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常谈》谈《诗经》你知道哪些来源于《诗经》的名人名字吗?梁思成《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林徽因《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目录Catalog《诗经》的成书壹诗的源头是歌谣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歌谣徒歌(无伴奏)乐歌(有伴奏)诗的源头是歌谣有歌谣就得有节奏,节奏如何而来?表现:各章的句法结构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作用: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地抒发。重叠复沓——后演变为诗歌的“重章叠句”诗的源头是歌谣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重章叠句国家乐队太师、乐工外国使臣来往宴饮游乐有文字后,歌谣被记录下来。《国语·周语上》召公劝谏周厉王勿使人监谤时曰:“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采诗”与“献诗”采诗献诗《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而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国语·周语上》:“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诗歌内容:祭祖、出兵、狩猎、讽谏、赞美……用诗贰There'snoshadowleftfromtheswallow.There'sasoundfromthewildgoose.春秋用《诗》:断章取义列国用诗言志:“志”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二子石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子大叔赋《野有蔓草》,赵孟曰:「吾子之惠也。」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春秋用《诗》:断章取义孔子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解诗叁There'snoshadowleftfromtheswallow.There'sasoundfromthewildgoose.《毛传》《郑笺》《毛传》(大毛氏)毛亨郑玄作《郑笺》(小毛氏)毛苌解释《毛传》以史证诗“以史证诗”举例——以《豳风》为例《诗序》《诗序》大序(子夏作)小序(大小毛公作)《诗大序》:风,风也,教也……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对《诗经》思想的总论)《小序》:《毛诗》每首诗前的一句话,是毛氏对此诗思想的概况。如:《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六义肆There'snoshadowleftfromtheswallow.There'sasoundfromthewildgoose.诗经六义·诗歌内容风雅颂地方歌谣相对于王畿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朝廷正乐宗庙祭祀之乐分为《大雅》与《小雅》,《大雅》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既有贵族也有位卑者。.许多都是舞曲,音乐较为舒缓。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赋比兴铺陈直叙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譬喻触物兴词以彼物比此物,借一个事物来比喻诗人内心情感。客观事物触发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在诗歌的发端。联用诗经六义·表现手法阅读训练冲冲冲!一、文意大过关。1.诗的源头是(歌谣)。2.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3.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4.“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阅读冲冲冲!5.春秋时通行(赋诗)。在外交的宴会里,各国使臣往往得点一篇诗或几篇诗叫乐工唱。这很像现在的请客点戏,不同处是所点的诗句必加上(政治)的意味。6.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7.毛氏有两个人:一个(毛亨),汉时鲁国人,人称为大毛公,一个(毛苌),赵国人,人称为小毛公;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和毛氏一鼻孔出气,他们都是(以史证诗)。阅读冲冲冲!8.《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好像总论,托名(子夏),说不定是谁作的。《小序》每篇一条,大约是(大、小毛公)作的。以史证诗,似乎是(《小序》)的专门任务9.《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义”上。10.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二、阅读下面的文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这段文字选自《经典常谈》中的一篇,这一篇主要讲的经典是(《诗经》)的形式;文段中所说的“重叠”就是我们学过的(重章叠句)形式,这种形式失去主要地位是因为(后来发展了字数均齐,韵脚调谐)。三、《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对这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的经典做了梳理与讲解。本期班刊以“走近《诗经》”为主题,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1)【任务一:辨析正误】下面对《经典常谈·(诗经)第四》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言志”是一句古话,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B.孔子采取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C.《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义”之上。D.《毛传》只在有比的地方标出,不标赋、兴;想来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比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D.是“只在有兴的地方标出”而不是“只在有比的地方标出”。(2)【任务二:理解运用】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诗经》名句与理解相符。《诗经》名句出处理解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①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鹿鸣》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④A.以雎鸠的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B.用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好。C.现在化作成语“投桃报李”,用来比喻互相赠答,礼尚往来。D.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2)【任务二:理解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B Project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A 4a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4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冀教版
- 202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写作 抓住细节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4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18春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单元第26章教学设计:10.26.3关注健康
- 2023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ection A 第2课时(3a-3c)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Unit 2More than fun Presenting ideas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病房规范化管理
- 7 乘除法运用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MOOC】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武汉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酒吧夜店数字化转型
- 2023年北京市通州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
- 歌曲《wake》中英文歌词对照
- 2024年职教高考《机械制图》考试题库
- 2024年-2025年公路养护工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财经考试-内部审计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课件 第1章 人工智能简介
- 儿科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物业费欠缴调解协议书范文
- DB34T 3663-2020 植保无人飞机农田施药作业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