. 产能负荷管理的根本原理 产能负荷狀況是指适宜去执行该项作业的任务中心机器或作 业员及可作业的产能工时在排程时段能否足 够应付该段作业的需求及负荷工时。

38、 负荷工时=预备工时+(排程量 单件工时)第六章. 规范工时在管理上运用的关键 三. 规范工时在车间绩效管理上的运用 1. 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1). 工艺方面的努力包括自动化技朮及作业规范 的优化 同时包括任务设计与改善。 2). 管理方面的努力包括減少停工待料及机器缺点的发生。 3). 人性方面的努力包括借奖惩制度以鼓励员工干部使之 更积极。 2. 绩效的计算工式 毛效率= 有效产出工时 投入总工时 100% 淨效率= 有效产出工时(投入总工时-责任外损失工时) 100% 损失工时率= 責任內损失工时 投入总工时 100% 有效产出工时=(制程良品数单件工时)+预备工时第六章. 规范工时在管

39、理上运用的关键 四. 规范工时在本钱管理上的运用 1. 本钱工程 本钱工程直接资料 直接人 工 制造本钱 2. 直接资料本钱的展算 3. 直接人工本钱的展算 4. 设备折旧与能源费用的展算 5. 本钱差别分析第七章. 任务改善的方向与科学化理念 一. 任务改善的目的 1. 消除浪费 2. 提升产量与任务效率 3. 减少制程质量不良与困扰 4. 提升产销竞争力 5. 平安上的改善第七章. 任务改善的方向与科学化理念 二. 进展任务改善的六步骤 1. 选择改善主题的对象 对企业效益影响不大的工程无需花时间改善。 2. 观测并记录现状现实 先摒弃客观细心察看现状包括作业流程与操作条件。 并用系统的记

40、录方法记录作业的困难与值得质疑的问题点。 3. 检讨现状并质疑找出问题点 运用5W1H之方法对现状作业的困难点进展详细质疑。 What(做什么) Why(为什么) Where(何处做) When(何时做) Who(何人做) How(如何做) 质疑的同时要记录下來用特性要因图(鱼骨图)或其它图 表方式有系统的记下。第七章. 任务改善的方向与科学化与念 二. 进展任务改善的六步骤 4. 针对问题点构思改善方法(ECRS四原則) 1). 剔除(EliminateE)沒有必要的动作可以剔除。 2). 合并( CombineC)合并分工太细的作业单元。 3). 重排(RearrangementR)不同的

41、产品需重新安排。 4). 简化(SimplifyS)无法用上述方法改善的只需简化。 5. 建立实施方案 在有了改善想象的同时要担任方案的实施 6. 检讨效果 察看改善后的实践效果第七章. 任务改善的方向与科学化理念 三. 任务改善所运用科学理念与手法 1. 5Why手法 5Why手法追根究底的理念 2. 特性要因图(鱼骨图)的运用 鱼骨图分清主因 次因 细因 主 因资料 人员 机器 作业方法 检测 1). 绘制特性要因图时有两个原則 1.1). 充分集合众人智能 1.2). 要做出更明显可行的结论促使进一步改善 第八章. 运用程序分析与搬运分析进展改善 一. 运用流程图掌握任务全貌的必要性 车

42、间现场的有效性是指对产量与质量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 1. 全时监控与记录 1). 对全体作业员或机器进展观测,找出较大的待改善的工程 进展质疑与改善构思。 2). 只观测于经分析确定待改善的任务事项进展质疑与改善 构思。 2. 任务抽查(间歇方式) 按照预先设定观测工程及表格的定义下以瞬间观测方式 进展记录。第八章. 运用程序分析与搬运分析进展改善 二. 五个事项符号与背后的意义 1. 五个制程中的事项的符号 操作 检验 搬运 停滯 储存 1). 操作指任务件产品真正在执行物理或化学的改动包 括裝配 装配 预备作业 重工。 2). 检验指任务件在等待操作或在操作中以及操作完成后 加以质量或数量

43、的检查。 检验分为自动检查(作业员主导) 被动检查(质量人员) 检验分为感官检验仪器检测 3). 搬运指作业员把任务件或消费工具的挪动包括作业员 的走动及自动设备的搬运。(注以人为对象记录与 分析于停滯或检验或操作以物为对象仍当搬运) 4). 停滯与消费进度无关的事项(不得己的迟延) 5). 储存被規定的必然事项(法定的停滯迟延)第八章. 运用程序分析与搬运分析进展改善 二. 五个事项符号与背后的意义 2. 分析的角度 1). 直接有效益的作业 操作事项 2). 妨碍直接有效益作业进展的事项 搬运事项 检验事项 3). 完全无意义的浪费事项 停滞事项 储存事项第八章. 运用程序分与搬运分析进展

44、改善 三. 运用流程程序图观测记录作业全貌 流程程序图是指运用操作检验搬运停滯储存等五个 事项符号及相关重点敘述记录一个作业的全过程作业任务改善 质疑现改善方法的根底。 1. 流程程序图的根本构造与画法 以人为准就是以一位作业员的全程作业为观测记录对象。 以物为准就是以一个工件以不同作业员不同任务站的全 程狀況作为观测记录对象。 2. 其它程序图画法 就是事先制造五个事项符号的图形以及时间间隔等关键要 点的固定字段边观测边记录。第八章. 运用程序分析与搬运分析进展改善 四. 运用流程程序图进展改善的想象方向 1. 针对五个事项进展质疑与改善(本钱与价值) 1). 有价值的事项-操作 2). 妨

45、碍型的浪费-搬运与检验(其次改善) 3). 完 全 的 浪 费-停滯与储存(首先改善) 2. 针对操作事项的检讨与改善方向 1). 省力化 2). 省人化 3). 省时化(a.作业条件与规范的优化b.夾具与导具的优化) 4). 抑减预备工时 5). 提升良品率第八章. 运用程序分析与搬运分析进展改善 四. 运用流程程序图进展改善的想象方向 3. 针对检验事项的检讨与改善方向 1). 省人化 2). 无检查化 3). 省时化(a.作业员检查b.自动化检验c.抽样检验) 4. 针对搬运事项的检讨与改善方向 1). 搬运间隔 2). 搬运方法 3). 逆搬运 4). 裝卸需求第八章. 运用程序分析与

46、搬运分析进展改善 四. 运用流程程序图进展改善的想象方向 5. 针对停滯事项的检讨与改善方向 1). 干涉性的停滯 改善方向人机程序图与流水线的平衡 2). 制程转移设备要素的停滯 改善方向采用更灵敏的转移设备 3). 流程作业方式要素的停滯 改善方向流程消费方式(作业员为多能工) 4). 派工与进度控制要素的停滯 改善方向派工的严密性及強化各工序的转移作业控制第八章. 运用程序分析与搬运分析进展改善 四. 运用流程程序图进展改善的想象方向 6. 针对储存的检讨与改善方向 1). 储存期的缩短 物料需求規划(MRP)目的是适品 适时 适量的备料 及时供应消费所需。 适品指依循产品构造表或用料表

47、去展开投产用料所需。 适時指依循投产的日程去展开用料的应进料日期。 适量指优先扣出现库存量再核对已订购及未出库。 2). 提升用料的及时性 指后制程向前制程拉动投产所需 刚好及时JITJust In Time第八章. 运用程序分析与搬运分析进展改善 五. 搬运分析与改善 1. 搬运分析表 分析工程搬运点搬运量及方式间隔时间分量等。 2. 搬运改善的想象方向 改善方向搬运距離 一次搬运量 搬运容器 搬运人員 搬运方式 3. 搬运盲点的分析 1). 裝卸作業 改善了解料品的放置狀态再思索裝卸方法。 2). 物品的放置狀态 改善升高物品放置狀态的层次。 3). 逆搬运 改善减少作业站之间因缺点或缺工

48、的回流景象只需削 减备料批量。 第八章. 运用程序分析与搬运分析进展改善 五. 搬运分析与改善 4. 运用活性系数解決搬运困扰 活性系数与物品放置狀态活性系數放置狀态动作需求0零散放在地面或桌上匯集裝上搬移卸下1小量放袋內或箱內裝上搬移卸下2放木板上待搬运搬移卸下3直接放至手推车或卡车上卸下4直接放在传送帶上无第九章.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一. 作业域內的非效率分析 作业域指作业员操作机器作业多人配合同时做一件任务的 分任务业及作业员单独加工动作。 1. 人机配合或多人配合的作业改善 改善人机配合程序图多人配合程序图 2. 作业员动作本身的改善 改善动作要素作业单元及任务场所环境必要时要设计

49、辅助工具來替代人体的动作。 3. 作业条件(规范)的改善 改善消费技朮参数要明确 4. 作业员本身素质与心态改善 改善绩效管理或其他因人而宜之方法第九章.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一. 作业域內的非效率分析 5. 整个作业域改善的范围人机或多人配协作业改善作业条件设计改善作业员素质改善作业员动作改善高质量低不良制造时间短高效率作业域任务改善第九章.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二. 运用人机程序图进展改善的技巧 1. 人机程序图的构造 作业员(左边) 时间线(中间) 机器(右边) 注作业员或机器作业时画实线停闲时画虛线 如多台机每台机画一条线于时间线右边。 2. 运用人机改善图進行改善的目的 1). 找出

50、人机停闲的狀态并改善削减 2). 缩短作业周程时间 3). 研讨一人多机的合理配置 3. 人机程序图绘制程序与要领 1). 预先观测人或机的作业单元与时间 2). 画出略图 3). 以简单的时间观测方式记录各单元的时间值 4). 以时间比例尺画出正式的人机图 5). 进展分析与改善想象并确定改善方案第九章.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二. 运用人机程序图进展改善的技巧 4. 人机程序图的改善想象 4.1. 针对作业员操作单元的改善 1). 改动产品设计的一部分 2). 运用工具或导具 3). 减少不用要的动作 4.2. 针对作业员预备单元的改善 1). 改动作业场所的配置减少走动间隔 2). 运用自

51、动或半自开工具减少调整时间 3). 运用便利的仪器或用抽样检查 4.3. 针对作业员停闲的改善 1). 利用机器作业的同时可做部分预备任务 2). 采取一人多机配置 3). 利用机器自动作业第九章.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二. 运用人机程序图进展改善的技巧 4. 人机程序图的改善想象 4.4. 针对机器操作单元的改善 1). 用更好的机器或工具 2). 修正作业规范条件 4.5. 针对机器预备作业单元的改善(尤其手工配合时) 1). 采用机器自动加工裝置 2). 重组手工与机器的互动关系 4.6. 针对机器停闲的改善 1). 人与机的适当配置 2). 采取自动进料裝置第九章.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52、 三. 运用多人复式程序图进展改善 1. 多人程序图的构造 类似于人机程序图但是必須摒除机器自动作业。 四. 运用动作分析进展任务改善 1. 动作分析的意义与目的 1). 发现人体动作中的闲余时间改善并充分利用。 2). 改良作业方法包括工具之运用以及作业场地之布置。 3). 改良作业方法减少作业员的疲劳加快作业速度。 2. 改善以下要素以提高作业员的任务效率 1). 改善非直接有效的单元或动素 2). 去除停闲等待的单元或动素 3). 抑减会疲劳的单元或动素 4). 改善会影响心情或平安的要素第九章.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四. 运用动作分析进展任务改善 3. 对动图的根本构造 左手动作 左手

53、符号 右手符号 右手动作 注 虛线表示等待或停闲实线表示作业中。 4. 对动图分析的细节內容 左右手的符号其根本意义是分析该动作的形状以利分清它 是有效益的还是妨碍有效益作业或是停闲等待。 1). 单元动作分析 操作 搬运 检查 停闲或等待 操作指两手或单手进展作业的动作有任务效益的。 搬运指以手取物(含任务件或工具)或放物的动作。 检查可用自动化或废除。 停闲优先改善完全沒有效益。 2). 动素分析第九章.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五. 动素分析-动作细微处的改善根源 第一类进展任务必要的动素共計计8個。 对任务具有正面积极效益的部分最后思索改善的对象 第二类会妨碍第一类动素进展的动素合计5個。

54、 会使任务延缓对任务具有消极负面的部分其次改 善的对象。 第三类对任务完全无益的动素合计4個。 单纯耗费工时与人体资源首先要摒除的对象。第九章.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五. 动素分析-动作细微处的改善根源 1. 对任务必要的动素 1). 伸手(Reach符号RE) 定义为空手向某目的物挪动未抓取之前一段动作。 改善缩短间隔及减少手的运动方向控制。 2). 移物(Move符号M) 定义用手將物由某一定点移到另一定点。 改善缩短间隔 用辅助工具 移物方向的控制。 3). 抓取(Grasp符号G 定义物品被控制的瞬间不含延续握取。 改善减少抓取次数 抓取动作简单 运用工具。 4). 对准(Positi

55、on符号P) 定义把物品放置特定位置。 改善运用导具自动对准 检讨任务物的容差。第九章.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五. 动素分析-动作细微处的改善根源 1. 对任务必要的动素 5). 裝配(Assemble符号A) 定义两个任务件合在一同如简单可合在对准动素之內。 改善运用工具替代手工。 6). 装配(Disassemble符号DA) 定义指一物从另一物上脱离为抓取后放手前。 改善运用工具及检讨物品松紧度。 7). 运用(Use符号U 定义运用工具对任务物进展加工操作。 改善设备自动化剔除手工的运用动作。 8). 放手(Release符号RL) 定义将物件放开。 改善运用自动化或延续到下一动素开场

56、。第九章.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五. 动素分析-动作细微处的改善根源 2. 妨碍第一类动素的进展 1). 寻觅(Search符号SH) 定义用手指或眼睛探求对象或工具的位置 改善使物件放在预定位置或运用自动化 2). 选择(Select符号ST) 定义从多件类似中选出其中之一 改善一样物件放在一同或自开工具协助 3). 检验(Inspect符号I 定义检查物件或作业条件能否符合设定的规范 改善采用自动化或抽样检查 4). 方案(Plan符号PN) 定义为进展下一步而进展思索与研讨 改善有详细的作业规范或简化动作程序及步骤 5). 预对(Preposition符号PP) 定义物件在对准之前放在预

57、定位置 改善移物时同时执行预对或运用自动化裝配工具第九章.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五. 动素分析-动作细微处的改善根源 3. 对任务完全无效益 1). 持住(Hold符号H) 定义用手或手指延续握取物件坚持静止狀态 改善用夾具代手工 2). 迟延(Unavoidable Delay符号UD) 定义根本为不可防止的任务中断或迟延 改善重新设计作业方法或运用自动化可两手同时作业 3). 故延(Avoidable Delay符号AD 定义故意或因忽略发生任务不良只好暂时中止 改善加强作业员训练或运用绩效管理减少故意要素 4). 休憩(Rest符号R) 定义作业员疲劳稍稍休憩后再重新任务 改善以工具或夾具及调整任务环境降低其疲劳第九章.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六. 运用对动图进展动作分析 1. 对动图的运用 1). 预先观测 2). 初步划出左右手的个别动作的內容 3). 确定填入左右手动作內容及符号 4). 进展质疑提出改善方法 5). 改善方案确实定与建议第十章. 运用任务抽查法进展任务改善 一. 稼动率分析 1. 稼动率(作业率)分析的意义 稼动率分析运用密集或分散观测的手法针对制造资源中的 人员或机器进展观测记录知道有实践价值的作 业的程度进而分析无价值的肇因并改善间接 提高其作业效率。 2. 密集观测的稼动率分析法 密集观测就是运用全程严密观测并记录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