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2部分专题4古代诗歌鉴赏第5讲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1页
2021第2部分专题4古代诗歌鉴赏第5讲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2页
2021第2部分专题4古代诗歌鉴赏第5讲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3页
2021第2部分专题4古代诗歌鉴赏第5讲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4页
2021第2部分专题4古代诗歌鉴赏第5讲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讲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从 高考命题来看,这一考点主要有以下两种考查方式:直接考查。题干中多岀现 "(思想)感情” “情怀(心情)” “志趣(志向)” “人生感悟”等字样,或就全诗歌发 问,或小切口深探究,试题多从诗歌中的某一个字、某一意象、某一句诗、某一 联诗等切入,要求考生分析槪括其中的情感等。间接考查。往往在对形象、语 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中连带考查。考法1分析词句情感词句情感题是对关键词句的考査,诗歌的关键词句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考 法 阐 释抒情的方向和基调,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关注。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

2、歌 情 感 类 型的 词 语,如 包 含“愁” “怨” “愤” “恨” “忧” “凄” “喜” “乐” “思” “怜” “泪” “闲” “怆” “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关键句是最能表现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设 问 方 式(1)(2018-全国卷I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2)(2018-天津卷)“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3)(2018-江苏卷)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方法指导概括分析词句情感“2步骤”抓人、爭、禦, 确定全诗农达 的怙感第一抄I 分析设题的诗 句,写出规范 答案:先关注杯题和

3、注需然后抓住; 诗中人、矗、景等情想的拔体,发拥连农: :背后證含的情感整体了解诗人大致的悄; i感恵图。:答案要索一般含有:诗句的生动栩译:: :诗句运用的农达技巧(无技巧者可不1 答"诗句衣达的情感。 :附: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情感IS感具体内容喜系列对壮美山川的赞美与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歌颂;对建 功立业的渴望;对征战沙场的无畏;保家卫国的壮志; 隐居生活的悠闲与宁静;等等。怒系列对功名权贵的傲视与不屑;对朝廷昏庸的失望与批判; 对统治者穷兵顒武的揭露;对官吏贪婪的厌恶;对战 争的厌弃;等等。哀系列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哀叹;对自身命运不幸的哀伤;对 人民的疾苦的同情;对国家离乱的哀叹;等

4、等。思系列对故土、亲人的思念;对远方朋友的关心与劝慰;等等。愁系列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对无限离愁的忧伤;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伤感;对羁旅漂泊天涯的忧愁;对仕途失意的苦闷;等等。即时训练1. (201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寄和州刘使君张别离已久犹为郡, 送客特过沙口堰, 晓来江宅连城白, 到此诗情应更远,籍闲向春风倒酒瓶。 看花多上水心亭。 雨后山光满郭青。 醉中高咏有谁听?【注】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剌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解析第一步:抓人、事、景,确定全诗表达的情感。本诗前两联,表现 了刘使君的“闲”

5、。“闲向春风倒酒瓶”写他对着春风豪饮;“送客特过沙口堰, 看花多上水心亭”写他特地陪穹人去沙口堰游览,在水心亭看花。“沙口 堰” “水心亭”都是当时和州著名的景点。由首联“别离已久犹为郡”可知,刘 禹锡在郡里做官已经很长时间了。刘禹锡有“诗豪”之称,才华横溢,却怀才不 遇,只能寄情山水,在沙口堰、水心亭等名胜中领略大自然风物之美。第二步: 分析设题的诗句,写岀规范答案。尾联两句作者有感而发。作为好友,作者理解 刘禹锡此时的处境和心情,表达了对刘禹锡境况的同情。“到此诗情应更远”,这 是直接表达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醉中高咏有谁听?”,“有谁听”既 是对刘禹锡目前怀才不遇境况的同情,也表

6、达了二人的惺惺相惜之情,实际上是 你知我,我懂你,互为知音。答案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 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考法2分析典故情感考法阐释古人创作诗歌时,有时会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 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 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丝终 不还。”设问 方式(1)(2018-北京卷)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

7、项是()(2016全国卷I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3)这首诗运用“XX”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 分析。(4)诗歌的X联的典故对表现诗歌的主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方法指导概括分析典故情感“3步骤”了解典故的 原木内涵体会诗人用状进行多角度对丘,准确把握诗人在典故1 典的意图 中寄闻的侑感态度中寄闻的情感态度主要看注解(此类题大部分有注解)其次1 调动文化积累。1/10规范作答答案要素一般含有:明确诗人引用典故的 八1严人 方式(明用或暗用、侧用或反用、正引或化用/ 岔划聲和機括典故的原本内涵;揭示诗人引用典 二二1故的现实克义(引用盘图、表达的悄感

8、等)。II温馨提示典中情也有两个层面:一是作者对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态度;二是作者借 此要寄寓的情感态度。即时训练2. (2016全国卷I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金陵望汉江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Sm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 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積。这两句的意思是, 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 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析第一步:了解典故的原本内涵。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由注释 可知,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 巨大的鱼。第二步: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通过注释来看,善钓的任公子如今 也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这里诗人自比任公子,以任公子的无须垂 钓,暗指自己的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因为,当今是大唐盛世,国君贤能,天下 统一,国力强大,世无巨寇。作者运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盛唐一统天下的丰功 伟绩的赞扬,也暗含自己作为盛世才子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惆怅之情。第三步:分 般合,规范作答。答案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宼,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

10、下、开创盛 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 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考法3分析整体情感考法阐释高考要求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 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整体情感类题目是面向 整篇的考査,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要求理解诗歌所表现 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 深层内涵。需要整体把握,结合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综合分析。设问方式(1) (2019-天津卷)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2) (2017-全国卷In)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 者表达的情感态度。(3) (2016-全国卷In)这首诗

11、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 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一者的不 同之处。(4) (2016-山东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2016江苏卷)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 简要分析。方法指导“3抓”把握作者思想情感1. 抓诗题和注释等,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一诗的题目表明本诗是一首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大体方向就明确了。2. 抓字词一诗眼,析意象(1) 诗眼。这里的“诗眼”是就某一联某一句而言是最精练生动的一个字。或活用的字,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个字,尤其是有点石成金之效的动词,如“总 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蔽” “愁”均为诗

12、眼。抓住了诗眼,情 感内涵就掌握了一大半。(2) 意象。找出意象并揣摩其特点、含义,尤其要关注意象前后的修饰语、动词等。3. 抓诗句多角度、多层面理解(1) 写景句抓住景物特点,揣摩含蓄之情。(2) 状物句抓住双层感情: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 志。(3) 特点句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的句子,要还原其本意;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的句子,要理解其曲折之情。附:古代诗歌中常见情感类型1.忧国伤时具体内容举例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揭露统治者穷兵牍武杜甫兵车行2建功报

13、国具体内容举例建功立业的渴望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屈原涉江3思乡怀人具体内容举例羁旅愁思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4生活杂感具体内容举例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昔盛今衰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李商隐贾生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品格气节的自白于谦石灰吟谈禅说理的感慨苏轼题西林壁5.别离愁绪具体内容举例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

14、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贬谪失意具体内容举例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 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屈原离骚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苏轼定风波即时训练3. (2017-全国卷In)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齡十首奏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宅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力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 “短 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15、” O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 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奏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宅。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解析第一步:从诗歌标题和注释入手,感知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倾向。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是复杂的,表面上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和对友人的戏 谑,但实质上充满不平、辛酸和自嘲,当然也不乏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得。第二 步:从诗句入手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这是一首抒怀诗,诗歌一、二句举岀自己 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 流传最广的代表作,表明自己的创作用心。三、四句称元 稹为“老元”,称李绅为“短李”,又故曰"偷”“伏”,这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言, 由此可见元、李、白

16、三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五、六句说世间的富贵是人人都 羡慕的,但“我”却命中无分,看来只有身后的文名聊可自慰了。这里虽有诗人 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后,诗人更以故作自傲的语宅, 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第三步:通过分析,最后概括岀诗人表达的思 想情感。答案表现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得之情。颔联戏谑友人,尾联自傲自 夸,这是通过诙谐的态度表达自得之意。表现出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是牢骚之语,本诗表面上是对自己文章的 夸耀和对友人的戏谑,但实质上充满了不平、辛酸和自嘲。考法4评价观点态度考 法 阐 释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

17、态度,对 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 对人生的感悟;等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 度”,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 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如作者的 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 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有时还需要对别人 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设 问 方 式(1)(2019-全国卷I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 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2)(2018*全国卷I)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 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 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2018北京卷

18、)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 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 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 词句作简要阐释。方法指导评价观点态度“3步骤”I第一密H云点:ii: 7S¾h' 7 HJI第莒歩I邑笔L更色二匸些纳出縛二却進廿.即时训练4. (2018全国卷In)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 但得海水作枯池, 口穿岂为空衔石, 朝在树头暮海里, 高山未尽海未平,海边石子青磊磊。 海中鱼龙何所为。 山中草木无全枝。 飞多羽折时堕水。 愿我身死子还生。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 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解析第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意或不同意。第二步:结合诗句来分 析。如果将“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理解为“高山没有移尽,大海 没有填平,希望我死了之后还有子孙活着完成我的遗愿”,那么这样的理解就是 同意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