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_第1页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_第2页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_第3页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_第4页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春江花月夜是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生的一篇诗歌名篇,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赏析诗歌的哲理美和情感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仅供参考!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4、增加古典诗词积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哲理美和情感美。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过渡与融合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诗人,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孤篇横绝,竟成大家”,闻一多先生把这首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知道这个人是谁?这首诗又是哪首诗吗

2、?(初、盛唐之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致吧。二、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三、赏析诗歌:(一)欣赏诗的景物美:(1)在文中找出题目中融合的五种意象的句子,美美地读。(明确:开头十句。)(2)鼓励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图景,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3)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画面,将学生带入情境。(明确: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

3、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此番景致给人的感觉是:空灵、清幽、纯净、博大。)(二)领悟诗的哲理美 :(1)师导: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找出诗句起止,并齐读。(2)齐读第二层中间六句,从“江畔何人初见月但见长江送流水。”(3)作者对宇宙人生有着怎样的思考?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诱导学生重点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明确:在诗人看来,人生是一代一代的无穷无尽,江上的月亮年年看上去总是相像的。于是引起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是永恒的,而生命呢?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但就整个人类而言,则

4、又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日月共存。所以,张若虚在这里,面对明月与江水,也想到了人生的短暂,也有所感慨。但和苏轼“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流露的更多的是人生失意的惆怅)相比,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比,却并不颓废和绝望,而是流露出了热爱人生的积极豁达情感,哀而不伤。)(三)鉴赏诗的情感美:(1)师导: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开始作者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学生自由朗诵剩余的二十句。(2)学生朗诵。(3)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先总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再分写思妇怀远、和游子思归的情绪。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第二层,写思妇怀远。

5、作者是如何写思妇的无限悲苦的?(明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还拂来。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天上孤寂的明月仿佛找到了楼上思妇这个“同病相怜”人,它踱上楼台闺阁,徘徊着,不肯离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妆台。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为丈夫捣过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却又回来。“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由此我们自然想到一句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

6、“落月摇情满江树”为第三层,写游子想家。全体男学生诵读。(5)男生诵读。(6)最后这几句诗写闲潭落花,写春光欲尽,写江潭落月,除了表现春天将尽,一天将尽的意思之外,你还读出什么隐含的意思?(明确:人生如此短暂,青春如此美丽,可思妇和游子就在这思念的煎熬中,青春将逝,真是令人感伤之至。)(7)引导学生分析“尽”、“复”、“沉沉”、“无限路”“摇”等字词。(明确:人有情而江水绝情,江水滔滔向东流啊,春光快被流“尽”了,一个“尽”字真是痛心极了;人有情,而月绝情。月却又一次西斜,将要坠下去了,一个“复”字,说明天天相思,夜夜想念。斜月何以“沉沉”,那不是游子的心情折射吗?。“无限路”表面是写路,暗指

7、游子遥遥无归期。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两地相思永恒。)(四)“赏”月诵诗:1、 这首诗歌主要描绘哪些意象?(明确:春、江、花、月、夜。)2、最主要的意象是什么?为什么?(明确:月是整首诗的灵魂,春江美景需要月的朗照才可以发现,诗人对宇宙的感叹,也是借助月引发出来,思妇游子的思亲怀乡之情,也是受到月的触动。所以,月在诗歌中就成为最重要的一个意象了。)3、诗歌中各处的月有什么不同?怎么读法?(明确:月初升迷离美妙(高亢)月中天诗人的遐思冥想(平缓)月西斜楼上思妇的愁情(低回)月落游子想家的哀怨(哀伤)。)4、自由读这首诗,

8、读出这种美来。四、课堂小结: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低落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五、作业:1、搜集与“月”相关的诗句。2、背诵全诗。附诗的大意: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江畔什幺人

9、最初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落月摇

10、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春江花月夜教学反思春江花月夜是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上的一篇诗歌,其作者是张若虚,他的一生只写了两首诗,此诗恰恰成就了他在诗歌史上的千秋美名。后人曾评此诗为“孤篇盖全唐”。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的教学设计以文本为载体,从文本出发,通过听、读、品、写,把朗读、美品、探究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从而最终学会鉴赏诗歌。反思这堂课,有得也有失,感受颇深。成功之处:巧妙新颖的.导入语。人们都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导入语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同一般。本课我将导入语设成一副画面,让学生回顾有关月的诗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带动了学生对月的意象的思考,从而为本课月的象征意义做热身。写作环节的设计。在学生两次阅读后,对内容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此时让他们选取感兴趣的有关月的诗句进行扩展训练,无疑为了让他们通过想像描绘出作者在诗中创设的优美意境,进一步把握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且此环节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唤起了他们积极思考探讨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不足之处:诗歌读的过少。诗歌教学以读为主,以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尽管我将教学环节设计为朗读教学,可是在实施过程中,我未能采取多种朗读方法引导学生去品味诗歌,因为读的较少,学生思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