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教案第一章._第1页
民事诉讼法学教案第一章._第2页
民事诉讼法学教案第一章._第3页
民事诉讼法学教案第一章._第4页
民事诉讼法学教案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 一、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 二、民事诉讼的概念与特点 三、民事诉讼的目的 四、民事诉讼模式 五、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 第二节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二、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三、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四、民事诉讼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一)民事纠纷的概念 民事纠纷属于社会纠纷的一种,也称为民事冲突或者民事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如离婚纠纷、海商纠纷、房屋租赁纠纷等。 (二)民事纠纷的特点 1、民事纠纷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3、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

2、。 (三)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 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是指缓解和消除民事纠纷的方法和 制度。包括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 1、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 2、社会救济。包括调解(指诉讼外调解)和仲裁,它是指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 3、公力救济。公力救济专指诉讼。诉讼的实质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参加下,处理特定社会纠纷的一种最有权威和最有效的机制。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二)民事诉讼的特点 1、民事诉讼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2、法院

3、的审判活动在诉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民事诉讼过程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注意:民事诉讼的连续性并不表明前一阶段完成后就必然进注意:民事诉讼的连续性并不表明前一阶段完成后就必然进入下一个阶段。入下一个阶段。 还有一种观点是将民事诉讼与仲裁、调解这些诉讼外的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相比,总结民事诉讼的特点: 1民事诉讼具有公权性 2民事诉讼具有强制性 3民事诉讼具有程序性 (一)概念 民事诉讼目的论是新出现的一种理论课题。立法上出现的是民事诉讼法的任务的概念(民事诉讼法第二条)。 民事诉讼目的论与诉权论、诉讼标的论、诉讼法律关系论、既判力论共同构成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 民事诉讼的目民事诉讼的目的是指国

4、家设立民事诉讼制度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或结果。的是指国家设立民事诉讼制度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或结果。 (二)研究民事诉讼目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为民事诉讼法学的其他基本理论提供一个更高层次的理念,推动其他基本理论向前发展; 2、为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完善提供一个基本指导方向; 3、为法官进行法律解释提供方向性指导。 (三)国内、国际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学说 国内、国际有多种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学说。如私权保护说、维护私法秩序说、纠纷解决说、程序保障说、权利保障说、多元说等。 四、民事诉讼模式 模式是指某一系统结构状态或过程状态经过简化、抽象所形成的样式。 民事诉讼模式是指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运作所

5、形成的结构中各种基本要素及其关系的抽象形式。 从案件审理中法院与当事人的作用分担的规定可以看出一国所采取的诉讼模式。 在民事诉讼审理程序中,体现法院与当事人作用分担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项: (1)诉讼程序的启动、终结及审理对象的确定; (2)有关审理对象基础的诉讼资料及证据收集; (3)程序的进行。 如果当事人掌握了诉讼程序运行的主导权,就称为当事人主义;反之,若由法院负责程序的运行,就称为职权主 义。在现实中纯粹的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很难见到,往往有交错现象。 五、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五、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 民事诉讼程序价值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研究课题。西方自19世纪以来就诉讼程序价值形成了两类

6、理论学说,即程序工具主义理论和程序本位主义理论,前者将诉讼程序视为追求外在目标的手段,后者则把诉讼程序看作自身价值的运行过程。民事诉讼程序价值可以作多种分类,其中最典型的是从目的和手段来划分,分为目的性价值(内在价值)和工具性价值(外在价值)。 (一)民事诉讼程序的目的性价值或者内在价值包括自由、公正和效益 1、程序自由价值:主要表现为:(1)保障法院的审判权不受外在压力的干预,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和诉讼权利不受审判权的压制和侵犯(2)保障程序主体选择的自由。 2、程序公正价值:标准是:(1)法官中立原则。(2)当事人平等原则。(3)程序参与原则。 (4)程序公开原则。(5)程序维护原则。 3、程

7、序效益价值:效率和效益。 效益的要素包括成本和收益,要以最低的成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才力资源、时间资源)获得最大的收益。(二)民事诉讼程序的工具价值(外在价值) 外在价值是指实现民事诉讼程序外在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它包括实体公正价值和秩序价值等价值类型。1、实体公正价值通常是指裁判结果公正 。2、秩序价值。 它反映了秩序的强制性和排他性。它包括和平和安全两个方面。 应当说民事诉讼程序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有一致的一面,又不可避免有冲突、矛盾 之处。在立法与司法中,应把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置于同等地位,不能重实体轻程序,要通过程序公正最终实现实体公正。并根据现实不断调整实

8、体法与程序法的相关内容,实现民事诉讼的目的。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二、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三、民事诉讼法的效力四、民事诉讼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略)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民事诉讼法就是规定人民法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民事诉讼法的分类 民事诉讼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为形式意义上的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的专门性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广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实质意义上的民事诉讼法,除了狭义的民事诉讼法外,还指宪法和其他实体法、程序法中有 关民事诉讼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

9、法院发布的指导民事诉讼的司法解释。 (三)民事诉讼法的性质 是指所有民事诉讼法都具有的性质。 (1)民事诉讼法是部门法(这是就他的调整对象而言) (2)民事诉讼法是基本法 (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而言) (3)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这是相对于实体法而言) 明确规定在民事诉讼法第二条中。 (一)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二)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 1、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运用法律、及时审理案件,即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合法、及时地审理案件 2、保证人民法院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3、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一)概念 是指民事诉讼法对事、对人、在什

10、么时间和空间适用和发生作用。 (二)内容 1、对事的效力 是指民事诉讼法对哪些民事纠纷有效。 2、对人的效力 是指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哪些人 。具体内容为:(1)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以及外国企业和组织;(3)不在我国境内居住,但要求 在我国进行民事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以及外国企业和组织;(4)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但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有关规定,其民事案件应受我国法院管辖的外国人。 3、空间效力 是指民事诉讼法适用的空间范围。民事诉讼法生效的空间范围是整个中国领域,包括中国的领土、领海、领空以及领土的自然延伸部分。 4、时间效力 是指民事诉讼法的有效期间

11、。 问题:何谓相邻的法律部门?民事诉讼法相邻的法律部门有哪些? (一)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劳动法的关系 是民事程序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 1、从实质意义上说,程序法与实体法密不可分,两者必须同时存在,互为依存,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程序法是法律的形式和内在生命的表现。实体法只有通过审判程序,它的内部生命才能得以实现。 (二)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 都属于程序法。区别如下: 1 、具体的目的和任务不同。 2、起诉的主体不同。 3、某些基本原则不同。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4、

12、某些审判程序不同。刑事诉讼法的第一审程序分为公诉程序和自诉程序。 5、执行程序不同。刑事诉讼法采用强制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 (三)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关系 都是程序法。行政诉讼法是从民事诉讼法中脱胎而来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平等,有权进行辩论。其区别主要有:1、诉讼的主体不同。行政诉讼中,当事人一方总是行政机关,主体之间具有隶属关系。2、诉讼的性质不同。行政诉讼中争执的是关于行政权利义务问题,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时依法提起的诉讼。3、诉讼发生的条件不同。行政纠纷发生后,有的争议必须经有关行政机关处理后,当事人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3、4、举证责任不同。行政诉讼中主要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5、适用调解的范围不同。行政诉讼中,只有行政赔偿才能调解。 (四)民事诉讼法与其它民事程序法的关系 其他民事程序法包括公证法、人民调解法和仲裁法。从大的方面讲,都是程序法。民事诉讼法与民事程序法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民事诉讼法与公证法的关系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有:(1)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原则上人民法院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第69条(2)证据保全,由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以公证证明方式予以保全。81条与公证法11条规定并行。(3)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

14、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2、民事诉讼法与人民调解法的关系 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次对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效力等问题作了较系统的规定,规定的第1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协议。”民诉法第194条: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法院提出。第195条: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

15、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3、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的关系非常密切。 (1)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有仲裁协议的,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只能由仲裁机构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2)仲裁法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法院受理提出异议应视为放弃仲裁,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 (3)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经济纠纷以当事人有无书面仲裁协议为依据划分法院和仲裁机构的主管范围,并且实行平行管辖的制度,

16、或裁或讼,一裁终局。 (4)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5)仲裁机构采取保全措施,应提请法院裁定和执行。 (6)仲裁机构生效裁决的执行由人民法院负责。 (7)仲裁证据保全由人民法院负责。81条 第一百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二百一十五条: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当事人在书面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在发生纠纷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其坚持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但仲裁条款或者仲裁协议不成立、无效、失效、内容不明确无法执行的除外。 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二百一十六条: 在人民法院首次开庭前,被告以有书面仲裁协议为由对受理民事案件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 经审查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一)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已经确认仲裁协议有效的; (二)当事人没有在仲裁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