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的合理性文学翻译批评的基础_第1页
解释的合理性文学翻译批评的基础_第2页
解释的合理性文学翻译批评的基础_第3页
解释的合理性文学翻译批评的基础_第4页
解释的合理性文学翻译批评的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释的合理性:文学翻译批评的基础(Rational Interpretation: The Basis of Criticism of Literary Translation)刘云虹摘 要:通过辩证地分析语言哲学、解释学及接受美学中对意义问题的探寻,本文认为:在这种意义多元化的语境中,对原作意义的合理解释不仅是译者的重要任务,更应该以其中透视出的翻译态度、道德等主体性问题而成为翻译批评的基本内容与可靠基础。关键词:意义多元化;解释的合理性;翻译批评Abstract: By dialectically analyzing the quest for the meaning in the phi

2、losophy linguistic, hermeneutics and reception theory, this paper holds that in the contexts of pluralism, to rationally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orks not only is the translators task but also should be the basic content and reliable basis for the critics of translation by the subjecti

3、ve issues such as the attitude and moral of translation, which are shown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al works.Key words: pluralism of meaning, rationalization of interpretation, criticism of translation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翻译批评不仅越来越受到关注,更肩负着“给文学翻译一个方向”(许钧,2001:255)的重大使命。然而,提到翻译批评,大多数翻译学者不

4、免忧心忡忡,因为他们觉察到,无论是表面的繁荣,还是理论的薄弱,文学翻译批评中都隐藏着一定的危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批评往往过于肤浅,其内容似乎只限于理解层面,即“对照原文与译文,挑出其中的错误”。无庸置疑,这种浅表性的批评方法不仅有使文学翻译批评沦为比较语言学课本的危险,更必然会导致批评的片面性,使文学翻译批评远远不能承担起其自身的全部意义,理所当然是应该摈弃的。然而,矫枉过正的情况似乎又出现了,翻译批评家们在建构翻译批评理论或规范翻译标准时再不敢、不愿或不屑于给原文与译文之间文字上的比较以应有的位置。而另一方面,离开了文字分析的翻译批评也就失去了其切实的可操作性,最好的佐证便是:目前几乎

5、所有的翻译批评实践都离不开就译者对原文的解释理解及传达这一层面进行的评价。那么,翻译批评究竟有没有必要回避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与传达这一文字层面内容的分析、评价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介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翻译研究不仅仍然以对意义的寻求为其重要话语之一,更深受语言哲学、解释学和接受美学思潮的影响,在这样的语境之中,翻译批评更应以翻译活动的基础译者对原文的解释为立足点并由此而透视文字层面中所容纳的深层内涵。一、语言学转向打破确定意义的樊笼长久以来,正如法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实践家、理论家贝尔曼所说,翻译一直处于一种“被遮掩、被压制、被排斥状态和仆人状态”(Berman,1984:15)。在诞

6、生了无数成功的译作,攻克了无数的不可能之后,那句意大利名言“traduttore tradittore”仍然能被用作对翻译的评价而起作用。人们对翻译总是心存怀疑,甚至把翻译比作仆人的工作,认为翻译首先要服务于原作及原作者。而译者也在努力“让自己变小”,甘愿臣服于原作与原作者之下,默默无闻地充当一名复述者(而不是写作者),成为读者与外国作品之间谦逊的中介。这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主义的翻译观所造成的,结构主义翻译观深受哲学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影响,认为原文具有确定的意义,原文作者是原文的主体,因而在翻译中译者的地位逊于原作者的地位,译者必须仰视原文及其作者,将这两者视为翻译中的本原,把再现原文

7、的确定意义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以求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等值。然而,随着20世纪西方哲学发生的语言学转向,认识论的主体哲学转向了语言论的解释哲学,语言学的理论模式被当作一种新的认知范式、一种参照体系,来对过去的哲学问题和认识重新进行审视。同样,语言学转向也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深深的触动,译者孜孜以求的确定意义遭到前所未有的颠覆,原文的意义失落于无限的解释的可能性。传统的语言观认为“人是意义的主宰,人使用语言来表示自己的意思;语言符号与语言的意义之间则是一种自然的、一一对应的关系”(盛宁,1997:53),因而,语言就是意义载体,透过语言,人们便能对它后面所隐藏的意义一目了然。随着索绪尔提出了符号的人为

8、随意性、意义由各符号之间的相互差异所决定等独创性的观点,语言被认为是先于人的一种存在,传统语言学所倚重的语言的“透明性”不复存在。语言是一个“自足自律”的系统,而人们认为自己所把握了的客观世界,或说意义的世界,其实都只是由语言构成的那个世界的对应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过去认为是很稳定的意义,由于语言本身的性质和语言结构自身逻辑的作用,就变成了一种极不稳定的能指符号的滑动”(盛宁,1997:86)。于是,意义不再可能一目了然,而必须依靠阐释才能获得,唯一的、具有权威性的意义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解释的无限可能性。这就使得译者有充分的理由开始寻求摆脱所谓的仆人状态,打破原文及原作者的束缚,不再为

9、原文的意义而困扰,并由此走向对主体性的追求。二、解释学、接受美学话语中意义的“失落”自从人类心灵间的沟通面临着巴别塔所造成的巨大障碍之日起,翻译便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使文化交流成为可能的神圣使命。翻译把外国语言移植为本国语言,就是超越彼此间一切文化差距,使之可以理解并重新固定下来;而所谓解释学,正如日本学者久米博所说,是“一种力图超越或克服文化上的差距和历史上的隔阂的工作,在我们移植外来文化时,就不能不面临着解释学的问题”(蔡新乐、郁东占,1997:8),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他把翻译喻为“解释学的杰出的楷模”。那么,现代解释学又给翻译研究带来了什么呢?“解释学可以宽泛地定义为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意

10、义的理论或哲学。”(王岳川,1999:167)解释学的核心是“理解”问题,在这一点上,翻译研究命定地与解释学休戚相关。自海德格尔以来,解释不再被看作一种认识的方法,而是被看作人的存在方式本身,因而,理解就不是去把握一个事实,而是去理解一种存在的潜在性和可能性。伽达默尔则进一步探讨了理解的普遍性、历史性和创造性。理解的历史性构成了偏见,而合法的偏见是进行理解的前提和出发点。理解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对话事件,通过阅读,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之间形成一种问答模式的对话关系。在问与答的循环中,文本向理解者敞开,理解者和理解对象都超越原有的视界,从而达到“视界融合”。文本的意义就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双

11、方视界的融合而得以敞开,并给新的经验和新的解释提供了可能性。因而,文本的意义无法被一劳永逸地获得,更不具有绝对性和客观性,文本的意义在解释学循环中不断生成、更新,处于多元的无限可能性之中。在翻译的解释学话语中,译者,首先作为阅读原文的理解者,对原文的理解同样具有历史性和创造性,也同样希望通过自身的解释活动消除与原作之间的陌生和疏远,克服由于时空间距和历史情景造成的差距。因此,作为翻译对象的原文不再被看作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系统,原文的意义也不可能固定不变,翻译也就无法将原文意义移入译语中,译者的目的不再是力求再现原文或传达原文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多元性、对话性结束了原文独白的话语时代,开启了译者与原

12、文、原作者的对话时代,不仅如此,原文的生命更必须依赖于译者的解释才能得以在新的时空中延续。至此,译者与原文、原作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臣服、仰视的关系,而成为一种平等对话、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解释学的理论基础上,诞生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并且这一时代思潮也越来越多地被翻译研究所关注和借鉴,因为,无论是原创文学还是翻译文学,其最终的惟一对象都是读者。德国学者瑙曼在其著作文学接受作为历史和社会事件刍议中就明确指出,“文学翻译也是文学接受的一个特殊方面”(瑙曼,1997:171)。接受美学围绕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这一核心对意义的生成展开了新维度的研究。接受美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重新发现了读者,打破了文

13、本中心论封闭的语言系统,肯定了读者在接受作品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从而确立了读者在接受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未被阅读的作品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并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也就是说,文学作品这个既是具体又是想象出来的对象只有在作者与读者的联合努力下才能出现,正如萨特的那句名言,“只有为了他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他人,才有艺术”(Sartre,1948:68)。读者阅读活动中所伴随的理解和解释是将作品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还原为鲜活生命的惟一可能的途径,没有经过阅读的文本不能称其为作品,而只是一页页符号的堆砌。接受美学强调的是读者中心论,并确立了文本的意义

14、从读者对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诞生这一事实。在接受美学的影响下,译者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不再希冀将自己的独特情感和意志完全隐没于原文及原作者背后。解释的多元化和读者的能动作用更促使早已不甘心臣服于原文的译者进一步打破对意义确定性的依恋,并转向对不确定性的追求。于是,译者似乎终于可以摆脱等值概念的困扰,即使奈达所谓“最接近的自然的对等”也被驳斥为一种停止的、试图一次完成的、反辩证法的观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语言间的转换,发掘出原文潜在的意义的可能性,力图赋予原文崭新的生命意义并使之走向成熟,这成为译者的使命所在。三、走向解释的合理性然而,任何理性的认识都必须被辨证地看待,虽然文本意义的权威似乎失

15、落在解释学、接受美学的话语中,但作为原作与读者的中介的译者毕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不能将自己等同于普通的读者而去追求创造性的独特理解,实际上,一个严肃的译者自最初的阅读开始就应该扮演的是一个笃信原文言之有物并意欲重构其意义的探寻者的角色。套用萨特的话说,不管译者走得有多远,原作者总是走在他前面。这就注定译者的再创造必须是在原作、原作者的引导下进行的,必将受到原作的制约,绝对的自由从来都是不可能存在的。打破确定意义的樊笼并不应该导致解释的无度,更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原作者的意图,即原文的初始意义。我们不妨仍然借助不同维度的解释学理论来再次审视对文本的解释问题。在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广为流传之

16、际,美国的解释学批评家E·D·赫施从客观论角度展开对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批判,并致力于探讨“解释的有效性”,提出“重建作者原意说”,坚持寻找“作品客观存在的意义”。他认为伽达默尔过分强调解释者对原文意义的补充和扩展并有忽略作者原意的倾向,担心“这将导致作者的本意逐渐被淹没在后世对作品的解释中,而使作品成为人言人殊或随意解释的相对意义的产物”(王岳川,1999:249)。解释的根本问题仍然是“意义问题”,然而,一篇文本的重要特点在于,可以从它分析出不是一种而是多种各不相同的复杂意义,针对这一解释学的困难所在,赫施明确指出,“只有作者的意义才具有这种禀有统领一切意味的确切资格”

17、(王岳川,1999:250)。这就意味着,只有作者的原意才是决定理解文本是否合理的关键,倘若忽略已经客观存在的作者的原意,解释将不可能是充分有效的。在阐释的目标一文中,赫施进一步澄清了作者意图与解释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忽略作者的意图(即原初意义)如果不具有重大的压倒一切的价值的话,那么,我们这些以阐释为业者就不应该忽视作者的意图。纯粹个人的爱好并不具有这样一种压倒一切的价值,许多人的纯粹爱好也不具有。”(塞尔登,2000:215)赫施之外,另一位美国客观主义批评家P·D·却尔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如何确定一部作品的意义是当代重要的哲学和美学问题,其方法大致可分为七种:

18、一是读者感受决定论,二是批评家的个人兴趣决定论,三是美学判断决定论,四是语言结构决定论,五是视界融合决定论,六是作品语言规则决定论,七是作品意义的作者意图决定论。在这七种观点中,却尔赞同的是最后一种,也就是以赫施为代表的作品意图决定论,他认为一部作品在逻辑上不可能具有相互矛盾的众多的意义,因而在原则上是可以确定一部作品的正确解释的。可见,在解释学话语中也存在着不同理论之间的差异,伽达默尔著名的“视界融合”理论受到质疑,而赫施又似乎被认为在客观性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在此,我们无意于对解释学或接受美学的理论做出评价,只是在这样的语境中不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深受解释学影响和启迪的翻译研究在打破确定意义

19、的樊笼、解放了译者对原作、原作者的“仆人”身份之后,应该如何看待译者对原文意义的解释问题呢?既然我们早已对逐字翻译进行了批判,那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处于解释者的地位。然而,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对原作的解释不能与普通读者的解释相提并论,文本意义在各种时代思潮的理论话语中的失落与回归更应该促使翻译对自身进行反思,对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的解释活动进行反思。因为,我们已深刻认识到,解释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解释策略不仅反映出译者对文字技巧和知识的把握,更体现着译者的翻译态度与翻译道德。翻译道德首先体现于译者对原作的信任,相信原作是一部言之有物的严肃作品,并受到这个巨大的

20、信任的支撑,即相信美绝非邂逅相逢的结果,从而全情投入对意义的探寻之中,以使他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誓言”(Berman,1995:75)。同样,翻译道德还体现于译者对原作的尊重。谈到尊重,也许立刻让人有一种不安,担心译者若一味尊重原作中不容于目的语的“异质”,其奴性则在所难免。其实,翻译的道德更受到来自于另一个相反方面的危险的威胁过分强调解释学循环里创造性的理解及接受美学所确立的读者的能动作用而导致的不忠诚或欺骗。因此,在解释活动中,一方面,我们力求摆脱对原文亦步亦趋的受束缚状态,而另一方面,我们似乎更有必要关注解释的有限性、合理性问题。正如意大利符号学家、小说家艾柯所断言的那样,“一定

21、存在着某种对诠释进行限定的标准。不然的话,我们就不得不面临费尔南德斯所说的那种语言悖论:这个世界已经缺少这么多东西,如果再少一样的话,我们将没有任何生存的余地了。”(艾柯,1997:48)情况固然没有这么严重,但是,在翻译理论深受各种哲学、美学方法论的影响和启示并亟待走向成熟的今天,以指导翻译实践为己任的翻译批评有必要对任何一种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倾向进行反思,翻译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使命,译者应摆脱原文意义确定与不确定的二元对立,解释的合理性才是其不辱使命的可靠途径。四、结 语译者对原作的解释不仅意味着一个静态的文字的结果,更隐含着相当复杂的心理和道德内涵,从力求摆脱确定意义的桎梏到解释学、接受美学话语中意义的失落及主体意识的觉醒,解释的自由度似乎正逐渐滑向“译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