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复习题_第1页
初中语文复习题_第2页
初中语文复习题_第3页
初中语文复习题_第4页
初中语文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积累运用(29分)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惬意(qi) 怅惘(wng) 泛槛(ln) 稠密(chu)B.恍惚(hung) 灌概(gi) 淙淙(zng) 污垢(gu)C.精髓(su) 繁衍(yn) 翘首(qio) 籁籁(s )D.嶙峋(ln) 吝啬(s) 攒聚(cun) 贮藏(zh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玲珑剔透 如愿以偿 分道扬镖 梦魂莹绕生意盎然 清奇俏拔 浮想联翩 可见一班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A.通过开展“诵经典,唱红歌”等活动,使同学们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热爱。B.美日进行联合军演,令钓鱼岛的

2、气氛更加紧张。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5、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A. B. C. D.6.默写。(10分)(1)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 。(2)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3)与朱元思书的中心句是 , ;

3、, 。(4) ,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苏轼)(5)晓战随金鼓, 。7名著阅读(3分)、 的格列佛游记记录了主人公环游四国的故事,其中格列佛在最后一站 国的一段经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耶胡”各种特点表明, 它就是 的象征。4、阅读材料,完成第14题。 (6分) 2011年7月20日7时10分,大连市开金州新区金石滩凉水湾路段,一辆载着17个孩子的轻型封闭货车与迎面而来的奔驰车相撞,车上的17个孩子不同程度受伤。此车是幼儿园园长为了接送孩子而雇来的“黑校车”。 2011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正林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私自改装限乘9座的校车,搭载幼儿及教师64人,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

4、门前,与向西行驶的东风牌货车相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当场死亡5人,后因伤势严重救治无效又死亡16人,受伤幼儿43名。(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校车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两点即可)。(2分)(2)某校要举办一次“安全乘校车”的宣传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的方式。(2分)活动方式一: 活动方式二: (3)请为乘校车的同学提两条安全乘校车的建议。(2分)一、1.D 2.镖镳 俏峭 班斑 莹萦 3.B 4.B 5、A 6、略7、 斯威夫特、 慧骃国(智马国) 人类8(3分)违规超载;私自改装车辆;学校领导安全意识不强,雇用黑校车;车资源不足,校车设备落后。(答对两点即可)9(4分)例1:各班举办一次

5、“安全乘校车”的主题班会。 例2:学校举办一次以“安全乘校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10(3分)例:不在车内打闹。不把头、手伸出车窗外。拒乘超载车等,言之有理即可。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9-10题。(6分)惠崇春江晚景 苏 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题画诗,既描述了画面的景象,又充分展开了诗人的想象。B首句描写岸上场景,突出画面的春色盎然,色彩明丽。C前三句所描述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形象生动而又意境丰满的早春画面。D第四句也是对画面的描述,描写了随春潮而上的河豚,使画面生机勃发。10

6、、“春江水暖鸭先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你从蕴含的哲理角度作一点赏析。(2分) 答案 D、问:”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了怎样的哲理?答:这句 HYPERLINK / t _blank 诗强调了实践精神,也反映了作者对 HYPERLINK /index.html t _blank 人生的探索精神 HYPERLINK / t _blank 赏析这首题图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

7、下水嬉戏了。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二)(1114小题,共l2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8、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四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畜:同“蓄”。 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微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9、(1)渔人甚异之 异: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3)颖脱不羁 羁: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辍: 1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1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1. (1) 对感到诧异 (2) 类 (3) 束缚,拘束 (4) 停止1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0、。13.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2分)。(意思对即可)14.(1)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2) 只要懂得琴中的乐趣,何必非要(在琴上)抚出美妙的音乐呢!15(2011甘肃省兰州市)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0-14题。(13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

11、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1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三处)。(3分)乃 令 符 离 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11.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吴广素爱人 素: (2)将军身被坚执锐 身: HYPERLINK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而戍死者固十六七13.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 )(2分)A.并杀两尉 失期当斩 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攻大泽乡C.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 皆已失期 为坛而盟14.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4分)【答案】10.(3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11.(2分)(1)向来,

13、一向 (2)亲自,亲身12.(3分)可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十六七”1分)13.(3分)C14.(4分)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并建立张楚政权;各郡县纷纷举事响应陈涉。、阅读理解(12分)(一)儿子的鱼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

14、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A)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15、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

16、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D)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6、整体感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方框里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

17、充完整。(2分)拉锯战与鱼周旋捕鱼成功 8、问题探究(6分)(1)小说以“儿子的鱼”为题目有什么含义?(2分)_(2)小说中的父亲为什么在儿子面对困难的时候却不伸出援助之手?(2分)_(3)你认为小说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一位男孩?(2分)_ _ 9、生活中,你捕到过自己的“鱼”吗?请写出你“捕鱼”的经历和感受。(4分)我的经历:_ 我的感受:_ 。(二)(12分)14、沉入深水区 拖入灌木丛(2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 16、(1)表明这是儿子的劳动成果;强调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尊重、肯定、欣赏。(2)是为了让儿子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是为了让儿子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3)是一个沉着坚毅、倔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