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中学教学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中学教学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中学教学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
中学教学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名词解释1教学:教学是教师以课程内容为中介,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的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2*教学论: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教学完成其根本任务。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决定教学论有自己的研究任务,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3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指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的预期或估计。4*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总体的要求,它对各级各类学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5教学目标系统:教学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教学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组成,各组成部分彼

2、此影响,水乳交融。6教师:受社会委托,在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把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以此为主要职责的专业人员。7*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可以从多种角度予以分析,如情感关系,人格关系,法律关系,知识传授等。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8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开展教学活动,实现老师和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9教学规律:是指教学中客观存在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教学有其客观存在的规律。10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对教

3、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11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人格。12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13最近发展区: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14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

4、持在记忆中,能够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15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16*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17*课程:课程即教学科目 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即学习经验 即 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即 社会改造18课程开发:狭义的课程开发仅指校本课程的开发,广义的课程开发既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又包括对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的二次开发。19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无形课程或隐蔽课程等。一般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学习环境

5、中所获得的“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东西。其显著特点是:自发性,个性化的“。20学科课程:是我们现在所学的所有学科。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分科课程,也就是以某一具体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如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另一类是综合课程,主要是指新课程改革後出现的一些课程,如科学,艺术,历史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2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23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又叫班级授课制,是指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课程计划中统一规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24现场教学:是指根据一

6、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事情发生或活动开展的现场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25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是指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26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27情景陶冶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里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28教学方法:师生为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而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29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而获取知识,

7、发展智力的方法。30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配合讲授或谈话,通过展示实物,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而使学生在观察中获取知识的方法。31课堂规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应遵守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基本行为要求和准则。32学习方式:二,简答题。1, 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一, 教学的地位 1教学是实现教育的主要途径 2 教学直接体现学校教育目的 二,教学的作用 1教学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2 教学为学生社会化做好准备2 当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势1从重视老师向师生并重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关注能力培养转变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 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预设想重视生

8、成转变3 杜威的教学思想他提出经验主义课程,主张教学过程中的“做中学”打破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主张。基于对传统教学的批判,杜威确立课堂教学的新三中心:儿童为中心,经验为中心和活动为中心。4论述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目表分类理论(1) 言语信息 (2) 智力技能 (3)认知策略 (4)动作技能 (5)态度5 简述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原则,步骤。一 依据 1 教学目标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总目标来确定 2 教学目标必须依据学科的性质特点来确定 3 教学目标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二 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灵活性原则 4 可操作性原则三 步骤 1 专研课程标准,分

9、析课程内容 2 分析了解学生 3 根据教学要求 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 4 列出概括性的教学目标6 布卢姆及其合作者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哪三个领域 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7新课改将教学目标分为哪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8 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行为条件 (4)表现程度9 *简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1 对教学的意义 左右教学过程 决定学习效果2 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1)影响学生社会观念 交往能力及人格的发展(2)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情绪 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 思想品德以至生活习惯 (3)影响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1

10、0 简述师生关系中教师角色的转变(1)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2)由知识灌输者转向人格培养者(3)由单向的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11 简述学生的本质特点及教师学生观的更新一 特点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3)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 二 更新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2)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 (3)认识学生的独特性12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心里准备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结果13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教师 学生 教学14 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有哪些?(1)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11、2)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科学反映(3)教学原则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15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1) 直观性原则 (2) 启发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 (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 (8)因材施教16 如何贯彻系统性原则(1)处理好教学活动顺序与学科知识逻辑顺序,学生能力发展 知识掌握顺序之间的关系 (2)教学时突出重点 难点 主次有别 (3)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和补救学生在学习中的缺陷 (4)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和速度17 简述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客观的必然 主观的必须:掌握遵循 正确反映18 教学的基本规律有哪些(1)间接经验与直

12、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3)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师生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19课程标准为什么取代教学大纲(1) 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2) 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3) 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20 试论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一 服务性原则 (1)必须为师生的个性化发展服务 这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出发点 (2)必须为国家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服务 主要体现在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上 二 围绕考试内容进行(根本性原则)21 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 (1)课程目标 (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 (3)社会发展 (4)科学

13、文化知识22 活动课程的优缺点优点:活动过程具有过程的实践性,内容的开发性,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 在具体实施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及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缺点:知识性系统性不强23 人文主义课程理论1 课程目标是自我实现 2 课程内容的选择 3课程实施24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1)直线式与螺旋式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25*如何选择课程(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1 课程目标(起重要指导作用)2 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 3 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体发展交织在一起) 4 科学文化知识(课程内容基本要素是知识)26如何理解课程(1) 课程即教学科目 (2)课程即有计划

14、的教学活动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4)课程即学习经验 (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6)课程即社会改造27课程标准是什么?(1) 它是按门类制定的 (2)它规定本门类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2) 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4)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 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5)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28*课程资源开发1必须为师生的个性化发展服务 这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出发点 2必须为国家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服务 主要体现在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上29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有哪几个(一)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

15、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三)建构主义课程理论30*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31课程教学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课堂教学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 (2)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扎实实,有条不紊 (3)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是教师系统讲授,而且在这个基础上直接指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4)把教学内容及活动加以有计划地安排,特别是通过课的体系,分工合作,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4) 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结集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 (6)班级授课制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

16、面的发展缺点:(1)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 (2)实践性不强 学生动手机会少 (3)探索性 创造性不易发挥 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 (4)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强调的是统一 齐步走(5) 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为它一切都固定化,形式化,灵活性有限 (6)不能保证真正的智力卫生的要求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认为地分割 (7)缺乏真正的集体性32 简述课的类型(1)如果按教学任务来区分 课的类型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如果按一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来区分 可分为讲授课,谈话课,联系课,实验课等33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什么课堂

17、教学34教学组织形式发展趋势一 班级教学规模小型化 二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综合化 三 教学组织形式个别化35如何选择运用教学模式(一)(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 (3)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教学模式 (4)根据教师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模式(二)运用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2)克服模式的单一化 (3)模仿之中有创造 (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 36 我国教学理论与实践中较常用的教学模式有哪些(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2)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3)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4)目标导控教学模式 (5)自学辅导试教学模式 37简述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一) 提高教学效率:1

18、 提高教学的速度和质量 2减小教学的难度 (二) 优在教学过程:1 有利于加速学生的认知进程,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2可以替代教师部分工作(三) 开阔教学时空38制定课堂规则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1) 课堂规则应符合三个条件,即明确,必要合理和操作性强(2) 课堂规则应由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共同制定(3) 课堂规则应少而精 内容表述以正向引导为主(4) 课堂规则应该及时制定与调整(5) 课堂规则应该与学校的规章制定一致39课堂管理的功能有哪些(一) 创立良好的课堂环境 (二)约束和控制有碍教和学的问题行为 (三)激发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科持续发展 40 结合实例阐述解决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一)

19、运用先行控制策略 实现预防问题行为:(1)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 (2)组成学生的成功经验 降低挫折水平(3)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 (4)进行有效地教学 (二)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1)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以良好行为控制问题行为(2)选择有效方法,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三)运用行为矫正策略 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1)掌握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内容 (2)遵循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 (3)应用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有效步骤 41 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动力教学过程的动力是推动教学过程不断推进和发展的根本力量,其本身来自教学过程内部本身 1 教学动力系统结构论 2 教学动力存在说 3 教学动力矛盾论4

20、教学动力动机论 5教学动力认识论三 论述1实用主义哲学对教学影响(一) 对我国新课改理念和目标的影响(二) 对我国新课程实施的影响(三) 对我国新课程教材与教法改革的影响综上所述,杜威选取并改造了前人的经验与主张,把实用主义的哲学理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作为理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理论的人性化。科学性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原则,对于今天我国的教育改革来说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2请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原则:理解,尊重,宽容,平等 2 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技巧:了解学生心中所想,积极期待,记住学生信息,公平对

21、待学生,运用好幽默,利于暗示,巧妙谈话,角色淡化。3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结合自身实际阐述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一)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1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对象 2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3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4互相支持,团结协作 (二) 教师的知识结构 1学科专业知识 2教育学科知识 3普通文化知识 4实践性知识(三) 教师的能力结构 1人际交往能力 2课堂管理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4 教育研究能力 再结合自身谈4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应该做出哪些改变?(一) 师生关系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 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2由灌输者转向人格培养者 3 从单向的传递

22、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二) 课程运作中教师的角色 1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构建者 2 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三) 职业发展中教师的角色 1教师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 2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四) 工作方式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1 教师之间的合作 2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合作5结合中学教学实践,试论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一 选择教学课题 二 制定教学计划 三 实施教学计划 四 教学6阐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 基本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主义运用知识去分

23、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2依据:人类认识活动都要经过“实践理论实践“过程的普遍规律。3基本要求:(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 (2)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实际 (3)适当开展实践活动7请论述因材施教原则1 基本含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方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2依据: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 3 基本要求(1)教师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一般特点和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要正确处理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关系8试论述教学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1 基本含义 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是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24、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 依据:文以载道的教育传统和我国的教育目的。3 基本要求:(1)教学内容筛选和选择要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2)挖掘教材的思想性 (3)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9教学启发性原则1 基本含义: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呢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人格。2 依据: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的规律 3 基本要求(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习兴趣 不断激发求知

25、欲 (3)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活动。(4) 发扬教学民主,培养自主学习习惯10论述教学过程的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 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能的过程,两者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2 掌握知识是智能发展的主要基础 3 发展智能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4 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1)教师应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 (2)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知识。(3)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倾向。11为什么说教师是最重要课程资源一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多重身份(1)学校课程的具体实施者 (2)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主体 二 教师是意识主体,具有能动性 12论述中小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一般过程第一层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