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学基础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 A11、夏季易患暑病,这反映的是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B、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C、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D、异病同治 E、辨证论治2、下列对中医学整体思想的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A、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B、中医学是以“有诸内必形诸外”为理论依据进行察病的C、中医学诊治用药强调结合机体内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D、中医养生原则之一是强调顺应自然E、中医学对局部病变的治疗,需遵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原则3、以下哪项是“病”的概念A、疾病过程中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B、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C、疾病过程中的体征D、疾病某一阶段的
2、病理概括E、疾病过程的症状4、“论治”是指A、对症候作出相应的治疗措施B、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C、对症候进行分析等 D、对疾病病理变化的概括E、对疾病的研究和处理方法5、属证的是A、发热恶寒 B、肝胃不和 C、胸胁胀满 D、纳呆食少 E、头身疼痛6、以下哪项属于中医的“证”A、荨麻疹 B、感冒 C、鼻塞 D、发热 E、风热束表7、根据中医理论, “证”“症”“病”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A、气虚血瘀 B、心悸 C、痢疾 D、哮喘 E、面黄目赤 中医学基础 第二单元 阴阳学说一、 A11、阴阳的确切含义是A、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 B、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C、矛
3、盾的双方D、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E、古代的两点论2、以下哪项是“重阳必阴”的相关理论A、阴阳的相互转化 B、阴阳的平衡关系失调C、阴阳的对立制约D、阴阳的互根互用 E、阴阳的消长平衡3、下列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内为阴,外为阳 B、下部为阴,上部为阳C、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D、五脏属阳,六腑属阴E、背为阳,腹为阴4、下列各项不能组成一对阴阳的是A、寒与热 B、天与地 C、动与静 D、内与外 E、上升与外出5、在中医领域中,下列属阴的功能是A、推动 B、温煦 C、兴奋 D、滋润 E、上升6、“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体现的是A、阴阳的对立制
4、约 B、阴阳的互根互用 C、阴阳的消长平衡 D、阴阳的相互转化 E、以上 都不是7、“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E、阴阳双补8、以下哪项是“重阳必阴”的相关理论A、阴阳的相互转化 B、阴阳的平衡失调 C、阴阳的对立制约D、阴阳的互根互用 E、阴阳的消长平衡9、“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体现阴阳在病理方面的哪种关系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相转化 D、阴阳消长 E、阴阳平衡 二、 B 1、A.辛、甘、淡 B.辛、咸、酸 C.甘、淡、涩 D.酸、苦、咸 E.苦、涩、甘 、五味中属于“阳”的是 、五味中属于“阴”的是中医学基础 第三单元 五行学
5、说一、 A11、五行中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为A、木 B、火 C、土 D、金 E、水2、五行学说中“火”的特性是A、从革 B、炎上 C、稼穑 D、曲直 E、润下3、五行中,木的特性是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E、稼穑4、下列不属于五行之“火”的是A、五味之苦 B、六腑之小肠 C、五气之燥 D、五脏之心 E、五色之赤5、不属于五行中“土”的是A、五色中的黄 B、五方中的中 C、五官中的口 D、五脏中的脾 E、五体中的骨6、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为A、木 B、火 C、土 D、金 E、水7、五行中具有清洁、肃杀、收敛特性的事物应归属于A、木 B、火 C、土 D、金 E、水8、不属
6、于五行中“木”的是A、五味中的酸 B、情志中的悲 C、五脏中的肝 D、五气中的风 E、五体中的筋9、水的“所胜”是A、金 B、水 C、土 D、木 E、火10、下列五行生克关系中哪项是正确的A、金克水 B、火克水 C、木生火 D、金生木 E、水生土11、五行相生的规律是A、木火土金水木B、木土水火金木C、金木水火土金D、水火土金木水E、木土金水火木12、五行中说明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滋生作用的为A、相生关系 B、相克关系 C、相乘关系 D、相侮关系 E、不正常的相克关系13、以下哪项属“相侮”传变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肾病及心 D、心病及肝 E、心病及肺14、火的“所不胜”是A、
7、金 B、水 C、土 D、木 E、火15、肝病及心所属的五行规律是A、母病及子 B、相乘传变 C、相侮传变 D、相克 E、子病犯母16、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E、土克水17、下列关于五行生克规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木为土之所胜 B、木为水之子 C、火为土之子 D、水为火之所胜 E、金为木之所胜 18、依据五行运行规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所属的是A、相乘 B、相侮 C、制化 D、母病及子 E、子病犯母19、肝病及心所属的五行规律是A、母病及子 B、相乘传变 C、相侮传变 D、相克 E、子病犯母20、疏肝健脾
8、法又可称为A、金水相生法 B、佐金平木法 C、培土制水法D、抑木扶土法E、泻南补北法21、以下是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E、益火补土法E、滋水涵木法A、金水相生法 B、滋水涵木法 C、培土制水法 D、培土生金法A、抑木扶土法 B、培土制水法 C、泻南补北法D、佐金平木法22、以下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 23、肝病日久,累及肾,出现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夜梦遗精等症状,此疾病传变过程属于A、母病及子 B、子病及母 C、相乘 D、相侮 E、相生、B 1、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五味的五行属性,咸属 、五味的五行属性,甘属 、五味的五行属性,酸属2、A.口 B.鼻
9、 C.耳 D.目 E.舌 、上述属于“水”的是 、上述属于“土”的是3、A.怒 B.喜 C.悲 D.恐 E.思 、过度喜乐所胜的情志是 、过度恐惧所胜的情志是4、A.思 B.怒 C.悲 D.恐 E.喜 、在五志的五行归类中属于“水”的是 、在五志的五行归类中属于“木”的是5、A.木 B.金 C.水 D.土 E.火 、金的子行为 、火的子行为 中医学基础 第四单元 藏象一、 A11、下列各项中,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是A、肺朝百脉 B、脾主统血 C、肝主藏血 D、心主血脉 E、肾藏精2、水谷精微的输布主要依赖的脏腑功能是A、胃主腐熟 B、小肠主受盛化物 C、脾主运化 D、肝主疏泄 E、肾阳主温煦
10、3、五脏的生理特点是A、虚实交替,泻而不藏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E、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4、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A、脑 B、脉 C、三焦 D、胆 E、骨5、就五体与五脏的主要关系而言,下面不属于“五脏所主”的是 A、肺主宣发肃降 B、心主血脉 C、肾主藏血 D、脾主生清E、肝主疏泄6、与女子的排卵和男子的排精有密切的关系的脏腑是A、心 B、肝 C、肾 D、脾 E、肺7、脾主统血的功能与气的哪项功能有关A、推动作用 B、气化作用 C、温煦作用 D、统摄作用 E、防御作用8、与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不外溢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 B、肝
11、C、脾 D、肾 E、肺9、以下关于脾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储藏血液的作用 E、脾有化生血液的作用10、肺的肃降功能表现在A、排除肺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B、排出浊气 C、宣发卫气D、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E、调节腠理,形成汗液11、肺朝百脉是指A、百脉由肺统帅 B、肺将血液送到心脏 C、全身血液汇聚于肺 D、肺与全身血液生成有关 E、全身气血均通过经脉朝会于肺12、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E、肺主宣发13、心主神志指的是A、调节情绪
12、平衡 B、调节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C、调节各脏腑的生理功能D、调节血液代谢正常 E、以上均不是14、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A、肝 B、心 C、脾 D、肺 E、肾15、主管生长发育是哪脏的功能A、心 B、肝 C、肾 D、脾 E、肺16、人体的精主要藏于A、心 B、脾 C、肾 D、肝 E、肺17、头发花白或过早脱落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心气不足 B、肝失疏泄 C、肾精亏虚 D、脾失健运 E、肺气虚弱18、与牙齿生长脱落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脾 B、肝 C、肺 D、心 E、肾19、与生殖机能成熟有关的物质是 A、肾精 B、天癸 C、肾阴 D、肾气 E、肾阳20、以下关于五脏功能的说法错
13、误的是A、心在液为汗 B、肺在液为涕 C、肝在液为泪 D、脾在液为津 E、肾在液为唾21、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脏器是A、心 B、脾 C、肾 D、肝 E、肺22、肺能通调水道,依赖于肺脏的 A、主呼吸之气 B、主一身之气 C、朝百脉 D、主治节 E、主宣发与肃降23、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E、肝血24、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A、脾运化水谷精微 B、脾主升清 C、脾主统血 D、脾为后天之本 E、脾以水谷为本25、利小便而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A、脾主运化 B、小肠主化物 C、小肠主泌别清浊 D、小肠主受盛 E、肺主通调水道26、与牙齿生长脱落关系最
14、密切的脏是A、脾 B、肝 C、肺 D、心 E、肾27、以下关于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肝在体合筋 B、心其华在面 C、脾开窍于舌 D、肺在志为悲 E、肾在液为唾28、脾与下列哪个官窍相对应A、目 B、鼻 C、舌 D、口 E、耳29、下列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的是 A、主藏血 B、主血脉 C、主治节 D、主朝百脉 E、主统血30、“心之液”指的是A、泪 B、汗 C、涎 D、涕 E、唾31、大肠功能失常可直接影响A、肾失气化 B、肺失肃降 C、脾失健运 D、肝失疏泄 E、脾失升清32、“喜润恶燥”的是A、胃 B、肝 C、胆 D、脾 E、心33、利小便而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脾主运化
15、B、小肠主化物 C、小肠主泌别清浊 D、小肠主受盛 E、肺主通调水道34、下列各项中,与女子胞的功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心、肝、脾、冲脉、督脉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 、心、脾、冲脉、任脉、带脉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35、女子胞的主要功能除了主持月经,还能A、孕育胎儿 B、运行水液 C、贮存尿液 D、传化糟粕 E、受盛化物36、既是气的升降出入之通道,又是气化场所的脏腑为A、肺 B、肾 C、脾 D、三焦 E、胃37、中医称之为“精血同源”的两个脏是 A、心肾 B、脾肺 C、脾胃 D、肺肾 E、肝肾38、膀胱储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A、肝的疏泄作用
16、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D、肾的气化作用 E、三焦气化作用39、“肾为气之根”是指A、人体阴气之根本 B、人体阳气之根本 C、肾主纳气D、肾主气化 E、肾对精气有封藏作用40、被称为“水火既济”的两脏为A、心与肾 B、肝与肾 C、心与肝 D、脾与肝 E、肺与肾41、心与肺的关系实际表现在A、血液与神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B、血液的生成与运行 C、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D、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E、气机的调节42、维持情志活动正常的主要脏腑是A、肝与肺 B、脾与胃 C、心与肝 D、肺与心 E、肾与膀胱43、燥湿相合指下列哪一对脏腑关系A、肺与大肠 B、脾与胃 C、肝与胆 D、肾与
17、膀胱 E、心与小肠 二、 B 1、A.脉 B.筋 C.肌肉 D.骨 E.皮肤 、脾在体合 、心在体合 、肝在体合2、A.主气 B.纳气 C.统血 D.主血脉 E.藏血 、心的功能是 、肝的功能是 、肾的功能是 、脾的功能是3、A.心 B.脾 C.肾 D.肝 E.肺 、其华在唇的是 、其华在发的是4、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在体合肌肉的脏是 、主神志的脏是5、A.三焦 B.肺 C.肾 D.脾 E.肝 、气体变换的场所是 、可以调畅气机的是 、储藏先天精气的是6、A.雾 B.雨 C.雪 D.沤 E.渎 、上焦如 、中焦如 、下焦如7、A.肝与脾 B.肝与肾 C.心与肺 D.心与小
18、肠 E.肺与大肠 、“气虚便秘”描述的是哪两个脏腑的关系 、“水不涵木”描述哪两个脏器的关系中药学基础 第五单元 气血津液一、 A11、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E、以上均非2、以下哪项符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指A、正气充足,邪气旺盛 B、正气虚弱,邪气不足 C、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 D、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E、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3、积聚于“膻中”的气是A、精气 B、元气 C、宗气 D、卫气 E、营气4、具有贯心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A、营气 B、卫气 C、宗气 D、元气 E、水谷精气5、既可营养全身,又可化生血液的气是A、元气 B、宗气 C、营
19、气 D、卫气 E、精气6、气的运动叫做A、气滞 B、气机 C、气逆 D、气脱 E、气陷7、气化指的是A、气是活动力极强的精微物质B、气具有抵抗各种邪气的作用C、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D、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E、气对身体各组织器官具有营养作用8、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A、气 B、津液 C、神 D、精 E、血9、与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有关的气是A、精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元气10、饮食物经代谢后,可转化为汗液、尿液等体现的是气的哪项生理功能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11、既是人体活动原动力的物质基础,又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0、的是A、元气 B、卫气 C、宗气 D、营气 E、清气12、“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主要体现的是气的哪项生理功能A、营养作用 B、温煦作用 C、气化作用 D、固摄作用 E、防御作用13、积聚于“膻中”的气是A、精气 B、元气 C、宗气 D、卫气 E、营气14、其大气之传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的“气”指的是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荣气 E、卫气15、血液化生的主要物质基础不包括A、水谷精微 B、肾精 C、营气 D、清气 E、津液 16、一般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孔窍,起滋润作用的叫 A、津液 B、血液 C、津 D、痰饮 E、液17
21、、充养骨髓、补充脑髓和脊髓,还能滑利关节的是A、精 B、气 C、津 D、血 E、液 18、在治疗血行失常病证时,常配以行气、补气药,其理论根据是A、气能摄血 B、气能生血 C、血能化气 D、气能行血 E、血能载气 19、气与津液关系不包括D、津能载气 E、气能载津D、气能生血 E、津血同源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20、“亡血家不可发汗” ,表明的是A、气能行血 B、气能行津 C、津能载气21、“吐下之余,定无完气。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体现的是哪种气和津液的关系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液化气22、“衄家不可发汗”表明A、气能行血 B、气能行津C、津能载气 D、气
22、能生血 E、津血同源、B 1、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与维持恒定体温有关的是气的 、防止血液逸出脉外的是气的 、与精、气、血、津液相互转化有关的是气的2、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邪气 、运行于全身血脉之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气是 、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生成的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气3、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人的生长发育靠气的 、使津液变成汗、尿是气的 、多尿与气的哪个功能失常有关4、A.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B.走息道以行呼吸 C.营养全身,化生
23、血液D.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E.构成各脏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 、卫气的生理功能是 、宗气的生理功能是 、元气的生理功能是 、营气的生理功能是5、A.气 B.血 C.津 D.液 E.精气 、血之帅是 、气之母是 中医学基础 第六单元 经络一、 A1 1、以下哪项是最细小的络脉A、阳维脉 B、别络 C、浮络 D、阳跷脉 E、孙络2、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是A、别络 B、络脉 C、浮络 D、孙络 E、孙脉 3、足阳明大肠经在肢体的循行部位是A、下肢外侧后缘 B、下肢外侧前缘 C、下肢内侧前缘 D、下肢内侧中线 E、下肢外侧中线4、按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手厥阴心包经的气血将流入A、手少阴心经
24、 B、手阳明大肠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厥阴心包经 E、手少阳三焦经5、手三阳经的走向是A、6、A、从手走头 B、从脏走手 C、从足走腹 D、从头走足 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明经 按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手太阳小肠经的气血将流入E、从足走胸E、手太阴经A、手少阴心经 B、手阳明大肠经C、足阳明胃经D、手厥阴心包经E、足太阳膀胱经8、按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足太阴脾经的气血将流入A、手少阴心经 B、手阳明大肠经C、足阳明胃经D、手厥阴心包经E、足少阳胆经9、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 B、手少阳三焦经C、手阳明大肠
25、经D、足少阴肾经E、足厥阴肝经7、10、手阳明经所属的脏腑是A、心包 B、胆 C、大肠 D、膀胱E、小肠11、互为表里关系的十二经脉,其中正确的是 A、手阳明经与手少阴经B、手太阳经与手少阴经D、足太阳经与足太阴经E、足太阳经与手少阴经12、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C、足阳明经与足厥阴经A、从手走头 B、从胸走手 C、从足走腹D、从头走足 E、从手走胸13、与手太阳经互为表里的经脉是A、手阳明经 B、手太阴经 C、手厥阴经D、手少阳经 E、手少阴经14、上肢外侧前缘分布的经脉是A、手太阴肺经 B、手太阳小肠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手少阳三焦经 E、手厥阴心包经15、下肢内侧后缘分布的经脉是A、足
26、少阳胆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厥阴肝经16、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八寸以下)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阳膀胱经17、手三阴经从哪个部位走手,与手三阳经相交A、头 B、足 C、腹 D、胸 E、颈18、走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足少阴肾经 E、手太阴肺经19、走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阴脾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太阳膀胱经20、走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手太阴肺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
27、少阳三焦经 E、手少阴心经21、十二经脉中,循行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A、足少阳胆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太阴脾经22、足太阴脾经在肢体的循行是A、下肢外侧后线 B、下肢外侧前线 C、下肢内侧前线 D、下肢外侧中线 E、下肢内侧中线23、手少阳经分布在上肢A、内侧前缘 B、内侧后缘 C、外侧前缘 D、外侧中线 E、外侧后缘24、走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手太阴肺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少阳三焦经 E、手少阴心经25、有“一源而三歧”之称的是A、任脉、督脉和带脉 B、督脉、任脉和冲脉C、任脉、冲脉和带脉D、任脉和督脉 E、带脉和任脉26、
28、关于奇经八脉的功能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B、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C、与肝、肾等脏直接相关,互为影响 D、沟通联系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脉筋骨等组织器官E、与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直接相关,互为影响中医学基础 第七单元 病因一、 A11、暑性致病可见气短乏力、口渴喜饮等,说明暑邪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 B、易生风动血 C、易耗气伤津 D、易为阳热症状 E、易伤人肌表2、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咳,多因感受哪种病邪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E、热邪3、下列邪气中常为外邪致病先导的是A、湿 B、燥 C、风 D、寒 E、暑4、最易引发疮疡的六淫邪气
29、是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E、火邪5、下列邪气哪项易袭人体阳位A、湿 B、燥 C、风 D、寒 E、暑6、下列对火邪论述不准确的是A、火性燔灼 B、火性炎上 C、易致阳性疮疡 D、伤津耗气 E、轻扬开泄7、下列属于阴邪的是A、风邪 B、暑邪 C、湿邪 D、疠气 E、火邪8、燥邪伤人最易伤及人体的哪个脏腑A、肝 B、肺 C、脾 D、心 E、肾9、每日晨起时两目有较多分泌物,请问患者体内多 A、湿邪 B、寒邪 C、燥邪 D、风邪 E、热邪10、易于阻滞气机而见胸闷脘痞的邪是 A、寒邪 B、瘀血 C、湿邪 D、暑邪 E、燥邪11、下列对暑邪认识不准确的是A、暑多挟湿 B、暑为火所化 C
30、、暑性黏腻 D、季节性明显 E、暑性升散12、对于暑邪性质和致病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为阳邪 B、炎热 C、升散 D、挟湿 E、动血13、暑邪伤人,可见汗出、气短、乏力等症,是由于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暑伤脾胃,纳食减少C、暑多挟湿,阻遏气机D、暑性升散,伤津耗气E、暑性开泄,易袭阳位14、六淫中,具有善行而数变特点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E、火邪15、下列对风邪性质论述不准确的是A、属于阳邪 B、伤津耗气 C、为百病之长 D、善行数变 E、轻扬开泄16、最易引起气血凝滞的邪气是A、燥邪 B、湿邪 C、寒邪 D、暑邪 E、风邪17、下列哪项不是风邪的致病特点A、易
31、于侵袭阳位 B、病位游移不定 C、发病较缓,变化无常D、肢体异常运动 E、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18、“阴盛则阳病”体现了寒邪的哪个致病特点A、易伤阳气 B、阻滞气血 C、多见疼痛 D、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急E、寒凉、收引19、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变化及其病理性产物,指的是A、六淫 B、疠气 C、七情 D、饮食失宜 E、痰饮20、下列各项与痰饮的形成无关的是A、肺 B、脾 C、肾 D、心 E、三焦21、下列哪项不是痰饮的初始病因A、外感六淫 B、疫疠之气 C、内伤七情 D、劳逸适宜 E、瘀血22、饮食太多会出现A、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等肾精过度耗泄之症B、食少乏力,体弱神倦,痰湿内停等脾胃
32、之气呆滞,心肺气虚等症C、吐泻、腹痛和下痢脓血等胃肠疾病和肠道寄生虫病D、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泄泻等症状E、口渴、口臭、嘈杂易饥、便秘等肠胃积热之症23、偏嗜饮酒,一般更易伤及A、心脾 B、脾胃 C、肝脾 D、心肺 E、心肝24、过度安逸,长期不从事劳动和体育运动会出现A、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等肾精过度耗泄之症B、食少乏力,体弱神倦,痰湿内停等脾胃之气呆滞,心肺气虚等症C、吐泻、腹痛和下痢脓血等胃肠疾病和肠道寄生虫病D、脘腹胀痛拒按、厌食、嗳腐吞酸、泻下臭秽等脾胃不运化之症E、口渴、口臭、嘈杂易饥、便秘等肠胃积热之症25、大怒、暴怒可以导致的是A、气结 B、气下 C、气上 D、气滞 E、气散
33、26、暴怒会伤害A、心 B、脾 C、肾 D、肝 E、肺27、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A、恐则气乱 B、怒则气上 C、悲则气消 D、思则气结 E、喜则气缓28、以下关于疫气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染性强 B、易于流行 C、症状相似 D、病情不重 E、发病急骤29、疫气的别称不包括A、疫气 B、痞气 C、戾气 D、毒气 E、乖戾之气30、瘀血引起的症状是A、痛处固定,拒按 B、咽干咽痛,干咳少痰C、病位游移,行无定处D、下肢沉重疼痛 E、生痰、化热31、下列各项不属于瘀血表现特点的是A、肿块 B、紫绀 C、脉洪大 D、出血 E、舌下静脉曲张32、瘀血最常见最敏感的指征是A、瘀血所
34、致疼痛的特点多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B、局部出现青紫肿胀,淤积脏腑则形成块C、血色多呈紫暗,或夹有瘀块D、面部、爪甲、肌肤、口唇青紫E、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二、 B 1、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E.湿邪 、具有善行数变,动摇不定的特性 、具有寒凉、凝滞、收引的特性 、具有炎热、升散、挟湿的特性 、具有湿浊、黏滞、趋下的特性 、具有干燥、涩滞的特性中医学基础 第八单元 发病一、 A11、发病形式不包括A、感而即发 B、伏而后发 C、突发 D、继发 E、复发2、人体发病的外在因素是A、气血失常 B、阳偏盛 C、阴偏盛 D、正气不足 E、邪气入侵3、人体
35、发病的内在根据是A、气血失常 B、阳偏盛 C、阴偏盛 D、正气不足 E、邪气入侵4、以下哪项符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指A、正气充足,与邪相争,祛邪外出B、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C、正气虚弱,邪气不足D、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E、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5、以下哪项是决定疾病发生的因素A、正邪斗争的胜负 B、居住环境 C、饮食情志 D、体质强弱 E、社会环境6、以下哪项符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指A、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B、正气充足,邪气亢盛 C、正气虚弱,邪气不足D、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E、邪气伤人,必伤人体的正气7、破伤风的发病属于何种发病形式A、感而即发 B、徐发 C、继发 D
36、、伏而后发 E、复发8、艾滋病的发病形式是A、感而即发 B、伏而后发 C、徐发 D、继发 E、复发9、狂犬病的一般发病形式是A、感而即发 B、伏而后发 C、徐发 D、继发 E、复发中医学基础 第九单元 病机一、 A11、下哪项是“大实有赢状”的病机A、脏腑气血极虚,外现实象 B、邪气太盛,煎熬津液,导致阴精大伤 C、正气虚弱,推动 无力 D、疾病初期,邪气充盛,正气也不虚,正邪交争过于激烈 E、邪气太盛,气血内闭, 不能外达2、以邪气亢盛为主的一般是A、实证 B、虚证 C、虚实夹杂 D、真实假虚 E、真虚假实3、“至虚有盛候”的病机其主要形成基础是A、疾病初期,正邪交争过于激烈B、邪气太盛,煎
37、熬津液,阴精大伤C、邪气太盛,气血内闭,不能外达 D、脏腑气血虚极,外现实象E、邪气亢盛,正气衰败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阴阳失调的是A、阴阳偏胜 B、阴阳偏衰 C、消长平衡 D、阴阳互损 E、阴阳格拒5、“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A、正气不足,邪气亢盛 B、气血不足,运行无力C、阴阳衰竭,外邪乘袭D、正气不足,实邪积聚E、实邪内聚,耗伤正气6、阳偏衰的病机是指 A、阴邪郁闭阳气于内B、阳气抗邪于外 C、阳气的推动作用减弱D、机体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阳相对亢奋E、机体阳气受损,功能减退或衰弱,温煦功能减退7、阴胜则寒属于A、虚寒证 B、外寒证 C、实寒证 D、内寒证 E、假寒证8、阴寒之邪壅
38、盛于内,排斥阳气于外,其病机是A、阴阳互损B、阴盛格阳 C、阴阳亡失D、阴阳偏盛E、阳盛格阴9、以下哪项是真热假寒证的病机A、阴盛则寒B、阴阳互损 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阳虚则寒10、以下哪项是真热假寒证的病机A、阴盛则寒B、阴阳互损 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阳虚则寒11、阳盛则热属于A、虚热证 B、虚寒证 C、实热证 D、实寒证 E、假热证12、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的病理状态是A、气虚 B、气滞 C、气逆 D、气陷 E、气闭1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气机失调A、气滞 B、气虚 C、气逆 D、气陷 E、气闭二、 B1、A.气滞 B.气闭 C.气脱 D.气陷 E.气逆 、气的上升运动过强
39、或下降运动不及称之为 、气的上升力量不足称之为中医学基础 第十单元 诊法一、 A11、囟填指A、囟门突起 B、囟门平坦 C、囟门脱发 D、小儿囟门迟闭,骨缝不合E、囟门下陷2、出现黑苔的病症不包括A、寒证 B、热极津涸 C、湿温病 D、里证 E、热证3、苔质疏松粗大,如豆腐渣,多见于A、中风 B、痰饮 C、湿浊 D、食积 E、阴虚4、以下各项关于大便主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便后血,其色黑褐的是近血B、先血后便,其色鲜红的是远血C、大便稀溏如糜,色深黄而黏,多属肠中有寒湿D、便稀薄如水样,夹有不消化食物,多属湿热E、便如黏冻,夹有脓血,多为痢疾5、下列呕吐物主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呕吐物
40、色黄味苦,多属肝胆有热,胃失和降B、呕吐物秽浊酸臭,多属胃热或食积所致C、呕吐脓血,味腥臭者,多因肝火犯胃或瘀血内停D、呕吐痰涎,其质清稀者,属于寒饮E、呕吐物清稀而夹有食物,无酸臭味者,多为胃气虚寒6、得神的临床表现是 A、久病、重病精气大衰之人,突然目显光彩、两颧泛红如妆,或数日不能进食,突然欲食 等 B 、神志异常C、神识清楚、思维敏捷、言语清晰、目光明亮灵活、精彩内含、面也荣润含蓄、表情自然、 体态自如、动作灵活、反应灵敏D、精神不振、思维迟钝、不欲言语、目光呆滞、肢体倦怠、动作迟缓 E、精神萎靡、神识朦胧、昏昏欲睡、声低气怯、应答迟缓、目暗睛迷、瞳神呆滞、面色晦 暗暴露、表情淡漠呆板
41、、体态异常7、以下哪项不是望诊的主要内容A、望腹腔穿刺液 B、望二便 C、望神 D、望色 E、望头项五官8、肾虚,寒证,瘀血证和水饮证患者,则面见A、青色 B、赤色 C、黄色 D、白色 E、黑色9、咽喉嫩红,肿痛不甚是A、热毒深极 B、乳娥 C、热毒蕴结 D、水亏火灼 E、烂喉痧10、诊法不包括的A、问 B、叩 C、切 D、望 E、闻1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煽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的称为喘B、呼吸微弱,气少不足以息的,称为少气,多因气虚所致C、胸中郁闷不舒,发出长叹的声音,称为郑声D、呼吸微弱,多是肺肾之气不足,属于内伤虚损E、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是热邪内盛
42、,气道不利,属于实热证12、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的,称为A、失音 B、谵语 C、郑声 D、独语 E、狂言1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当病势沉重时 .病人先全身战栗抖动,继而汗出者,称为战汗B、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大量出汗者为绝汗C、汗出淋漓、清稀而冷,同时伴有身凉肢厥、脉微欲绝之症,则属亡阴之汗D、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尤甚者,称为自汗E、入睡时出汁,醒后则汗止者,谓之盗汗14、以下关于口味异常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阳虚水泛或阴虚火旺等肾病,可见口苦B、肝胃蕴热,见口中泛酸C、食积内停,见口中酸馊D、脾胃虚寒,见口淡乏味E、脾胃湿热,见口甜而腻15、以下关于小便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便清长而尿量增
43、多,常见于虚寒证B、小便次数增多,称“小便频数”C、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D、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E、大渴引饮,伴有小便量多、能食易饥,常由津伤引起16、以下关于口味异常的叙述错误的是A、阳虚水泛,可见口苦 B、肝胃蕴热,见口中泛酸C、食积内停,见口中酸馊D、脾胃虚寒,见口淡乏味E、脾胃湿热,见口甜而腻17、以下关于脉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浮脉浮而细软 B、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C、迟脉时有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D、滑脉往来不畅,应指艰涩如轻刀刮竹E、涩脉端直以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18、下列哪项不是“按脘腹”的辨证方向A、辨满痛 B、辨肿胀 C、辨肠痈 D、辨积聚 E、辨出血中医学
44、基础 第十一单元 辩证一、 A11、表证的发热是A、潮热 B、寒热往来 C、但热不寒 D、恶寒发热 E、壮热2、实证的特点不包括的是A、正邪剧争 B、起病急 C、病邪性质各异,临床表现复杂D、病程长 E、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涩痛3、寒证的特点不包括的是A、痰、涎、涕清稀 B、口渴喜冷饮 C、脉迟或紧 D、恶寒喜暖 E、肢冷蜷卧4、表证的特点不包括的是A、恶寒发热并见 B、苔薄白、脉浮 C、尿少色黄或清长 D、为外感病的初期阶段E、起病急、病程短5、病人发热而恶寒明显,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证属A、里寒证 B、表寒证 C、表虚证 D、实热证 E、表热证6、以下哪项是胃热(火)证与胃阴
45、虚证的区别A、小便短少 B、脉数 C、舌红苔黄 D、胃脘灼痛 E、大便干结7、心阳虚证的辨证依据不包括的是A、心阳虚衰 B、虚寒内生 C、失眠多梦 D、寒象 E、心气虚8、下列关于心阴虚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A、心悸心烦 B、失眠多梦 C、口燥咽干 D、狂躁谵语 E、形体消瘦9、下列不属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表现的是A、咳嗽 B、痰清稀色白 C、鼻塞流黄浊涕 D、咽喉肿痛 E、苔薄黄,脉浮数10、某患者,近日出现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骨蒸潮热等症状,该患 者应被诊断为A、精不足证 B、肾阴虚证 C、肾阳虚证 D、肾气不固证 E、肾不纳气证11、某患者,近日出现脘腹胀满,肢体困倦
46、,尿少色黄,大便溏泄不爽,面目肌肤发黄,色 泽鲜明如橘子色,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该患者应诊断为A、胃湿热证 B、胃气虚证 C、胃阴虚证 D、胃阳虚证 E、胃热(火)证12、肺气虚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的是A、口干咽燥 B、舌淡苔白,脉弱 C、咳喘无力,气短D、咳痰清稀 E、神疲乏力,懒言,自汗13、以脾气不足,运化失常为主,以纳少、腹胀、便溏和气虚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的证候为 A、脾气虚 B、脾气下陷 C、脾不统血 D、脾阴虚 E、脾阳虚14、以肾和膀胱不能固摄的症状为辨证依据的证候是A、肾精不足证 B、肾阴虚证 C、肾阳虚证 D、肾气不固证 E、肾不纳气证15、肾不纳气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呼多吸少 B、小便失禁 C、带下清稀 D、久泻不止 E、恶寒发热二、 B1、A.腰膝酸冷,畏寒肢冷,小便清长 B.腰酸耳鸣,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C.疲乏嗜睡,脘痞纳呆,肢体浮肿D.腹胀纳少,大便稀溏,畏寒肢冷E.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失眠遗精 、脾阳虚的表现是 、肾阳虚的表观是中医学基础 第十二单元 防治原则一、 A11、下列对“正治”法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内的商铺租赁合同
- 停车场承包合同
- 技术培训委托合同书
- 草籽草坪采购合同
- 房屋独家代理销售合同
- 车库转让合同协议书
- 医疗美容手术项目合同协议书
- 高层管理团队建设活动方案
- 上海餐饮商铺租赁合同
- 奶茶店转让合同(新标准版)8篇
- 第二十一章会阴部美容手术讲解
- 【道法】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度iPhone手机租赁与虚拟现实体验合同3篇
- 2025年度消防工程安全防护措施设计固定总价合同范本3篇
- 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食品企业危机管理应对方案
- 2024年济南广播电视台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市场消防安全课件
- 名师工作室建设课件
- 2025-2025学年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 10096-201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