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实务-第2章_第1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2章_第2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2章_第3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2章_第4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2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信 用第一节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领会本章的基本理论,并能应用基本理论对现实金融进行一定的分析。理解信用的基本含义和作用;了解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掌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缺点;掌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与作用。v第一节 信用的含义与作用 v一、信用的含义(通常来讲,信用从属于两个范畴:v一个是道德范畴,v道德范畴的信用是指诚信不欺,恪守诺言,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许诺或誓言。v一个是经济范畴。v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因此,偿还性与支付利息是信用活动的基本特征。 “借贷行为借贷行为”道德范畴信用与经济范畴信用的关

2、系v道德范畴中的信用与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v1、二者的联系体现在道德范畴信用是经济范畴信用的支撑与基础。v2、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道德范畴信用的非强制性和经济范畴信用的强制性。 在评判标准和方式上,道德范畴的信用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方式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经济学范畴的信用是以诚信与失信为标准,依靠经济机制甚至法律来维持。二、信贷信用活动的基础v(一)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v即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着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现代信用活动就是建立在对盈余单位的 盈余和赤字单位的赤字进行调剂的基础之上的。v 注:盈余单位:货币收入大于支出的单位。例如:所有自然人的整

3、体 v 赤字单位:货币收入小于支出的单位。例如:非金融企业、政府 v盈余是债权债务相抵后的净债权;v赤字是债权债务相抵后的净债务;v现代市场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现实经济生活中。 v(二)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v国民经济分为五部门:个人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国外部门v个人部门都是货币资金的盈余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贷出者;v非金融企业是赤字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v政府部门通常也是货币资金的净需求者;v国外部门既可能是货币资金的提供者,也可能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v金融机构是对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进行资金调剂的部门。 (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v盈

4、余单位(货币资金供给方)与赤字部门(货币资金需求方)的货币资金余缺调剂可以自己直接进行,也可以通过金融机构进行。 v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关,则这种融资形式为直接 融资。 若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相互融通,则这种融资形式为间接融资。 v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形成了直接债权债务关系.v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分别与金融 机构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而资金供求双方之间并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 v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有优缺点。v(1)直接融资v优点:4个方面(见教材70页第二自然段)v 有利于引导货币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货币资金的合理配置。v有利

5、于加强货币资金供给者对需求者的关注与监督,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v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的、可以长期使用的 投资资金。v直接融资由于没有金融机构获取利差等中间环节,因此,对于货币资金需求者来说,筹 资成本较低;对于货币资金供给者来说,投资收益较高。 v缺点:2个方面(见教材70页第三自然段)v 直接融资的便利度、成本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与效率。v对货币资金供给者来说,由于其要与资金的需求者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和所有权关系,因而资金需求者的经营状况会直接影响其本金的收回和收益率的高低,其在直接融资中承担的风险要高于间接融资。 v(2)间接融资v优点:3个

6、方面(见教材70页第四自然段)v 灵活便利;分散投资、安全性高;具有规模经济。 v缺点:2个方面(见教材70页第五自然段)v 由于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从而减少了资金供给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v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供求双方的信用中介,要从其经营服务中获取收益,这相应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投资收益。 三、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双重性)v1.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2点) vA、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vB、动员闲置资金,推动经济增长。 v2.消极作用 v易导致信用风险的出现并聚集,进而威胁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 v信用

7、风险是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第二节 信贷信用形式v1.按期限可以将信用划分为短期信用、中期信用和长期信用;v2.按地域可以将信用划分为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v按信用参与主体的不同可以将信用的存在形式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 这一节要求我们大家重点掌握各种信用形式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一、商业信用v1.概念: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v 2.特征:商业信用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 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商品资本。 商业信用的参与主体均为工商企业。 商业信用的期限较短。 v3.作用:沟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生产和

8、流通的顺畅进行。v 比如说,产品具有良好销售前景的企业可能因为缺少现款而不能购买原材料,具有强大销售能力 的商业企业也可能由于缺少现款而无法购进适销的商品。没有商业信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这种联系 就会中断,原材料企业无法出售原材料,商品生产企业无法开工,销售企业无法购进适销商品,最终 消费者的福利也因此受到损失。 v商业信用的局限性:v1、商业信用在规模上存在局限性。受工商企受工商企业所拥有的商品资本量的限制。业所拥有的商品资本量的限制。v2、商业信用存在方向上的局限性。通常是上游企业提供给下游企业v3、商业信用存在期限上的局限性。受企业生产时间的限制(三)商业票据v商业票据是在商业信用中被广

9、泛使用的表明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v “强制商业信用强制商业信用”:商业信用中的应付方拖欠不:商业信用中的应付方拖欠不付,应收方长期收不回的债权。付,应收方长期收不回的债权。v(1)商业票据的基本特征v 1)是一种有价票证,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现其价值;v 2)具有法定的式样和内容; v 3)是一种无因票证;v 4)可转让流通。 v(2)商业票据的类型 v商业票据有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两种基本形式。v商业汇票是一种命令式票据,v商业本票是一种承 诺式票据;v商业汇票有承兑行为,商业本票没有承兑行为。银行承兑协议银行承兑协议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商业承

10、兑汇票贴现v(3)几种重要的商业票据行为v 1)票据签发 v票据签发又叫做出票,即出票人制作好一张商业票据并将其交给持票人的行为。票据一经签发就 相当于出票人从持票人处得到了资金融通。 v2)票据背书 v票据背书就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转让票据时,要在票据背面签章并作日期记载,表明对票据的转让 负责。票据背书转让就相当于是票据转让人从受让人处得到了资金融通。v 3)票据贴现 v 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通过向商业银行转让票据而获得资金的行为。 v4)票据抵押 v票据抵押是指持票人将商业票据作为质押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的行为。 v 注意:票据贴现与票据抵押是两个不同的行为,票据贴现相当于是持票人将商业票

11、据卖断 给商业银行,从商业银行处融通到了资金,当票据到期时由商业银行主张票据上的权利。v 票据抵押 :持票人只是把商业票据作为一种质押物抵押给了银行,从银行取得了一笔贷款,当贷款到偿还期时,借款人要偿还借款并赎回商业票据,票据到期后仍要由持票人主张票据上的权利。 v二、银行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v1.概念: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 v2.特征:A.银行信用属于间接融资范畴,银行在其中发挥信用中介的职能。B.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独立于商品买卖活动,具有广泛的授信对象。C.银行信用提供的贷款方式具有相对的灵活性,期限可长可短,数量可大可小

12、,可以满足存贷款人(即资金供求双方)的多样化需求。v 3.作用:克服了商业信用自身的局限性,推动了商业信用的发展。 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但银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并不会取代商业信用,相反,银行 信用的良好发展会促进商业信用的进一步发展。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v1、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v2、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v在货币资金提供规模方面,银行信用通过吸收存款形成的巨额货币资金,能够满足资金需求者小额货币资金的需求;在货币资金提供方面,通过银行信用提供货币资金没有方向限制。在货币资金提供期限方面,银行吸纳的存款有长期也有短期,可以匹配长期贷款或

13、短期贷款。v3、银行信用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商业信用的发展。v三、国家信用v 1.概念:是指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目前以政府作为债务人的信用形式最为常见。v 2.特点:国家信用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国家通过发行债券方式从资金提供者那里筹集资金) 目前国家信用的工具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三种。 国家信用的参与主体中一方为政府,另一方为工商企业或自然人。v 3.作用:v 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v 调节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v 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v 配合其他经济政策的实施.v4、国家信用工具v(1)中央政府债券v国债,又称金边债券,一国中央政府为弥补财政赤

14、字或筹措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v(2)地方政府债券v地方政府债券,又称市政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分为一般责任债券和收益债券。v(3)政府担保债券:政府担保债券是指政府作为担保人而由其他主体发行的债权。四、消费信用v1.概念: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 形式。 v2.特点:消费信用中既存在直接融资的情况也存在间接融资的情况。 消费信用的对象既存在商品资本也存在货币资本。 消费信用的参与主体一方为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另一方为个人消费者。v消费信用的形式和作用v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是消费信用的典型形式。v1、赊销:工商企业对消费者个

15、人以商品赊销方式提供的短期信用。v2、分期付款:消费者购买消费品时只需支付一部分货款,然后按合同条款分期支付其余货款的本金和利息。v3、消费信贷: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贷或抵押放款方式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贷款。v3.作用:(双重)v 积极作用: 有利于促进消费品的生产与销售,有利于扩大一定时期内一国的消费需求总量,从而促进一国的 经济增长(站在国家层面上讲)v 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生活质量及其效用总水平。(站在消费者层面上讲) v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站在企业层面上讲) v消极作用: 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掩盖消费品的供求矛盾。v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危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全。

16、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启示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启示v次级贷款抵押债券 (subprime mortgage MBS),主要是指以次级房贷等为抵押品的资产化债券。一般由投资银行按其可能出现的拖欠几率分为几块。这就是所谓的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债务抵押凭证。其中风险最低的称为高级品CDO(Senior tranche。大约占8O ) 风险中等的称为 中级品CDO (Mezzanine。大约占1O )。风险最高的称为普通品CDO(Equity。大约占1O)。而后还出现CDS。合成CDO。CDO的平方等更高风险的产品。v次

17、级贷款市场 (Subprime Market)。在美国。根据面向的对象不同。可分为三类:优质贷款市场 ( me Market)面向信用等级高 (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良客户。次优级贷款市场 (“alternative-A” Market)既包括信用分数在620到 660之间的主流阶层。又包括分数高于660的高信用度客户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的信用记录不错或很好。但却缺少或完全没有固定收入、存款、资产等合法 证明文件。次级市场是指面向那些信用分数低于 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的贷款市场。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v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格林斯

18、潘以低利率政策刺激消费和房地产需求使美国避免了萧条的危机。美国经济跌入了近十年以来的低谷,为了刺激经济复苏而 制定的低利率政策促使次级抵押贷款迅速增长,美国所实行的宽松的房贷政策和创新的贷款产品成为了次贷危机的源头。v从2004年6月3日到2006年6月 29日,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联储连续17次加息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随之大幅上升,这大大加重了贷款者的还款负担。与此同时美国房地产市场的 泡沫开始破灭,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从而使被抵押房屋的价值也随之下降。次级抵押贷款的使用者纷纷选择放弃房产、停止还款,坏账大量出现次贷危机开始浮 现。最后,作为房地产金融企业转移次级按揭贷款风险核心机制的资产证券化,将信用风险转移到了整个资本市场,从而使次贷危机迅速扩散。从总体来看,此次次 贷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金融创新过程中对信用风险不够重视并控制不当。 v历年考题v单选题v1.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正式颁布于()vA.1985年 B.1991年vC.1994年 D.1995年v2.现代经济制度下商业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