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3 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v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物质循环的概念、物质循环的概念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态系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态系统的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这种物质循环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这种物质循环又叫又叫生物地化循环生物地化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
2、用。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用。2、物质循环的特点、物质循环的特点水循环:水循环: 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重的重的6095,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蒸发、降雨、植物的蒸腾、吸收植物的蒸腾、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等过程反复循环。 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广泛地分布于大气、海洋、地壳沉积岩它广泛地分布于大气、海洋、地壳沉积岩和生物体中,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和生物体中,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同时碳又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成分,是构同时碳
3、又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成分,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碳循环还与生命活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碳循环还与生命活动紧密相联。亿万年来,在地球的生物圈动紧密相联。亿万年来,在地球的生物圈和大气圈中,碳通过生命的新陈代谢,往和大气圈中,碳通过生命的新陈代谢,往复循环、生生不息。复循环、生生不息。碳循环:碳循环: 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碳是有机化合物的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骨架”,没有碳就没有,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的形式进行循环的。v碳在无机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形式即碳在无机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形式即
4、以以CO2和碳酸盐和碳酸盐(石灰岩、珊瑚礁)的(石灰岩、珊瑚礁)的形式存在。形式存在。 碳的循环过程碳的循环过程 碳循环的图解碳循环的图解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无机环境无机环境生产者生产者分解者分解者消费者消费者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燃烧燃烧分解作用分解作用摄食作用摄食作用形成煤、石油、形成煤、石油、天然气等天然气等形成煤、石油、形成煤、石油、天然气等天然气等(3 3)图中)图中D CD C过程是通过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作用实现的,C DC D过程是通过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作用实现的,B DB D过程是通过过程是通过_ 作用实现的。作
5、用实现的。(4 4)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以)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以 _ _ 形式储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形式存在。形式存在。CDBA(1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_ _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 A、B B、C C之间的传递之间的传递是以是以 _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成分中A A为为 ,B B为为 。2 2、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 A、B B、C C、D D是生态是生态系统的成分,系统的成分,
6、D 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为大气,请据图回答:C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光合光合呼吸呼吸分解分解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化石燃料COCO2 2COCO2 2及时反馈:及时反馈:v碳的循环形式碳的循环形式: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群落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大气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大气中的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使,使CO2中的中的“C”变成为有变成为有机物中的机物中的“C”,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他生物体中,因此从“C”的循环可见绿色
7、植的循环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还有化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还有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也能把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也能把CO2合成为有合成为有机物。机物。 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和煤,这部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和煤,这部分分“C”暂时脱离循环,一经开采运到地面暂时脱离循环,一经开采运到地面燃烧,仍可产生燃烧,仍可产生CO2再返回碳循环。再返回碳循环。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碳进入生物群落碳进入生物群落碳出入生物碳出入生物 把把CO2合成有机物合成有机物 群落的途径群落的途径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动植物
8、的呼吸作用 碳出生物群落碳出生物群落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燃烧燃烧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 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生物群落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不会消失。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不会消失。特点:特点:(1)碳循环的形式:)碳循环的形式:(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6)碳进入
9、大气的途径:)碳进入大气的途径:CO2;CO2和碳酸盐;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链;食物链;生物的呼吸作用生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有分解作用分解者有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的燃烧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因果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因果关系 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键和食物网的渠道实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键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现的,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承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密不可分的
10、统一整体。 但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有本质但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上的区别: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时是逐级递减逐级递减,而且运动是,而且运动是单向单向的、的、不是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物质循环是。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不会消失。,不会消失。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联系范围特点物质形式物质循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能量流动项目以有机物形式流动以有机物形式流动以无机物形式循环以无机物形式循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单向传递、逐级递减往复循环、全球性往复循环、全球性生物群落各营养级之间生物群落各营养级之间生物圈生物圈(1 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同时进行、相互依存(2 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3 3)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3 3)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4)(4)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联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联系:(5)(5)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通过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管束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能见度测量规范
- 2025至2030年油滚筒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无卡审片工作站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恒功率并联电热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PLC综合系统设计-PLC主从站通信系统设计
- 2025至2030年中国移动电源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2025年铁质手电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环卫一体化提升项目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年植物化学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波导圆极化器结构形式的选择
-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04《诗经》第四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2023年玻璃幕墙维修合同(三篇)
- 《平移》说课课件
- 初中数学 导学案:正方形
- 2023年微山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评课
- 李白的诗酒文化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
- GB/T 9271-2008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 GB/T 4677-2002印制板测试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